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历史性的转折

作品:《狂飙:老婆是大嫂,所以我是谁?

    白江波再次来到京海大学的老校区,准备参加新学年的研讨会。

    这个名誉校董并没有白当,至少可以出席一下会议,也算是参与其中。

    至于能不能提出什么建设性的意见,白江波并不在乎,重在参与嘛!

    方晨依旧是在校门口等候。

    他可知道白江波的本事,两份资料不光盘活了通讯专业,还让物理专业有了重大突破。

    “白先生,欢迎光临。您的到来让...”

    “打住打住,每次都文绉绉的,我听不习惯。正常交流就好,不然我可要走了。”白江波连忙打断方晨的蓄力。

    不然光客套话都可以说一箩筐,他耳朵听得都快长茧了。

    “那好,我们边走边聊。”方晨无奈地笑笑。

    “那两份资料研究得怎么样了?”白江波不经意地问道。

    他现在其实有些急。

    这些技术都是高精尖技术,变现的潜力很大,但周期似乎有些太长了。

    本来富裕的三亿资金,现在被锁在京海的两家银行,他迫切地希望能再搞一些钱。

    如果京海大学的进度能快一些,或许能帮他再捞一笔。

    “我也正想着说这件事。”

    “通讯学院的项目进展不错,得到的成果比较喜人。就在前不久,第一阶段的报告已经提交上去,回执通知很快就能下发下来。”

    “物理学院的研究也走上正轨,自从您上次演示过后,韦老师团队分离出很多石墨烯样品。现阶段,他们正在做各种特性检测以及结构分析。”

    “这一阶段必须谨慎一些,您提供的特性只是其中一部分,他们必须做出更完善的研究,才能着手撰写论文。这个假期他们都没有休息,估计再有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产生比较完整的结果。”

    “对了,韦老师还委托给我一件事,他想问问你的意愿,看看以后的论文投哪个期刊。”

    方晨一口气说了很多。

    之前在法院的那次见面比较匆忙,现在他终于能好好说道一番。

    “嗯?什么期刊?我哪里懂这些期刊。如果真让我出主意,我只能说出《自然》《科学》这俩,因为我只知道这俩。”白江波毫不在意地哈哈大笑起来。

    方晨也跟着笑起来。

    您这哪里是不懂啊!

    您比我还敢想!

    他也只敢建议韦长星投一投国内的一流期刊,或者国外的一流末端。

    因为虽然这个概念很新颖,但是能有多少的价值尚未可知。

    如果投《自然》《科学》这样的顶刊,似乎有些不太保险。

    看到方晨略显尴尬的笑容,白江波表情严肃起来,一本正经地说道。

    “或许听上去你会觉得我在开玩笑,但其实我是认真的。在我看来,这是一项开创性的研究。如果只是把它投放在普通期刊,对他来说有些大材小用。说不定,这会是下一个诺奖呢。”

    一开始,方晨还认真地听着白江波的分析,但听到最后一句“诺奖”时,他又感觉人有些麻。

    诺奖?

    全国还没有人拿过。

    甚至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有人能拿到。

    不过当白江波提出诺奖后,方晨反而感觉前面的《自然》《科学》似乎变得合理许多。

    这就是折中的艺术。

    “我会告知韦老师他们的,至于他们会不会采纳,我不敢保证。”方晨无奈地耸耸肩。

    在《自然》或《科学》上,发表一篇学术论文是什么概念?

    那绝对是学术大牛的存在!

    现在韦长星只是硕士生导师,职级也只到副教授一级。

    如果他能在《自然》或《科学》上发一篇一作的论文,用不了多少时间,他就会被提拔到正教授级别,然后成为博士生导师。

    同时,京海大学也会因为这个原因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经费。

    毕竟能发顶刊的高校,在国内都是超顶流的存在,几乎没有例外。

    “那请你务必把这件事传达到位,你告诉韦老师,我相信他的能力和技术。”白江波继续帮韦长星打气。

    他第一次看到韦长星的时候,就感觉这人不一般,有一种科研人员的执着。

    在实验室里几天几夜不回去,能做到这件事的人一般都不会太差。

    “好,我一定会的。”

    正说着,二人已经来到会议室前,方晨替白江波推开门,带着他走了进去。

    会议室中已经有不少人,每一个看起来都不怎么年轻,像白江波和方晨这种四十岁出头的,都算得上比较年轻的那一批。

    桌子上放着每个人的名牌,白江波和方晨的位置是挨着的,在比较靠前的位置。

    看样子那几千万没白花。

    在场的都是些校方领导以及各个二级学院的院长。

    白江波一眼就瞧见不远处的卢老,他的位置紧挨着校长,单论说法分量应该比方晨还高。

    又等了十分钟左右,人陆陆续续地到齐,讨论的声音暂时安静下来。

    校长清了清嗓子,开始进行日常宣讲。

    他总结了过去一年京海大学取得的成绩,对各个二级学院的情况进行简单的点评。

    此后,各个二级学院的院长进行补充说明,这也是比较重要的部分。

    这关系着各学院接下来一年的经费是否充足,有没有特殊的政策以及调整。

    大多数院长都是尽力美化成绩,也有人实活实说,比如卢老。

    当然,美化的部分并不会有太多作用,这些都是有数据的。

    经过报告后,校长开始有针对性地提出要求,并且给出一定的建议。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物理学院和通讯学院,校长给予这两个学院最大的帮助。

    因为校长也知道,这两个学院手里有项目。如果这些项目成了,京海大学或许会飞黄腾达。

    其他院长心里多多少少有些不平衡,但他们没多少拿得出手的成绩,也只能红着眼看看。

    总结完这些,会议即将进入最重要的部分。

    校长也坐回座位,接下来由校委书记主持,毕竟书记才是真正的一把手。

    “我校将在未来几年迎来历史性的转折,希望大家集思广益,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