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章 边境之势
作品:《名门天姿》 王谢还是看着李承乾,说:“眉目不利索,不是个能成大事的”
李承乾一听,哈哈一笑,道:“我当你能说出什么好理由,原来说的是什么面相”
“殿下,所谓相由心生那面相都是内心折射所成这种眉目不利索,眼神充满猥琐yin|邪之人在东宫,并非好事”王谢还是一脸严肃地说
他从前只是在这唐朝随意地活着,活得百无聊赖,也活得放肆他从没想过去见见这些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说实话,他并不爱好历史
但他自从与阿芝相遇后,开始担忧阿芝的处境,于是仔细一想,那些曾经学习的历史知识都蜂拥而至这几日,他又跟随独孤思南,目睹了一切的争斗他逐渐明了了阿紫的思路是想要把李承乾培养成一个优秀的太子,扶植他上位,成为伟大的大唐天子而李恪则低调低调再低调,最好去农科院摆弄杂交水稻什么的那么,没有锋芒的李恪才会安平度过一生
说实话,他初初理解了阿紫的思路后,立马感觉队长大人真是脑洞清奇啊,这么曲线救国的思路都能想出来若是换成他来,恐怕就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直接让李恪登上帝王之位,看谁还不服,就继续打杀之
不过,他两相比较,还是觉得阿紫的思路更有意思
那么,既然要守护她,那也出一份儿力
对了,当初参与李承乾谋反的有谁?
他兀自思考,只想到了杜荷、贺兰楚石不过,貌似杜荷还在家里闭门苦读然后,他前两次去都见到了贺兰楚石,也不知是不是先入为主,他总是觉得贺兰楚石这人非常小人,很是猥琐于是,他觉得是不是该做点什么所以,就这么说了
“这样?”李承乾看了看独孤思南,以眼神询问
独孤思南蹙了眉,道:“话虽这样说,但我不曾注意过这贺兰楚石,不好下判断”
李承乾若有所思地沉默了一会儿,才对独孤思南说:“贺兰楚石虽是一名小小的东宫统率,但其背后是侯君集,即便真如王谢所言,这事怕还得从长计议”
“此等小事,太子大可不必放在心上反而是皇上派来的老师,你可要招呼好了这里面不乏大儒先贤太子既要虚心请教,好好学习,问道于贤达之人若是觉得他们所言甚好,就记下来;若是觉得此人瞎讲,就在心里暗暗骂骂,怎么骂舒服就怎么骂,然后,等他讲完了,笑意盈盈地说‘受教了’,送走他们,心情还大好”独孤思南巧妙地转了话题
“先生此法新颖,下次试试哈哈”李承乾很是高兴,随后以天色不早告辞
李承乾走后,独孤思南很严肃地对王谢说:“以后,这等事,你不要鲁莽”
王谢垂了眸,缓缓地说:“阿紫走了七天了”
“六天七个时辰”柴令武插嘴
王谢狠狠地瞪了他,独孤思南也沉默然后,柴令武也叹息一声,三个男人看着眼前的美景,心情齐刷刷地不好了
“阿芝和李恪都是人精,你看看他们的部署,环环相扣想必这次出门,他们也是有万全之策,肯定有部署的”过了好一会儿,柴令武率先打破沉默
“也许”王谢冷冷地回答
“阿武,你父亲目前该在夏州,严阵以待吧?”独孤思南忽然问他记得历史上攻打梁师都的人就是柴绍和薛万钧
“这,军事机密”柴令武有点尴尬
“本想让你修书问问你父亲,那算了,我们还是等着吧”独孤思南叹息一声,心里越发不安
柴令武很是抱歉,长吁短叹,然后心烦意乱地喝了一杯酒,不开心地自言自语:“真是窝囊,除了等,真是不知该干什么”
除了等,还是等
这是屯兵夏州的柴绍所要做的事他每日里看书,观察周围的地形,记录夏州的天气、物候、植物,走访夏州的风土人情
这样的大将军让薛万钧不解,甚至气恼地问:“国公爷,恕我无礼,你是来打仗的?”
