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有锅有菜没有人

作品:《美食:从农村大集摆摊开始

    林航穿过村里的田地,往中心小广场走去。

    今天整个村里,田梗上聚集了不少干农活的人,一眼望去,还有不少陌生面孔,估计是村委统一招徕干活的。

    一年四季,春种、夏管、秋收、冬藏,农民每个季节需要从事的农业活动也各有不同。

    刚才去送牛肉,曹家婶子就告诉他,曹华叔一早就去蔬菜大棚忙活了。

    这段时间大雾阴天的天气越来越频繁,早上七八点的时候,就要去给大棚起膜,增加光照,到了下午再盖膜保温,做好密封,这些都是冬季大棚的日常工作。

    林航一路走过,有些从外面招来帮工的农人,好奇的看着走过田埂的这个大小伙。

    在如今缺少壮劳力的农村,这么个年轻人,怎么就一身轻松的到处逛呢?

    林航隐约感觉到大家的目光,有点不好意思的加快起步伐,换做以往,他也是这些农人中的一员。

    这几年的农业发展,普通的种植,已经不赚钱了。

    现在很多人自己承包大片的土地,或者由村供销社统一分包、管理,到了年底大家在拿分红。

    每当需要大量人工的时候,村委就会在自己村里,或是到镇上还有已经忙完农活的邻村,招一些会农活的村民。

    这些活也不需要太多的体力,很多自己没有地的留守老人,都会来帮工,一天80-100,包吃包住。

    晚上挤在集体宿舍里,还能闲拉家常解解闷,将近一个月的农事下来,也能赚个两、三千元,对于农村老人而言,这是份不错的收入了。

    林航的原身,就经常在四季农事的时候,靠着干农活赚些生活费,但是这次他却没有参加。

    一样一天的活,在地里干活和在大集摆摊的收入,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他自然不会再干这低收入高耗能的工作了。

    “航子,这!”

    林航随着声音的方向望去,梁冬正朝他挥着手,他和袁婆在前面的地里播种冬小麦,看来村委还是挺照顾他们祖孙俩,尽量安排些轻松的活。

    “袁婆……冬子,你们在这儿啊”,林航穿过田埂过去打招呼。

    梁冬和袁婆都穿着厚实的冬衣,带着麻线手套,正在翻松土地。

    播种冬小麦的时机有一定讲究,与其赶在下雨天前早播,还不如赶在晴天迟播,保证播种的质量。

    地里还是风大,梁冬脸颊通红,每说一句话,嘴里就呼出一串的白气:“大山说广场架铁锅,要烧大锅饭了,我这还不能走,得有一会儿,帮我排队占个位哦!”

    “知道了,你怎么不围个头巾,脸脖子都冻红了。”

    林航说着把自己的毡毛围巾给解了下来,站在田埂上朝梁冬抛过去:“接着!”

    梁冬用胳膊稳稳圈住围巾,摘下脏手套把围巾裹住脸,绕上两圈系在脖子上:“谢啦,等会儿还你。”

    “客气啥,拿着用吧,地里多冷”,林航说着招招手,拉高外套的拉链朝广场走去。

    桃溪村的中心广场,已经聚了不少的村民,多数是已经高龄没办法下地的老人和还没念书的孩童。

    新修的广场,只要一到重大活动和节庆,就是村里最热闹的地方。

    往后将近一个月,村里就要在这摆大锅饭,给干农活的村民提供统一的三餐,让大家不用为吃饭问题费心,能匀出更多的时间在地里干活。

    费用支付也全都由村委、供销社一同承担。

    铺着干净水泥路面的广场,还有一个小戏台,逢年过节的时候,村里还会组织歌舞、舞狮表演,好好热闹上几天。

    广场中央已经摆好了十张折叠桌,两口大铁锅也架在了煤饼炉子上,随时等着开火。

    村里的几位中年婶子,已经先在一张桌上切起配菜,还有的在大钢盆里开始淘米,忙活起了准备工作。

    这阵仗可比林航摆摊的场面大多了,只要是村里人,秉着吃饭不浪费的原则,都可以来广场吃顿大锅饭。

    这让寒风乍起的冬日里,添加了一份暖意洋洋的烟火气息。

    大山和刘川正在搬着折叠桌,广场上的婶子们,当然不会放过这两个壮劳力,让他们干些搬搬抬抬的工作。

    刘川一脸惺忪没睡醒的样子,顶着一头乱蓬蓬的头发,估计是被娟姨从被窝里给硬拽出来的。

    “哐咚——”,两人把一张折叠桌摆正位置,刘川已经累的气喘吁吁。

    林航见状也去搭把手,从放桌椅的屋子里,一手架起一把长木凳走了出来。

    大山也抬着长木凳出来,对着林航说道:“还是你来的是时候,太狠了,那两口铁锅都是我一个人挪出来的,川子这家伙听到要搬锅就去蹲坑了!”

    “这是战术,诶呦妈呀,我肚子又疼了……我走开下啊……”

    “你掉坑里吧!”

    林航感受着两个好友嬉笑打骂的愉快气氛。

    兴许是这段时间对烹饪熟悉不少的林航,察觉到了一丝奇怪的地方。

    师傅呢?怎么没瞧着烧大锅饭的师傅!

    这顿大锅饭,少说要供一、两百人吃饱,这都快要11点了,就连锅都还没热。

    就连平时不注意这些细节的大山,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一脸的纳闷。

    他朝几位帮忙打下手的婶子们走去:“大姨,怎么做饭的师傅还没来,地里头忙活的人,第一批应该快要来吃饭了吧。”

    梁婶坐在小矮凳上,淘着钢盆里的白米,被大山一提醒,她也感到不对劲了起来:“呦,这日头还真不早了,这是咋啦?”

    周家大姨也响起了聒噪的声音:“这田有才别是老糊涂了,该不会忘记喊人了吧?”

    “……等会儿大家拿着碗排队了,才发现米没煮,菜没炖,那咱村可就成笑话了!”

    “哈哈,咱村的迷糊事还少嘛!”

    林航和大山看着几位婶子乐得开怀大笑,也被她们的风趣幽默给逗笑了。

    不过做饭师傅到这点还没来,也让他们不禁担忧起来。

    村长田有才在村公所,给刘江夫妇签好合同,交过钥匙以后,拿上手机准备出发去广场。

    两手背在身后,慢慢踱着步,兴致不错的吹起了口哨。

    这个时间点过去,厨师小高应该在广场,热火朝天的炒着大锅菜了吧。

    等他过去,刚好也吃上一份,和村民们一起热闹热闹。

    “嘀嘀——”,兜里的手机响了起来。

    田有才摸出来一看,嘴里嘟哝起来:“小高,这时候怎么给我打电话?广场上出事了?”

    按了一下接听键,把手机凑到耳朵旁。

    “喂,啥事啊?”

    ……电话那头传出一连串的说话声,田有才的脸色一下由晴转阴,眉头越拧越紧,心头一下窜出股怒火,他对着手机大声吼了起来。

    “什么叫你还在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