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撤军
作品:《混在东吴吃软饭》 [一起品小说 m.17pxs.com 无弹窗小说网]
长沙之战,以东吴大获全胜而告终!
而西蜀的军队,可以说是又输了战争,又输了品德。
在初战未能取胜之后,蜀军竟然以假意和谈的方式,使吴军麻痹大意,并击其暮归,也取得了一些战果。
但是令蜀军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东吴的骑兵部队横空而出,并且以仅仅一万之众,就击溃了十万蜀军,其实力之强大,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蜀军被击溃,只能仓皇逃窜,最终在益阳被东吴的军队围住。
若战局再这样发展下去的话,蜀军将难逃被全歼的命运,可是当所有人都认为东吴的军队会赶尽杀绝的时候,东吴的军队,却破天荒的答应了蜀军议和的条件。
吴军不仅仅对蜀军网开一面,东吴方面,还针对蜀中一带所出现的严重的蝗灾,提供了粮食的支援,在议和成功之后,东吴的粮食就开始一批又一批的运抵成都,拿给成都的灾民吃。
当然,为了议和,蜀军也是要付出一些代价的,那就是将荆州的土地,割让给了东吴,不过从总的来看,这笔代价还算是合理,因此自战败之后,刘备已经失去了对荆州的掌控权,这荆州,早晚保不住,还不如送给东吴当做人情。
刘备输战争输品德,反观东吴方面,不仅仅赢得了战争和城池,还使得外界对于东吴的评价,都格外的高。
就连深居于皇宫之中的天子汉献帝,也罕见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说东吴“不争城池,却为民众争利,甚可也”。
汉献帝当众褒奖东吴,使得以皇叔自居的刘备,恨不得找个洞钻进去。
这场战争,汉献帝虽然明里没有说什么。但是刘备却也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办法再获得天子的信任了……
由于在战争中,刘备给了群雄一个寡廉鲜耻的印象,因此,对于蜀中一带的蝗灾,再也没有人认为是东吴方面操纵的,只是认为此是天灾,非人力所能为,而刘备却将蜀中的蝗灾,胡乱的怪罪到东吴的头上。并且贸然兴兵,最后导致功亏一篑,这是刘备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
于是,当刘备灰溜溜的回到成都的时候,他的心情跌落到了谷底,接连几天都没有面见臣工。
而臣工们也多有些离心离德,最初他们投奔刘备,是因为认为刘皇叔宅心仁厚。忠义尽职,但是当长沙之战结束之后,臣工们都对刘备的人品产生了怀疑。
当然,击其暮归计策的始作俑者法正。他不断的向天下人告知,那个馊主意是自己出的,与主公无关,主公只是受了自己的蒙蔽。才使得被全天下人谴责。
但是法正的言论,却没有办法改变外界对于刘备的评价,因为就算是主意是臣下出的。若主公是一位人品端正的人,是断然不会同意如此的计策的。
法正见自己污了主公的名声,深感愧意,于是一病不起,终于于建安十九年四月去世,年仅四十岁,法正之死传到了刘备的耳中,刘备潸然泪下。
法正虽然足智多谋,但是却由于长沙之战,致使晚节不保,不仅仅毁了自己的一世名声,还使得主公刘备深受其害。
现在,刘备虽然名义上还是西川的主公,但是他实际上已经在蜀中百姓的心目中,已经没有了威信了。
蜀中一带由于虫灾,致使田地里颗粒无收,百姓们之所以活了下来,是因为有东吴送来的援助。
在每一袋从东吴送来的粮食上,都绘着东吴的名号,无论是谁,只消一看到,就知道这些粮食是来自于东吴。
为了解决蜀中百姓的吃饭问题,东吴每天都会将粮食源源不断的送到蜀中,而在这个过程中,东吴方面却没有收取刘备任何的费用。
因此蜀中的百姓们,已经对东吴,并不是真的想去近卫军中当一名小小的军官,而是因为甘宁发现,他如今已经进入到了瓶颈的阶段,无法再提升了,而若是自己能够在近卫军中任职,说不定自己又会成长了。
不过可惜的是,孙仁并没有答应甘宁去近卫军中任职的要求,孙仁说道:“甘将军勇猛无比,自然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我东吴的军队,将军各司其职,甘将军若走了,只怕军队会乱套,而近卫军是骑兵,甘将军去了之后,用处并不显眼,是大材小用了。”
除了军中的将领之外,文官们自然也表达出了对杨林的佩服之情。
就连一直对杨林看不顺眼的张昭,也在孙仁的面前,当众赞美杨林,道:“杨大人之才,可比周兴八百年的姜子牙,可比汉兴四百年的张子房,有了杨大人的辅佐,相信主公之事,必定可成!”
