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怀表

作品:《极品农女:我的微信通古今

    葛夫子坐在窗前,桌上正摆着一盘未下完的棋局。

    他正在思考下一步棋子该落到哪里。

    见二人进来,朝他们招了招手,笑着道:“快过来坐吧。”

    “这是盘残局,我研究了两日,也没有办法破局。”

    大宝好奇道:“这是什么?”

    “哈哈,还有你小子不知道的东西!”葛夫子打趣道。

    “娘亲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我娘没教过我这个,所以我暂时不会。”

    大宝一脸认真的说道。

    “正因为不会的东西有很多,所以我才要来念书。”

    葛夫子越听,对他越满意。

    看向顾盼儿的目光中多了几许赞赏。

    顾盼儿落座,大宝在她旁边站的笔直。

    “葛老,今日我将孩子带过来了,多谢您收下他。”

    她诚心道谢。

    “孩子还小,就请您老以后多费心了。”

    说完这句,她转头对大宝说道:“去吧,给你老师敬杯茶。”

    大宝点头,这件事情,娘亲在家之时,便已经让他练习过好多回。

    顾盼儿实际上并不太懂,这个时代拜师的礼节。

    当年李秀才拜师的细节,原身也一概不知。

    这套礼节,还是顾爸在网上东拼西凑查的资料,她不过就是照本宣科罢了。

    至于符不符合这个朝代,就未可知了。

    大宝端起一杯茶,双手恭恭敬敬的捧到葛老面前。

    “老师,请喝茶。”

    葛老接过茶杯,饮了一口,然后将茶杯递还给他。

    接下来,大宝行了三叩首之礼。

    最后在顾盼儿的注视下,将早就准备好的拜师礼呈上。

    葛老一脸茫然,伸手接过一个银灰色抽绳布袋。

    不过巴掌大小,里面似乎装着一块硬邦邦的东西。

    还挺有分量。

    他抬头一看,这对母子皆是一脸殷切的望着他。

    他只好将马上要脱口而出的话,又收了回去。

    打开布袋,拿出里面的东西。

    是一块小小的,圆圆的物件。

    一眼看去显得十分古朴。

    不知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摸上去光滑细腻。

    上面雕刻的如意祥云精巧绝伦。

    中间镂空镶嵌着的,居然是一块无色透明琉璃。

    葛老倒吸一口凉气。

    仅凭这块琉璃,这件东西就已经是珍贵无比了。

    这份拜师礼实在过于贵重。

    他心头既满意对方对他的重视,又气恼对方用钱财来衡量这份师生情谊。

    顾盼儿最会察言观色,见状急忙解释道:

    “葛老,这怀表是家师早早给小儿准备的拜师礼。”

    “从海外带回,甚是精巧绝伦。”

    葛老闻言一震,又是她师父!

    既如此,他倒是想看看这‘怀表’究竟是何物,到底有何作用。

    “您可以用它知道当前的准确时辰!”

    “打开盖子,正在转动的表针就能显示时间。”

    顾盼儿认真解释了一遍,十二个方位分别对应的时辰,又教了他如何看懂怀表。

    足足一盏茶的功夫,葛老终于了解了这块怀表。

    他心中的震撼之情,已经溢于言表。

    “你说,你师父在海外带回的?”

    “嗯。”顾盼儿应道。

    “我朝只一面临黑海,黑海之大无穷无尽,从未有人能横跨这片海域。”

    “我从前只知我们同邻国相比,已然强盛,没想到在遥远的黑海那边,竟然还有如此强大的国家!”

    “终究是我目光短浅啊!”

    葛老说完,叹了一口气。

    顾盼儿哪知这老爷子对政事如此上心,早知道就编个其他理由。

    从书院出来,大宝一直将她送到大门口。

    迎着她的目光,一直面带笑意,等她转过路口之时,小家伙抬手擦了擦眼角。

    他没哭,一定是眼睛出汗了!

    顾盼儿走了很久,葛老这才想起来,自己忘记提醒他们寄拜师帖的事情。

    顾家小院。

    往常这个时候,大宝已经带着小宝一起喂鸡,玩耍。

    今日却显得格外安静。

    小宝早上醒来后,发现哥哥和娘亲都不在了。

    好一顿哭闹。

    赵梅安慰了好久,小家伙才哭累了睡下。

    顾盼儿坐在床边守着他。

    小宝年幼,从小没有和哥哥分开过,即便昨日已经同他说好哥哥今日要去念书。

    一时之间还是有些不能接受。

    趁着他睡着了,顾盼儿打开了微信。

    里面有好几条顾妈的留言。

    “盼儿,网店审核没有通过,售卖化妆品需要的手续繁多,此路行不通啊。”

    “我和你爸商量了一下,就算了!”

    “若是有亲戚朋友问你去哪里了,我们都说你出国进修去了。”

    她愣了几秒,原本以为她妈只是随口一说,没想到却是来真的。

    不过没通过也好,开店的麻烦事不少,别搞得自己太累。

    想了想,她刷刷回了一条:

    “妈,这样也好,要是有朋友喜欢这腊梅香膏,您要是高兴,就同她分享几盒,不喜欢了,就直接拒绝。”

    “别搞得自己太累。”

    三日后,顾盼儿去郝勇的打铁铺取小火炉。

    刚到铺子门口,郝勇就喋喋不休的跟她讲起制作过程中碰到的事。

    “顾娘子,你是不知,这个小火炉真是太实用了。”

    “昨儿个我刚做出来,我爹就看上了。”

    “他说要是能在炉子上,再加上一块和炉口一般大小的铁板,平日里还能快速热点饭菜,还能温酒呢!”

    一边说着,一边比划,一脸的兴奋。

    “嗯,这个想法甚好,但想要温酒,其实可以做的更精巧一些。”

    “将体积缩小一点,里面不放柴火,放几块木炭。”

    “最好是能摆放在桌上,不仅能温酒,还能将菜放在上面,保持温度。”

    顾盼儿顺着他的话说道。

    听她说完,郝勇的眼睛一下就亮了。

    “对!还可以这样!”

    他心中已经有了初步的模型,此刻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动手了。

    可他爹交代他的事情还没说呢。

    “顾娘子,我想和你商量一件事。”

    “何事?”顾盼儿道。

    “我想以后在铺子里卖你这种炉子。”郝勇紧接着说道:

    “你放心,我会付你一些钱,就当是买下你这个炉子的制作方法。”

    “而且这个炉子,我把定金退还给你,剩下的钱也不用付。”

    “你看如何?”

    顾盼儿没想到居然是这件事。

    这炉子自己只是描述了一个外形而已,严格上来说,连一张图纸都没有。

    居然还能收到一笔钱?还真是意外之喜。

    这郝勇的为人还真不错。

    恐怕换做是其他人,根本都不会将此事拿出来说。

    毕竟这炉子制作简单,仿制更是没有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