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果然是镇海军
作品:《国士》 钱谦益还是没有说话,可面对着咄咄逼人的余祥,额角明显地有汗水沁出来。
按说,钱谦益是户部尚书,当朝内阁辅臣,余祥不过是一个四品武官,二人的地位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可眼前的情形却是余祥占了上风,那是因为余祥背后站着宁乡军的武力、扬州镇的财富。
余祥的话开始变得难听了:“牧老,我家国公爷这些年待你不薄吧,对朝廷也是忠心耿耿吧”
钱谦益:“孙太初对朝廷的忠诚天日可鉴,若非有太初,老夫如今不过是一芥山野之民。”
“阁老知道这一点就好。”余祥满肚子都是鬼火,面色越发地难看:“那么,还请教钱相,北伐之议乃是我家君侯首倡,若非去年我宁乡军全歼建奴主力,别说北伐,留都能否守主都还两说。如今,果子熟了,就有人想着来摘了。真以为北京是那么好打的,没有我宁乡军,能成吗”
“自然是不成的。”钱谦益有些口吃。
余祥嘿嘿冷笑:“可是牧老,既然你和君侯私交这般之好,可朝堂上出了这么大的事情,钱相怎么不通告一声看来,阁老是不想同我宁乡军一条心了,又或者已经同马、阮媾和要对我家君侯不利”
这个时候,他已经彻底同钱谦益将面皮撕破,再不留任何情面。
这话他也是带有情绪的,同为君侯身边的亲卫出身,大方都在了独当一面的统帅,而自己还被扔在南京这口大酱缸里浮浮沉沉,这些年都被官场上的蝇营狗苟憋疯了。好不容易盼到江北大战,小余也管不了那么多,直接渡江参战。
结果,还是被君侯派了一个闲差。战后,又被打发到留都来主持南京的曹国公府庶务。
这个南京,他是恨透了。
听到小余问。钱谦益撞天屈地叫起来:“余经历,怎么可能,老夫是忘恩负义之人吗我和太初同气连枝,自当守望相助。我同马瑶草、阮圆海仇怨极深,怎么可能走到一起去。”
“你们这些内阁大姥的节操啊,我可信不过。”小余淡淡地说:“不过,我还是代表君侯选择相信阁老一回。毕竟大家合作了这么长时间。既然你说此事不是你的主意,那么究竟是谁呢马、阮还说不动牧老。他们也开不出任何好处来,如此一看,只能是天子了,是不是”
钱谦益不说话,但额上的汗珠却一滴一滴落下来。
此处无声胜有声,余祥已经明白了。实际上,也可以理解,所谓功高镇主,飞鸟尽良弓藏。那是千古不变的定理。
扬州之战,君侯已经被封为太子少保、曹国公,差不多已经达到了人臣荣耀的得”钱谦益不禁面红耳赤。
从钱谦益府中出来,小余不敢耽搁,直接坐了轿子回到曹国公府。
说是曹国公府,实际上就是以前的侯府换了个牌匾。自从决定明清两国国运的那一场决战打响之后,孙元就没来住过一天,看架势以后也不打算过来了。
如今这里已经变成宁乡军驻南京办事处,小余则是办事处的主任,全权代表孙元处理所有在京事务。
他今天主动去钱谦益府上,可没有借款子给老钱的的好心。这两年来,朝廷欠扬州镇的款子利滚利已经成为一笔天文数字,短期内也看不到有任何归还的可能。其实,本金早已经收回去了,现在只剩利息。问题是这利息已经滚得比本金还多,所起卖国,这个老钱做得还真是到位啊。
虽说世界上没有比钱生钱更好的生意了,一说起借钱给朝廷,管老板和君侯都是兴奋得满面放光,叮嘱说朝廷要借钱,给就是了。就算老钱不想借,你想办法也要借一点给他。但今天小余却没有半点放款的想法。
如果真这样,那就是资敌了。
之所以去钱谦益府上,除了老钱主动邀约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小余听到一个小道消息,说是朝廷有意让镇海军顶替宁乡军北伐,他决定去证明一下。
果真如此。
下了轿子,一个门房迎了过来,笑眯眯地问:“经历,今天又放出去多少款子”
小余这人虽然是孙元的天子门生,可因为是侍卫出身,以前长期负责孙元的饮食起居,为人性子极好。虽然如今位高权重,却没有任何架子。在国公府无论是门房还是兵丁,都能同他说上话儿。
以往遇到人问,他多半会同人家开上几句玩笑。
可此刻小余却一脸的铁青:“不要问,马上骑快马去朱指挥使的府上,将朱指挥请过来,说有十万火急之事相商。”
朱指挥使就是君侯的泰山老大人,小公爷孙天经的外公朱玄水。
在弘光帝重设锦衣卫衙门之后,朱玄水曾经做过一任指挥使。可惜,独女朱汀因为难产去世之后,老头受到极大的打击,心情一直非常抑郁。在任上只干了一年,就辞职回家养老。
他人虽然已经荣休,可手头还培养了一批探子在江南活动。实际上,他才是侦缉厂的幕后老总。
这事必须马上通知他,请他好好查查,这郑森究竟是为什么要出这个头和宁乡军对着干。
派出使者之后,小余一路小跑回到书房,提起笔写了一封短信。手一招,叫了一个亲信:“快,飞鸽传书去南通,现在,立即”。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sb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