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九章、援韩抗日与种公猪
作品:《重生1977年从知青开始》 羙国用大哥的身份让日本服了一个软,可这并没有把日本的半导体振兴之路给断掉。
1970年,从仙童分家出来的英特尔用半导体晶体管替代磁芯,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成熟的动态随机存储器,dra就是内存条],标志着世界电子工业正式进入半导体时代。
日本嗅觉敏锐的察觉到,羙国之前的打压已经无关紧要, 电子产业有新玩法了。
通产省立刻成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研究所,简称vlsi,通产省出资320亿円,然后点指兵兵,“你,日立算一个,还有你, 富士通,上来, 算了一个一个点太麻烦,叫到名字的都上来,东芝、三菱、nec,以及等等。”
被点到的企业大家一起凑了400亿円,vlsl也就宣告正式成立。
vlsi走的是一条打破大家之间的壁垒,协作推进,大家凑在一起研发新技术、新产品,然后到了分果果的环节,大家把研发成果给分了,自己回去走自己的路。
当然,好东西大家都会抢着要,这就免不了刀光剑影。
人多力量大,短短4年时间, vlsi就发明了1210项专利, 并形成了一个高质量的产业狼群。
而且,脖子还隐隐作痛的日本,布局上游设备的研发, 形成原材料、设计、制造、封测,朱鹮虽小但五脏俱全的全产业链模式,小强的不死之身已经打造完成,就等着东风到来,一飞冲天。
根本不用等,七十年代的东风一直就悬在头,要扶持可以,必须你中有我,我中没你。
南易在第二天刚起床没多久,就接到斯嘉丽的电话,等通完电话,南易就知道入股亖星的机会快要来了。
去卫生间洗漱一番,把两个小的叫醒出门锻炼。
刚出门,一字横队,到了离富士山半路就变成v字队形,等到了富士山山脚,三个点变成两个,南无为已经在南易的背上。
只能在山脚,不能再往上走,富士山只有七八两个月对游人开放,其他时间想要上山需要提前申请,先让管理部门验验成色,登山高手请上,不知所谓滚粗。
这也是被逼的,富士山是雪山,有太多不知天高地厚的初生牛犊在恶劣天气攀完,从汤盆里夹起最后一条汪刺鱼,放到南无为的碗里。
“我只吃了一条。”刘贞嘟嘟嘴,不满的说道。
“一共就三条汪刺鱼,盆里不是还有餐条和鲫鱼,你随便吃。”
南易做的是杂鱼煲,就是四五种不大的鱼混一块弄一个锅子,他还加了不少鱼籽和鱼鳔。
“刺儿太多,你帮我挑挑。”
南易在汤盆里挑了几个鱼鳔到自己碗里,一口一个往嘴里塞,根本不搭理刘贞。
刘贞夹了一条鲫鱼到自己的碗里,嘴里还抱怨道:“好啊,姓南的,你现在对我都懒得敷衍了是不是?”
“不要没事找事啊,你们女人不讲理那套不要使出来,别逼我让你三天饿九顿。”南易说着,指了指电视机,“演婉容的是谁?”
刘贞回过头看了看,说道:“好像叫什么历歌,姓什么我忘了,《电视连环画》上说她出国了,她老公是一个什么羙国公司的董事长。”
“你还订了《电视连环画》?”
“没有,那天在报刊亭随便买了一本。”刘贞回了一句,忽然又把话头转了回去,“不跟你东拉西扯,你先回答我,什么叫我见不得好东西?什么叫我吃相难看?”
“就是调侃一句,你不要抓着不放,国债的交易搞活了对国家有好处,你要是搞什么调剂,好处都让你们银行吃了,老百姓吃什么?金融市场就要有金融市场的样子,不要把它搞的赌场都不如。”
“你不要危言耸听,我只是提出一个想法,是不是要执行,自然要上会讨论,并且要经过上级领导批准。”
“得了,你的那一套留在你办公室就行,不要带回到家里。本来我还打算你把无为放在这里,现在看来,还是算了吧,我还是送他去纽约。”
“儿子我自己会带。”刘贞果决的说道:“你要在印度呆多久?”
“需要点时间,除了印度的事,中途我还要忙点其他的,今年可能都没什么空,最多能飞回来几次。”
“那你怎么不把儿子带去,去其他地方你不是都带着吗?”
