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 男神

作品:《名门天姿

    李世民意味深长地瞧了瞧太子一眼,先前他一直不敢让太子参与对李恪的调查,因从逻辑上讲,长孙无忌忌惮李恪,也是为了稳固太子的地位  w≠w=w≈.≈8=1≠z≠w.com可今日在朝堂上,太子却亲自为李恪说话,并且还将李恪放在东宫藏起来

    “讲”李世民手一挥

    太子便说:“既是这军事要在御书房说,臣就想说一说蜀王之事”

    “蜀王之事,太子理应避嫌”长孙无忌立马站出来打断太子的话

    太子瞧了长孙无忌一眼,道:“尚书此言差矣我非但不能避嫌,反而该极力澄清其实,早在去年七月,我便现长安有细作活动,但陛下正忙于山东大旱一事再者,我也没十足把握,并未钓到大鱼因此并未禀告,只是暗中留意想为朝廷,为陛下分担后来,蜀王从蜀中回来,说起羌人一事,我便与蜀王说起似有突厥细作在长安频繁活动之事蜀王也接受我的意见,暗中调查,每次调查的结果,皆有书信给我”

    太子说着,就从怀里掏出一沓书信侍从将书信拿上去递给李世民

    李世民看了看,点头道:“不错,确系是蜀王手迹太子你继续说”

    “蜀王所有的调查,皆回报于我,与我商议过年时,我与蜀王在监视几个细作活动,企图钓出大鱼,给父皇奉上大礼却不料大旱来临,长安这边,便交给秦大将军来调查我因要往西北陇右,便往那边调查蜀王要去河南道,便去了弘农一带,一方面是为朝廷的旱情奔走,另一方面也是暗中调查突厥细作就在半个月前,蜀王派人传书于我,说这次怕要抓到特大的鱼儿了却不料,第三日就有了弹劾变故”太子说到这里,不由得看了看满朝文武,冷冷地说,“我是不是该怀疑怀疑,在场的各位里,也有细作的存在?”

    满朝文武骤然无语,内心都在骂娘:你这帽子一扣,这得人人自危啊?

    “很有可能”江承紫立马点头附和,唯恐天下不乱的样子

    “承乾,作为太子,所言所行皆要谨慎无谓的推测与怀疑,不要随意乱说”李世民很严肃地说

    李承乾感恩戴德地感谢了他的教诲,立马又说:“我本想向陛下上奏,呈现证据为蜀王洗清罪名但蜀王来信,认为这也许可以钓出大鱼因此,我与蜀王按兵不动”太子说到此处,又看了看满朝文武

    满朝文武只觉得背脊凉,立马检查一下在蜀王这件事里,到底有没有做什么不合时宜的事若是做出了,哪怕就是附和了某位大臣,怕都得进入怀疑对象了

    “哦?那大鱼可是钓出来了?”李世民询问

    他万万没想到承乾会跟李恪联手,在印象中,无论如何这两兄弟都不可能是兄友弟恭的

    可是,确确实实在李恪被弹劾这件事上,承乾前前后后都没做过什么落井下石的事反而是单独进宫见过他,说,“父亲,我与三弟都是你的孩子你虽常年征战在外,不太了解三弟,但我与三地从小一起长大,我很了解他他为人谨慎,生怕逾矩,就是帮助父亲,也得走很多弯弯绕绕,生怕旁人有什么举动,让父亲为难如今,他遭遇弹劾,还请父亲相信三弟”

    “你三弟若有二心,直接威胁的是你的地位,你还为他说好话?”李世民仔仔细细地看着承乾

    承乾目光坦荡,道:“父亲,我相信三弟也请父亲顶住压力,相信三弟,静待三弟归来”

    如今看来,承乾与李恪早就私下约定,正在为他这个父亲分忧这是他这个做父亲的最喜欢看到的他是经历过兄弟相残的人天知道,他平常多么怀念与建成和元吉一起长大的儿时时光可权力是毒药,让兄弟反目,走上你死我活的道路