“当然”柴绍回答
“那为何在这么屯兵日久,什么都不做?反而游山玩水?”薛万钧是个急性子
柴绍扫了他一眼,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兵家入门常识,薛将军不懂?”
薛万钧彻底无语,只默默退在一旁,看着柴绍在沙盘上比划,他就很不服气,疑心这柴绍真如传说中勇猛,用兵如神吗?不是因为是太上皇的女婿,又在太上皇起兵时倾尽家财才有今天的所谓功勋吧?
薛万钧兀自站在一旁怀疑,柴绍完全不理会他,只认真地检查着沙盘,进行各种修改约莫一刻钟,薛万钧觉得这么站着不是事,便率先打破沉默,与柴绍攀谈:“国公爷,我们屯兵在这里,恐怕不是来打仗的吧?”
柴绍抬起头看他,觉得这人勇猛异常,但到底年轻
“何意?”柴绍问
“昨日,蜀王一行已越过梁师都,顺利到达突厥我想我们在这里,其实只是为了给梁师都和突厥威慑,主要的目的其实守护蜀王吧?”薛万钧做了大胆的猜测
柴绍看了他一眼,不咸不淡地说:“朝廷的安排,一切听命行事即可”
薛万钧很是失望,尴尬地笑笑:“国公爷,我此番是你的副将先锋,你对我口风如此紧,不应该呀”
“少将军,我实话实说”柴绍平静地说,然后看了看桌上的铜壶刻漏,盘算着时间应该差不多了果然,片刻之后,柴勋带着满身夕阳跑进来,喊了一声:“大将军,有情况”
柴绍猛然站起身,连带一旁尴尬的薛万钧都精神为之一振
“什么情况?”薛万钧急忙问
气喘吁吁的柴勋拿起桌上的冷茶咕噜噜灌了一大口才说:“前方探子来报,突利败了”
柴绍脸上露出笑容,道:“颉利征战不休,对别的部落赋税颇重,此番派突利去攻打薛延陀和回纥,其动机不纯此一战,是注定的结局,只不过没想到这么快”
“国公爷在等突利的战况结果?”薛万钧疑惑地问
柴绍点头,说:“是兵者,就要掌控大局,找寻最佳战机”铜墙铁壁,齐心合力的强大突厥,我们与之对垒,只会两败俱伤但若内部腐朽,矛盾丛丛,我们趁机而起,必可以最小的伤亡取得最大的胜利”
“原来如此先前,是末将不明就里,多有冒犯”薛万钧拱手道
柴绍缓缓地说:“我们作为将领,作为兵者,不能轻易言战,必要战,应该努力将伤亡减到最少,而获得最大的胜利谁的性命都是性命,虽然那些士兵,你未必记得住他的脸,知道他的名字但他们一样为人子为人父为人夫”
薛万钧作为将领,从来想的是打胜仗,想的是立功劳从未细细深究过这样的问题,他此番听到这话,顿时觉得惭愧:“国公爷,末将受教了,定当铭记”
“你记得就好我们言战,是不得不战但我们不能忘记战的目的是为了不战,是为了守护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柴绍缓缓地说,心里却想起初初领兵时,秀宁就是这样对他说的而后,他与秀宁也是这样对待手下的士兵,柴氏一族的军队最爱戴的就是他与秀宁,每战必定全力以赴
薛万钧大为震动,连连说受教了
柴绍却是没再理会,而是继续询问柴勋:“蜀王可安好?”
“回禀大将军,出使突厥的使团一路入了突厥王庭所在探子来报,双方非常友好,蜀王还与突厥二王子比了骑射与剑术蜀王略胜一筹”柴勋忍不住得意之色
柴绍也是高兴起来,说:“这颉利的第二子可是他的骄傲,据闻是突厥第一勇士,骑射尤为了得蜀王倒是厉害,险胜一筹,亏得他做得出来”
“是呢据闻那二皇子一箭双雕呢”柴勋不紧不慢地说
“一箭双雕,当年也只有长孙晟能做到”柴绍感叹
“蜀王一箭三雕”柴勋依旧是不紧不慢的语气
薛万钧惊讶地连声叫好,柴绍也是呆愣片刻,很是惊喜地问:“可当真?”
