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观历

作品:《重生在海洋时代

    魏先生坐在书案后像坐在书案前的林夕和魏云。讲着:“……但是有一点是公认的,历史上确有夏历,而且它的影响力基于几千年后。在中国,最热闹的是除夕夜的辞旧岁。最让人充满期待的是新一年的正月初一。这个过春节的源头就在夏代。其标志乃是夏历。尽管夏历早已轶失。但它定下的种种规矩,却通过口口相传,通过其他一些古籍保存了下来。

    据尔雅记载。年这个名词在中国出现的是比较晚的。在皇帝、帝尧、帝舜时期称“载”就是年的意思。到了夏代,称“岁”。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岁。指的就是人的年龄。把年说成岁,可能与夏人重视以人为本有关吧。

    到了商代,又改成“祀”。因为中国是慎终追远不忘本的国家。商人重鬼神,认为一年一祭祀是最大的事儿。因此。也就把年称为祀了。

    到了周代,才正式有“年”这个称谓。但是过年也罢。祭祀也罢。意思是一样的。都是按立法定下来的规矩过日子。

    古代农业社会是靠天吃饭。也就是说,农业的发展有赖于天时地利。

    夏代的农业较前取得长足发展,靠的就是当时有比较先进的历法。

    正因为如此,夏历又被称为农历。有了这部立法,农业的丰收就有希望了。

    夏代有许多与酒和饮酒相关的故事传说。这是当时农业有了相当发展的一个证明。农业的发展要求天文历法为之服务。天文历法的制定又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夏历的制定和推行,证明了当时夏代的农业也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可惜的是,夏历的全貌由于当时还没有文字而没有保存下来,所幸的是,它的精华保留在了现存的大戴礼记的夏小正一文中。

    夏小正的文献价值是很高的。它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历法著作。夏历以正月为岁首,因此人们又习惯的把夏正带至夏令。

    夏小正是由经和传两部分组成的全文总共只有400多字。

    它的内容是按一年12个月的序列,分别记载每个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特别是生产方面的大事。这些的依据主要是天象,天象中除北斗星的不同星象外,主要是月相。月有阴晴圆缺,人对月相的关注度是最大的。

    每个月的时间概念来自月亮的圆缺周期,即所谓月之朔望。朔是月运行到地和太阳之间,地上的人看不到月光的月亮。那是每月的初一,望是每月的15日。这时,人们能望到圆盘般的满月的月像。夏历最大的依据是月相的变化,由此来计时,计日,计月也计年。……”

    这是魏先生正给林夕两人讲述《尚书》中的内容。

    魏先生讲述完毕之后,给两人出了一道八股题,让两个人在一个时辰之内写一篇八股文。

    魏先生自己拿着一支毛笔在一张纸上写字。林夕不用看都知道魏先生写的是什么内容,就是烟锁池塘柳。

    林夕发现魏先生自从精力集中到这个对子上面之后。他的精神也好了,也不经常的和绝林老和尚坐在一起酗酒。

    所以林夕决定不把那个下联告诉他,让魏先生自己慢慢对去吧。

    关于粮城那些田地的事情也已经处理完毕了,和魏先生预料的一样就是那些地主看上了粮城的田地。那个大善人和县主簿来到粮城,和绝林老和尚与六伯商谈了三天,最后双方决定就以林夕列阵的那个小山坡为界。用山坡以北的310亩土地换取粮城西侧沿海的760亩土地。

    林夕听到这个结果的时候,感到非常意外。按魏先生的说法,应该是那些士绅想占便宜才对,怎么反而给粮城多了将近一倍的土地。

    林长石听到林夕的疑问,冷笑道:“你以为那帮士绅那么好心肠。明天我带你去看看那700多亩土地,你就知道为什么了。”

    第二天林长石带着林长见建、林夕、还有林长建的手下20多名家丁骑着马一路朝西而去。

    路上遇到了丁家墩。山水屯。九山墩三个烟墩。在烟墩的周边,有四五户人家。每个烟墩大概有50多亩地。

    林长石说:“这三个烟墩的150亩地就包括在那760多亩地内。原来都是军屯用地。后来粮城的人跑散之后,就被周围的乡绅占去了。在这里看守烟墩的军士就是原来留下来的,原来每个烟墩应该有12个人现在只有四五名火军。

