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大明军魂(求银票)

作品:《朕是大明造物主

    第371章大明军魂

    天津,塘沽棱堡。

    本来,清军对塘沽堡是三面包围的,但是随着后勤给养的跟不上,清军的包围越来越流于形势。

    此时,郑成功已经去了辽东,现在塘沽堡的将领是林时望。

    他趁着清军的给养没有上来,连着出击,对清军的河北大营进行了2次突击。

    清军的营寨,本来就是土墙,有不少地方是木头做的。随着明军的炮声隆隆,西边和东边的清军营寨分别被击溃。

    没办法,明军的大炮实在是太厉害了,一顿猛轰后,清军的大寨就已经变得四处漏风。

    尼堪无奈只能的率兵后撤20里,在塘沽堡的正西,再建一座营寨。

    如此,清军对塘沽堡的包围全部解除。之后,郑成功又向塘沽堡运送了300匹战马。

    随着战马的到位,明军的夜不收开始扛着尼米步枪,骑着马,在塘沽堡一带侦查、巡逻。

    林时望甚至想等开春后,将明军的活动范围扩大一些。

    这日,他正在塘沽堡的城墙上,举目远眺,观察附近的形势。

    今日风有点大,天空中乌云压城,看意思像是要下雪。

    明军的补给,已经全部运动到位,林时望心道:“让暴风雪来得更猛烈些吧,冻死你们臭鞑子!”

    他这么想,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尼堪的营寨,看起来连棉帐篷都没有。

    这场大雪来了,连续多日封路,冻死一半的清军,也是有可能的!

    期待那一天!

    林时望脸上露出笑容。

    这时,他突然发现远方通向塘沽堡的官道上,有一个人影在闪动,离塘沽越来越近。

    现在,随着大清的入关,清廷在北京、天津卫和北直隶,搞起了圈地运动。

    所谓的圈地,就是直接将地拿走,原来地上的人全部赶走。若是你不走,清廷也不强赶你走,以后你就是鞑子的包衣。

    很多百姓流离失所。在此之后,很多地方方圆百里都成为了白地。

    塘沽一带靠近海边,再加上圈地,早就是一块白地。

    怎么会突然有人向这里跑呢?

    林时望仔细观察着。此人身材柔弱,像是一个读书人,每迈出一步都很艰难。

    待这个人距离塘沽堡只有不到百丈时,此人终于坚持不住,摔倒在塘沽堡外。

    “快!将他带进来!”

    林时望命令道。

    “他不会是鞑子的细作吧?”

    这时有一个亲兵说道。

    “先带进来再说!”

    林时望下令道。

    “遵命!”

    塘沽堡大门打开,几个兵士骑着马快速奔出,不一会就将那个人带了进来。

    经过检查,他并无大碍,就是实在是太饿了,像是几天没有吃东西的人。

    “给他一口吃的,然后让他走!”

    林时望说道。

    虽然看这人的面向,不像是一个细作,但是林时望也是心怀警惕的。

    万一是呢?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这可关系到3千个兵士的性命!

    再说,现在塘沽堡就是一座军营,根本就没有百姓居住,也不适合收留流民。

    所以,林时望让兵士让他吃饱后,赶紧离开。

    突然,一只手伸了出来,紧紧地握住林时望的大腿,“我不走我是来从军杀鞑子的!”

    “不走!”

    他抓着林时望的大腿不断地重复着。

    这时,一个兵士拿来了2个馒头,一块牛肉,递给这个人。

    他抓起馒头开始狼吞虎咽起来。

    他一边吃,一边说道,“我叫祁良字镇钰又字子受!”

    林时望心道:“这个连字都2个,看起来是一个读书人!”

    在明朝,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字的。别说是字,有的父母没文化,生的孩子又多,连名字都不好好给起。

    譬如朱重八、杨五斤等等。

    祁良字这么多,看来是个读书人。

    “难道他居住在北直隶,想去南京参加科举,路上阻碍重重,他突然想出这个招数,从塘沽搭船南下!”

    林时望疑惑地看着祁良,只见他继续说道:“家父祁钟明是万历二十八年的进士,本来在国子监,因为得罪了阉党,加上他本身又不喜欢东林党。”

    “结果家父被排挤,贬官回家,永不录用!”

    “但是,家父对皇上还是忠心的,在家里组织义军,偷偷造反反抗鞑子,前不久被鞑子抓住杀了!”

    “父亲身上中了5刀,但是他就是不服输,到死都扛着大旗,没有趴下!”

    “父亲教导我,一定要上阵杀敌,驱除鞑虏,收复北京的那一天,家祭无忘告乃翁!”

    祁良的话言之凿凿,不由得林时望眼角泛着泪花,不愧是大明的忠义之士啊!

