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独占鳌头
作品:《回到明朝玩网游》 二月十七日会试正榜填好后,张挂与礼部,此榜叫甲榜,而乡试中举则叫乙榜,所谓的两榜出身就是讲的此甲乙榜。张榜之后,就开始报喜。说起来的也是有趣,每当此时,街头的地痞无赖就会埋伏在途中,打伤报喜之人后抢夺喜报而去,为的就是那几贯喜钱,按照惯例报得越早,喜钱就越多。
“本科上榜者四百一十人,会元湖北景陵刘必达。”
看到这朱宏燚就放心,他还真怕什么蝴蝶效应,好在一切还是沿着历史的轨迹前进。至于他自己的名次,反倒是不太在意,对他来说只要上榜就好。
会试结束后就是殿试。殿试亦称廷试,历来便是三月举行。洪武三年初开科举,定殿试日为三月初三,后罢开科举十数年,待到洪武十八年方才再开科举,又定三月朔日为殿试日。到了成化二十三年,又改为三月十五。
天子亲策于廷,自然是非同一般的肃穆光景。但是到了嘉靖年间,天子亲策也就是挂个名头,真正主持考试都是天子亲近之重臣。比如天启二年这一科,主持廷试的就是孙承宗和袁可立。
和会试不同,殿试只考策论一篇。制策公布之时,满殿四百余名中式举人自是人人聚精会神,朱宏燚也不例外。当然他担心的是考题变更,待听明白今科制策乃是以文治武备、内修外攘后,朱宏燚顿时松了口气。对他来说需要做的不过是继续抄袭大业,然后等待发榜传胪而已。
相比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不用如同会试乡试一般在贡院中挤那小小的号房,入内受策时更不用搜身以查夹带,而且殿前备有茶水,考生不禁出入可以随时饮用。当然考试时间还是只有一天,而且黄昏必然收卷,不会再给蜡烛了。中午的午膳,官方只给宫饼一包,当然也可以自己带干粮。
此时皇帝早已退去,孙承宗的目光便在一个个士子中扫过,看到朱宏燚时不禁微微一笑。对于这个偶然发现的文武全才,他是异常的上心,尤其是会试结束那天,这小子提拜相的终南捷径。但他压根就不想入阁拜相,以他的背景来说和东林党是挂在了一起,若是留在京城留在翰林院,百分之百属于魏忠贤的打击目标。若是立刻和东林党划清界限,投靠九千岁,千古骂名和良心不安不说。崇祯上台之后一样会被打倒,说不定还会和顾秉谦一样,最后落一个有家不能回客死他乡的悲惨下场。
而且更可怕的还在后面,让魏公公和东林党这一阵折腾,大明朝离亡国也就是二十多年的功夫,按照他原本的想法,是准备到地方上混点实权,最好是像历史中的卢象升一样,拉扯出一支队伍,拼了老命也得把后金挡在关外。
可现在看来,他恐怕既躲不过魏厂公的迫害,还要陷入党争的漩涡,说不定最终还是逃不过那一刀。而且最可惜的是,他这一身武功,岂不是完全没有施展之处?怎么办,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