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小作坊模式

作品:《极品农女:我的微信通古今

    人虽然少,但来的人顾盼儿多少有些了解,隔壁的赵氏不用多说,是个勤快的女人。

    吴家两嫂子也都是话不多的。

    这三人能来顾盼儿还是挺满意的。

    她将碎布头拿到院里,然后每人给分了一个样子,让她们照着缝制。

    三个人手脚都很麻利,很快便做了一个出来。

    顾盼儿检查了一遍,做工还真是不错,和机器缝制出来的大差不差了。

    赵氏见绣活确实简单,而且顾盼儿性格的确变了不少,心底也彻底放心了。

    她刚才过来的时候有好几位平日里总爱一起聊天的妇人都劝她别来,可她一想到家里的情况,还是想着要来试试。

    看着正在跟吴大娘子说话的顾盼儿,明媚皓齿,一丁点不像她们这些妇人,鬼使神差就说道:

    “大宝娘,下月初三我家闺女出嫁,到时候能请你帮她打扮打扮不?”

    小吴氏好奇道:“你家闺女今年满打满算也就十六吧,咋这么早就嫁人?”

    赵氏心里也是百般不舍,但想到家里儿子早就已经到了娶亲的年纪,奈何家中没有聘礼,没有姑娘愿意嫁进他们家门啊。

    所以只能早早将女儿嫁人,用闺女的嫁妆给他哥娶妻。

    不过这话可不能在外面说。

    “哎,闺女嫁的是自小定了娃娃亲的,对方急着成亲,我和她爹商量了一下,这亲早晚要结,不如就随了他们。”

    小吴氏点点头:“是啊,只要孩子愿意,咱做父母的就支持就行!”

    顾盼儿认同这个观点,但是她并不赞同女子这么小的年纪便成亲。

    在她生活的时代,女子二十才到法定结婚年龄,而且有很多女生甚至一直不结婚,而她就是其中一个。

    可是她不赞同又能怎么样呢?

    这个年代本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的观念并不适用于这里。

    见赵氏还在等着她回话,这才答应道:“当然可以,到时候我定会将小梅打扮的漂漂亮亮。”

    小梅就是赵氏的女儿,全名叫做赵梅,是一个很乖巧的女孩子。

    前身从前经常不着家,将两个孩子放在家里不管,赵梅经常偷偷给两个孩子送些吃食,虽然都是一些粗面馒头,但顾盼儿是记下了她的这份情的。

    赵氏见她答应下来,才露出了笑脸:

    “有你帮忙我就放心了,虽说小梅定的是娃娃亲,但是对方长什么样我们都不知道,我也是想小梅打扮的好看些,也能让对方钟意点。”

    “这样嫁过去有夫婿的喜爱,日子会好过许多。”

    顾盼儿:“……”

    “一面都没见过?”

    吴大娘子掩嘴轻笑:“这有啥奇怪的,别说娃娃亲了,就是媒人介绍的,成亲之前互相没见过面的多的是,有啥大惊小怪的。”

    说完她朝着顾盼儿眨眨眼:“你和李秀才不也是这样的?”

    顾盼儿不知道原身和李秀才之间的事,是一点想不起来,仿佛没有这段记忆。

    可能太私密了吧,原身不愿意把记忆留给她。

    她只能哑口无言。

    几个妇人见她窘迫的模样,全都哈哈大笑起来。

    气氛突然变得无比和谐,这会大家算是正式把顾盼儿当成自己人了。

    小院子里不时传来女人笑骂的声音,顾盼儿第一次在这里感受到了朋友的快乐,虽然她的朋友居然是一群已婚已育妇女!

    酉时,镇上开始炊烟四起,吴家两嫂子赶着回家做饭,赵梅也过来叫赵氏回家,三人都走了。

    走之前顾盼儿一人给了她们一堆碎布头,让她们回家做,这些碎布头本来就不值钱,她也不怕几人占为己有。

    靠这个赚钱本来就不是长久的办法,这种小饰品成本低,易仿制,即便今日她不教她们,只要有心人多看几眼都知道做法。

    她现在就是要趁着仿制品还未出来的时候,再赚一波。

    晚上,俩孩子睡着之后,顾盼儿总算有时间清点今日赚的钱。

    除去买小鸡崽的四十文和买包子的两文钱,她现在还有整整一百五十三文。

    加上上次赚到的,如今家里已经有了整整两百文!

    这笔钱放在这里,也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数目,但是对于顾盼儿来说,还不够!

    她是要把两个孩子都送去念书的,一年的束修就得二两银子,还不算书本笔墨,七七八八算下来,一年五两银子是有的。

    一两银子就是一千文铜钱,所以她还任重而道远!

    大宝和小宝两人也知道娘亲现在忙着赚钱,都主动承担起照看小鸡崽的活。

    小鸡崽好可爱,小小的一只比他的手掌大不了多少。

    两个孩子一回来就守着这些小鸡,就连最喜欢的数蚂蚁都不数了。

    顾盼儿中午的时候就将这些鸡崽放进了屋子,然后用了一些碎布做成了窝,白天应该没什么问题,只是要当心晚上温度太低。

    一晚上她都睡不踏实,半夜起来好几次,担心小鸡崽会冻死,这些小生命实在是太脆弱了。

    第二天一大早,她就起床了,给顾妈发了消息,让她给传送一些棉花过来,她准备做几床被子,再给两个孩子做一身衣裳,顺便给鸡窝做点保温措施。

    新疆棉花可是好东西,顾妈一次性给她传送了二十多斤过来,她将家里的旧被子拆下来,将旧棉花拿来给小鸡做了一个暖和的窝。

    然后将新棉花重新装进去,八斤一床的被子,装了两条,这下晚上睡觉终于不用三个人冷的紧紧挤在一起了。

    顾盼儿晚上想翻个身都不容易,俩孩子都缩在她怀里。

    吃过早饭,她将前几日买的粗布拿上,又把剩下的棉花装上,带着两个小孩去了老宅。

    她不会缝制衣裳,只能找人帮忙。

    原本想着找赵氏或者吴氏,可一来人家未必肯帮忙,二来她也担心别人会以为她赚了很多钱,再遭人嫉妒就得不偿失了。

    人性这种东西就是不能试探,自古以来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做人要不就大家一样穷,要不就特别富,富到让人仰望的高度,这样就不怕有人惦记,而这种有点小钱是最忌讳被人知道的。

    所以,她思来想去还是找老宅帮忙最好,他们对两个孩子是真心爱护,而且顾盼儿也想要修复与李家的关系。

    毕竟两个孩子将来还要念书科考,这些都离不开家族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