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节 不嫁
作品:《簪缨世家》 [一起品小说 m.17pxs.com 无弹窗小说网]
蜀锦色彩华丽繁复,极是难得,不过秦昭感觉她这个年纪穿着未必能压得住,长宁快十七岁了,宜兴也快十五岁,早有了少女的曼妙之姿,且长宁身量颇高,宜兴略矮些,但相较一般的十五岁少女,也算高的,且大卫国以丰腴为美,两人虽一点不胖,却透着健康明朗,用蜀锦自然没问题。
但她自己虽比平常十二岁的少女高出许多,和宜兴站在一起,也不过比宜兴略矮一点点,可却是要胸没胸,要那啥没那啥的一块搓衣板身材,蜀锦再美,穿在她身上也是浪费。
再说了,大卫国民风开放,各种胡服都极流行,但正统的大卫女子装束却是襦衣长裙手挽披帛,美则美唉,行动间却十分不便,她这样的小平板,也实在撑不出大卫女装的华美来,因此除了必须穿郡主品服外,秦昭素来都是以胡服或者男装为主,当然,也并非她一人如此,大卫国女子着男装出行也是流行风向。
秦昭笑道:“蜀锦难得,我又不爱被裙装,姐姐们就是给我做出两身来,我也穿不着,倒浪费了这么好的料子。二位姐姐只管自己做两身就是了。”
长宁和宜兴也知她说的是实话,便笑道:“东西再好,你不喜欢也是枉然。你既不爱穿那就算了,只也别偷懒,帮着我们看看款式,做什么样的好。”
秦昭便拿起画样儿来瞧,蜀锦色彩原就艳丽,秦昭便挑了极简单的款:“这个就不错,蜀锦色彩瑰丽,花式繁复,款式就要简单些才相宜,到时候再在外面罩上烟色轻罗纱压着,行动间若隐若现,才是真漂亮。不是有一句话,叫犹抱琵琶半庶面么?就是这么个意思。”
长宁伸出葱指,笑着点了一下她的额:“就你鬼主意多,那就这么办吧。”
三人就说起中秋去宫里的事情。
宜兴笑道:“庆华表姐的婚事也定了,是皇外祖母亲自相看的人家。也不晓得中秋宴,庆华表姐能不能进宫里参加呢。”
庆华为人温柔和气,秦昭极是喜欢她,不过并不熟悉,算起来,还是春末夏初时,庆华来并肩王府见过的,可惜那会聚会,因着尉迟蓝色、罗景云还有秦晗,闹的极不愉快,庆华只在秦家住了两日,便回家了,到如今都没再见过。
定亲于女子,是件大事儿,只秦昭这一向忙着,倒没听人说起来,听了宜兴这话,秦昭笑道:“庆华郡主许的是哪家?这么大的喜事,我竟没听说起来,也没跟庆华郡主道声喜,倒是我失礼了,这两天我便备份礼,着人给晋王府送去。”
宜兴白了她一眼:“我和二姐姐帮你备了礼了,前些日子瞧你忙的样,哪个敢打扰你呢。就是和你说了,只怕你也是右耳进左耳出的。不过这也算是好事儿,许的是靖国公府长房嫡子,将来的靖公国夫人呢。”
老靖国公一代名臣,是最早跟着黎帝的武将,此人不但善武,亦精于谋略,深得黎帝信任,只年纪大了,如今极少出来应酬,他的夫人,便是有名的靖国公夫人,大卫国女子的集体偶象,以歌妓出身,走到国公夫人的位置,不仅容貌美艳惊人,才智亦非常人能及,靖国公能有今天,与这位歌妓出身的国公夫人有莫大的关系,靖国公对她十分尊重,两人一路走来几十年,感情极为深厚,靖国公一生未曾纳妾,便是最好的证明。即便这位国公夫人脾气十分火爆,靖国公也从示改过初衷。
都说成功的男人背后,必有一个好女人,靖国公老夫人便是这样的一个让人敬服的女人,老太妃看着和气慈祥,可眼界却高,能得她一声赞的人不多,可每常提起靖国公夫人,也极为佩服。这位老国公夫人虽出身低微,持家却严,靖国公府的儿孙就没有纳小的。
庆华能嫁到靖国公府,着实是件好事,秦昭也很为她高兴:“那可真该为庆华郡主高兴才是。也不知二位姐姐帮我送了什么样的礼,回头我补给两位姐姐。”
宜兴翻了个白眼:“得了吧,谁稀罕你那点东西,回头做点好吃的犒劳犒劳我和二姐姐就是了。”
秦昭笑着道了句:“遵命。”
一边的长宁一直未曾出声,瞧着倒有些失神,秦昭便问:“二姐姐在想什么?”