    一行人骑着马继续向前走。林夕被林长石抱在胸前和他同乘一匹马。其余20多人每人一匹战马。

    林虎生和石元磊也来了,他们两个每人骑着一匹半大马,跟在林长石的身边,不时的纵马向前跑去。众人骑马走了大概有60多里的山路来到了一个叫羊山堡的地方。

    林长石带着林夕和林长健来到了羊山堡堡看见了一个和静海堡规模一样大的屯堡。堡的门前还站着六个老人,他们穿着破烂的鸳鸯战袄,头上戴着竹笠手中拿着长矛,看见众人来了,连忙躬身施礼。这六名老军就是这个羊山堡的所有兵力。

    按照标准,羊山堡最少要配有一百六十名军士。可是现在呢?只有区区六名老军这样的军堡如果海盗来犯的话,又有什么战斗力?当然,并不是说只有这六个人,他们还有家眷一共大概有70人左右,不过有一半儿是老弱靠种离堡墙不远的百十来亩地过活。

    这些军户对林长石一行的到来持欢迎态度。老军激动的对林长石说:“终于有人来管我们,我们再也不用受那些乡绅的欺压了。”

    当然,林夕也知道,这还不算是最惨的好歹还有人看着这个堡垒。在沿途经过的20多个烟墩中,只有三个有人驻守其余的都废弃了。眼前的种种,无不反映出卫所制度的衰败。

    卫所制度在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在当时的赵国就已经出现了“以卒为卫,以舍为所”的军制,这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屯兵”制度。

    到了汉武帝时期,为了巩固边防以及抵御匈奴入侵,便开始实行军屯制。

    而到了唐朝时期,唐高祖李渊便在北方地区建立了军府,由国家分给府兵田地。平时耕种训练,府兵交很少的税但战时要自备铠甲武器响应国家的征召,为国征战。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府兵制。

    到了明朝时期,由于国家统一以及游牧民族之间相互征战不断加剧,为了更好地抵御外敌入侵,便对原先的军屯制进行了改革。

    卫所制度其实最开始的时候只是一个单纯的军事管理制度,并没有过多的政府职能。随着明王朝的不断发展,它也逐渐开始拥有了作战、屯田、税收等诸多功能。

    虽然明朝初期并没有过多的时间来将其进行完善,但是在后期发展的过程中,卫所制度也逐渐变得越来越完善,并成为了明朝军队中最为重要的军事管理制度。

    而羊山堡现在这个模样,林长石也是知道的,只是找了这些老军询问之后,先大致明白了整个羊山堡的情况。

    然后就带着林夕等人在堡内正中央的百户官厅住了下来虽然羊山堡十分破败,但是官厅的建筑材料用的十分扎实。除了门窗有些破损,其余的地方居然还十分完好。可以看得到是经常有人打扫维护的。百户官厅分为前厅、后院,前厅办公,后院住人。

    除此之外,羊山堡内原先建有军营、马铺等设施,但都是年久失修,损坏了很多。

    第二天,林长石带着林夕和林长建巡视了羊山堡所属的土地。

    实际上羊山堡所属的土地面积十分大,从山脚一直到海边,绵延了十多里地,但是大部分地都是盐碱地。只有人靠着羊山堡山边的一些地能够种植一些粮食。

    林长石指着良田前面的那一片白花花的地面,上面还有沟渠,只是地面泛着白色,对林夕说:“这就是置换给我们的600多亩多亩地。原来这里是南溪的入海口,但是由于他们想霸占这些田地,就强行让南溪改道了从那以后,南溪就流入了废珠湾,只留下了一条支流浇灌这里。”

    说着林长石指着田地旁边的一条沟渠。那里有一条流水缓缓的流入面前的盐碱地,并通过盐碱地流入远处的大海。

    林长石指着这片盐碱地说:“原来这里是一滩涂。后来他们在海边垒起一个三丈高的大坝,把海水拦在外面,在用南溪水冲刷这片土地,变成了良田。

    当时我们来粮城的时候,想把这片地要到我们的手中,但是周围的那些士绅不肯。所以才给了我们那600多亩山边的山田。不过,我们只是想种些蔬菜果品为来往的舰队补充一些食品罢了。所以也就没有太和他们计较。”

