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暴露隐私的社交平台
作品:《犯罪现场直播档案》 姜雯给出的线索,至关重要。
事实上,在其他遇害者出现之后,她就已经开始着手调查。
利用一些暗中的手段,姜雯找到荔枝直播被封禁的那几个账号。
曾经出现过的偷拍直播,也都以视频的方式,罗列在姜雯的电脑中。
逐一对比之下,果然在其中发现另外三位遇害者的身影!
或许,她们在直播中,并不是主要目标。
可从这一点无疑能够判断出,凶手确实是根据直播,锁定了自己的“猎物”!
也就是说,这些偷拍直播才是一切的导火索。
姜雯颇为气愤,恨不得立即冲到岳乐的面前,拿着这些证据质问她。
她不是口口声声说,梁薇薇遭到侵犯跟她的直播没有关系?
现在她又要作何解释?
感受到电话那头的姜雯的暴躁,我心里反而有种松口气的感觉。
这种状态的她,可比带着一副恬静淡雅气质时,更让我舒心。
“行了,消消火。别生气,警方现在绝对饶不了她,虽然偷拍的罪名不重,却也有别的罪名,让她吃足苦头。”
耐心的劝道了几句之后,姜雯才冷静下来。
她似乎突然意识到,自己刚刚的表现有些出戏。
突然就改变了语气,冷冷的说道:“你说的这些,我当然都知道。现在遇害者增加之后,我们的调查内容也应该有所增加。”
“我们俩联合警方,分头对几位遇害者进行详细调查。或许能从她们的遭遇之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我无奈的点点头,对于姜雯的“命令”,也不敢反驳。
挂完电话之后,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若兰。
不出所料的,她现在又陷入了没日没夜的加班之中。
正如姜雯所说,遇害者的增加,将会让侦查案件的工作量倍增。
对于每一个遇害者,警方都会仔细调查一番,希望找到有用的线索。
“师兄,你这个消息来的太及时了。队里现在有不同的声音出现,有些人已经开始主张,彻底放弃对荔枝直播的调查。”若兰欣喜的说道。
有了如此有力的证据,对于直播警方没有理由再放弃这条线索。
我心中微动,问道:“主张放弃对荔枝直播的调查?这其中……是否有什么猫腻?”
其实我是想问,莫非是我叔叔提出了这条建议?
如果他真的有问题,这次必定会有意无意的,阻拦对案件的侦破。
若兰似乎并没有听出其中的问题,解释道:“应该没什么,毕竟在梁薇薇的案件中,直播这条线索本来就不太重要。”
“如今几个案件汇集在一起,让这条线索更加不起眼。如果执意调查下去,只是浪费精力。”
我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
挂电话之前,先让若兰想办法严密控制岳乐。
无论从任何角度,这个女人都不能轻易放过。
随后我拿出几张纸,在上面勾画出整个案件的进展,仔细分析着。
这是我的习惯之一,不过每次分析完案件,我通常会将所有痕迹彻底消除。
按照时间线,梁薇薇并不是第一个遇害者。
而在梁薇薇之后,也有新的遇害者出现。
但因为她的死亡,使整个案件浮出水面,否则凶手极可能继续逍遥法外,使更多女性遭遇侵犯。
从这些遇害者的共同点来分析,她们都曾被偷拍,并且直播了出去。
只是巧合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毫无疑问,凶手应该是根据直播,锁定了自己的猎物。
可与此同时,又有新的问题摆在面前。
曾经出现在偷拍直播中的女人,至少也有上百位之多。
凶手为何锁定了这几位,选择对她们下手?
只是因为她们年轻漂亮?这个理由有些站不住脚。
不可否认,梁薇薇等人,确实会让男人心动,可绝不是最漂亮的。
相对来说,她们独自居住,都在本市区内暂居等条件,对于凶手的吸引力更大。
独居女性必定更容易下手,并且因为胆小,不愿声张等原因,更容易将案情掩盖起来。
这种猜测,应该符合凶手的心理。
从这些方面,也能证明凶手做事谨慎,心思缜密。
不过……凶手挑选目标的条件,暂且放一放。
这些推测无法解释,凶手用什么手段搜集资料,从众多女人中甄选出这么几位。
几位遇害者在生活中,丝毫没有交集。
她们曾被偷拍的地方,甚至散落在市区的各个方向。
如果逐个排查,精心调查,太过耗时耗力。
短短时间内,凶手绝对无法锁定目标,并且加以侵犯。
我伸手掐了掐虎口,疼痛感会让我更加冷静。
凶手根据直播这一公众平台,初步锁定了自己的目标,是否也能用公众平台来搜集想要的信息?
