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朕乃朱元璋

作品:《皇帝过来聊聊

    莫凡打开微信,果不其然,有个帝王的头像申请加为好友。

    莫凡:“明太祖,您老人家好。我是600多年后的人了,我叫莫凡,现在受天庭之命前来答话。因为有的皇帝已经去了玉皇大帝那儿,非得要了解身后事,所以就派我来了。”

    朱元璋:“哦。好。我等你多时了。你说说吧。我大明国祚如何?”

    莫凡:“还行。和唐宋有一拼。大明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朱元璋:“啊?看来是没有超过唐朝嘛!我的预期是300年,看来我的这帮孙子们干得不行啊!”

    莫凡:“已经很不错了。唐朝也不过比你们大明多十几年而已,再说唐朝中间还被武则天篡了15年呢。”

    朱元璋:“嗯,你这样说我心里好受一点了。来吧,告诉我这200多年的历史吧,先从我皇孙朱允炆说起吧。”

    莫凡:“太祖,咱先不着急聊您的身后事,我们还是先聊聊您自身的成长史,然后再由你们的子孙们亲自一个一个地告诉你明朝的这些事吧。”

    朱元璋:“什么?!我还能和我的子孙们说话?”

    莫凡:“当然!我们后世科技发达,这点事在你们那个时候是天方夜谭,在我们这个时候是小菜一碟!”

    朱元璋:“好!由你吧。你问吧。”

    莫凡:“纵观这2000多年的皇帝史,您堪称出身最差的皇帝,祖上三代贫农。当年刘邦还是个亭长呢!”

    朱元璋:“这点我不否认。那是至正四年春天,我的家乡濠州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和瘟疫。不到半个月,我的父亲、大哥以及母亲先后去世。只剩下我和二哥,家里又没钱买棺材,甚至连块埋葬亲人的土地也没有!”

    莫凡:“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您在走投无路之下,就去投奔了皇觉寺,剃度为僧做了行童,每日扫地、上香、打钟击鼓、烧饭洗衣。想当年李世民也是得到了少林寺的救助才成就帝业。看来和佛教有点关联以后当皇帝的几率大啊!”

    朱元璋:“这没有直接关系。你这说的比较牵强。我在寺庙里不久,由于当地闹饥荒,寺里得不到施舍,住持只好打发我们云游化缘。我从此流浪了三年后,又回到了皇觉寺。”

    莫凡:“您这三年吃了很多苦,也开阔了眼界,更好地认识了当时的那个社会。我又得引用孟子的话语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增益其所不能...”

    朱元璋:“我文化水平没那么高!你说的我就概括成两句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莫凡:“红巾军起义给了您人生出彩的机遇,可以说是时势造英雄啊。在群雄并起的时代,您是脱颖而出!”

    朱元璋:“我当初也是犹豫不决,主要是当时收到儿时伙伴汤和的来信,邀请我参加郭子兴的义军。恰在此时,我的师兄秘密告诉我,说有人知道此信,要去告密。我也算是官逼民反这类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莫凡:“那年您多大?”

    朱元璋:“不小了。都25岁了。我也请菩萨算了一卦,结果也是说要我造反。既然天命如此,我就不能再安静地做一名扫地僧了。”

    莫凡:“开挂的人生,看来都是逼出来的。”

    朱元璋:“什么叫开挂?”

    莫凡:“不好意思,这是我们现代人的术语,就是超常发挥,超水平表现的意思。”

    朱元璋:“我总结出来一个道理。人这一辈子要想走得好,就是你所说的开挂,不管是官场还是商场,都要具备三个条件。”

    莫凡:“哪三个?”

    朱元璋:“第一,你自己得行;第二,得有人说你行;第三,说你行的人得行。”

    莫凡:“精辟!鞭辟入里、醍醐灌顶!”

    朱元璋:“想当年,我有军中小头目,当然也算是我的岳父大人郭子兴罩着,再靠着自己的军事能力,在红巾军里的地位稳步上升。”

    莫凡:“当时,您是一个振臂一呼而应者云集的地方名人,不到几个月,就把徐达等700多人招致麾下,郭子兴连升你军职,你是干得风生水起啊。”

    朱元璋:“主要是我带的这些人听指挥、守纪律,和其他的农民起义军不太一样,我们不骚扰老百姓,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你知道吗?我的军队是睡城墙的!”

    莫凡:“你这么说有点听着像岳家军啊,战斗力差不了!”

    朱元璋:“那是。但我不是岳飞,我不用朝天阙,我为我自己的将来打拼。”

    莫凡:“您可是个明白人。不过,郭子兴的死对您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吧?”

    朱元璋:“嗯。郭子兴时候,我记得那是至正十五年(1355),红巾军领袖刘福通拥立白莲教教主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称帝,号小明王,建国为宋,我任左副元帅。我当时也是寄人篱下的感觉。”

    莫凡:“您后来对韩林儿下手了?”

    朱元璋:“这话怎么说?”

    莫凡:“您当时志在天下,经过10多年的打拼,您打败陈友谅等死敌,一统江南,至正二十七年(1367),您派廖永忠去迎接小明王之时,偷偷在船底砸了个洞...,解决了前领导人这个麻烦?”

    朱元璋:“呵呵,你既然都知道了,我也不会藏着掖着的了。他没有天子的气概。我必须取而代之。后来我攻下了集庆路,改名应天府,作为我的根据地。也算是有了自己的地盘了。”

    莫凡:“当时称皇称帝的很多,您听从了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朱元璋:“嗯。当时谁称王谁被灭!我才不想当那头葱!我是闷头发大财,这用你们文人的话说是韬光养晦!何况我当时东面有张士诚,西面有陈友谅,我不能掉以轻心啊。”

    莫凡:“你是在夹缝中生存下来的英雄,巧妙地利用了各方矛盾做大了自己。多亏了您身边有那么多谋士!”

    朱元璋:“嗯,我制定了先东后西、先南后北的大战略,开始准备推翻元朝的通知,救人民于水火之中!”

    莫凡:“您在鄱阳湖和陈友谅打了场打仗,您应该现在还记得吧?”

    鄱阳湖之战?朱元璋绝对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