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璧山空战(一)

作品:《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连着两天没有飞行,对于中队里这些天之骄子简直就是一种折磨。(..l-79-因为被雨水损坏了路面,大队的地勤人员比计划里到达的时间晚了许多。

    所以这些后勤人员刚一到达基地,还来不及休整就立即投入了飞机的改装和养护。

    这些战斗机都是‘精’密的战争机器,不是法国地勤开的那种雷诺卡车,每次飞行之后都必须严格按照手册上的工序进行保养,这样才能保证在‘激’烈的空战机动中不会出事故。

    特遣大队的地勤人员是‘精’挑细选出的专业技师,而且因为所属单位的特殊‘性’,根本容不得出现任何失误,从德国一路跟随着大队来到遥远的异国,地勤和飞行员之间早就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他们的高超技术获得了所有人的认可和信任。

    整整两天时间,基地的机库里到处是一片嘈杂和忙碌的景象,最终德国人总算在计划额定的时间内,完成了这次飞行的所有准备。

    史博茹在这段时间里也没有闲着,她寻找到了更多的航空地图,相互对照勘定之后,选定了一条她认为最安全的航线,虽然看上去有些绕路,但总比中途‘迷’失方向要强。

    九月二十一日清早,所有人都在餐厅饱餐了一顿早饭,法国厨师‘精’心的为所有参与行动的飞行员,准备了法式煎蛋和牛排,这一次飞行里程很长,体力消耗会很大,一些高热量食物能够帮助飞行员支撑过漫长的旅程。

    按照原定的计划,特遣大队准时在七起飞,在机场上空编组之后,机群转向东北偏北方向,在高平县的上空穿越了法属印度支那和中国的边境,向着第一个地标中国境内的百‘色’县城前进。

    到达百‘色’县城上空时,机群已经爬升至三千米的高度,从上向下望去。

    县城里鳞次栉比的街道房屋清晰可见,德国飞行员可以辨认出黑‘色’的瓦和灰‘色’的石板街道,以及街道上川流不息的人群。

    此刻下面的市民似乎也发现了头上不宣而至的机群,街道上出现了‘骚’动和‘混’‘乱’,从高空看下去就像是被开水袭击的蚁群,刹那间大街巷到处都是奔跑逃窜的市民。

    “他们把↑↑↑↑,.∽.我们当成日本飞机了。”史博茹看着下方的‘混’‘乱’景象,不禁皱起了眉头。

    [..l想看的书几乎都有啊,比一般的站要稳定很多更新还快,全文字的没有广告。

    ]

    “虽然这里依然还在中国政f手中,但是距离日本占领的南宁只有两百公里,在日本轰炸机的作战半径之中,换句话。这里已经算得上是前线了。”似乎听到了史博茹的感叹,霍斯特.杨上尉在无线电里解释到。

    “幸好他们没有用高‘射’炮打我们。”技术副官卡克里中尉‘插’话到。

    “高‘射’炮?在这种县城?”杨上尉对技术副官的话嗤之以鼻。

    “中国人极度缺乏防空武器,他们大部分城市的领空是敞开的,日本陆军的轰炸机往往可以长驱直入数百公里,除了几座重城市,很少会遭受到地面火力的打击。”杨上尉继续在无线电里对他前面的话进行补充。

    “爬升到四千米,加快速度,尽快离开城市上空。”史博茹下达了命令,机群随即就开始遵照大队长的命令快速爬升。

    此时这群f190已经全都换上了草绿‘色’的丛林涂装。为了方便识别,还在尾部方向舵上刷了黑白双‘色’的条纹识别带,机身上的铁十字机徽缩了一圈,徽章中的黑‘色’十字部分被镂去。

    只留下了原本的白‘色’折线边框。各机的中队白‘色’编号的位置没有改变,同时保留的还有座舱边的飞行员个‘性’标志和发动机罩上的大队纹章。

    因为是第一大队的第一中队,所以飞机的编号使用的是白‘色’涂装,如果是第二中队就用红‘色’编码。

    第三中队用黄‘色’,第四白‘色’,第五继续用红‘色’这样周而复始。

    德国空军就是用这种‘色’彩差异来辨识飞机的中队归属,而大队的归属则用编号后方的折线或者直线标志来区别,第一大队所属的中队编号后面一片空白,第二大队所属中队在编号后加上一道水平线,第三大队用垂直线,第四大队则画上一个圆。

    另外还有一些指挥机构,比如各大队的大队部直属单位,一律使用绿‘色’的编号,而大队之上的联队部则使用蓝‘色’编号来显示身份。

    起来,史博茹和她的大队直属队应该用绿‘色’的编号和呼号,但是因为这次她只带来了一个中队,所以就和第一中队使用了同样的涂装,唯一的差别是她和直属队的部下,机身上带有大队指挥军官的识别标志。