    承乾与恪儿都是他喜欢的好孩子,如今能这般彼此扶持他忽然觉得很是舒坦

    李世民有一瞬间的走神,而承乾已继续回答:“大鱼没上钩,但在哪个深潭,我与蜀王已有了眉目如今说出来,一方面是蜀王被弹劾一事需要澄清,另一方面,则是蜀王与杨氏阿芝误打误撞在迷途山的所见,这是莫大的军情因此,臣不得不出说出来”

    “那你岂说说你还有什么证据,能证明蜀王无辜?”李世民继续问

    “三弟,你来说说”太子看了看李恪

    李恪点点头,道:“旁人只知晓我使用清江白,松墨,澄泥砚却不知我所用的松墨里添了一味香料,而且我所使用的清江白纸有我的印记”

    李恪说着就从怀里拿出一张写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清江白,在点了的蜡烛上烤了烤,然后清江白的下方就出现了一排小字“恪敬上”

    “陛下,臣所有的通信皆使用的是此种纸张”李恪朗声道

    李世民又让人将太子呈上来的蜀王信件,自己平时收到的蜀王信件,以及那几封伪造的信件一并对比果然,蜀王自己的清江白有印记,而那伪造信件并无印记

    江承紫瞧了瞧,还嘟了嘴说:“凡蜀王给的清江白,都有印记呢,我练字用的也有”然后,她很炫富地拿出一张清江白的纸在火上扬了扬,在纸张的左下角有蝇头小楷“阿紫专属”

    “我的全是这种印记呢”江承紫神情天真

    李世民拿过来看了看,又瞧着江承紫问:“为何是阿紫,不是阿芝?”

    “回禀父皇,一则是我与阿芝初相遇,一时激动,就喊成阿紫再者,使用阿紫,也是不让人冒用不过,经过今日一事,这些印记都要废除了,免得歹人又挖坑与我和阿芝”李恪连忙说

    李世民点点头,命人将平素里蜀王写来的家信也一并拿来瞧,现真的有这印记

    “陛下,此番蜀王一事已明了臣恳请调查弹劾蜀王的谏官,从中入手,将突厥在长安以及朝中的奸细一并挖出来”太子立马请求

    “准了”李世民这些日子也是极其讨厌逼迫他处理李恪的谏官们而且方才有杨氏阿芝明里暗里的一番说辞在,整个朝堂竟无人敢多言不过,每个人都在心里打小算盘,计较如今这朝堂形势,以及在弹劾蜀王这场风波里自己所受到的影响

    “玄成、辅机你二人协助太子来调查此事”李世民径直说

    他虽不喜谏官逼迫,但他是这个国家的帝王,如今的大唐是经不得一点点的风风雨雨了因此,他让正直无私的魏征来调查,与此同时,他真怕长孙无忌参与其中他让长孙无忌协助太子,一则是让太子与重臣打好关系,二则也算是给长孙无忌一个信任,一个机会

    “多谢陛下”蜀王朗声谢恩

    李世民轻飘飘地点点头,这事就算揭过去了虽然有些大臣在心中腹诽:一张纸一个印记能证明啥?也有可能是你蜀王欲擒故纵但是,没有谁会在这个事情上去多言

    明堂之上的是天子,是帝王之前,逼迫人家处理自己的儿子,各自已自觉过分了如今这是皆大欢喜的事,没谁傻得再添乱就人家魏征恩仇正盛,也没见说这话啊

    因此,文武百官都在说要严惩奸细的事,要严防细作,增强戒备

    李恪的事算是有了个圆满的解答,江承紫松了一口气,琢磨着接下里的御书房还得费神费力一直沉默寡言的秦叔宝却忽然开口道:“请陛下准臣辞去左卫大将军一职”

    “大将军,你是国之栋梁,如今突厥蠢蠢欲动,梁师都亦是张狂已久你此番请辞不合时宜吧”李世民朗声道

    “陛下,臣身体每况愈下,虽得孙老悉心治疗然年事已高,昔年旧伤颇多,日日复,蚀心跗骨疼痛,实难有清晰思虑左卫大将军一职,再难担当故而,请陛下恩准臣请辞挂靴,与妻归隐南山,聊度此生”秦叔宝缓缓道来,一字一句情真意切,声音平静,举止还是温文有礼

