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小村现状
作品:《神级茶人》 “哥?你说啥嘞?”
侯利一脸迷茫的看着陆雨。
这些话大部分是古言,他当然有点听不懂。
陆雨微微一笑。
他说的是《大观茶论》上的一句话。
虽然这句话原本是在说“岩茶”。
但用在现在却也颇为合适……
这本《大观茶论》的作者。
正是原本世界,华夏史上的著名茶人。
亦是一位文艺范十足的皇帝。
宋徽宗赵佶!
这位皇帝虽然风流成性,下场也比较凄惨。
但却也算才华横溢。
尤其钟情于茶,最擅长“点茶之道”。
据传绝世美女李师师。
就是被他用精湛“点茶之道”泡上的……
咳咳!跑偏了!
陆雨想表达的意思也很简单。
侯利家种的茶,除了茶种并非优良之外。
选择的土地结构。
以及培育方法都有问题。
一丛好茶。
所需求的可不仅仅是好的茶种茶苗那么简单。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茶亦如此。
可曾听说洞庭湖畔出产过上品龙井?
可曾听闻黄山之上能种出蒙出来的。
不过侯利这小子没听重点啊!
重点是我的气势和自信啊!
对于侯利这家伙,陆雨已经无力吐槽。
他擦了擦嘴,拍了拍侯利的肩膀。
“呵呵,兄弟你先待着,我去睡了啊!”
侯利懵逼的抹了一把脸,点了点头。
“哥!你这就睡了?不再聊会了?”
还没等陆雨回答。
不远处的小沈萱忽然抬起头发出一声冷笑。
“陆雨装逼失败,当然没心情和你聊了!”
噗通!
不远处的陆雨直接摔倒。
沈萱这小丫头……你能不能不要瞎说大实话啊?!
“小萱!你也去睡觉!不然不给你买手机了!”
小沈萱一愣,旋即鼓起了小腮帮……
“陆雨最坏了!陆雨大坏蛋!”
……
第二天一早。
陆雨还没起床。
便听到了院里的动静。
原来侯利的父母正在准备早饭。
反正也没了困意。
陆雨索性也起床推门而出。
候妈笑着打招呼道:“小陆起来啦?吵到你了吧?”
陆雨急忙摇头:“没呀!我向来起得早!您忙您的!”
说着陆雨左右看了看。
问道:“眼看要到白露了,村里不收茶?”
候爸闻言笑道:“收什么茶呀?俺们这就是春天收一季的茶。”
“夏天和秋天的茶就算收了也没人要。”
“俺们也就没事儿的时候去伺弄一下。”
“现在村里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
“剩下岁数大的,也大部分都开始种地了。”
“我和你婶子这也是刚从城里打工回来没几天。”
陆雨轻轻点了点头,忽然问道:“候叔,怎么没看到你们干活的工具啊?”
候妈道:“小陆说的是采茶的工具吧?”
“都在屋后小仓库里收着那!”
“我能去看看吗?”
“这孩子,这有什么不能的啊!仓库没锁,俺叫老二带你去啊!”
陆雨急忙一摆手:“不用,我自己去看看就成!”
“让侯利多睡会儿吧!”
“也中!你去吧!”
辞别了侯利父母之后。
陆雨溜溜达达来到了正屋后面的小仓库。
说是小仓库。
其实就是一个用石棉瓦搭起来的小棚子。
搬开最外面的石棉瓦。
仓库里的东西顿时呈现在陆雨眼前。
两只采茶用的竹篮堆在角落。
遮阳的斗笠挂在墙上。
一大摞竹编的簸箕篮高高堆起,应该是晒茶所用。
另外还有三口大铁锅摆在一旁。
……
看过这些制茶的工具之后。
陆雨微微皱了皱眉。
看来侯利父亲所说的不错。
村里的茶农已经逐渐的对种茶失去了信心。
就连这些工具都已经不再悉心维护。
他又在周围看了看。
除了一些小工具外。
并没有再发现其它的东西。
索性便重新回到前院。
“叔,你们在什么地方摊茶、炒茶啊?”
候爸直起身,抬手一指:“就在那边那个土灶!”
土灶……
陆雨循着手指的方向看去。
果然看到就在院门口附近有一个用砖搭起来了土灶。
只不过因为几个月没用。
土灶上面又堆放了一些其它东西。
所以刚来的时候并没看出来。
“那摊茶呢?”陆雨问道。
候爸道:“也在这啊!后屋有架子,到时候在院子里支起来就能放簸箕篮了。”
“哦!”
陆雨这才想起。
自己好像的确在屋后看到了几个类似架子的东西。
这么制茶可绝对不行啊!
别说现在没有好茶。
就算是有好茶,用这种方法来制茶的话也糟蹋了!
不过陆雨也十分理解侯利的父母和村里的茶农。
现在市场上华夏茶根本卖不上价格。
而且还只有一季的收成。
若是真的能够丰衣足食。
谁愿意离开祖辈留下的茶田。
背井离乡的在外打工?
茶农们也要生活啊!
就在他正想要再说点什么的时候。
正屋的门忽然被推开了。
小沈萱揉着惺忪的睡眼道:“陆雨,一会儿你带我去山上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