长宁回过神来,脸上一红,忙道:“在想做衣服的事儿呢,这天眼年着就冷了,今儿闲着,不如也想想冬衣怎么做,母亲这一向倒让我和宜兴帮着理事,回头这事儿肯定也是我和宜兴拿主意,阿兄回京时,不是带了好些皮子回来么?咱们今年每人都做几件新皮子,要不咱们去库房里瞧瞧去?”
秦昭摇头:“你和三姐姐去瞧就是了,我再去看看祖母去,晚上给你们做好吃的。”
长宁知道她最不耐烦这些事情,也就笑着应了。
她原也是因着宜兴提起庆华的亲事,想到自己的亲事上头,这才出的神,说去库房里,也不过是为了岔开话题,临时起意罢了,见秦昭不去,便道:“你既不去,我也懒怠动了,你去祖母那里吧,我和阿旭叫针线房的人来,既是选了样子,干脆今日就按排好,若是赶的急,说不准中秋进宫里,还能穿上呢。”
秦昭便别了二人,去了寿荣居。
老太妃却因昨日夜里没睡好,这会儿正睡着午觉,秦昭便告辞回了浮翠阁。
左右闲着,便让人取了带回来的南瓜,又拿了菠菜取汁,做了金色和绿色皮儿的彩色蒸饺,留了自己院里和秦晢吃的,余下的都给荣寿居还有玉兰居并晋阳公主那里送了去。
倒是把人稀罕的不行,送东西的几个小丫鬟都得了不少赏。
晚上秦晢回府,秦昭让人请了他来浮翠阁用晚膳,见到这清致又色泽明丽清亮的金色和绿色蒸饺,秦晢也是夸了又夸:“阿昭不仅聪惠,这一手膳食也是少有人极,将来还不知道哪家小郎君有福气娶到我们阿昭呢。”
说的秦昭都有些脸红。
她不过是个吃货罢了,这实在算不得优点吧?
说到秦昭的亲事,这些日子秦晢也算见过不少的长安城贵勋子弟了,能入他眼的,实在不多。倒是觉得罗景年和罗景华兄弟不错。罗家和自家必是要联姻的,如果阿昭能嫁过去,罗老国公那么疼阿昭,倒是门好亲事,且罗景年少年英姿,长安城的儿郎中实无人能及,可家中想把二妹妹阿晨嫁给罗景年,他是知道的,心中不免有些可惜。罗景华虽也不错,比那些纨绔们不知强了多少,然到底庶出,秦昭又有郡主策封,两人便不相宜了。
秦昭不知道秦晢已经惦记起她的亲事,又兼被秦晢夸的有些汗颜,便问起红苕这“祥瑞”的事。
秦晢道:“我们原先想的大概是用不上了,陈叔公和罗表叔公让我们不必管,有他们去办。老人家既发了话,咱们落得清闲就是了。说起来,那红苕什么时候能收获?若是能拖些日子,便过了中秋再说吧。回头我寻个时间问问伯父,到底是怎么定的。”
虽说是交给了陈、罗两个老爷子,但这样的大事,自然也是要和秦怀玉这个当家人禀明的。
秦昭道:“我这些日子忙着,倒忘了问,左右也就这些天了,我这边也刚忙完,正想去田庄上瞧瞧呢。只是想着哥哥过了中秋又要回北庭,哥哥在京城里这些日子,我也未能好好陪哥哥,便有些不舍得。那红苕即便熟了,放在地里一时不收,也烂不了。”
秦晢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傻丫头,哥哥又不是不回来了。等你出嫁时,我必回来给你送嫁。”