诸葛瑾还特意将杨林邀请到了自己的家中,述说旧事。
对于蜀军的大败,诸葛瑾虽然对自己的胞弟感到惋惜,但他毕竟是吴臣,既然是吴臣,那么自然是要以东吴的利益为重。
长沙之战的大胜,使得荆州回到了东吴的管辖之中,如此一来,杨林与诸葛瑾的三年之约,已经实现了,虽然事实上杨林拖延了一些时间才完成任务,但是诸葛瑾又怎么会钻如此的牛角尖呢?
在自己的家中,诸葛瑾向杨林道歉,道:“杨大人果然是神人,竟能够以此种方式夺回荆州,现在,不仅荆州重回我东吴的管辖,就算是西蜀,也成为了我东吴的附属,如今的蜀中,根本不敢对我东吴说半句不字,若是刘备再敢轻举妄动,我东吴只要断了他们的粮食,他们就会不攻自乱。”
虽然对自己的胞弟来说有一些抱歉,但是事实上的情况正是如此。
现在西蜀政权之所以能够维持下去,全靠了东吴的粮食援助。按照杨林的说法,蜀中一带的生态平衡已经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原本的天府之国,只怕五年之内会颗粒无收,在这五年的时间内,若不是东吴持续不断的援助蜀中,只怕蜀中就会乱套了。
用了简简单单的方法,就将蜀中牢牢的掌控在了自己的手中,而刘备,却不敢对东吴说半个“不”字。东吴的西线敌人,终于土崩瓦解了……
杨林的计策,所起到的效果,可是惊人的好,诸葛瑾有些惭愧自己曾经怀疑过杨林,心想若是自己执迷不悟,还是逼迫杨林的话,这计策如果失败了,那岂不是自己的责任了?
面对诸葛瑾的道歉。杨林笑道:“诸葛先生不必如此,在下为东吴的利益行事,若是有些地方令诸葛先生疑心,还请诸葛先生不要介意的好。无论是对刘备献上西川的地图也好。还是在蜀中一带捕食麻雀也好,都是主公的主意,主公特别吩咐,万事要保密为上。否则的话,计策失败了,就会功亏一篑。”
诸葛瑾忙道:“这是自然、这是自然……”
两人虽然都是东吴的重臣。但是无论是在名声上还是在主公的信任程度上,诸葛瑾都是及不上杨林的,因此诸葛瑾对于杨林,自觉得落于下风。
不过诸葛亮倒也并不在意,因为打从杨林收复了荆州之地之后,他对于杨林,已经佩服得五体投地,既是如此,诸葛瑾又怎么会在意自己和杨林谁在上风,谁在下风呢?
杨林与诸葛瑾交谈甚欢,之后,杨林告辞离开。
杨林正准备回自己的宅邸,不想却在途中又遇到一个人。
此人身材魁梧,将杨林拉到了角落里,杨林也并不挣脱,因为拉扯此人之人,也算是自己的熟识了。
此人正是王宝,官拜武威中郎将,统领护卫军。
杨林问道:“王将军,你将我拉到这角落里来,究竟是为何事?”
王宝叹了一口气,道:“杨大人,你现在风光得意了,又怎么能忘了洒家这位受苦的兄弟?洒家让杨大人帮一个忙,不知道可以不?”
杨林奇道:“王将军,你什么时候受苦了?”
王宝道:“怎么不苦,洒家近日里,可是无聊透顶了!”
原来王宝自觉得身为将军,却没有办法领兵出征,这使得他的心中颇为不平衡。
自从赤壁之战之后,孙仁收服了军中诸将,因此王宝的用武之地,也越来越少了。
无论是合肥之战也好,还是长沙之战也好,孙仁都没有派王宝参与,而是令王宝老老实实的统领护卫军,负责柴桑城内的安全。
护卫军统帅虽然职位高、职位重,但是在当下和平的时期,王宝所率领的护卫军,也只能做些巡视一下城池和行宫的事情了。
因此王宝感到非常无聊,又听闻杨林所率领的近卫军在长沙之战中大出风头,于是王宝便心中有了念想,心想自己与杨林与自己私交甚密,自己的要求,杨林应该考虑考虑吧?
王宝道;“杨大人,洒家想去近卫军中任职,洒家也想率领着骑兵,过一过打仗的瘾,杨大人,不知道你应允否?”
杨林笑道:“有何不可?只消王将军满足了一个条件即可。”
王宝忙问:“是什么条件?”
杨林道:“只需要王将军找一名近卫军的军士,与他单挑武力,并且将他胜了即可。”
王宝笑道:“那自然是可以的,杨大人,你切勿太小瞧了洒家了!”
于是王宝便和杨林达成了口头上的协议,只需要王宝找一名近卫军的士兵,随后两人比较单体的武力,只要王宝能够打赢他所找出来的那名骑兵,杨林便同意让王宝在近卫军中任职。(未完待续……)
[一起品小说 m.17pxs.com 无弹窗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