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作品:《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

    [一起品小说 请记住www.17pxs.com 手机版访问 m.17pxs.com 无弹窗小说网]

    二十六个小娘子有模有样的开始演示各种行礼的姿态。这一关无非就是考验心理承受能力罢了。毕竟往常的学习与今日不同。往常只是在官学里大家相互练习罢了,看着的也就是夫子和同窗。

    今日看着小娘子们行礼的,是西梁国的女王陛下以及文武百官。

    确实是有那一两个心理素质不过硬的,犯了低级错误,左脚拌右脚地摔倒了。

    不过是十岁上下小娘子罢了,摔倒后,知道自己犯了错,吓得哭出了声。

    女王陛下很是和蔼,让其母亲领回去,并嘱咐小孩子心性胆小,千万不要责骂,要好好教导。

    “礼”试过后,剩下二十四名小娘子。(wwW..l)

    第二项是乐。

    乐,具有教化、认知、审美及娱乐等功能。其中最主要的,则是教化。所谓教化,即是对美好心灵品质的培育与提升。

    因为参与者年级参差不齐,学的乐器也是五花八门,所以陛下的试题并非演奏而是倾听。

    由乐者演奏古琴,姑娘们听完后写下所感。

    这样一来,就算是两场考校:乐与书。

    吕愉侧耳细听,居然是一曲残缺的《长安歌》。

    何为残缺?

    便是能听出《长安歌》的曲调,却又是在很多处有了删节。

    吕愉估计是乐者传唱来到西梁国的缺失;亦或者是百年纷扰,传承下来的曲调终不全。

    一曲终了,小姑娘们纷纷奋笔疾书,生怕自己落后于人。

    可是往常都有随从研磨,今日却是要自己动手,不免有些慌乱。

    吕愉沉浸在这首残缺的《长安歌》里:中正平和、雍容典雅,不愧是泱泱盛世时的曲调。而西梁国宫中的乐者也确实是十分出色,尽管曲谱残缺,却也能演奏得颇得《长安歌》的精髓。

    吕愉回味再三,才不紧不慢地执起袖子,开始研磨。

    在周围人的眼里,大将军家的女儿不是这些小娘子中顶美的,却是最特殊的,独具一股沉静的气质。

    待到墨已浓稠,吕愉试了试笔,便开始落笔。

    西梁国人皆知晓吕氏一族与汉皇室刘氏的恩怨纠葛,受长辈影响,大部分年岁小小的小娘子们都不能公正客观地评价这首曲子,唯二例外的就是吕愉与吕越了。

    吕愉自是因为心智成熟,才能不偏不倚、客观评价。

    吕越则是平日根本就不爱依依呀呀的乐,居然听不出这是《长安歌》,不过是胡乱写了一些好听、大气夸赞曲子罢了。

    但凡上位者,只要不是昏聩之人,都是有那容人之量的,何况六七百年前的恩怨,哪里能记恨到现在?如今的女王是宽厚的性子,反倒是更欣赏吕愉、吕越的卷子。

    不过因为比试才进行了一半,不便透露名次。

    因着刚才一轮有“书”试,接下来的案几全都没有撤下,进行“数”试。

    这根本就难不倒吕愉,就连吕越经过这么好一阵子被阿愉“补习”,都七七八八完成了试题。

    “数”试后,是休息时间,下午比试:射与御。

    都是吕愉的弱项。

    幸亏大家年纪都不大,堪堪是半斤对八两。

    射试。

    [一起品小说 请记住www.17pxs.com 手机版访问 m.17pxs.com 无弹窗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