秦昭就撇了撇嘴:“我不出嫁,嫁人又什么意思?”说完这句话,想起哥舒明朗来,倒不再有从前的纠结,只愁怅了一下。
有些事情,是真的过去了,上辈子纠结了那么久,成了那一生里的不甘与疼痛,至死都不能释怀,这辈子再见,一样的脸,不一样的人,她不会,也没有勇气再做一次飞蛾扑火的傻事,因为清楚的知道没有可能,就这样劝着自己劝着自己,反倒,就这样丢开了。
再又想到那个面如冠玉的少年,明明那么冷情的一个人,偏玩笑着说,等你长大了我娶你,秦昭这会儿想起来,倒有点觉得好笑。
秦晢听了她说什么不嫁的话,也只是笑。那时候,还只是个软软小小的,喜欢缠着她的小胖墩,抱在怀里只那么小的一团儿,如今,也到了会半撒娇半负气的跟他说“我不嫁”的年纪。
时间,好似只那么一晃神就过去了。从前的艰难,那么多恍若不堪回首的日子,在她明亮的笑颜面前,似乎也不那么难过了。连心里的恨意,也不再那么重。
他答应过母亲会照顾阿昭一辈子,让她快快乐乐的活着。
如今看来,他是在努力的成为她可以依靠的山,而阿昭她,何尝又只是一株软弱的只需要他照顾的花儿?她也有她的坚强,从来不是躲在他身后的依附着他才能生活的娇丫头。她也在努力的长大,成长为一株可以与他并肩的树,在他照顾她的同时,她也在尽她之力,给他帮忙。
炸油的方子是,如今的红苕亦是。
有这样的阿妹,哪怕前路多艰,他一点都不再觉得难。
秦怀用……总有一天,他会让他付出代价,哪怕那个男人生了他,他的身体里流着他的血。
两人又说了几句话,秦晢这才回吟园睡了。
第二天秦昭本想着给陈金乌那里送个贴子,再给裴竹节小朋友回个信鼓励一下他写的故事好,午后再去茶铺里转转,顺道去看看阿树他们的铺子开的怎样了,不想紫苏却禀淳于玉求见。
秦昭不禁失笑。
她这些日子忙着给王府盘账,给公主府盘账,给油坊里盘账,可那些和她是真没关系,倒是独独忘了自己的茶铺。
八月,真是到了要核账的时候呢。
也不知道这一季度,茶铺里有多少营利。
其实秦昭并不担心茶铺的生意。赚钱是肯定的,只是多少的问题。兴许不用到年底,一应投入的钱,就都能赚回来了。
伯娘派出去的人,倒是在她圈家的那几个地方又找到了不少的茶树。可惜她如今不能外出。那几个地方已经买了下来,若是可能,明年,她一定会找机会出门游历一番,那些茶树,她一定会想法子以她所知道的制茶工艺,努力研发出茶叶来的。
果然淳于玉带了账本来。
待淳于玉行了礼,秦昭笑着招呼她坐了:“这些日子辛苦淳于姐姐了。”
同先前略显柔弱的样子相比,现在的淳于玉神情之中,多了几份明朗大方,透着自信的风采,听了秦昭的话,淳于玉笑道:“哪里辛苦,虽说不过小半年的时间,不管是茶肆还是茶叶铺里,都上了轨道,我做着倒比开始时轻省的多。虽说生意很好,也忙的很,可这般每日忙着,心里倒是开心。”
秦昭笑道:“淳于玉姐姐做的开心便好,铺子里没有什么人过去添乱吧?”
