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1 九部的解决办法

作品:《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最新网址:www.xs.fo</p>九部会议室,会议继续进行。

    既然决定了要改变现状,改变这种弊端,杨小涛也没拖沓,准备在会议上拿出解决办法。

    其实,几人都清楚,这解决办法就一个。

    那就是将部门精简下来,多余的部门,重复的职能,闲散的人员通通割掉。

    只是这些精简下来的部门人员需要妥善安排。

    现如今,这些人端着的可都是铁饭碗。

    是当家做主的主人,谁敢乱动?

    九部才成立多久,弊端就这么大。

    那其他工厂部门能没有?

    部门领导能不清楚?

    不,应该很多人都意识到这种弊端,但有谁真的敢动?

    为什么没人敢动?

    几人心知肚明。

    要不然三机部的章老组织内审的事影响那么大?

    到现在为止,三机部仍旧有反对的声音。

    归根结底,就是因为章老动了工人的铁饭碗。

    既然三机部能动,那其他工人呢?

    谁不是好容易端上铁饭碗,谁不是宝贵的不行?

    这也是为何只有三机部跟九部有内审部门的原因。

    当然,九部的内审部门那是从最开始就有的,是传统。

    谁都说不着。

    你要是不想被查,那就离开九部。

    离开待遇丰厚的九部。

    这…

    没人傻的离开九部。

    所以,就只能默认这种情况。

    几人沉默着,杨小涛手上的钢笔不时点着桌子,随后看了眼众人这才说道,“既然大家都不说,那我说一下!”

    杨小涛开口,杨佑宁、陈宫老洪几人都抬头看过来。

    这话,也许只有杨小涛敢说,能说了!

    “既然人员冗杂,人浮于事,那就精简人员!”

    “还有部门职能重迭,那就精简部门!”

    “从今天开始,九部组建工作组,进行精简机构与裁撤冗余职位的工作!”

    “相同职权的部门,首先进行合并,以前不管有多少,合并后只许保留一个部门!”

    “部门人员采取竞争上位,人浮于事,能力不足的,通通到车间当工人。”

    “不是很多工厂说工人不足,完不成任务吗?”

    “那就给他们人!”

    杨小涛说完,立马看向杨佑宁,“老杨,这件事,你带头!”

    “就从津门电子厂开始!”

    “年前拿出样板来,年后正式推行!”

    杨佑宁没想到杨小涛将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他,更没想到还这么着急。

    现在都十二月中了,距离过年就一个半月。

    这让他怎么完成。

    可不等他说话,杨小涛再次看向一旁的王国栋,“王叔,你做副手!”

    王国栋自然明白杨小涛的心思,有这事杨佑宁圆滑起来很难办,那就得他来做这个恶人。

    至于影响么…

    反正他又没啥野心,也清楚自己做到这个位置,升到这个职级基本上是做到头了。

    而且,杨小涛可一直都是自己人啊!

    帮杨小涛,就是帮自己。

    “明白!”

    见王国栋一口应下来,杨佑宁也没了退路。

    更重要的是,这件事上他不能退缩。

    否则以后这九部就没他位置了。

    “有什么困难解决不了的找我!”

    “这件事,必须做好了!”

    “咱们既然知道这是个脓疮,那就别怕挤破的疼痛!”

    “我还是那句话,这事不仅要做,还要做好!”

    杨小涛拍着桌子,脸上的严肃从未有过,这也是杨佑宁陈宫几人从未见过的。

    同时心里也清楚,杨小涛这次是要动真格的了。

    会议结束,杨小涛直接回到办公室。

    杨佑宁则是将陈宫王国栋叫到自己办公室里开始商量起来。

    “老陈,这件事你得帮我!”

    杨佑宁直接开口求助,陈宫也没拿捏,“废话,这件事你就是不说,我还能不帮?”

