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汝南兵变

作品:《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当曹操说出自己不再攻袁绍的主要原因以后,众人闻言纷纷称是。

    李典和于禁更是目露了然之色。

    十多天前曹操撤军的时候,两人便已经想到了这一点——即便没有张绣,此时也不是趁胜追击的时候。

    从另一方面来说,有了张绣的介入,更不应该急攻了。

    果然,只听曹操又说道:“况如今那张绣欲趁吾与袁绍相争之际,行那渔翁得利之事,吾又岂能令其如意?”

    众人闻言皆叹服之。

    此事便也就此定下。

    曹操虽然不打算再攻袁绍,倒也没有急着返回许昌。

    他在仓亭盘桓数了十日,一方面整顿兵马,清点收获,慢慢消化此战所得。

    另一方面则是与众人商议如何破局。

    此时探马也传回了最新消息。

    袁绍卧病在床,袁尚、审配紧守城池。

    袁谭,袁熙、高干皆回本州。

    至于先前阻挡了曹操的张绣麾下一众兵马,却仿佛是消失了一般,彻底没了消息。

    面对这种局势,荀攸、程昱,包括从袁绍那边投过来的许攸都没什么好办法。

    别看官渡之战和仓亭之战曹操获得了胜利,但那两场战役都是袁绍主动发起的。

    正如曹操分析的那样,纵然连胜两场,此时依旧不是征伐河北的好时机。

    袁绍虽然卧病在床,但他虎踞冀州多年,有袁尚、审配代他守城足矣。

    袁熙麾下有吕布,袁谭麾下有纪灵,都不甚好惹。

    唯有高干看上去是个软柿子。

    可并州位于幽、冀之西,若要攻之,势必牵一发而动全身。

    所以最好还是等袁绍像之前那般主动才好。

    可袁绍现在已经病了,只怕是难以再像之前两次那般送人头了。

    此外,隐于暗处的张绣也令曹操警惕,不得不防。

    在没有确切的消息之前,他是不打算再轻举妄动了。

    只是曹操还没等到冀州和荆州的探马返回,许昌的信使却到了。

    却是荀彧声称刘备这段时间已在汝南聚数万之众,如今更是趁曹操出征河北,亲自引兵乘虚来攻许昌。

    “岂有此理!”

    听到刘备这货居然也来趁火打劫,曹操又惊又怒,拍桌而起。

    当初自己本能在徐州一战将其剪除,却因张绣干扰没能成行。

    如今他却在自己后方搞事,当真烦人!

    不过此事也不能不管。

    与众人议过,曹操便留曹洪屯兵河上,虚张声势,以防万一。

    自己则是亲率大军前往汝南,迎击刘备。

    自此,仓亭之战完全结束。

    建安六年,官渡之战后的第二年。

    这一年跟建安五年一样,同样发生了不少足以载入史书的大事。

    四月,曹操在仓亭大破袁绍,袁绍自此一蹶不振。

    六月,先前一直默默积蓄力量的刘备得汝南诸县响应,起兵反曹,拟攻许昌。

    七月,曹操率军亲击汝南,迎战刘备。

    “刘皇叔还是太急,他看似聚集数万之众,然则士卒未经训练,实则无法与久经战阵的曹军匹敌。

    纵然关羽、张飞皆有万夫不当之勇,可惜无人可用。”

    刘备在汝南起兵的消息传到邺城,诸葛亮颇为惋惜地对张绣说道。

    “他把曹操和荀彧都想得太简单了。”

    张绣自然是比诸葛亮更清楚刘备不会成功。

    闻言笑道,“他曾邀子敬共同出兵,却被子敬以兴霸不在为由相拒,只怕如今心中还有怨气。”

    “莫说兴霸,便是主公麾下诸将齐聚,亦难以攻破许昌。”

    陈宫毫不客气地说道,“许都乃曹贼立身之本,天子与众臣皆在,岂能那般轻易便被攻下?

    皇叔虽然人品高洁,却也恐极难克贼。”

    张绣听陈宫这么说,突然想起一事,忍不住问道:

    “公台,若让你此刻去相助,刘玄德可胜曹操否?”

    陈宫闻言脸色一变,直接对着张绣跪下:

    “主公,宫绝无二心!”

    他还以为张绣是听了自己刚才在夸刘备,故意拿话来试探自己,因而才表起忠心。

    张绣闻言顿时一脸无奈。

    这货怎么又来这一套?

    他依稀记得以前就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可看着陈宫一脸惶恐的模样,他就知道自己不安慰两句,对方肯定不会放心。

    因此也只能将其扶起,同时耐心说道,“绣只随口一问,并无怀疑公台之意,公台切莫如此!”

    见张绣表情真挚、言辞恳切,陈宫方才放下心来。

    张绣也是暗暗舒了一口气。

    真是麻烦,这些聪明人总是容易想太多。

    “若宫在皇叔处,定当劝他继续蛰伏,且寻一处徐徐发展,再图大计。”

    “那……多久方能击破曹操?”