当然,这个公众平台,不可能是直播。
灵光一闪间,我觉得自己抓到了重要的线索,立即拿出手机,准备再次跟若兰通话。
可在此时,我的手机来了条信息。
“微博有重要发现!正在排查,等我消息!”
我浑身一颤,这是那黑衣人发来的消息。
他的嗅觉同样灵敏的可怕,我刚刚想到这一点,他竟然已经开始着手调查。
和以前一样,再次尝试着联系对方。
没想到的是,这一次短信竟然能够发出去。
虽然电话联系还是依然无法成功,但只要能联系上对方,已经是很大的突破。
我向黑衣人索要了几位受害者的微博账号,同时叮嘱他,试着排几个微博账号的共同浏览人。
黑衣人的动作非常迅速,几秒后账号已经发给我。
尝试着点开微博,挨个看了一遍,我想要的线索几乎呼之欲出!
不出我所料的,在这几位遇害者的社交平台,很容易搜集凶手最为关注的信息。
某种程度上来说,微博控是一种心理疾病。
包括在微博,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上,努力炫耀一切,往往是为了寻求关注。
这种人或许是心中对各种关注极为需求,也可能是缺乏安全感。
甚至有些人越是在那些方面极度匮乏,越是要炫耀。
从几位受害者的微博内容来看,几乎都在标榜,自己是自主自立的女性,热爱生活。
在周末的下午,会为自己做一顿每每的大餐,享受着难得的宁静。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发一些心灵鸡汤自我鼓励。
不知不觉间,已经将个人信息暴露无遗。
对于这些女生的心思,我能理解,也很欣赏她们能够做到自主自立,做个坚强的女性。
可是……一切都要以注意个人隐私为基础。
鱼龙混杂的网络上,每个人都带着面具,谁也不知道面具下隐藏着什么样的真实面孔。
曾经年少无知,在刚刚接触此类社交时,我也表达过类似的担忧。
看到某位朋友在网络上各种炫耀,未表明身份的情况下,我评论了一番。
大意是让对方注意个人隐私的保护,有些事情没必要发表在公众平台。
却不料最终收获了一顿痛骂,被人嘲讽为嫉妒,多管闲事。
从法律上来说,哪怕你在街头闹市裸奔,如果遭遇侵犯,依然是施暴者的全责。
在这一点上,我绝对拥护法律的规定。
可不考虑实际情况,一味的秉持这种原则,将自己暴露在危险之中,同样是愚蠢的行为。
法律的公正,会让施暴者承担所有罪责。
可已经遭遇的伤害,却永远无法挽回。
无奈叹息之后,我迅速收拾好心情,将这些杂乱的想法暂且放下,继续对案情进行分析。
在凶手选择目标的条件和手法上,我们已经有了突破。
根据这些已经得到的线索,以及做出的猜测,完全足以对凶手做出“心理素描”。
暂且不论凶手的外貌,这点证据依然不太充足。
从作案手法来说,凶手的心思极其缜密,做事滴水不漏。
各位受害者所居住的小区环境不同,楼层不同,房门也有一些差异。
这些却并未对凶手,造成任何阻碍。
每个受害者家的门锁,都没有被撬开过的痕迹,说明凶手应该掌握了开锁技巧。
甚至有可能是惯犯,极其狡猾。
同时凶手也擅长使用迷药,在这一点上,更利于排查。
分析完案情,我把一些重点记在脑海中,随后将资料毁掉。
在对嫌疑人心理素描这方面,姜雯似乎也颇有经验。
在上个案子中,虽然她曾犯下大错,导致案件变的更为复杂,甚至间接造成遇害者的增加。
但对于凶手的猜测,无疑是正确的。
现在仔细想想,她的网站同样算是一种公众平台。
或许她的心中也颇为委屈,是我有些太过武断。
不过这种时候,已经不适合再提起这茬。
她让我给她时间,我也很期待她能有什么样的改进。
随后我拨通了姜雯的电话,把刚刚得出的结论和线索都告诉了她。
略微犹豫之后,姜雯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微博这条线索,很重要,是一个极大的突破。”
“不过对于凶手的心理素描,我觉得还不够完善。作案手法方面,你已经给出了分析,但在他的心理上,你做的不够。”
“一般沉迷于直播以及微博等网络交流平台之人,多少有些宅。再加上对于潜入、偷窥及侵犯之类的事情,有过经验或者有过丰富的心理想象。”
“这几点结合在一起,凶手极有可能在生活中非常压抑。想要利用这些手段,得到一种发泄,或者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