    两人在一起搭档多年,这点事他们心里门清。

    为啥杨小涛非要杨佑宁来牵这个头,而不是让发现问题的老洪来,那是因为他们都是杨小涛的心腹班底。

    当然,也有老洪的身份问题,不太合适。

    但更重要的还是杨小涛一路走来,他们都是跟在身后的利益既得者。

    借用当初七机部王老的一句牢骚话,九部缺了谁都行,就是不能缺杨小涛。

    还有更难听的,不过这话不是王老说的。

    那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跟在杨小涛身后,就是个碌碌无为的人,也能坐上高位。

    所以这活,只能交给他们几个来。

    一旁的王国栋突然笑起来,“小杨点老杨的名,其实就是给咱们机会!”

    “我看,要不把老徐也拉来吧,正好凑齐当初轧钢厂的四大厂长!”

    王国栋只是开个玩笑,可杨佑宁跟陈宫却是对视一眼,脸上立马露出笑容。

    “老王,都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这跟小杨在一起,进步了啊!”

    陈宫满意的拍着王国栋的肩膀,一脸的欢喜。

    王国栋张张嘴,随后拍开陈宫的手,直接从对方口袋里掏出一盒烟来,“老陈,你再说我坏话,老子天天抢你烟!”

    陈宫气急,“你丫的要不要脸了,老子这月份额都没了!”

    王国栋却是毫不在意,“瞎说吧你,昨天你去小杨办公室里还顺了一盒,真当我不知道啊!”

    “你丫的,臭不要脸啊…”

    杨佑宁却是不管两人的吵闹,拿起一旁的电话就打了出去。

    这事宜早不宜晚,最好早点定下章程啦。

    “喂,我是杨佑宁,找一下徐远山…”

    傍晚时候。

    小酒馆里。

    杨佑宁陈宫王国栋看着走进来的徐远山,三人都笑了起来。

    “你们仨搞什么名堂,专门请我喝酒?”

    徐远山正忙着工厂消炎药的扩大生产,最近南边北安跟南安都快打出脑子来了,这消炎药的出口订单是一天比一天多。

    这种好事,他这辈子是没遇到过。

    当然,最初的那种兴奋,现在也变得平常了。

    只是仍旧不敢怠慢。

    毕竟这都是钱啊。

    “老徐,请你喝个酒真难啊!”

    “打个电话都是秘书接,还说啥我们厂长忙,一会儿给您打回去!”

    “啧啧,还是个女秘书!”

    “老徐,你这大老爷们可别犯错误啊!”

    陈宫一副哎呦的样子,就像被徐远山瞧不起似的。

    “陈公台你他娘的少来这一套!”

    “还有你们家,一个个打我进来就没安好心,你们啊…”

    徐远山坐在座位上,拿起桌上的茶壶倒着水。

    “有啥事就痛快说,别搞那些虚头巴脑的!”

    说着就拿起杯子喝水。

    陈宫听了眼里带笑,让后冲杨佑宁使眼色。

    后者立马会意说道,“小杨安排了个任务,让我们将没用的人开除!”

    噗…

    徐远山一口茶水喝了一半立马喷了出去。

    好在他还知道对面的是杨佑宁,这才在最后时刻侧过头去喷在地上。

    咳嗽两声这才回头,“啥?”

    “你说啥?”

    杨佑宁拿起桌上的茶壶给徐远山的杯子倒上水,这才开口说道,“老洪查账,发现…”

    “我们几个开会,杨小涛同志决定裁撤冗员,精简机构。”

    “现在,这件事教给我们了!”

    杨佑宁将情况说完,徐远山起身就要走。

    “你们仨干就行了,找我干嘛?”

    “我是化工厂的,这事跟我没关系,你们别扯上我!”

    徐远山立马就要离开。

    他就知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这仨人是一起来算计他啊。

    “行了老徐,咱们自己人你还拿捏个屁啊!”

    陈宫看着徐远山站起来立马开口道,“谁不知道咱们当初轧钢厂的四大厂长啊。”

    “这事,你跑不了!”