    陈宫闻言苦笑,“主公当真是……太看得宫了。

    荀彧、荀攸、郭嘉、程昱等人才能皆十倍于吾,宫何德何能,敢与曹贼相争。”

    张绣笑了笑,转向诸葛亮,“孔明呢?”

    印象中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的时候,他曾以为只要二十年就足以平定天下,再回隆中耕田。

    却不料这一出去便再也没能回来。

    张绣正是想到了这一点,才会开口发问。

    诸葛亮沉吟片刻,亦是摇了摇头,“亮亦无能为力。”

    “啊?”

    诸葛亮的回答却是出乎了张绣意料。

    说好的二十年平定天下呢?

    这时的曹操还没有拥兵百万之众,远远不到“此诚不可与之争锋”的地步吧?

    怎么就无能为力了呢?

    诸葛亮有些无奈地看了张绣一眼,“有主公在此,便是再多个亮在皇叔麾下亦是无用。”

    张绣闻言不禁一乐。

    哈,亮亮什么时候这么会说话了?

    不过想想他说的也对,自己截胡了诸葛亮和赵云这两個最重要的文臣武将,还有魏延、黄忠这样的一流人才,这个世界的刘备只怕真是再难雄起了。

    想想还真有些挺对不起他的。

    没关系,就跟之前想好的那样,到时候能帮就帮,关键时刻保他一命便是。

    又聊了几句,诸葛亮便正色道,“主公在河北盘桓日久,如今大战已毕,当是时候返回了。

    曹操探马已来过数次,主公虽数次将其瞒下,但袁绍军中之人行事粗鄙,难免为其发现。

    若被曹操得知主公一直在冀州,只恐日久生变。”

    张绣闻言点了点头。

    诸葛亮说得不错,如今连刘备也反了,恐怕自己在曹操心目中的仇恨度又增加了不少。

    再者自己离家在外将近一年,也是时候回去了。

    反正现在已经跟袁绍达成了盟友协定,他的身体也日渐康复,想必是不会再像历史上那样速死了。

    袁绍不死,曹操就别想一统北方。

    那样一来留给自己的发展时间就更长了。

    搞不好诸葛亮二十年平定天下的目标还真有希望在自己手中实现。

    想想还真有些小兴奋。

    “沮公与跟其他人谈得怎么样了?”

    听到张绣这话,诸葛亮看向张绣的目光不由变得有些奇怪。

    张绣先前以袁绍为威胁收降了沮授,如今又派他去挖袁绍的墙脚……

    这种行为怎么说呢?

    总感觉有些卑鄙啊。

    不过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诸葛亮倒也不是那种迂腐的人。

    只要结果是好的,在某种程度上的确可以忽略过程。

    如今看来张绣这一招的确不错。

    原本闭门谢客的荀谌在仓亭之战以后态度也有了松动,如今虽然还没有给出确定的答案,但跟沮授、陈宫,包括诸葛亮自己的往来也多了起来。

    逢纪也有点那方面的意思,不过比起荀谌就要矜持不少。

    唯有审配,一直都以军务繁忙为由,从来没有答应过沮授的邀请。

    听诸葛亮说完这些以后,张绣想了想便做出安排:

    “孔明且留在此处,吾令兴霸、子义二人带三千人助你,可足否?”

    诸葛亮摇头道:“三千太多,一千足矣。”

    “一千,会不会太少?”陈宫忍不住说道。

    “兴霸、子义皆乃勇猛之士,若事有变,一千精兵足以成事”,诸葛亮谨慎地说道,“人数一多,反倒引起袁绍忌惮。”

    张绣点了点头,其实他也觉得三千人有些多了。

    不过总要诸葛亮自己说了才放心。

    离别之际,双方皆是有些不舍。

    只因这一去极有可能又是一年半载不能见面了。

    为了冲淡这股离别的气氛,诸葛亮不禁笑道:

    “主公不妨猜猜,曹操击败皇叔需用多少时日?”

    张绣想了想刘备在汝南的兵力,又回忆了一番三国演义的剧情,不确定地说道:“应该能坚持一二月吧?”

    一旁的陈宫也笑道,“主公未免太过小瞧刘皇叔,他虽不是曹贼对手,若只是防守,定可坚持三月有余。”

    赵云也点头,“坚持三月不成问题。”

    袁绍卧病在床,便让袁尚领着审配、逢纪替自己来送张绣。

    此时听到张绣跟诸葛亮的话,也来了兴趣,转头低声问道:

    “正南、元图,二位觉得呢?”

    “三月。”

    “半年。”

    审配的猜测倒也罢了,跟张绣麾下众人相差不大。

    但听逢纪说刘备能够支持半年,袁尚不禁有些惊讶。

    却听逢纪解释道,“刘备在汝南颇得人心,弋阳郡守鲁肃又与其交好。

    若刘备不敌,鲁肃定会助之,此亦乃张绣之计也。”

    袁尚闻言恍然大悟。

    不愧是逢纪,考虑问题就是周全。

    一旁的审配看了逢纪一眼,最终还是忍住没有说话。

    此时张绣也笑道:“孔明莫让大家再猜,你倒是说说,刘玄德能坚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