    “但是在六年前突发风灾,海水倒灌进这片土地,这片土地就全废了,变成了盐碱地。

    那时候,那些乡绅一直想把这片地跟我们的屯田换一换,但是父亲顶住压力,没有答应他们。谁知道父亲刚走,他们就来了这一手,硬从我们的田地中划走了一半。”

    林夕把羊山堡的盐碱地看了一遍之心里简直乐开了花。林夕带来的一个水盆、木架和一个小凳子,把木架架在一块平整的平地上。

    然后以这个平整的地面为原点,开始测量那片盐碱地。林夕使用的这种测量方法就是测量大地水平高度的方法。

    用具很简单,一个水盆,一盆清水,清水上面浮着一个小板凳,小板凳的两个腿各有一个V字形的豁口口。两个V字形的底边是一样高的,通过这两个底边成一条直线看远处的标尺就大致能看出水平的高度。

    这个方法是林夕在上一世他养父收藏的一个剪报中看到的。他的养父有个习惯,就是把那些共和国建设中在报纸上登着先进的人物和事迹。还有先进的工作方法都剪下来贴到一个大册子里做永久保存。

    就是他们那个时代特有的一种收藏方式。因为当时的报纸都是公家定的,看后基本都拿回家里去糊墙了,所以有些人就把他们喜欢的文章或者照片剪下来,收藏起来。

    因为那个时代是以宣传工人阶级为主。尤其那些在生产活动中创造出独有技术、各种土办法改进的加工或者生产工序的文章特别多。

    报纸上不光是在工业生产,还有农业生产当中也有各式各样的改进工艺或者是提高生产水平的技术改进。

    虽然每一项改进都是不是很多,但是当时的工人文化水平并不是很高,他们采用的一些方法都是简便易学的,甚至某些土办法所产生的结果比一些先进加工工艺和机械设备一点都不差。

    林夕最为记忆深刻的就是简报中有两篇文章,一篇文章是介绍修建红旗渠的过程和修建时使用的土方法。

    还有一篇文章是《为了36个阶级兄弟》这篇文章讲述的是在一个水利施工的工地上有36个农民工中毒,最后惊动了中央,用空军飞机为他们紧急空投解毒的药物故事,当时林夕看了非常感动同时深刻理解了什么叫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而看见林夕对这些盐碱地这么重视,甚至还有专门测量面积大小,石天磊等人很是不解了。

    他们当然不理解林夕的思维方式。因为在此时的大明人的眼中,这片土地如果不能种粮食的话,那就是一块废地。

    可是在林夕的眼里,任何一片地方都有它的优势和它的劣势,而眼前这片盐碱地,就让林夕看到了另一种可能。经过测量,林夕得出了结论,这片盐碱地的最高处和海边沙滩的高差是三米,也就是说,这片盐碱地的海拔是三米。而且土地平整都是沙质土壤,非常利于挖掘,经过林夕的实地测量这片土地真实面积是八千六百七十三亩。这只是被开垦后又重新盐碱化撂荒的土地,还不包括那些没有被开荒过的。

    林长石对林夕告诉他的情况好像并不意外。他对林夕说:“如果那帮家伙不瞒报土地才是个稀奇事。何况这些都是开垦的所谓“荒地”更是不足为奇了。”

    现在的大明,即使这样的盐碱地,荒废的土地也都是有主的。要找到这么一块无主之地,那有多么不容易,更重要的是这块土地虽然不能够种粮食,但是林夕想到了它具体的用处。

    要知道,明年就是天启元年,不远的将来内有流寇四起,外有东北女真犯境,在这样的乱世中,要确保自己的生存权,唯有枪杆子,要维持一个枪杆子,首先一件事,要有钱有粮。

    按照大明的规矩,开发出来的荒地、盐碱地是属于私人的既然这里已经算是开垦的土地,那么就算落到了林家的手里。林夕想用这片地干什么呢?十分简单——晒盐。

    说到具体方法,也是在他养父的剪报中看到的。大明传统的海盐都是煮海为盐,但是现在也已经有晒盐的方法了,但还是不是十分完善。

    现在晒制技艺流程共有10余道,以晒灰制卤、煎灶和坦晒为例,其核心工序主要有开辟滩场、制灰土、制卤、结晶等。

    首先开辟滩场。在近海筑塘御潮,建水闸,纳潮排淡;开沟筑塍为界,成方块滩场,环场沟渠贮海水(同时挖若干潭贮潮)。

    用削刀削松滩场泥,以碌扒碌碎泥块,再用竹竿揽泥成细,形如灰状。挑潭中海水,用木瓢洒泼匀透,使泥(灰)吸收水中盐分,日中再泼再晒至日落,以削刀将泥(灰)集聚,用木板夹成长堤状,以防夜雨。次日天晴,仍翻扒推平,以碌扒扒松,方法如前。

