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血落(感谢盟主家里窝囊家外雄打赏支持!)

作品:《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高迎祥蜷缩着身子,躲在土坑中,不让开原兵发现自己。

    微风吹过,笼罩在前方的白烟渐渐散去,可以望见壕沟后面垒起了一道齐胸高的土墙。墙头插满密密麻麻的箭羽,估计有上万支轻箭覆盖此地,不知射死了几个狗官军。

    高大哥惨死的画面在眼前浮现,高迎祥咬了咬牙,正要冲向土墙,墙头伸出一根根黑黢黢的棍子,高迎祥愣了一会儿,想起这是火铳铳管。

    “一、二····”

    从铳管数量上判断,土墙后面的火铳兵不过只有几百人。

    这也难怪,狗官军刚刚自己打了一仗(张春叛乱),死了好多人,元气大伤,兵力必然不足,再说京师这么大,也不能把所有人都调来永定门,除非不想镇守其他城门了。

    “驴毬子,几百人还不逃,狗皇帝给你们什么好处!你们这么给他拼命!”

    背后响起刺耳的钹锣声,高迎祥知道那是老营总攻的号令。

    一阵密集的箭雨从护城河南岸升起,无差别覆盖北岸阵地,刚才还在射击的火铳兵立即倒下一大片,还在和官军缠斗的流贼也被自己人的箭雨吞噬。

    “立即攻城,后退者死!”

    各营长家在后面拼命挥舞令旗,逼迫流賊死命攻城,冲到前面的流贼没了退路,只得疯狂朝长枪阵撞去。

    不等冲到近前,他们纷纷踩中埋设在壕沟旁边的地雷炮,地雷炸响,那些倒霉的流贼被炸得七零八落。

    一只断手从而天降,落到高迎祥旁边,高迎祥打了个寒战。

    地雷炮没有挡住流贼进攻脚步,越来越多人渡过护城河,跳下木板,手脚并用朝壕沟爬来,好像壕沟后面藏着座金山。

    确实藏着座金山,只要越过壕沟,冲过矮墙,就可以攀登城墙,获得万两白银。

    几次打顺风仗的经验告诉高迎祥,冲到城下,官军便会丧失斗志,向闯军投降。

    在偏关县是这样,在太原是这样,在宁武关还是这样。

    这次闯王派给刘大将军七八万人马,大兵压境,何况城中还有闯军内应,破城问题应该不大。

    高迎祥想了一会儿,决定还是先不要上前冒险,等大队人马占据北岸再说。

    他望见胸墙靠近中间的位置,还有条狭窄的通道,约莫能并排通过两人。

    这条通道无疑是官军阵地的唯一缺口。

    近卫第十二军的新兵沿着通道快速杀出,他们河边组成小三才阵,对着刚刚登岸的流贼发动猛攻。

    冲在前面的流贼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他们来不及结阵,就被官军前排长枪兵扎了个对穿,流賊被驱赶回河边,后面的人被挤着落入冰冷刺骨的河里。

    此时北岸流贼人数已超过五百人,这些人都是流贼中的炮灰,他们武器低劣,身上没有铠甲,作用只为吸引开原军火力,面对开原兵犀利进攻,他们几乎没有什么招架之力,很快就被鸳鸯阵消灭殆尽。

    第三波登岸的是闯军精锐,主要为老营马兵和山西边军家丁。皆为凶悍之徒,披数层铠甲,手执利刃,刚跳上岸,便迎面冲向长枪阵,凭个人勇武杀出条血路。

    两边距离拉近到二十步,开原军将五人的小三才阵转变成十三人大鸳鸯阵,长牌手他岳父不该这般落井下石,武定皇帝当即下旨将康应乾召回身边,继续做他的监军。

    康应乾呵呵一笑,没有鼓弄他的地雷炮,也没有领旨谢恩。

    武定皇帝的大齐,正如桌面上的火药颗粒,已是四分五裂,成了一盘散沙。

    永定门响起神火飞鸦凄厉的鸣叫,又有无数生命跟着火箭一起升入天空。

    康应乾沉默不语。

    刘招孙道:“今日来找你,算是告别,朕马上就要过去了。”

    康应乾放下火药包,开口道:

    “陛下,今日之结局,自你当年在开原诛杀乱兵,庇佑商户起,便已注定,所谓慈不掌兵义不掌财,成大事者,不可有仁慈之心。”

    “仁慈之心,你说是对你仁慈吗?”

    武定皇帝似笑非笑。

    他对康应乾已算手下留情,如果不是皇帝出手,老康早被杨镐一派整死。

    康应乾冷冷一笑:

    “臣谢陛下不杀之恩,臣已是将死之人,死与不死,又有何异?陛下对那群泥腿子,太过仁慈。所以才有今日。”

    刘招孙点头。

    “陛下厚待流民,厚待百姓,没想最后落得这个结局,可知陛下死后,史官会如何记载你?”

    武定皇帝笑说:“暴齐?第二个高欢?”

    康应乾补刀:“大齐还比不上北齐,毕竟享国不到半年。”

    “哈哈哈,也算历史之最!”

    刘招孙大笑。

    “康监军言之有理。”

    “那么,陛下还有什么打算?想与流贼议和吗?臣可以去见李献忠。”

    刘招孙笑声戛然而止,面若死灰。

    “兵临城下,城破在即,有什么好谈的,不过自取其辱罢了。”

    刘招孙说着,从脖颈上取下一块玉佩,递与康应乾。

    “这是义父留给朕的信物,康监军若能逃出生天,将此物带回江西南昌府,还与义父坟前,给他老人家说,小十三的路,走完了。”

    康应乾一把拉住皇帝,急道:

    “真要当项羽不成!广安门距离王恭厂最近,城外流賊兵力稀薄,突围胜算颇大,只要离开京师,收拢人马,再去辽东,大齐仍有可为。胜败乃兵家常事,那么多大风大浪都过来了,不怕再多一次!”

    刘招孙沉默不语,最后道:

    “这一退,七年努力艰辛付之东流,再入关比登天还难,自萨尔浒以来,战事延绵不绝,北方生灵涂炭,一切都该结束了。能和妻儿心腹死在一起,已经知足,不必多说,朕当与将士们同生死!”

    康应乾知道刘招孙性格,只得收下玉佩,不再多说。

    武定皇帝推门出去,忽听背后道:

    “陛下可曾后悔?”

    穿越者一脚迈出灯火,一脚停在幽冥,沉默良久:

    “两世为人,前生浑浑噩噩,为五斗米折腰,而今王图霸业,美人相随,轰轰烈烈走了一遭,便是最后魄散魂飞挫骨扬灰,也无怨无悔。”

    说罢,他带着裴大虎转身离去。

    康应乾等武定皇帝走后,一个人坐在桌前发呆,他望着脚下地板,望着地板上露出的一截火药引线,稀疏的胡须微微颤抖,脸上露出了诡异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