“那边的饮食卫生很成问题,再说,无为也该读幼儿园了,他要多和同龄人在一块玩玩。”
南易又夹了几个鱼鳔,把碗里的最后一口饭扒拉掉。
刘贞笑道:“呵,我还以为你打算一直把儿子控在手里不放呢。”
“什么控不控的,我就是想多陪陪儿子。我也就半年时间不在,儿子你可给我看好了,要是出什么意外,我可不会轻饶你。”
“嘁,还用你说,他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
南易在沪海呆了一个星期,给南无为亲自挑选了一个幼儿园,又观察了两天,看南无为适应的很好,南易才离开沪海,去了恵州鸡公氹。
一段时间没来鸡公氹,这里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首先,鸡公氹这里变成单纯的实验和试验基地,规模化养殖功能已经去除。
其次,这里的格局发生了变化,一块块不同的试养殖区域错落有序的规划着,山坡呢,这些小东西白白胖胖的。”
把黑水虻放回到框里,南易站起身,搓了搓手里的土,“黑水虻吃鸡粪,鸡又吃它,鸡饲料的钱都省下来,只是啊,这玩意只是用来当鸡饲料就太糟蹋了。”
“眼下只能看到它当饲料的价值。”葛翠竹不以为然的说道。
“阿婶,别心急,能当饲料就已经值得我们养,我们不需要等米下锅,几年时间等得起,其他价值,可以一点点慢慢挖掘。”
“我可没心急,只是集团一下子多了这么多只花钱,不往外吐钱的项目,占用的资金可不少,时间一长,流动资金是个问题。”
“嗯,年底看情况稍微调整一下。”
南易点点头,走出纱网试养殖区域,又往另一个范围比较大的试养殖区域走去。
这个养殖区是特鸡养殖区,里面又被分成更小的一片片区域,区域和区域之间相隔至少几十米。
南易走到一片铭牌上写着“金属鸡”的区域边上,透过围网往里面看去,只见围网里的空地上,两只浑身乌漆嘛黑的鸡站在那里。
金属鸡是鸡中的奇葩,羽毛黑、口腔黑、骨头黑、内脏和下的蛋也是黑色的。
好好的观察了一会金属鸡,南易就转头问葛翠竹,“阿婶,它们拉的屎不会也是黑色的吧?”
“只是偏黑,不是纯黑色。”
“啧,美中不足啊。”南易颇为遗憾的说道。
金属鸡含有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能够合成10种人体不能合成的氨基酸,胆固醇极低,营养价值很高,鸡肉滋补,鸡汤美味。而且,金属鸡具备培育率低、产量稀少等优点。
并且,在印尼,当地人相信这种鸡有神奇的力量,坚信这种鸡可以治愈疾病、带来好运,常会用于祭祀或者有钱人买回家当宠物。
把金属鸡的优点一总结,可以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它具备炒作的潜质。
这种鸡,南易就是为了反攻印尼而准备的,金属鸡在印尼已经价格不菲,不过还没达到天价的程度,南易打算让金属鸡成为鸡中的霸主,至少是价格上的霸主。
看完金属鸡,南易又去看了日本长尾鸡、丝羽乌骨鸡、斗鸡,这些都是有潜质成长为天价鸡的鸡种,经过氾胜之研究所的改良后,放到这里进行试养殖。
看完这些鸡,南易又去了东涛鸡的饲养区域。
东涛鸡很娇贵,需要比较大的自由生存空间,在国内很难做到规模化养殖,而且没做改良之前的鸡种,很难在泧南之外的地方成长和繁衍,哪怕是经过改良,还是不如泧南本地养殖的鸡种。
很可惜,目前还不太方便去泧南搞调研,这个问题暂时也没办法解决。
“阿婶,那只精神状态看起来不太好,是不是病了?”南易指着其中一只东涛鸡说道。
葛翠竹说道:“兽医检查过,身体没毛病,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一天到晚蔫蔫的。”
南易抚摸着下巴,猜测道:“可能抑郁了,看来还得给鸡公氹配一个动物心理医生。”
“南易,你确定没和阿婶开玩笑?”
“当然没开玩笑。”南易严肃的说道:“人会有心理疾病,鸡自然也会,配个心理医生,平时给它们开解开解,心情好自然吃的多,长得快。”
“要不要再配上几个修脚按摩的?”
“按摩可以,修脚就算了,东涛鸡就属两只脚精贵,不能乱修。”
东涛鸡两只脚虽然丑不拉几,看着还让人有点犯恶心,可它能卖的上价,就在泧南的饭店里,一对纯血东涛鸡爪可以卖到两万盾以上,差不多三十五美金左右。
“你啊,真没法说你。”葛翠竹点了点南易,摇摇头无奈的说道。
“哈哈,后面是开玩笑,不过心理医生我是认真的,以前没注意到这个问题,现在想想,还真应该配上。”
南易寻思,动物的心理健康问题真应该关心一下,就眼前的这只东涛鸡是只骟鸡,被阉割过的,可能就因为此才抑郁吧。
“国内找得到你要的心理医生?”葛翠竹不确信的问道。
“估计悬,别说国内,国外也不一定能找到,先找找看吧,找不到就定向委培。”
南易两人边走边说,又往种猪的养殖区过去。
“阿婶,现在外面给猪配种什么行情?”