“咱们的人回来说的,错不了”柴勋抑制不住激动
“好,好这小子够意思,没丢我们大唐的脸”柴绍很是激动,在中军帐里走来走去
柴勋站了片刻,等柴绍平静下来,才说:“大将军,蜀王命人带了话过来,那人就在军帐外”
“蜀王?”柴绍很是诧异
“来人持蜀王秘密印信与亲笔手信末将怕有诈,已让人戒备”柴勋回答
柴绍让人将来人请进来来人是二十来岁的男子,方正的脸,浓眉大眼,眼神沉静
“拜见国公爷”来人平静地说,然后弓身呈上手中的蜀王印信和亲笔手信
“大将军,这印信,我们从前见到过几次,因此,我把他带过来了”柴勋解释说
柴绍早就看到那枚印信之前,他驻防陇佑道,跟吐谷浑打得不可开交,有几次差点着了道,就是有人持了这枚秘密印信送来了情报只是,那会儿送信的是个面目普通的少年,名曰“月牙”
“从前都是月牙怎么此番换人了?”柴绍问
“回禀国公爷,月牙有别的任务,今日事关重大,就穹苍亲自来了”男子依旧平静
柴绍一惊,问:“你就是穹苍”
“正是属下”穹苍缓缓地回答
柴绍接过那枚印信验了真假,又打开那封信果然是商品清江白的纸张,微微在右下角摸一摸,那里有略略的粗糙感,有一小字:紫
从前在军中,阿念将军所有的通信都使用这种信纸后来,他收了杨敏芝为义女,蜀王也不瞒着,说自己就是阿念
柴绍认真看完了信件,看向穹苍,问:“蜀王这是何意?”
“让国公爷整兵前行二十里,兵临朔方城,然后静待几日,震慑梁师都只等突厥形势一逆转,朔方城就会有以牡丹烟花为信号,国公爷就可攻城”穹苍说
“哼,我们如何能信你么?这十万大军性命交给你?”薛万钧冷哼
柴绍扫了他一眼,没理会,只对穹苍说:“我定配合蜀王,只是不知要屯兵朔方城下几日?可否要通知侯将军?”
“我家蜀王所言,不出三日定可大有作为至于侯将军按兵不动,震慑突厥,方为良策”穹苍回答
“那还请阁下在这中军帐里待上三日”柴绍微笑
穹苍亦微笑,很干脆地答应好
“见谅毕竟,我的士兵也是人命”柴绍解释
“素问国公爷爱兵如子,蜀王早就明了,也不曾想过属下会回返”穹苍微笑
“那就委屈阁下,让你与我在这中军帐里呆着了”柴绍笑道
“恭敬不如从命”穹苍依旧微笑,然后走到沙盘边,与柴绍一并研讨进军路线和部署薛万钧呆愣在一旁,暗自嘀咕:我可是陛下钦点的先锋啊这是什么节奏?
当夜,柴绍大军用过饭后,收拾一番,悄无声息地向前推进,在朔方城外三十里处安营扎寨第二日,红日初升,梁师都的边境守将陡然发现在缭绕的轻雾中有大军驻扎,目测得有十万大军
巡逻守将大惊失色,匆忙报告梁师都梁师都亲自登上塔楼观察敌情,只见大军井然有序,屯兵边境,迎风招展的两面旗帜,一面是大唐的军旗,另一面上面只有一个字“柴”
“是柴绍”梁师都叹息一声,心与眉都蹙了起来
他心里一阵慌乱纵观他征战一生,虽身为隋朝的鹰扬中郎将,但实际上并没有跟柴绍这种级别的将领对垒过大唐对他仅有的几次征伐,也是不太有名气的地方守将而那时,他的身后还有突厥人,因此没有败他单独出击的几次,都是败了
“李世民竟然派了柴绍来”身旁的人是梁师都的第二子
“不止”梁师都语气落寞地说,“前日里,探子来报,还有侯君集带领的五万人马距朔方城东南五十里外的山坳驻扎”
梁师都第二子惊得说不出话来,好半晌才对一直看着远处的父亲,问:“那,那我们是否向突厥求救?算算日子,三叔他们也该回来了”
梁师都叹息一声,说:“走一步算一步,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