第一百三十二章 那一场对话
作品:《名门天姿》 阿念没想到她会拒绝,一愣神便问:“为何?那便是我打造来送与你之所你昔年说过喜欢蜀中,说蜀中是福地,且资源丰富,气候宜人我便挑选蜀中为你建造这一座府邸,任用你的心腹管理,取名江府我——”
他说到这里,顿时噤声,想起自己似乎从来没有这样对人急切地剖白过,虽然面对的是自己日思夜想的女人,他到底还是觉得不习惯
江承紫听在耳朵里,便只觉得感动莫名,像是喝了一杯醇厚的蜜
“我知晓只是目前不易太招摇再者,我想与家人在一处待一段时日而且,翻云寨那边的事,我想亲自指挥毕竟制盐工艺说简单也不简单,若能得到高纯度的盐,且能提高盐产量,这可是造福百姓之事”江承紫很耐心地解释,她知晓这个男人有些炸毛了
阿念知道她做的决定总有自己的道理,但他就是想她能柔弱一点,能让他来守护她
“制盐的事,你莫要参与”阿念确实有些火了
“这事,你们都做不来,必得我来”江承紫坚持她当然想好如何低调,但再如何低调,也不能瞒过作为老狐狸的李世民与长孙氏只要马铃薯、红薯与盐一制作出来,她立马就会成为李世民调查的对象而且,李世民必定要召见他
在这个时空,风吹草动都不可能逃出统治者的眼睛,何况,她还选择与眼前这个惊才卓卓的男子并肩,又怎么可能不见他的父亲呢
“你可教别人,让别人来负责比如我”阿念径直说这一点,他抓住人牙子,救出李泰,又从蜀北崇山峻岭入陇佑道,从羌人背后包抄,打羌人一个措手不及虽然不曾全歼羌人亦让猖獗的羌人元气大伤
因为这些战功,他在李泰提出要求封为蜀王之前,希望父亲能再度将汉王改封回原来的蜀王,并且这一次他不要像前世亦不要像上一次那样遥领益州大都督
“父亲,此次,我前去益州,现许多东西,对我大唐颇为有利若父亲同意儿子前往儿子当然还父亲最大的惊喜”他在父亲的御书房与父亲相谈父亲询问他要什么封赏,他却只要封为蜀王,到益州上任大都督
当时,他记得父亲的眼神,以一个帝王的敏锐很是认真地审视他,问:“你要如何?”
他打了个激灵,因为父亲眼神如刀,问出的这一句话也不可谓不毒辣他知晓父亲能脱颖而出安定天下,在与伯父与叔叔的周旋中获胜登顶帝位,必然有其敏锐洞察力
“只想为父亲分忧 w文w八w网.八8 1一z中w网.com为大唐百姓谋福”他不卑不亢地回答
父亲在房里来来回回地踱步,虽是日常的便服,但那祥云与龙的纹样还是有一种别样的风景有那么一刻,他甚至想:如果是自己此时此刻就在这里,是不是就可以守住她?
“你可知,西周为何崩溃?”在良久的踱步后,父亲问了这么个问题
“礼制崩坏,自然天下崩塌”他回答得很官方
“你知晓朕所指为何,不要妄图与我耍心眼”父亲毫不客气地指出,神情语气冷漠如霜
从上辈子他就看不清自己的父亲对自己与母亲到底是什么样的情感若说不爱,他也对他严格要求,教授兵法以及很多帝王之道,若说他爱他对自己从来都是防备、掣肘,每句话都是带着警醒与敲打让他息心,不要有非分之想
至于,他对母亲,两人一年到头,除了礼仪日远远见一面之外可以一直不见面,即便母亲重病,他也不来瞧一眼
若说他不爱,他又能在母亲遇见危难之际,为她放弃城池
“父亲所指是诸侯分封制么?”他依旧不卑不亢地询问,宠辱不惊的神情
父亲也不回答,只是扫他一眼,反问:“此刻灵台已清明?”
