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36章:落幕!国子监降为府学,外巡官齐齐返京

作品:《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最新网址:www.xs</p>六月初七。

    时隔十二日,南京城解封。

    与此同时。

    南京国子监监丞许徽之违逆新法,擅行私策而导致周元自溺身亡的布告也张贴了出来。

    布告中,用了一句极具贬义的话语定性许徽之的罪名。

    “蠹国害民,误人子弟,天下读书人之耻也!”

    真相一出,全城哗然。

    谁都没想到一方大儒许徽之违逆朝廷科举改制的新法,抱残守缺,竟提出了“贫家子不宜为官”和“全宋变法实乃忘祖之变”的谬论。

    南京国子监三千多名生员,可谓是整个应天府最优秀的一批读书人。

    却成为了许徽之试验的工具。

    许徽之此举。

    不仅仅害了周元,更是毁掉了南京城学子们的未来。

    这种官员。

    虽不贪墨、不好色,但造成的破坏却比任何贪官酷吏都要严重。

    南京城的百姓们,无一人同情他。

    全宋变法带来的裨益,肉眼可见,他们更相信朝廷的新法。

    国子监的夫子们不是不知许徽之违逆新法。

    但他们或因师道,或因许徽之的权势,或因被许徽之的思想同化。

    受其驱使,皆不敢言。

    这些人皆逃不掉使得数千学子误入歧途的罪责。

    当下。

    整个南京国子监的学风已坏,亟需整顿。

    ……

    午后,应天府府衙。

    以应天府知府韩崇为首的官吏们齐聚大堂,全都站着,耸拉着脑袋。

    此事,他们皆有失察之过。

    韩崇拱手道:“吴相,下官作为应天府主官,竟不知许徽之违逆新法,擅行私策,实乃下官之失,我等一定迅速整改,恢复南京国子监的学风与秩序!”

    “不用了!”吴育语气冰冷。

    韩崇一愣,突然明白吴育想要做什么了。

    “吴相,朝廷可重罚下官甚至罢黜下官,但……南京国子监乃是整个应天府的荣耀,得之不易,不可降级啊!”

    应天府书院本为私学。

    后因博延众生,讲习甚盛,而被升为官学。

    之后,范仲淹主持应天书院,培养了一系列优秀学子。

    天圣五年状元、三司使王尧臣便就读于应天府书院。

    后来,范仲淹主导的庆历新政展开。

    应天府书院升为南京国子监,作为科举改制的试点,成为了大宋唯一一座由私学升级为国子监的学院。

    这里。

    本应是科举改制的先锋阵地。

    没想到却被腐儒许徽之搞得乌烟瘴气。

    南京国子监若降级,便失去了为朝廷直接选士的资格。

    应天府的省试名额、学院经费、夫子数额等都会大幅度缩减,在读书人心中的地位也会降低。

    这会使得很多名家大儒羞于来此讲学。

    长此以往,书院定然会一蹶不振,沦为平庸的普通府学。

    韩崇一开口,下面的官吏也都纷纷开始求情。

    “吴相,万万不可将南京国子监降级啊,这对应天府的百姓不公啊!”

    “吴相,南京国子监只是一时走了错路,学子们是无辜的啊!”

    “吴相,不可降级啊,南京国子监是我应天府读书人的骄傲啊!”

    ……

    “都住口!”吴育高声说道,然后从大椅上站起身来。

    “此刻,你们知道后悔了?”

    “这三年,若有一人认真核查过国子监的教学学风,了解过夫子学子的状态,也不至于酿成今日之祸!”

    “本相心意已决,会向官家建议,将南京国子监降为应天府书院,重回府学之列,另特派一名监丞,主管书院所有事宜。”

    依照南京国子监当下的情况,官家根本不会拒绝吴育的建议。

    “你们若觉得丢脸,就再想办法让应天府书院升为南京国子监!”吴育厉声道。

    “至于你们,有失职者,都会受到严惩,本相希望你们争口气,不要让南京城再降级为应天府,甚至降级为宋州!”