淳于玉道:“都知道咱们的铺子是清河公主的产业,哪里会有人去那里找不自在?何况陈小国公爷隔两日也会去转转,又有城中右金吾卫的兵士们帮着看顾,等闲哪里会有人敢在咱们铺子里添乱?”
“那就好。我这一向忙着,也顾不上铺子,倒劳你一个人操心,也不知近日生意如何?”
提起铺子的生意,淳于玉脸上的笑愈发欢畅:“都好,账目都是按你说的法子管着的,账房先生们也都尽心,我略看了一下,这小半年来,咱们营利有一万多两银了,开店铺的成本也都收了回来。”
铺子是八间门面,每间一月租金是五十两,一月共计四百两银,从装修到现在,大概十个月,房租成本约有四千两银,当初装修时花了有三千两银,茶叶也是算成本的,这却只能按每月消耗来算,再就是人员佣金,器具损耗,秦昭拿了账本仔细看了,并没什么问题,又让紫苏取了算盘来,用了一个多时辰核对了一遍,并没什么出入。
照这样子,成本都收了回来,还有八千多两的营利,算起来,平均每个月也有一千多两的营利。这是直接扣掉成本的利润,往后不必再扣装修成本的话,一个月两千银利润是没有问题的,如此一年两万两银的利润,其中她一人占了四成,余下的是晋阳公主,清河公主,还有陈金乌各两成。
只茶楼如今这样,她一年就有八千两的银子进账了。
这还是现在的状况。其实茶叶算成本,她在茶叶上头,另有一份利,加起来肯定是过万的。且将来茶叶的品种多了,利润还能提高,照这样下去,等她出嫁时,哪怕不算王府公中的份例,她的嫁妆也极可观了。
她又有郡主的俸禄和食邑庄子的收入,田庄上的产出,也不比茶楼里低。
还有别人不知道的肉脯作坊和商队的收入。
算起来,她就是未来的长安城富婆啊。
倒是西北那边,所有的收益,她和阿树也说好了,那边的钱,都是要留给夏时和圆子的,她并不要。
想着自己如今也算是官二代和富一代,秦昭心情大好。
合了账册,对着淳于玉道:“看着是实在不错,还望淳于姐姐以后多费心,你回去后和伙计们说,年底给大家发红包儿。辛苦一年,会让大家过个好年的。”
淳于玉笑道:“那奴替大家谢过郡主了。”
秦昭这才问起淳于尚来:“说起来,多次蒙淳于署令帮忙,都没曾正式谢过呢,哪天得闲了,也请淳于署令于茶楼里坐坐。”
淳于玉忙道:“郡主说的哪里话,若不是郡主,阿兄他哪里会有机会做到署令的职?”
淳于尚原先不过是个小监事,如今却已经是右校署的署令了。虽说只是八品的官,但监事却是无品的,这也算是连跳三级了。
秦昭一笑:“我并未曾帮什么,是淳于署令自己有本事罢了。”
淳于尚的这个署令的位置,是秦昭求了陈老国公帮着谋来的。
虽未曾明着和淳于尚说过,可淳于尚为人虽然方正,又不是笨人,自然晓得秦昭从中出了力。
秦昭又问了问茶楼里的情况,留淳于玉一道用了午膳。
膳后便问了淳于玉茶楼里有多少的现银,扣除留用的流动资金,余下的刚按比例分了,让淳于玉按排人,给清河公主府,晋阳公主,还有陈金乌送去。
谈完事情,淳于玉不放心茶楼,告辞而去。
秦昭想着快中秋了,府中虽有节礼往各府送去,但陈家和罗家,她也得尽尽心意,自己备上一份。
另还有淳于家,也得送份礼才行,这却和王府不相干,是她私人的礼。
便叫了紫苏来,商量节礼的事情。
不想才坐定说话,就听门外的小丫鬟禀报,说是五小姐秦晗来访。
秦昭皱了皱眉。
喜欢簪缨世家请()簪缨世家。
[一起品小说 m.17pxs.com 无弹窗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