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百官考绩

作品:《建业风云

    曹翦与张枫见赵泫心智已定,当下也不便多劝,只得再寻时机。

    赵泫将两人扶起来,三人仍旧围坐案边,谋划日后之事。

    “如今朝中的局势,我想听听二位的看法。”赵泫道。

    曹翦先说:“如今朝中独孤党与怀王党正分庭抗礼。独孤懿是三朝老臣,掌管中枢多年,人脉实力强盛。他的三个嫡子也入朝分掌三处要职。庶子们虽分散各州,但与独孤懿联系频繁,串通一气。这些年来,朝中资历深厚的老臣大半都依附他们,这班人沆瀣一气,形成利益同盟以此控制朝纲。”

    “怀王党相比东府党势力虽弱,但发展迅速,行动隐秘。近些来多培植年轻官员及重臣子弟。怀王装着礼贤下士的样子,又有博学儒雅的声名在外,那班年轻官员、学子皆对他甚是崇敬。是以怀王这些年暗中埋下的朋党势力,也在不断壮大。”

    张枫跟着说:“表面上东府党如今有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三司、礼院及谏院,朝堂尽由他们把控。但据臣所知,在官家与独孤党生了嫌隙之后,中书门下中已有不少人悄悄投靠了怀王,以作两手准备。怀王党掌有大半枢密院、御史台、学士院也都是他们的人,大理寺、太常寺、国子监也因对独孤党不满,如今处处偏帮怀王,日后恐怕有更多人投靠怀王,从长远计,怀王才是殿下您的大敌,不可小视。”

    曹翦又道:“好在,禁军三衙及皇城司、横行五司等处尚无他们的人员掺杂,咱们也可略略安心。”

    赵泫皱眉道:“不可大意,独孤党若想控制朝政,必会需要禁军的人力,你需得细细将你殿前司的人筛一遍方才能安心。”

    曹翦抱拳道:“是,属下明白。不知殿下是否打算与越王及明侯吐露实情?”

    赵泫沉默半响,道:“我不知道如果我说出来,明庭会作何反应,但老七是一定会极力反对的。况且,我也不想将他们卷入党派相斗当中,不如不告诉他们比较好。”

    跟着赵泫又安慰似的对他俩说:“你们放心,明庭与子悦品行良正,对天下亦有一腔热血,必不会去投靠独孤懿或怀王。”

    张枫道:“殿下心怀仁义,处处为侯爷与越王着想,令人起敬。但您如今官居要职,很多朝中大事不可能再置之事外,眼下殿下打算如何?”

    赵泫轻笑一声:“官家此番将我安排在参知政事这个位置上,本就是一着死棋。他想让我做磨心,被独孤懿与怀王互相利用,让他们斗到两败俱伤,他好坐收渔翁之利。而独孤党和怀王,一个是想与我连横,清除对手;一个是想与我合纵,包围对手,那我何不将计就计呢。”

    张枫明了道:“王爷是想守拙韬晦?”

    赵泫笑道:“到底是伯龄先生,一猜即中。如今我在朝堂实力不足,不如稳守让他们都以为我是无用之人,所做之事不过都是依仗官家声势而已,让他们对我放低戒心。”

    赵泫起身一边踱步思量,一边说:“就如今朝堂局势而言,官家有意要先除掉独孤家族,朝臣们自然也会望风而动。咱们正好顺水推舟,集中力量先除掉独孤家族。这期间,我们正可以不断提拔忠贤之臣,巩固在朝中的势力。等独孤党大势已去,他们空出来的位子,就由这些忠贤之人填补,而后才·····”

    “而后···,殿下打算对怀王下手吗?”张枫似乎看出赵泫眼中藏有不忍,试探的问。

    “当年我在行宫一人孤苦,只有二哥与淑娘娘肯时常照拂我,我们曾经也有兄弟之谊。我实不愿与他争锋相对。若独孤倒台后,他肯罢手,我便不与他为敌,但若他报了母愁仍不肯放手,那我也不会再顾念旧情。”

    曹、张互看了对方一眼,他们心中都很明白,要怀王收手根本就是难如登天。

    曹翦转变话头:“不知殿下打算利用何契机下手?”

