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作品:《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

    [一起品小说 请记住www.17pxs.com 手机版访问 m.17pxs.com 无弹窗小说网]

    建安十年。[www..l]

    果然是个旱年。

    幸而庐江府地处江河交汇处,水源丰足,才能将将保住收成。别的地方的人,就没这么幸运了。

    一时间,流民四起,也有不少奔至庐江府的。

    据说人口市上,最近卖身的人很多,都是外乡没有活路,来庐江府讨生活的人。

    焦家趁着旱年,购置了不少的地,价钱都不高――淑清的心里并没有觉得自己家是趁火打劫。真正在兼并土地的都是豪强,自家小小农户,购置几十亩的土地,并不算什么。

    购置土地之后,紧接着出现的问题就是焦家劳动力明显不足。只有焦大一人下田,就算加上家里的两头牛,也是远远不够的。

    要么雇工、要么买下人。

    焦母思索半天,最后决定去买几口人进来。(wwW..l)毕竟,身契在自己手上的下人才比较靠得住。

    焦淑清听闻焦母的决定,说不出是什么样的感觉。

    本来,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人,接受人人平等的教育长大,是很该同情被奴役的奴婢。

    可是在封建社会呆的久了,越发能体会,一个时代里的社会制度,是不容挑战的。

    对于上流人来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家有恒产,为何不使唤下人?

    对于世代为豪门奴仆的人来说,背靠大树好乘凉,做个有头有脸的下人,比苦哈哈的百姓强得多。

    对于困苦的过不下日子的百姓来说,世道艰难,卖身求活路是再正常不过的。

    淑清前两世都是下人,很能了解,下人的命好不好,就看主人家好不好。

    自家人都是厚道的,真买了难民,也算是做了好事了。

    淑清说不出自己这样的想法,是为了安慰自己,让自己更心安理得地享受有下人的日子,还是为了真的证明,自己确实无力和整个封建制度作斗争。

    焦母让焦伯卿去县城,找了焦仲卿一起去买几口人。

    根据焦母盘算,劳力最起码得两三个,又有干脆再添置一个婆子洗衣做饭、另外给焦淑清配一个丫鬟。

    至于焦母与两个媳妇儿,用焦母的话说“有人伺候、没人伺候,不都这么过?”,就不用浪费那个钱,去买丫鬟了。

    焦大去县城寻了自己弟弟。

    因为焦大过于老实,焦母担心他一个人去,容易心软被蒙蔽。焦仲卿好歹算是县城的“公务员”,最近又升了职,有他领着,三教九流的都不会瞎蒙人。

    果然焦家两兄弟很顺利地买好下人。

    听从焦母的话,买的都不是一个地方的人――就怕他们抱团。

    有三个壮劳力,外加一个四十余岁的婆子、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娘。

    等到焦大哥归家后,淑清才知道,娘特意给自己买了丫鬟。

    淑清说不出的感动:焦家只是小富之家,焦母一直勤俭持家,就算是因为卖酒水方子得了些金银,也是计较着花的。现在给家里添下人,别人都没有――大嫂小何氏都第二胎了,也没有,独独自己有一个。

    “阿娘,我不需要丫鬟,还是给大嫂吧?”焦淑清私下对焦母说。

    焦母拍了拍淑清的手背:“我淑娘一向乖巧懂事。你就放心使唤着,你大嫂最近有些摸不着轻重了,很不必给她做脸。”

    焦母是多年媳妇熬成婆的典型,当年也没少受自己的婆婆调教,很了解做媳妇的心思。

    [一起品小说 请记住www.17pxs.com 手机版访问 m.17pxs.com 无弹窗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