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八龙三若

作品:《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虽然荀彧、荀谌、荀攸都认为像袁绍、刘表这样的传统士族豪门再难像以前那般获得最后的胜利,但荀谌还是来到了袁绍麾下做事。

    这其实是颖川荀家分散投资的典型表现。

    这样无论将来袁绍和曹操哪一方获胜,荀氏都将是胜利者。

    对于像颖川荀氏这样的世家来说,这都属于常规操作了。

    荀谌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少年,即便本人并不看好袁绍,但在袁绍麾下也是兢兢业业,克己奉公。

    只不过后来因为荀彧和荀攸在曹操的表现太过耀眼,导致袁绍因此对他起了疑心,遂不再重用。

    这样一来荀谌也就顺水推舟,年纪轻轻就进入了佛系状态。

    但佛系归佛系,他却从来没有向曹操麾下的荀彧和荀攸出卖过有何袁绍军的任何情报,更没有想过要弃袁绍而去。

    因此当张绣派人来与他接洽的时候,荀谌十分感动,然后拒绝了他。

    荀谌本以为这件事情到此就结束了。

    没想到张绣派来的人韧性十足,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几个字不折不扣地执行了下来。

    一次又一次被自己拒绝之后仍不放弃,荀谌实在莫得办法,干脆就此避门谢客,不再见客。

    不过他没有将这件事情告诉袁绍。

    他心里十分清楚,一旦被袁绍得知了这件事情,那個叫白仲的家伙就死定了。

    虽然这家伙有点烦人,但是通过前几次跟对方的交谈,荀谌还是颇为欣赏他的。

    再者如今大战在即,荀谌也不想袁绍因为这件事情分心。

    所以当听到有白仲又来的时候,荀谌想都不想就拒绝了。

    “先生,今日来的并非是之前那人。”

    “哦?”

    荀谌听到来的不是白仲,不禁奇道,“来者何人?”

    他不认为除了白仲还有人会在这个时候找上自己。

    “那人说他叫纪灵,跟先生乃是旧识。”

    “纪灵?他也来了冀州?”

    荀谌先是一怔,随即叹了口气。

    纪灵乃是袁术帐下头号猛将,相当于袁绍麾下的颜良。

    淮南一战,袁术被张绣打败以后投奔袁绍。

    不久之后,纪灵也追随袁绍而来,可谓是相当忠诚了。

    只是如今连他都来了冀州,可见袁绍这一次是真的急了,为了这一战竟然连袁术都召唤了过来。

    “先生,可要见他?”

    荀谌的确是跟纪灵打过交道,只是在如今这种敏感时节,跟他见面终究有些不妥。

    正思忖间,又有人来报曰:“吕奉先求见。”

    “吕布?”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荀谌一下子愣住了。

    “荀谌还是不肯见月凉。”

    自从按照张绣的要求化整为零以后,诸葛亮便选定了并州作为他的暂时的落脚点。

    除了他们这一队之外,甘宁和韩琼去往青州,太史慈和高览则是前往幽州。

    这样一来,张绣这次带的人就在袁绍势力范围内的四州全部铺开,可以说是真正的做到了深入敌后。

    嗯,也不能说是敌后。

    毕竟直到现在为止,张绣和袁绍并不能算做是敌人。

    非要说的话,那就是袁绍因为张绣抢了他儿媳妇的事情,单方面将他当成是自己的敌人。

    书归正传。

    并州治所在太原郡晋阳,人口仅次于冀州和青州,在北方边境的幽州之上,排在袁绍治下四州中的第三位。

    诸葛亮之所以选择在此处落脚,主要还是因为它的地理位置。

    熹平六年,汉军在与鲜卑的作战中大败,时至今日,像朔方、五原、云中、上郡以及西河的一部分区域都已经被鲜卑占领。

    此刻铺在诸葛亮面前的并州地图,就有一部分被诸葛亮特别标注出来。

    因为田丰和沮授和他一路,所以招募袁绍麾下人才的任务也就顺理成章的交到了诸葛亮手上。

    “意料之中”,田丰听到诸葛亮的话,并不觉得意外,“荀友若为人谨慎小心,必不会在这种时刻与白月凉相见。”

    “孔明不必费心了,只要主公一日不败,友若便不会叛之。”

    就在这里,沮授插口说道。

    这段时间沮授其实还是有些郁闷的。

    他已经再三明确表示了自己不会替张绣办事,以及迫切地想要回到袁绍身旁的强烈意愿。

    可诸葛亮就是不肯同意。

    哪怕他留在这里什么都不干。

    诸葛亮的态度比他还要明确,你可以不干活,但就是得上班。

    张绣不是曹操,对于沮授有救命之恩,沮授个人修养不差,所以在这种情况也实在做不出来偷一匹马去见袁绍的事情。

    于是就一直这样郁闷地留在诸葛亮身旁。

    “哦,不知公与有何高见?”