    “眼下不就有个好机会吗?”

    “莫非是二月的百官考绩?”

    “正是,百官考绩是考核百官任内是否称职的大考,也是官员升迁贬黜的良机。想来独孤懿与怀王必会借此机会,将对方的人清除,我们何不助他们一臂之力,顺带挑选我们认为可用的能臣,以期来日。”

    张枫笑道:“这么说,百官考绩的确是个好时机。”

    赵泫道:“今日还需拜托两位的事情,一是请曹指使迅速排查禁军中是否有人依附独孤和怀王;二是请伯龄先生将中书门下那些见风使舵的人找出来,利用百官考绩先给他们一个教训。”

    三人又细细商议许久,只待日落时分,方才散去。

    百官考绩,是自前朝设立的官员磨勘考课制度。

    大周立朝后,太祖皇帝定下文臣四年一考,武臣六年一考的规矩,一直沿用至今。

    考绩由朝廷审官院主持,主要针对京中正四品以下,州府正三品以下的官员,进行包括任职年限,政绩,功过等方面的考核,以此决定是进行擢升或是贬职,同时也会针对有官员致仕后产生的空缺,选人填补。

    考绩前,最主要的是要选出一名主审官、两名副主审及十名审官的人选,由他们组成审官院,执行考绩。

    自怀王党与东府党分庭抗礼以来,为了将更多自己人补入中枢,他们在主审官的推举上,每每都有一场激烈的竞争。

    这日,文德殿中。

    “陛下,御史中丞葛常怀,统管御史台数年,为人忠正,为官清廉,身世减薄,族中亦无亲族为官,是此次审官院主审官的上佳人选。”朝会上,皇帝赵泽刚提出要推选主审官,怀王就首先上奏道。

    “陛下,先前数次百官考绩,均是中书门下首先提报人选出来,再交于陛下批复的。期间从未出现差池,官员审查考核也都顺利进行,此次百官考绩,微臣认为亦当践行此法。”三司计相独孤烈亦出列道。

    “正是因为先前数次百官考绩均由中书门下推举,年岁长久,难免人选范围固化,都集中在为官经年的老臣身上。而他们在朝中的关系复杂,容易导致考绩时受人情拖累,影响朝廷考绩效果,违背陛下提拔贤能的本意。故而,此次主审官可选非中书门下出身,持身正直,为官清廉的年轻官员出任,定能为百官考绩带来一番新气象。”怀王继续辩驳道。

    “怀王,你这是污蔑中书门下官员,皆为官不清,持身不正?陛下,怀王如此诋毁中枢官员,无凭无据妄加罪名让我等忠君之辈实难再忍,请陛下严惩怀王朝会失言之罪。”知谏院立刻出列道。

    “知谏院何必小题大做,众所周知,主审官人选需得为官方正,朝中无人脉、门阀、姻亲掣肘方才能心无旁骛的选拔人才。中书门下官员皆入朝多年,为官数载,哪个敢说自己在朝中无半点人情关系。怀王不过是就事论事,怎就被你冠上了朝会失言之罪。”大理寺卿出列为怀王辩驳道。

    “好了······”赵泽坐在龙椅上看着他们争来吵去,皱眉呵斥道:“次次朝会,次次吵,这是大周的朝会还是市井集市,你们把朝会轮对的规矩都忘到建业城外了吧。”赵泽说着单手扶额长叹一声。

    殿中众臣皆跪地道:“请陛下恕罪。”

    过了半响,赵泽道:“众位爱卿的意思朕都明白了,此事情朕会详加考量。今日身体不适,你们都散了吧。”

    说完,赵泽就令侍从官上前搀扶,起身离开。

    众臣行礼目送官家离去后,便依序卷班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