“得看种公猪的种好不好,种要是好,十几二十也有人配,种要是不好,没人配。”
“抱猪崽呢?”
“二三十,差不多两块多,不到三块一斤,也不一定,最近猪肉又涨了,猪崽的价肯定跟着长。”
“嗯,那也不算太贵,现在外面苞米什么行情?”
“只拿一两担,2毛3、2毛4。”
“还行,只涨了一两分钱,水稻呢,我记得去年11月是1毛9,现在多少了?”
“两毛,这价只能听听,去哪里买水稻啊,去粮站一交还能剩多少啊,留着给自己家里吃都不够。”
“什么人家敢顿顿吃白米饭啊,杂粮凑合几顿呗。”
地方上的提留越来越重,单纯靠种地,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分田到户之前没多大的区别,只是经济放开了,农民只要脑子活一点,手里多少能落点活钱。
葛翠竹叹了口气说道:“农民苦啊,才过了几天放开肚子吃的日子啊。”
“困难只是暂时的,希望就在金色的田野上。”南易说完,倏的一下转换了话题,“阿婶,我们的种公猪几天喂一次鱼啊?”
“隔一天喂一次,每次喂两斤搅碎的鱼肉沫,骨粉隔一顿喂一次。”
“黑水虻呢,试着喂过吗?”南易又问道。
“没敢试,马上就到种公猪出力的时候,怕它们吃坏肚子。”
“嗯。”
两人说着话,就来到种猪的养殖区。
养殖区里,母猪被关在比较大的圈里,种公猪在外面自由活动,两边被隔的很远,一个工人在水池旁给其中一只种公猪洗澡,另外一个工人在角落里拿着苍蝇拍追拍着苍蝇。
葛翠竹指着在树下打鼾的种公猪说道:“那只的种最好,连着配了三窝都是好种,生出来的猪崽身体好,吃得多,长膘也快。”
“那就控制好它的配种频率,不能让它太累着,种公猪每天都怎么运动?”
“一个工人陪着一只,早上傍晚各一个小时,让它们出去跑跑走走,下山,绕水库一圈再回来。”葛翠竹说道。
“不能只是跑跑走走,最好是弄几个篮球让它们拱着玩,这里的地方不够大,能把种公猪散养在一座山坡上是最好的,运动量能大一点。”
“现在可不敢动它们,换个地方,它们不一定能呆的习惯。”
南易说道:“不是说这一批,在国内多找几个气候条件不同的试验点,观察一下,不同气候条件下,养出来的种公猪有什么区别。”
“试验点已经有了几个,长白山鹿场那里养了两只种公猪,琼岛鳗鱼养殖基地也养了两只,五川、浙省也有。”
南易往前走了两步,靠近刚才观察的那种种公猪,“那在西北比较干旱的地区再找一个点就差不多了,先观察两年,总结出经验,再上其他猪种。
现在国内是处于要吃上肉的阶段,我们的重点就放在大白猪身上,等将来发展到要吃好肉的阶段,我们的关注点就要转移到其他猪种身上。”
“你说的那些特殊类猪种,集团也已经在摸索养殖的方式,隔壁的试养殖区域有宁乡五花猪、金华两头乌、桃源黑猪、巴马香猪。”
“嗯,待会去看看,鸡公氹养了这么多种类,平时的卫生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也要控制一下数量,不能什么都往这里塞,这里的都是宝贝,生态养殖还是不要拿它们当试验品。”
南易脚步站定,把瘫在地上的猪种从头看到尾,特别是尾巴的下面,定在那里仔细端详了一会,“平时都给它们吃什么水果?”
“西瓜、桃子、苹果再加上一点野果,什么应季就给它们吃什么。”
南易又问道:“多久给它们检查一次身体?”
“五天。”
“频率高一点,最好改成两天,还有母猪圈最好能离的远一点,免得青公猪自淫。”
“放心吧,这些都有考虑到。”
“嗯。”
南易把鸡公氹的所有试养殖区域都转了转,然后就回到山下的检查点,脱掉身上的防护服,跟着葛翠竹去了水库边的简易办公室。
和葛翠竹谈了谈垦殖集团的工作,南易又去了深甽看望范红豆,之后去京城呆了两三天,然后就去东京接上萩原小百合,一行人踏上了前往孟买的旅途。
倘若要问南易对孟买的初始印象是什么,他还真的答不上来。
飞机在贾特拉帕蒂·希瓦吉国际机场降落后,南易一行人并没有进入孟买市区,而是直接擦着比较落后的北城外围,径直往孔雀山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