    林时望心道:“他若是南下,我就成全他!”

    想到这,林时望说道:“正好明天有一艘船回南京,可以载着你回去,正好参加本次的恩科!”

    “不”

    “我不回去!”

    “我要留下来杀鞑子!”

    祁良大声抗议道。

    这让林时望很为难。

    克难军并不是随时可以扩充兵员的。

    这是有深刻教训的。左良玉照理说就是一个总兵,但是趁着崇祯时期天下大乱。他不断地扩充队伍,最后他占据武昌,割据一方,足足有20多万人马。这些人最终都变成了绿营,白白便宜了鞑子!

    为了防止将领们,私自扩充队伍,最终都像左良玉一样尾大不掉。朱由榔严禁各军私自扩充人员,即使是前线部队也不行。

    所有的兵员都必须统一招募后,通过集中训练,然后才分配到各个部队。

    林时望根本没有权利在这里招人。

    再说,口说无凭,万一是他信口胡说呢?要知道,每一个细作的强项都是满嘴说胡话。

    祁良看林时望犹豫,怕他不知道自己的身份,继续说道:“我父亲在沧州造反时,与天地会南直隶分会,已经取得联系,寨子被鞑子破了以后,南直隶分会的人,已经帮我写信,推荐我到军中效力!”

    话毕,他拿出一封信递给林时望。

    听到有天地会的信,林时望赶紧接过信,仔细看了又看,没错,这信确实是天地会写的,大意就是祁良一家满门忠烈,希望接纳他从军。

    祁良已经跪在林时望的身前,继续说道:“将军,请给我一个机会吧!家父最后的愿望,就是让我穿上大明的军服,登上北京城头!”

    林时望看了一眼,祁良道:“各地军马不得私自招募,这是规矩,我不能破!但是我保证,日后你若是合格,一定会将你调到我的军中,参与收复北京的行动!”

    “可是”

    祁良还想争执,却被身边的亲兵阻止,“兄弟,林将军已经很够意思了!若是别人,他都不会保证,让你参加收复北京的!”

    “陛下常常告诫我们,军士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岂能自己选择战场呢?”

    祁良立即默然,此时他才真正意识到,明军为何从肇庆开始,能够节节胜利。

    这支队伍纪律严明,有军魂。

    以后自己也要将大明的军魂发扬到底!

    祁良眼中冒光,朗声说道:“全凭将军安排!”

    此时他与林时望都默默地看向北京方向!

    辽东!

    郑成功在率领大军登陆后,立即马不停蹄,快速向盛京赶去。

    为了迷惑住鞑子,此时明军全部都换上清军的装束。加上现在是冬日,所有人都穿着盔甲。也看不见身后的小辫辫。

    所以,从旅顺出发后,郑成功率领的这支队伍,根本就没有受到任何的阻碍,一路昼伏夜出,大摇大摆地向盛京而来。

    今天已经是出发后的第十天了。

    郑成功叫来副将问道:“现在我们在什么位置?”

    副将赶紧说道:“启禀将军,现在我们已经过了辽阳,距离沈阳不足百里!”

    郑成功点点头道:“加紧行动,争取明日就到达沈阳!”

    对于这次行动,郑成功虽然对着将士们,每次都誓言旦旦地说道:“兄弟们,咱们这次肯定能大获全胜!”

    但是,郑成功自己心中知道,这一次是凶险重重的。

    一方面,这次北伐,他们根本就没带重武器。能够拿出手的只有米尼步枪。

    但是,明军的骑兵骑着马,使用米尼步枪,其实作战威力是大打折扣的。

    再说,明军这边兵士主要来自南方,此时辽东已经是天寒地冻,兵士们未必会适应这里的天气。若是冻伤一大片,战斗力很难保证。

    更要命的是,清军这边是内线作战,而明军深入辽东,连地形都不熟。可谓是困难重重!

    所以,郑成功心中并没有底。

    现在他唯一的优势就是,鞑子根本不知道,他现在已经来到盛京附近。

    而且不知道他的底细,若是突然出现,肯定会有突然袭击的奇效。

    但是,将第一个攻击的目标放在哪里呢?

    郑成功开始算计起来。

    目前的盛京,虽然是关外第一大城市,但是这里与关内的城市比起来,可是差远了。

    城外全是农庄,城内只有小小的一块,商业也不发达。就是郑成功将盛京全部拿下,对清朝来说,也是隔靴止痒。

    怎么将清廷打疼呢?

    郑成功冥思苦想,突然他眼前一亮,心道:“就这么干吧!”

    作者题外话:本书的新龙套出现了。

    各位书友,还有谁想要在书里跑个龙套,请加群10741062,尽量满足大家的要求!

    此外,蚂蚁在这里向大家求票了!

    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