    离开百‘色’县城范误,德国机群已经爬升到了四千米的高度,以每时五百三十公里的巡航速度向着西北偏北的方向飞去。

    孤零零的j88b在机群中变的特别显眼,起来刚才地面上恐慌的原因大部分来自于她。

    当天广西上空的天气非常好,十分适宜飞行,云层稀薄而松散,也没有很强烈的气流,所以机群行进过程的非常顺利,几乎是压着计划中的航线飞行,航向没有发生偏移。

    福克沃尔夫此时还没有改装增加座舱,随着高度的增加,座舱的气温会有一定的下降,当中国南方夏季的阳光从座舱的一侧照‘射’进机舱,给飞行员带来了不少的暖意。

    稀薄的浮云不时在机翼下掠过,碧蓝‘色’的天空中一片祥和和安宁,德国飞行员们解开了飞行服的领袖口,享受着这份难得的惬意。

    史博茹仔细检查了一遍仪表,确认读数全都无误,随后就用两‘腿’夹着‘操’纵杆,从身侧的水瓶架上‘抽’出热水瓶,给自己倒上了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

    f190有一个独特的设计,谭克博士给她配备上了一种被叫做指挥系统的装置,其实就是一个齿轮驱动的机械计算机,这种‘精’密的机械可以自动完成一部分飞行的辅助‘操’作,比如自动调整燃料风油比或者螺旋桨的螺距,还能随着飞行员对油‘门’的‘操’作,自动调整发动机的转速和压力,这在当时的战斗机上是极其先进的设计,特别在‘激’烈的空战时,可以避免因为忙‘乱’而出现的人为‘操’作上的失误,同时在长途飞行途中,也为飞行员节省下不少的‘精’力。

    此时史博茹少校一边喝着咖啡,一边查看‘腿’部地图袋里的地图,透过那张透明的赛璐珞薄膜,红‘色’铅笔勾画出的航线图鲜‘艳’无比。

    “这里到处都是山,我从未见过那么多的山峰集中在这么一大片区域。”一名飞行员感慨到。

    “那你是没有在阿尔卑斯山飞行过,不过那里的地形和这边完全不同。”他的同伴回复到。

    “中国人把这里叫做云贵高原,我们已经进入他们贵州省境内了。”杨上尉俨然已经成了机群里的中国通。

    “保持通讯频率的畅通,安吉尔,搜索到约定的导航无线电信号了吗?”史博茹扣好热水瓶的瓶盖,重新把住了‘操’纵杆。

    因为这架j88机身上的单机无线电呼叫编码是,德国空军标准的呼号应该是

    “安吉尔-海因里希”,但是由于眼下只有这独一架,所以史博茹直接将其简化为了安吉尔。

    “还没有,测向仪接收到的信号很杂‘乱’,我看是指望不上这个了。”j88b的无线电‘操’作员报告到。

    “没有关系,幸好我们及早做了准备。”史博茹侧转头看了看机群的队形,因为是极限航程飞行,同时不是作战任务,所以飞行队排列着很常规的转场飞行编队,各个队排列成四机指尖队形,四个队又排成了一个更大的指尖编队,史博茹的领队队飞在了所有编组的最前头。

    “改换成双层护航队形,第四队留下,其余队跟着我爬升到五千米高度。”史博茹下达了命令,途中进行编队变换训练是大队往日里的惯例,大队长的宗旨是时时刻刻都要以战争标准来要求自己。

    随着飞行航线的延伸,飞行过程开始变得枯燥起来,不过这些都是王牌飞行员,有的是在途中找乐子的办法。

    特别是第二队的那两位王牌,百无聊赖之际,还在原地连续做几个滚转解乏,结果当然被史博茹少校骂了个狗血淋头。

    连续飞行了三个多时之后,航程已经经过了三分之二,副油箱里的燃油早已经被消耗一空,飞行员们启动了转换开关,发动机开始使用机体油箱内携带的燃油,因为还考虑到回程的关系,各机组没有抛弃掉空空如也的副油箱。

    “白‘色’领机,看来我们的航线没有丝毫的偏差,下面就是地图上第七个确认,距离目的地只有三百七十公里了,胜利在望。”耳机里传来了j88b机长的声音。

    史博茹按下了‘操’纵杆上的通信收发按钮,轻摆副翼微微偏转了机身。

    “安顺,是这样发音吧。”史博茹看了看大‘腿’上的地图。

    “保持现在的高度,安吉尔,我们会安全到达的。”飞行大队长从驾驶舱的一侧望着机翼下方的中型轰炸机到。

    “我会替您看住这家伙的,长官。”第四队的队长伦斯特少尉驾驶的白‘色’15号摇了摇翅膀。

    第四队分成了两个长僚机组护卫在轰炸机的两侧,五架飞机排成了一个倒v字队形,整齐得如同用一根无形的钢丝牵挂在一起。

    史博茹摇摆了一下机翼表示回复,随后重新回正了机身。月初月票厮杀很‘激’烈啊,希望书友们给予支援,双倍到五号结束,大家手里有月票的请尽快投给本书,谢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