他只说:“父亲见谅,儿子鲁钝”
“你鲁钝?既知诸侯分封导致周朝礼制崩坏,诸侯制度不可取,就该知晓皇族子弟遥领封地的用意”父亲冷冷地说
“益州大都督,只是空衔,儿子实在不认为可与西周诸侯相提并论”他反驳从前,他甚少反驳自己的父亲,父亲说一,他绝不说二可自从离开江府之后,他越想念阿紫,恨不得时时刻刻都守在她身边,尤其知晓张嘉可能也携带前世记忆而来,他就更坐立不安因此,他第一次反驳了自己的父亲
父亲听闻,不由得扫他一眼,问:“从前,你可不是这般这益州到底有何吸引你之处?让你胆敢做出从来不敢做之事来”
“益州沃野千里,儿子想去瞧瞧,亲自体验一番”他回答
自家父亲也不多说话,外面的内侍已来说魏王求见父亲略蹙眉,道:“他才从蜀中平安回来,据说伤还没好如何就跑出来了?”
“魏王说想念大家(唐朝对皇帝的称呼)想得紧 w说w w小.八8说1八z说w .一c om”内侍官笑盈盈,不由得也瞧了一眼李恪,说,“原来汉王也在此”
“你且让他候着”父亲挥挥手,就让内侍出去
御书房内,又剩下父子二人自己的皇帝父亲坐到龙椅上,很严肃地警告:“恪儿,你聪颖英勇,小小年纪,就知帮我解太原之围也能戴着面具,以阿念之名,为我送来玄武门的情报,甚至征战前线你对我这个父亲敬重,敬爱可是,恪儿啊,你越是这般惊才卓卓,越让人心不安啊”
“大家”他这一次没有称父亲,而是直接称呼帝王
父亲一愣,明白他接下来的话,是一个臣子与帝王的对话,而非父子之间
“你且说”父亲挥了挥手
“从前,你为秦王,我为你的第三子我们是一家人,帮您就是帮我自己那既是儿子对父亲的孝顺,亦是一个孩子对自己的自保你是我与母亲的参天大树,可为我们遮风避雨我与母亲自是竭尽所能母亲她——”他说到这里顿住
自己的父亲却是倏然站起身,眉头一蹙,有些激动地问:“你是说,你所做的一切都是,都是你母亲所教?”
他垂了眸,不答话,算作默许其实,他的母亲除了礼佛念经什么也不曾教他对他的父亲,大唐的天子,他的母亲也只是淡淡的,很少谈及母亲对于父亲,始终是疏离冷漠的
自己的父亲看他神情,以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自己的母亲教的,神情居然有些激动随后,又坐在龙椅上,深深吸一口气,尔后又恢复成冷情的天子
“当真是你母亲所教?”他咄咄逼人地说
“儿子从小跟随母亲在来到长安之前,几乎不曾有教习、师承,大家应知晓我一直与母亲生活”他缓缓地说心里也觉得慌慌的,他这可是欺君之罪
自己的父亲听闻,终于是叹息一声,说:“她心里到底还有我”
阿念不说话,他却自顾自地说:“罢了,我政事繁忙,亦没空去瞧她到底如何想你平素多陪陪你母亲,我作为父亲不想你去益州,亦有这考虑在内”
“大家,儿子从没求过你什么,这一次算儿子求你”他噗通一下,匍匐在地
良久,御书房内安静无比
三皇子阿念匍匐在地,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上,两人如同雕塑一般不知道过了多久,阿念的膝盖都疼痛了李世民才缓缓地问:“你实话实说,为何要去蜀中,你说,朕就允你”
阿念不知该不该说,他只静默,心里甚至有些恨这个高高在上的君王为何一直要苛责于他上辈子,他临死前,还要在密诏里告诉长孙无忌,若三皇子李恪一旦有异动,就格杀勿论他临死时瞧见那遗诏,简直不知该说什么
“大家,我去蜀中原因,第一,蜀中物产丰富,我想去探寻盐,毕竟,那边有好些盐井,之前,我在陇佑道与羌人交战,现我们的士兵连盐都吃不起这盐是人力量之源,长此以往,不用敌人来袭,我们自己就可以不攻自破”他缓缓地说这确实是他这一次在陇佑道看的现状,军营里的士兵食用的饭菜,几乎没有咸味,很多士兵没有气无力他作为最喜欢驰骋疆场,英雄杀敌的皇子,格外心疼
李世民一听,眸子一亮,却还是说:“这是次要原因,说主要原因”
阿念只觉得自己被自己的老爹逼迫到了墙角里,不得不说他便深深呼吸,道:“大家,我爱上一个女子,她在蜀中”
此言一出,李世民倒是一言不,只怔怔地瞧他
“大家?”他喊了一声
李世民才回过神来,板起一张脸,说:“别怪我没提醒你,你已有婚约,弘农杨氏亦是千年望族,最重礼仪再者,即便如今杨氏子弟凋零,极少在朝为官,但杨氏势力不可小觑”
“儿子知晓”他行礼,施施然站起身来
“你既知晓,为何推辞下聘、订婚?如今却又要去蜀中,为一个女子?”李世民顿时觉得自己的儿子有点胡闹他是那样优秀的孩子,冷静自持,而且十分像他低调、聪明,对凡事都能计算得当他怎么一下子就对女子有兴趣了?