    众人听闻,想起昔年的秦琼英勇杀敌,每次受伤皆九死一生,触目惊心,心中也是在敬佩之际不免生出许多的怜惜

    李世民对于秦琼这位恩人是很复杂的秦琼在年轻时,曾偶然遇见遭遇劫杀的李渊一家,出手相救那时,对于年幼的李世民来说,秦琼是神仙样的人那样的意气风,侠骨柔肠,曾是他一心想要成为的人

    但秦琼后来再度与李家人相逢,与之相交最多的人是李建成,而非他虽后来,他从王世充手下投入他麾下然而,他始终是那个高洁、正直的人

    这个男人像是一尊神品质高洁,举止正直,无论如何的雨箭风刀,他始终温文尔雅,目光坚定他在各自打算盘的众人里,心里始终装的是家国天下,期望的是天下太平

    也因此,李世民想要好好对待这位恩人可是,在与建成的争斗里,他又怕他太过正直,让他满盘皆输虽当时,建成与元吉各方诬蔑,而大将军始终在为他奔走面对这样品行的男子,他真的没有把握毕竟,灭掉建成这是与礼法世俗不容的事

    后来,他登基了他一如既往地平静,没有献媚,没有指责,只是安安静静地琢磨着如何加强大唐的军事他提出的方案越匪夷所思他甚为喜欢,但他更清楚,这些方案根本没可能实现不仅仅朝廷没有那么多钱,更因为他的方案会损害很多大家族官员的利益

    水至清则无鱼!

    他是帝王,更清楚官场的规则

    如今,这位神一样的男子,要请辞挂靴从今以后,在这朝堂,在他所见到的人里,再不会有这样朗月清风的人

    他看着朝堂下,须花白的男子安然站立,似乎还是当年的模样,但苍白瘦削的脸,让他不忍在坚持

    “罢了朕,若是不近人情,谁还愿鞠躬尽瘁朕准大将军归隐南山,特命工部勘地于南山造将军府一座,供大将军归隐所用”李世民沉默了许久,才缓缓说来

    秦叔宝连连摇头,道:“陛下,臣怕要逆你好意了先前,朝廷赏赐,南山已有一套宅,旁边还有数十亩天田地,这已是莫大恩赐还恳请陛下不要为我动土木,浪费钱财”

    “大将军为天下万民劳苦功高,岂能说是浪费?”李世民朗声说他自认为自从当家做主后,就不是个大方的主,抱钱比谁都抱得紧但对于秦叔宝的赏赐,他却丝毫不觉得心痛在他心里,他觉得他担得起

    “若是陛下执意给予臣这份儿恩宠那臣就在此捐给大唐的军队”秦叔宝朗声道

    李世民瞧着他,缓缓点点头他想说些什么,却始终都没有说只看着内侍将秦叔宝的将军印记和半块兵符交了上来

    “臣多谢陛下成全”秦叔宝说完,深深鞠躬行礼

    “朕替天下百姓多谢大将军”李世民站起身来

    满朝文武也是纷纷向这位英雄鞠躬行礼不管是对他不满,还是政治上意见不合,亦或者担心他的存在会给自己带来危害的人,在秦叔宝请辞的这一刻,所有的威胁与恩怨都消失了

    撇开那些世俗利益的纷争,没人否认秦琼是一位值得任何人尊敬的人

    秦叔宝只略点头回礼,转身要离开

    李世民却朗声道:“秦大将军留步”

    秦叔宝抬眸瞧了站在高台上的男子,神情安静地说:“但凭陛下吩咐”

    “今军情紧急,你亦是知情之人,稍后,还请劳累片刻,一并到御书房商议一番吧”李世民说

    “谨遵陛下旨意”秦叔宝没有推辞

    他不喜欢蝇营狗苟,但并不代表他不知道官场规则这早朝上的纷争,看似蜀王与杨氏阿芝已安全,但谁又知晓高台上的人是何心思,而这满朝文武对这一双孩子又有什么肮脏的落井下石呢既然已护送至此,那就再护送一小段因此,他没有丝毫推辞,而且他很清楚,如要蜀王此番安然度过,那必须要促成这次攻打梁师都,而且还要巧妙地将这个功劳给予太子承乾,或者给予旁人

    蜀王与杨氏阿芝在一场来来去去的阴谋里,只能显出浅薄,不可露出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