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人心

作品:《盛世弃凰:丞相大人独宠

    石丞相的干儿子被抓后,在他家又搜出一大笔银子。

    傅明扬听到刑部侍郎的呈报,很是高兴,石丞相一群人现在也该是时候收网,把他们一举歼灭了。

    他想着吩咐刑部侍郎:这次你的事情办得很好,等接下来这件差事办完后,朕会好好地封赏你。

    臣惶恐,为大傅效力是臣费内的事。有何事需要臣去办,请皇上吩咐便是。

    为了显示他的廉洁,正义凛然地不谈封赏之事。

    傅明扬见他如此,接着说道:朕知道以前你和石丞相关系匪浅,接下来的事,对你来说,应该不难办,把与石丞相交往过密的人全部给朕查一遍。

    刑部尚书咋一听这话,明摆着是要他端了石丞相一窝啊。他和石丞相关系匪浅,这是什么意思?连他家也要一起查吗?

    他拿捏不准傅明扬的心思,没有表示同意,也没有说不愿意。

    怎么?将功赎罪的机会侍郎是不打算要了吗?

    傅明扬知道他心中的顾虑,直接把话挑明,看他如何抉择。

    噗通一声,刑部侍郎跪在地上,感恩戴德地回傅明扬道:谢皇上隆恩,臣当竭尽全力办好此事,不会让皇上失望。

    很好,朕知道你和昔日的同僚可能会因此反目,所以务必要将牵扯的人清除干净,以免留下后患。

    臣谨遵圣命,事不宜迟,那臣这就去办。

    刑部侍郎说着,赶紧逃离了太极殿,生怕傅明扬一会儿后悔,把他也给关入大牢。

    傅明扬实行新丞相的章程,又让刑部侍郎如此挨家挨户地搜查官员的家,弄得是人人自危。

    终于,在上朝时,有些官员实在是忍不住向傅明扬提议道:皇上,臣等都是为大傅效力。今日刑部不断有人进入官员的家中,让我们为官之人很是不满。

    哦,为什么不满呢?你们要是没有违反大傅的礼法,朕也不会让人去查。

    傅明扬如此反问道,那官员想了想,接着说道:臣愚钝,自以为石丞相是他自己犯的错。我们作为他的属下,也只能听之任之。现在逐一追查石丞相的党羽,搞得我们人心不稳。这乃是大傅的不幸啊。

    现丞相听他如此说,也觉得很是有理,向傅明扬提议道:皇上,臣有事要奏。

    傅明扬看见他出列,示意他继续讲下去。

    臣以为刚才张侍郎说的不无道理,要想除去石丞相一党,可以让知情的人检举。有实证的检举可以给他们记一功,根据功过相抵,这样也免去了刑部侍郎整日奔波之苦。

    他说完后,底下的官员一片哗然,纷纷附议,说这是一个好主意。

    傅明扬见百官的反应,会心一笑,打草惊蛇这招还真是用的很顺

    手啊。

    这帮朋党定会相互倾轧,把石丞相的罪证一个个全部坐实了。

    提起这招,他想起在身边盈盈伺候的时玉。

    打草惊蛇的主意是她出的,人常说最毒妇人心,还没成为妇人就如此犀利,要是再加磨炼,还不成一颗鹤顶红,谁粘谁死。

    可这颗鹤顶红,用的得当,还真是一剂良药。

    这不,还真的解决了大问题,顷刻之间就让官员倒戈,纷纷控诉石丞相的罪证。

    接下来的日子里,刑部侍郎再也不用东奔西走,到处搜查官员的家。

    他只需坐在衙门里,在衙门口放了一个密箱,被一把大锁锁住,只能给里面投东西,刑部拿着钥匙的人才能打开。有状要告或者是有证物的人都可以把东西投进箱子,他们也落得清闲。

    短短一天时间,他收到的状子就不下百张,证物更是不计其数。

    这些状子上的事情五花八门,什么大小事都有。

    甚至有一个小捕头说石丞相夜醉回家的途中猥亵了他。

    如此无稽之谈也会出现在这里,刑部侍郎也是很无奈。

    傅明扬既然发了通传,得到消息的人,无论品级都可以递状子,他也没办法阻挡。

    他让人将这些状子分门别类的分好,又给证物一一标了号,直到忙活了一天才得空歇了下来。

    一个贴近的侍从,走进他的房间,告诉他,在所有的证物里有一件是石丞相通敌的书信。

    他不知道真假,所以不敢做主,才拿给侍郎看。

    侍郎一听,本已疲累的身子,即可坐了起来,接过书信看了一遍。

    信上说石丞相勾结大柳,助他们复国。有这等事?这信真假难辨,又不知是何人所递。

    他翻看了信纸和字迹,闻了闻墨迹的味道,一时没有头绪。

    想了想,他说道:兹事体大,要将它呈给皇上,让皇上定夺。

    刑部侍郎拿着书信,连夜进宫面圣,把这件事告诉给了傅明扬。

    朕猜测此事十有是真的,他家那么多的金银,很有可能是大柳贿赂他的钱财。你们去查查,那些银两里有没有什么线索。

    侍郎不敢怠慢,跟着皇攻侍卫去国库,找出石丞相家搜到的财物,翻看了一下。

    果然在那堆财物里,有几锭金元宝,隐约有大柳至宝的字样。

    证据确凿,大傅国的律例,卖国通敌者杀无赦。

    当夜,傅明扬下旨让刑部兼大理寺提审石丞相,以目前的证据表明,他的罪责是逃脱不了的了。

    第二天,百官被傅明扬带到大理寺的庭审现场,观看石丞相的会审。他们都知道傅明扬带他们来此的目的,无非就是让他们不要学石丞相,以免落入同样的下场。

    门外围观的百姓也是人山

    人海,堵得大理寺门口的街道水泄不通。

    毕竟是原当朝丞相,他鱼肉百姓,让人们对他深恶痛绝,此时他能入狱被审,多少人拍手称快。

    会审的结果可想而知,证据摆在眼前,石丞相虽极力的说服主审的大理寺官员,他没有通敌卖国。可又有几人愿意去听他说的话呢?人们都以为他是在做垂死的挣扎。

    石丞相的事情尘埃落定,判处过年后问斩。飞扬跋扈的石丞相终于得到他应有的报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