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盘水加剑

作品:《春秋悍刀行

    眼下儒风盛行,士子成林,相对三教中的释道两教,儒家门人数量最多,与普通百姓人家平日里最是能接触得到,但奇怪的是,儒家却反而是三教之中最为神秘的一教,看似普普通通,却是藏龙卧凤,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却不知七尺文弱身里浩然之气敢叫天崩。

    平日里,人们更多听闻的是释家佛门有高僧证得菩萨位,或者是道家的高道踏虹飞升,却鲜有听闻有儒家的文弱书生仅就读书能读出了个神仙来。

    一个甲子前,一年轻儒生在东海之滨的斩妖台上,跪拜皇天后土,从幽幽九天之上请下灭世天罚,将那南疆妖女诛杀,此事在当时已经算得上是够沸沸扬扬的了吧,但传到普通百姓的耳中,却觉得这里头就大有猫腻,很多人不以为然,认为那天罚定然是自发垂下的,不是说那南疆妖女作恶多端天理不容吗,多半是老天爷看不下去了,动了天怒,这才降下天罚将那妖女诛杀,而那个据说当时才及冠没多久的年轻儒生,不过是碰巧赶上了而已,且除此之外,也没有人看见这年轻儒生显露身手,怎么就一言断定仅仅双膝跪地的他就一步入圣境了呢?

    此刻,鸣雀山上,就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所谓由书入圣的说法很是嗤之以鼻,直到这会儿瞧见那读书人脚踏天书而来,这才恍然,感情以往都是在坐井观天。

    在经过鸣雀山庄仪门的上空的时候,忽然,不论是如天人傲立龙首的褐衣老人,还是那脚踏天书的麻衣书生,不约而同的向下俯瞰,两双目光均落在下方的同一人身上。

    妖主琅玕无悲无喜,先后与从天投来的目光相接。

    约莫是感受到了褐衣老人的异样,其脚下的九丈金龙猛然调转庞然如山的头颅,不偏不倚的正对着下方的妖主琅玕。

    九丈金龙如临大敌,张开血喷大口,气吞山口地发出一声暴吼,同时龙身盘旋婉转,看其架势似乎是想要朝着那彩衣女子凌空俯冲下来。

    这一变故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原本人们瞧见那五爪金龙庄严中正,且飞往其他方向,应该不至于伤害他们,这才胆大包天的留在原地不走,想要一睹天人风采,最好是能沾点神仙气,谁曾想,那金龙无端变脸,哪里还有半点之前的中正平和,仅就露出的那上下四根森白獠牙,便让人背脊生寒。

    眼前的这条万兽霸王身形何等庞大,不过才腾挪一下身子,头颅就仿佛要挨到下面的众人,距离是如此的近,以至于下面的人甚至可以清楚的看见血喷大口里的每一根锋利牙齿。

    面对这样一个仿佛投足间便可毁天灭地的大家伙,下面的人们只觉得自己渺小如蝼蚁,当死亡降临,似乎除了放声惊叫和昏厥过去之外,竟是再无其他选择。

    李玉宸紧挨着妖主琅玕,头这几重的心法他都早已熟烂于心,但按理来说,修炼一途理应要循序渐进才是,稍有差池都可能前功尽弃,甚至走火入魔,然而李玉宸此刻却显然有违背这一武学大忌的嫌疑,竟然在第二重的“水中捉月”尚未完满的情况下,开始参悟第三重的“盘水加剑”。

    此刻,李玉宸只觉得腹中加有一剑,剑长不过三寸,却剑气滚烫灼龙壁。

    一旁,妖主琅玕和吴文卿很快发现了李玉宸的异样,只见后者背后的那柄紫雷竹剑颤鸣不已,似乎欢快之极。

    吴文卿一眼便看出后者似乎有了可遇不可求的机缘,当即不发出一丝声响地退到一边,以防打扰了他感悟。

    妖主琅玕的眼中闪过一抹赞许,也默不作声的退到一边,有意无意的与吴文卿互成掎角之势,恰好将李玉宸护在其中。

    忽然,一道粗壮如山峰的紫色雷电划破雨幕,横亘天际,同时轰隆雷声滚滚垂下,将千雀坪震得微微颤动。

    二十四节气里,有惊蛰之说。惊蛰者,春雷惊蛰虫也,蜇虫惊而醒。轰隆闷雷传入李玉宸耳中,只见这位年轻后生如蜇虫惊醒,豁然睁眼。

    反手拔剑,凌空刺出,剑尖不偏不倚的点在一滴正下坠的水珠上。

    一滴撞一滴,珠珠相撞,以那从剑尖上发出的无形剑气为线,线窜珍珠,然后在空中拖曳成剑。

    雨幕中陡然形成一柄三寸水剑,晶莹剔透,好看之极,三寸之中却是剑意惊人。

    水剑如箭,以势如破竹的姿态刺穿地面,然后没入不见,只在原处留下一漆黑小洞。

    (ps:听取了主..编的意见,将书名换成了现在这个,不知道大伙觉得有没有爱。求推荐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