    一般盛夏二至三日,秋冬四日,泥(灰)中已饱含盐分在滩场中心便利位置筑土圈如柜,长8尺、阔6尺、高2尺、深3尺,称灰溜。在溜旁开一深井,深8尺(或用缸以承溜),溜底用短木数段平铺,木上再铺细竹数十根,覆以柴灰,然后填所晒场泥(灰)入溜中,用足踏实,再以稻草覆灰,挑潭中海水泼草灰上,使缓缓渗入井中,即成咸卤(鲜卤)可上灶煎盐。

    测卤咸度用莲子沉浮而定。取莲子10枚置入卤中,浮三、四莲为浓卤(盐度高),五莲者卤最浓,莲沉于底,则盐度已少,不能煎盐。

    后改为用柴灰平铺盐田,引海水入盐田,吸取其咸分。灰晒干后扫成堆,如是重复两天,灰中饱含咸分。再挑灰至漏碗,灌海水至漏底,即成鲜卤。

    制盐一是煎法:设泥灶,用铁盘或篾盘、铁锅置其上,注卤水入内加热,将皂角末和米糠搅沸卤中,即刻成盐。二是晒法:择盐田适中地段,围成方格,格内以土压实,铺上碎缸片,中分数格,将鲜卤注入坦格中,利用日光与风力使其结晶成盐或者用石槽晒盐。

    但是新中国后,广大的盐厂工人通过技术改进,把这些制盐的工序分成了。蓄海水、晒盐静止过滤、晒盐、收盐等几道工序。

    一、蓄海水、每月大潮时海水会淹过海岸滩涂地带,盐工们在海岸至盐田滩涂地带开挖出引水沟渠,待夜晚海水涨潮时,会沿着这些沟渠流向盐田,盐田内开挖低于海潮的大规模的蓄水池,并把泥土堆成堤坝以阻挡落潮时海水随着大潮流回大海。

    二、晒盐泥过滤(冲洗盐泥、过滤获取卤水)。每座过滤池内都有一个用火山岩砌就的方(或长方形)蓄卤池(盐池)后改用青砖铺设。所谓蓄卤池也就是在盐田上开挖的一个宽2米、长3米、深1米的水池,下面垫着竹片(半年换一次)和茅草(2个月换一次),起到过滤作用盐池底部是由席子铺成的过滤器,再浇入海水过滤,过滤出来的水从盐池流入另一侧的池里就是卤水了然后把卤水静置在沉淀池中暴晒数日。用莲子检测卤水是否达到了一定的浓度。要是卤水已达到足够浓度,可以晒盐了。

    三、晒盐、收盐。盐工将已达到足够浓度的卤水用抽水机运送晒盐池中利用烈日进行暴晒。晒盐一般从上午10~11时开始,晒制到下午5~6时即可收盐。用半弯的铁片把显现结晶、稍呈白花、液晶态的盐晶刮集起来,并用木铲把盐巴收集起来后倒入大竹筐中,置于里屋阴凉干燥的地方即可。

    最大的改进就是用抽水机将海水从,蓄水池中抽到沉淀池中经过暴晒沉淀成清澈的海水,达到一定比例后,再引入晒盐池中,直接晒出海盐。

    这样既节省材料,而且还减少人工。但现在没有抽水机,但是有风车一样可以达到抽水机的效果。

    林夕测量完毕之后,便跟着林长石回到了粮城。饭后把林长石和林长健兄弟叫到书房中把他自己的想法讲述了一遍。

    林长石听后站起来,围着林夕转了好几圈,说:“你的这个方法。可行吗?”

    “我拿小桶的海水试过应该可行。但是现在我们有两个困难,第一是没有青砖,第二是哪又到哪里去找这么多劳动力来挖掘晒盐池和沉淀池,还有引海水的沟渠。”林夕对着两位兄长说,“咱们省了一道工程就是不用修筑大坝了,只是简单的修缮一下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