    此话,比打这些地方官的耳光更让他们觉得羞耻、难受。

    应天府的一众地方官不敢再辩解,纷纷躬身拱手,表示接受。

    ……

    六月初八,上午。

    吴育、苏良、包拯、张茂则四人再次祭拜了周元。

    其妻崔氏、其子周耀将于明日护送周元的棺木回乡。

    官家早有交代。

    周元乃是为公而亡,张茂则将派遣皇城司吏员专门护送。

    依照惯例,还会以五品文官的规制安葬,其妻其子都会享有朝廷的特殊补贴……

    周元的护卫队长、侍卫亲军步军司都头彭盛恳请整个护卫队也护卫周元的棺木回乡,待其安葬后再归。

    吴育当即应了下来。

    ……

    汴京城,禁中,垂拱殿内。

    当赵祯和诸位相公看到周元溺亡的真相后,都唏嘘不已。

    他们没想到结果竟然会是这样。

    没想到在全宋变法的大势之下,还存在这样的顽固腐儒与朝廷对着干,并且认为自己才是对的。

    吴育、包拯、苏良、张茂则四人汇报的甚是详细。

    将许徽之称“变法司是小朝廷、全宋变法数典忘祖、判处士大夫死刑是忤逆祖宗之法的行径”等话语全都如实上报。

    赵祯长叹一声。

    “唉!全宋变法,已近五载,确实变成了我们理想中的全民变法,但朕万万没想到的是,百姓有的觉悟,一些官员却没有,此乃朕之罪也!”

    赵祯一直以为变法的问题只会出在百姓身上,或是误解,或是不相信朝廷。

    没想到大多数都是地方官的问题。

    文彦博、富弼、张方平、宋庠等相公纷纷低头拱手。

    文彦博开口道:“官家,接下来中书将会对官员再次进行核查,有对新法执行意志不坚或阳奉阴违者,定重惩!”

    赵祯点了点头。

    “中书下诏,将南京国子监降为府学,另任命汴京国子监直讲孙复前往应天府书院担任监丞,重塑学风秩序。至于应天府官员的惩罚,也全由中书拟定……”

    “臣遵命!”众相公纷纷拱手。

    ……

    六月初十,清晨。

    吴育、苏良、包拯、张茂则齐齐返京。

    应天府知府韩崇虽有失职之罪,但不至于罢职,至于会不会被降职,就看他接下来的表现了。

    六月十一日深夜,苏良回到了汴京城。

    他回家后倒头就睡,一直睡到日上三竿,然后在去禁中汇报了一番情况后,便请假三日,陪一陪家人。

    他自二月初二外巡以来,连续四個月都没有陪过家人。

    这个请求,赵祯自然不会拒绝。

    很快。

    南京国子监之事,便经由进奏院的邸报、开封府府报,以及各类民间小报传播到了汴京城的民间街头。

    并以极其迅疾的速度扩散着。

    此事让汴京城的读书人都颇为震撼,一些家中孩子正在上私学的父母们还专门去调查了一些书院的夫子,以免自己的孩子也遇到那种如许徽之那般顽固且疯狂的腐儒。

    这几日。

    外巡的官员们也都陆续回到了汴京城,他们查出的问题也不少。

    不过涉及全宋变法的问题并不多。

    更多的是官员士绅的特权,底层百姓的无奈,以及一些狐假虎威、欺压贫弱的民间底层琐事。

    ……

    六月十八日,清晨。

    苏良来到谏院没多久,便收到宫中内侍的传话。

    官家欲在午后召两府三司的相公、变法司成员、台谏主官以及此次外巡的官员开会。

    并特别交待:晚间,禁中管饭。

    管饭,意味着这场会议的时间定然会很长。

    苏良推断出,官家是要对此次外巡做总结了,此总结,将决定着大宋朝日后的发展方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