    徐远山听陈宫这样说,站在原地愣了好一会儿,又看看三人一副淡定样子,最后还是叹了口气坐在一旁的凳子上。

    见此,三人都笑起来。

    “来来来,喝酒喝酒。”

    王国栋给徐远山倒满酒,徐远山没好气的说道,“你们三个坑货啊,这事是咱们能抗的住的?”

    说完,却是端起酒杯碰了下。

    杨佑宁却是无所谓的说道,“扛不住也得抗!”

    “不然,你让谁抗?”

    徐远山没说话,四人仰头将酒喝完。

    啪嗒

    酒杯放在桌子上,徐远山明白,这件事还真的他们四个来。

    不为别的,就机械表扩展出去的那些工厂,换个人来谁能命令的动。

    就他们这些老厂长,老主任出马最好使。

    “其实,这冗员冗事的事儿,我早就看不惯了!”

    “一个采购发出去,竟然需要流转七八个部门,他奶奶的,东西买来,人都闲出毛病了!”

    徐远山拿起筷子吃着饭菜,同时抱怨着。

    杨佑宁只是点点头。

    事情大家都知道,只是以前都不想碰,可不代表他们就会认同。

    “哥几个,我觉得吧,这次,咱们既然做了,就做大一点!”

    陈宫突然眯起眼睛淡淡开口。

    而陈宫一说,杨佑宁几人都看过来。

    心里都是一突。

    这家伙,心眼子最多,出的鬼主意也最狠!

    两天后。

    九部总部突然发出一则公告,登时在四九城引起轩然大波。

    虽然此公告面向的主体是九部的合格工厂部门以及在职工人。

    但公告的内容却是让整个工厂工人坐立难安。

    尤其是工厂的中高层管理者,更是惴惴不安。

    因为公告内容有两个。

    第一,鉴于工作效率低下,行政效率低下,九部成立专项工作组。

    第二,以公开调查问卷的方式,听取工人同志对专项组成立的态度。

    前者,在公告中表明态度,就是要改变现在冗员冗事的弊端,其中列举了一些事例。

    后者,用陈宫的话来说,就是拉拢大多数,改变极小数。

    让大部分工人以主人翁的意识参与进来,跟专项组站到一起,减少阻力,加强双方的联系。

    毕竟,那些冗员相比较生产工人大军就是少数。

    拉拢住大多数,也方便专项组任务的开展。

    公告一出,其他地方的反应暂且不说,单单在总部里就闹出不少动静。

    工人一听有这种需要他们参与管理好事,态度那是相当积极。

    参加调查问卷都不用人说,一个个的就跟打鸡血似的,恨不得在问卷上再加几条,好彰显一下他们当家做主的权利。

    “老陈,你这狗头军师真有两把刷子!”

    站在办公室窗户前看着下方忙碌的现场,王国栋不由感慨着。

    反正让他来做这事,估计就是直接下发通告,限期整改了。

    可这家伙这样一搞,大部分工人都站到专项组这一边,成了大势所趋。

    至于工人会不会不同意?

    那不存在的。

    不说这年头工人当家做主的积极性,就是那些工人平日里看管理者的神情就知道,肯定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陈宫听王国栋这样说,却是没有回应,而是看着面前正在统计的数据,脸色凝重。

    见陈宫不回应,王国栋走到跟前,“我说,怎么了?”

    陈宫将报告递上前,“看看吧。”

    “我说为啥杨部非要搞这些,你瞅瞅,工人群众的眼睛啊,雪亮着呢!”

    王国栋听了拿起一份统计数据,只看了两眼就长叹一声,“看来,咱们以前想的太多,顾虑的也太多了。”

    王国栋说完,陈宫从座位上站起来走到窗边,“是啊,谁能想到,这积攒下来的怨气,竟然这么多。”

    “这次啊,咱们九部,又要站在风口浪尖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