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初遇蒋寒星
作品:《田园食香》 金鸡报晓
嘹亮的鸡鸣声,划破了黎明的宁静,天空微微透露出些许光亮,金乌冉冉升起,破云而出,把光明重新带回大地
杜玉娘在梦中似乎闻见药香,她心里一惊,立刻清醒过来眼前的一切,让杜玉娘有片刻的恍惚,她看到躺在床上,双眼紧闭的杜河清,才记起之前的一切
杜玉娘小心翼翼的站起身来,举高双手扭了扭身体,她在床边上趴了半宿,身上都是酸痛酸痛的
没过多久,李氏也醒了
“玉娘,你爹还没醒啊?”
杜玉娘摇了摇头,“他要是不醒,这药就喝不进去”
李氏也是忧心忡忡,“什么时辰了?”
“寅时了祖母,您在这儿守着我爹,我去看看大夫起来没有,好好问问我爹的情况”
“好,你去吧!哎,玉娘,要是人家大夫还没起,你千万别追着人家问啊!”李氏觉得这家医馆的大夫真的是很不错,不愿意给人家添麻烦
杜玉娘连忙应了,“您放心,我晓得的”
杜玉娘推门走了出去,站在院子里打量着,昨天她来得时候,天都黑得不能再黑了,加上她一直担心杜河清的伤势,所以也没细看今天站在院子里,才发现这院子很宽敞,院子两边摆放了很多木头架子,那种分上下三层的木头架子上摆着好多大笸箩,里头装着各种各样的药材而院子西北角落则是一排齐腰高的灶台,大概有七八个灶眼,灶眼上面已经摆着好几个熬药的罐子了
看来自己闻到的药香就是从这里散发出去的
“你起来了”
杜玉娘转头看过去,只见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穿着素青色棉袍,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用一只小小的发簪高高束起
这个人……
年纪不大,给人一种很稳重的感觉,他的气质像一块玉,温润,有礼,让人一见,心生好感
“你是……”
“我是秦大夫的徒弟,我叫蒋寒星”那少年道:“昨天夜里送来的那个伤患是你什么人”
“是我爹”杜玉娘十分惊喜的问道:“你是秦大夫的徒弟,那你清楚我爹的情况吗?我正想问问,他为什么还没醒呢?会不会有什么问题?”毕竟伤在头上,她很担心
蒋寒星表情不变,只道:“你不用太担心,昨天我师傅已经为他施过针了,人虽然还没醒,但问题应该不大的!一会儿我师傅还会再过来看看他的伤势,到时候你问我师傅好了”
杜玉娘喜出望外,“那真是太好了,谢谢你”
蒋寒星点了点头,刚要走,杜玉娘却叫住了他,“那个,我想出去买点吃的,万一一会儿我爹醒了,好喂他吃一些,饮食上,有什么注意的吗?”
“吃流食,最好是稀粥,不要太油腻”
“好,谢谢”杜玉娘朝他微微点头,又返身回了屋
“祖母,我刚才碰到秦大夫的徒弟了,他说一会儿秦大夫还会来给我爹施针的,到时候咱们再好好问问他我先出去买点吃的东西,您在这儿等我”
李氏点头,“你去吧,你爹这里有我呢!”
杜玉娘点了点头,拿上钱,走了出去
她到了医馆前面,跟店里的小伙计打了招呼,然后到街上买早饭去了
刚走出没多远,就碰到了杜安康,他提着个篮子,看样子是给大家送饭来了
杜玉娘连忙迎了上去,“大哥”
“爹醒了没有?”
杜玉娘摇头
杜安康咬了咬牙,道:“我买了早饭,给你们送了过来,你要干嘛去?”
“想到一块去了,我也是想买点东西吃”杜玉娘叹了一口气,“既然你买了,那咱们一块回去吧,秦大夫早上还要给爹施针呢”
“好,走吧!”兄妹俩又一起回了医馆
李氏似乎没有想到杜玉娘会这么快就回来,她惊讶了一下,看到杜安康以后,才明白过来
“安康,你二叔呢!”
杜安康对杜河浦和二房的不满已经累积到一个顶点了!因为他亲眼看到杜安兴动手打自己的亲爹,又亲眼看着亲叔叔护着他儿子,什么道理都不讲了
二房不讲理了,我就打你了,你怎么办?我就不承认了,你能拿我怎么办?
杜安康心里存着气呢!但他从小到大都是特别懂事,特别听话的一个孩子,这会儿虽然心里不舒服,但是对着李氏,他还是很忍住了这股情绪
“去找十一了”杜安康将篮子放在小桌子上,道:“二叔不相信我的话,始终相信十一是被我冤枉的,他叨叨了一宿这个事儿,天不亮就去找十一了”
李氏叹了一声,这一声叹息,仿佛把她所有的情感都用尽了似的
一切尽在不言中
杜玉娘将篮子里的早饭摆好,“祖母,先吃口东西吧!”这两天李氏的胃口一直不好,根本没吃多少东西
杜玉娘也担心她,万一她再病了,这可怎么好
李氏哪里吃得下
就在这时,外面响起了敲门声
杜玉娘连忙过去开门,却见之前给李氏瞧病的那位大夫,还有早上跟她说过话的那个蒋寒星站在门外
“秦大夫,快进来”
秦大夫点了点头,直接走到诊床边
杜玉娘连忙将椅子搬过去,摆好,“您坐”
“谢谢姑娘”秦大夫为人十分儒雅,说话也有一种让人如沐春风的感觉
“病人还没有醒?”
“是啊大夫,您给看看,我爹什么时候能醒啊!他人不醒,药也喂不进去,我们都急死了”
秦大夫把药箱接过来,拿出脉诊,给杜河清诊脉
“无碍,我再给他施一次针,他应该就能醒了”秦大夫拿出银针,准备给杜河清施针
杜玉娘他们听了这个消息,都很振奋
秦大夫拿出长短不一的银针,在杜河清的头顶扎了起来,他下针又快又准,让人觉得眼花缭乱,根本看不清楚他是怎么下针的
不一会儿,杜河清就被扎成了一只‘刺猬’,大约半柱香的时间左右,秦大夫将银针一一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