    听到沮授这么说,诸葛亮当即转向沮授,好奇地问道。

    沮授淡淡说道:“以授之见,孔明还是莫要再打友若的主意。

    就算张将军再欣赏此人,也要等我主弃之以后再做打算。”

    诸葛亮微微一笑:“莫非公与也是这般心思?

    只要袁本初弃之,便会降于我主?”

    沮授:_〆(′Д`)

    说荀谌就说荀谌,扯我干什么?

    你有意思吗?

    诸葛亮用一句话怼的沮授去生角落里画圈圈生闷气,跟着便转向田丰:

    “元皓,可将荀友若生平再与我细说一遍?”

    “自是无妨。”

    田丰点了点头,便把他知道有关荀谌的事情事无巨细说了一遍。

    荀谌,字友若,和曹操麾下做事的荀彧、荀攸同样出自颖川荀氏,是荀彧荀文若的弟弟。

    说句不客气的话,此时的荀氏乃是中原影响力最大的世家。

    家主荀淑品行高洁,被人称为“少有高行,博学而不好章句,多为俗儒所非,而州里称其知人”。

    就连当世名贤李固、李膺等都尊崇他为师,有着“莅事明理,称为神君”的极高评价。

    荀淑有八子,分别是荀俭、荀绲、荀靖、荀焘、荀汪、荀爽、荀肃、荀旉。

    因为这八人都极富才名,所以被世人称之为“荀氏八龙”。

    荀氏八龙当中,第六子荀爽最为知名。

    荀爽官至司空,因此也有“荀氏八龙,慈明无双”的美赞。

    到了荀淑孙子辈,荀氏依旧是人才辈出。

    荀彧、荀谌、荀衍、荀悦等人皆是当世名士。

    这一代人当中,由于荀彧字文若、荀谌字友若、荀衍字休若,故又被人称为“荀氏三若”。

    再加上一辈的荀氏八龙,二代人遂被合称颍川荀氏“八龙三若”。

    由此可见荀氏一族在中原的影响力。

    荀谌最初加入袁绍的时候,被其奉为谋主,地位还要在田丰、许攸、沮授等人之上,是袁绍当之无愧的首席谋士。

    可惜后来荀彧和荀攸在曹操麾下的表现实在太过耀眼。

    尤其是荀彧,直接被曹操视作他的“子房”。

    在曹操南征北战之时,荀彧一直负责居中持重,处理军国事务,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等多有建树,被敬称为“荀令君”。

    正因如此,袁绍便对荀谌起了疑心。

    但是他没有任何证据,所以只能是渐渐将之疏远。

    特别是随着投奔袁绍的人才逐渐增多,四梁八柱体系达成以后,袁绍已经不愁无人可用,便不再像一开始那般倚重荀谌。

    荀谌的性格也不像田丰、沮授那般刚烈,所以袁绍这样对他,他也就干脆躺平,渐渐淡出了袁绍的核心谋士团队。

    因此有关他的事迹并不多。

    然而荀谌事迹虽少,却极为耀眼。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游说韩馥一事。

    这件事情虽说是由逢纪提议,但从执行到最后的收尾都是由荀谌独立完成。

    要知道当时的袁绍还是勃海太守,韩馥却是冀州牧,地盘实力比起袁绍要强得多。

    可荀谌愣是凭借一己之力对韩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韩馥心甘情愿搬出官署,还把自己的儿子把冀州牧的印绶送交袁绍。

    最终袁绍代领冀州牧,自称承制。

    至于韩馥,只得到了一个奋威将军的空头衔,既无将佐,也无兵众。

    最后更是因为担心袁绍要害他,在厕所自杀而死。

    一个诸侯死的这般憋屈,可谓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

    即便到了今天,田丰都觉得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要知道那不是什么鸟不拉屎的地方,那是冀州!

    不但是河北经济和人口第一大州,哪怕放到汉十四州当中,也是仅次于益州、豫州、荆州的存在。

    事实上,冀州的实力并不比豫州强多少。

    但是冀州除了黄巾起义以外,较少受到战争摧残,所以它的地位才会变得这般重要。

    袁绍刚一拿下此州,立刻就成为了北方实力最强的诸侯。

    就是这样一个大州,却被荀谌兵不血刃,仅靠三寸不烂之舌为袁绍拿下,如果不是亲眼见证,田丰说什么都不肯相信。

    “虽说攻心为上,但友若之辩才,便是孔明也难以与之相比。”

    说到一半的时候,田丰还忍不住拿他跟诸葛亮做了一个小小的比较。

    诸葛亮知道这是田丰在表达这段时间总是辩不过自己的一个小小报复,闻言笑了笑没有说话,只是用手势示意田丰继续。

    然而二人都不知道,在另一个世界里,诸葛亮同样有类似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