“回禀大家,正是”阿念决心一条道走到黑,便斩钉截铁地同意了
“你有婚约在身不要怪我没提醒你,太子过几日大婚,紧接着就是你和老四,你还为一个女子去益州?胡闹”李世民宽袖拂过,厉声喝道
阿念再度长身而跪,但不卑不亢,一字一顿地说:“儿子求父亲成全”
“为一个女子,你全然不顾自己是个皇子,是个将领”李世民语气里有些失望
阿念依旧是平静的语气说:“她是个女子,世间却也只有一个她,她是儿子心心念念要的人”
“你是大丈夫,如何能为一个女子,不顾体统,不顾皇家颜面?”李世民大声喝道
“对于像父亲这样的圣人、大家来说,你的梦想是天下苍生太平而对于胸无大志的儿子来说,我的梦想就是与她琴瑟和鸣,共此一生”他今日在自己的父亲面前已经放肆一次,就不介意有第二次他真是索性豁出去了
“你——”李世民抬起手却没有落下去说实话,连他自己都不知自己到底为何要火如果非要找原因,恐怕是因为这么多儿子里,最像自己的人就是李恪,最英武不凡、谋略过人的孩子也只有他
他甚至有时,有意无意对他讲论一些治国的理论,想让他做太子
也许大约是太过于期望,当他听见这孩子居然为一个女子,要亲自跑去益州,也不顾别人的流言蜚语,这样铤而走险
“父亲是希望我志在天下,还是碌碌无为?我是庶出”阿念反问自己的父亲,一双眸子抬起来,直视着自己的父亲
李世民听闻,一下子怔住这孩子这一句话问得他心疼这孩子太过优秀,是他最理想的继承人,然而他却是庶出
一个庶子太过优秀,这就是一个祸端这样的道理,这孩子也懂得
“罢了”李世民终于做出让步,语气缓和下来,挥挥手,说,“朕就答应你的请求再封你为蜀王,益州大都督,益州上任”
“儿子多谢大家”他匍匐行礼,心中一块大石总算落了,虽然如此一来,自己的父亲必定会调查阿紫但阿紫如此这般惊才卓卓,就算是自己的父亲知晓,也定然会理解他的举动
李世民瞧着他,忽然觉得自己这些年对他似乎太过苛刻在他的印象中,似乎不曾与他说这么多话他看看窗外,日光正好,便示意孩子坐下,说一说那个让自己的孩子魂牵梦萦的女子
阿念早就有备,与李世民讲起梦中仙子一事,还说这些年一直在寻找仙子转世又请李世民喝了茶,他知晓自己的父亲迟早会知道阿紫的存在与其让别人来添油加醋地为他介绍阿紫,还不如自己来介绍
李世民原本不信,却喝了阿念制作的茶叶,连连感叹,也有几分相信
到后来,父子俩相谈甚欢,并且答应他参加完太子大婚之后,就去益州上任
阿念第一次与父亲相谈得那样融洽,非常高兴当然,他后来知晓,就在那天,魏王李泰去见父亲的请求与他的一模一样,并且还听闻李泰以自己年纪小为名目要推迟与阎家女儿的大婚(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