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查阅史料

作品:《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

    赵海平懵了,跟着他的副将们也懵了。

    秦将军.这是怎么了?

    怎么刺中敌将,自己也坠马了?

    秦将军的枪法有问题啊...怎么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副将们很疑惑,但此时也来不及反应了,因为敌军已经围了上来,这些副将和兵卒也只能围着赵海平勉力撑持。

    赵海平倒是还想再翻身上马,但乱阵之中,敌军不断地向他这个主将发起进攻,即便他有心上马,也根本找不到合适的机会。

    更何况,他手中的槊太长了,本来就是马战兵器,可如果用环首刀,又太短了,敌军的将领骑在马上可以随意向他攻击。

    最终只能是在重围之下饮恨倒地。

    又回到最初的。

    赵海平有些怀疑人生,开始复盘之前的战斗。

    “为什么我好端端地用槊去刺敌将,自己也坠马了?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没错,可这种反作用力未免也太强了一些,我明明双腿夹着马腹也还是被这是個好现象。

    很快,赵海平查到了一些相关的记载。

    “嗯....无马镫时代的骑兵作战方式,一直都没有非常确切的答案,毕竟距离现在太久远了,只能依靠一些古代的史料和出土的文物来推断。

    “在现代人已经习惯了马镫的情况下,无马镫骑乘已经是一种相当罕见的骑乘技巧。据说某节目组想拍一个成建制无马镫骑兵部队的大场面,结果尝试了很久都没能完成,就是因为根本找不到那么多会骑无镫马的演员。

    “也就是说,马镫的出现确实极大地降低了骑兵的训练成本,也让骑兵在马上可以做出更多的战术动作。

    “但要说没有马镫就不能骑马,那也不至于。因为出土的很多文物和壁画都说明,没有马镫的年代,骑兵也是可以在马上作战的。

    “有一派观点认为无马镫时代,骑兵对战时要下马作战,或者只能在马上使用投枪、弓弩等远程攻击手段,这显然是错误的。

    “那么接下来看一下无马镫时代的主要攻击姿势。

    赵海平又查找了一番,发现这方面国内的记载不多,反倒是西方能找到的资料更多一些。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长枪都是骑兵最常用的武器。

    这很正常,毕竟长枪的特性就决定了它不论是步战还是马战,都是最容易使用且最高效的杀人兵器。

    “长枪的持握简单来说分成三种,正握、反握和夹枪冲锋。

    “夹枪是后面发展出来的冲击力最高的技巧,但那多半是有马镫的年代才能尝试的。因为两个骑兵高速对撞时,如果骑兵不松手的话,那么骑兵和长枪就会成为一个整体来受力,汽车尚且需要安全带来固定驾驶员的身体,在马上如果没有马镫承受这种冲击力的话,光靠双腿夹住马腹的摩擦力是肯定不够的,必然会被带下马

    “而我第一次莫名其妙地坠马也是因为跟槊一起承受了两马对撞的冲击力,这才和敌将一起落马了

    “所以常见的攻击方式是正握、反握两种,正握用于刺击骑兵,而反握用于刺击步兵,尤其是反握向下刺击,应该是无马镫时代最常见的一种攻击方式,因为这样的攻击最稳定、最不容易出问题。

    “当然,也不排除某些名将天赋异禀,能够在无马镫的情况下仍旧以耍杂技的方式在马上维持身体的平衡并双手持武器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但那绝不是现在的我应该幻想的.

    赵海平翻了一阵资料之后,自己对着空气比划了两下。

    没办法,即便查了資料,具体的作战方式還是只能靠自己脑补。

    毕竟那个年代又没有任何的作战画面留下来,即便可能有壁画,但壁画的内容也有可能是经过美化、加工过的,不完全可信。

    赵海平只能根据自己在步战的时候用长枪的战斗经验,来自己构想上马之后作战的情况。考虑许久之後,赵海平决定不再纠结这个问题,因为纠结也没意义,还是得在实战中继续琢磨。

    而后,他又开始查阅这场战争的相关史料。

    好消息是秦开云作为当时的一代名将,史料很容易查到,而坏消息则是,这段历史赵海平其实听说过,只是没能第一时间将史料的内容与自己看到的战场画面联系起来。

    关于这次的战斗,许多二次加工内容有很多,但都不太可信,最为可信的只有史料原文上的这么几句话。

    “毅累世枭猛,生习战阵,咸云万人敌。....开云引轻兵袭之,未至十余里,毅惊,来逆战。开云望见毅麾盖,策马直往刺之于万军之中,斩其首还,诸将莫能当者,重围遂解。”

    这里的“毅”是指高毅,同样是当时的一代名将。

    赵海平沉默良久,從牙缝里挤出来一句话。

    “设计师我谢谢你了,你特么是真看得起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