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誓言

作品:《重生在海洋时代

    林夕终于等来了他的孩儿兵的回还。但是他们回来了,也带来了一些噩耗。有几家的家门口挂起了白幡?

    林长石代表林家对战死的家丁进行了吊唁,并给予了金钱上的补偿。林夕趁此机会把战士家丁的牌位放到了祖神庙的配殿中享受祖神庙的香火。

    同时林家家丁的回归,也让梁城中的人大出了一口气。因为粮城周围来讨生活的难民越来越多了。据六伯统计,已经达到了万人以上。

    林长石这几天正催着林夕赶快把建设盐场的图纸画出来。因为除了周围山寨中的一些隐匿的民户,还有山寨中的一些土司头人派来的劳役。其余的难民虽然身上有一些银钱可以换一些口粮,但是他们几乎都是逃难来的客家人。

    他们现在还是处在一种茫然的状态,一旦他们之间出了一个头领,那登高一呼,粮城是相当危险的。

    尤其粮城中囤积着大量的粮食。足够这里所有的人吃上两个月以上。不过,城外的人不并不知道。

    在这段时间林长健已经把靖海堡中的所有的家丁调入粮城当中。准备一旦有发生意外,就进行武力镇压。而粮城中的另外两股武装力量已经紧闭城门,做好了随时作战的准备,如果不是林长石力排众议恐怕他们已经集结部队杀出城外去了。

    林夕这段时间经常带着身披竹甲的孩儿兵押解着粮食到城外的粥棚。并且负责给每名难民一勺稀薄的粥水。

    映入林夕眼帘的是一张张麻木不仁的脸庞。他们失去了家园,失去了家人,失去了他们之前所拥有的一切。

    这场引起粤西土客大乱斗的原因就是因为天气干旱。由于两个相邻的村落争水引起的,逐渐蔓延了到整个粤西的客家村寨。

    天灾、人祸一样样接踵而至,他们苦苦的挣扎着,但是却被时代的洪流毫不留情的淹没,他们没有反抗的力量,甚至心中也没有反抗的念头,他们的衣衫褴褛不堪,他们的身躯瘦弱单薄,他们的生活困苦难忍,他们没有办法也没有能力去改变这一切,只是简简单单的活下去,他们都已经是倾尽了全力。

    他们的眼中没有杀气,在林夕面前不过是一群终日在地里刨食的农户,靠天吃饭,靠地里的产出的活命的一群普通的国人,就如同地上最卑微的的草芥一般任人践踏。

    他们的命运并不掌握在他们自己的手上,他们的眼中满是恐惧,在他们之中的很多人早已经是丧失赖以为生的土地、家人和宗族。

    他们已将未来的希望完全寄托在粮城可以接受他们的情况之下,所以他们还能忍耐在城外搭建茅草,靠着粮城的搭起的粥棚苟且的活着。

    可以说,在绝林大师没回来之前粮城的驻守的官兵和城外的难民已经处于剑拔弩张之势极端危险的形式。一旦有人在难民中鼓动说粮城不接受这些人或者突然间不施粥了,大战必必然爆发。

    随着粮城主力的回归尤其是他们穿着铁甲在城外转了一圈之后。这种剑拔弩张的气氛顿时消散一空,变得和谐起来。

    林夕根据他在羊山堡的测量的数据。已经把盐厂的大致的分布情况设计出来了。

    首先便是沿着海堤的几个缺口处改造成引水的闸门。再以此处为起点挖出了引流槽,引流到羊山堡附近。

    再在附近挖掘深达三丈的蓄水池。然后在蓄水池旁边就利用挖出的泥土筑上矮堤。在矮堤上在上面设置风车将沉淀几日的海水倒入过滤池中在引入到沉淀池中。

    沉淀池深三尺蓄两尺海水。待晒制到一尺的范围的时候,再用莲子测量沉淀池海水中的含盐度。如果达到标准便引入晒盐池中晒出海盐。

    晒盐池深一尺三寸整体由青砖砌成有五丈方圆。晒盐池分布在引水渠和蓄水池中间高度略低于沉淀池。从沉淀池到晒盐池当中以青瓦铺设的垄沟。以防止卤水渗入地下。待盐水流入晒盐池后晾晒一至三天便可出盐。整个过程除了用风车从蓄水池提海水到沉淀池之外。都是利用地势自然流淌,可以减少许多人工。

    虽然图纸已经画出,但是画图容易,施工却很难。现在青砖的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构建晒盐池的需要。而且城外的那些难民手中并没有多少挖掘工具。也需要船厂锻造出一些挖掘工具来,这都需要时间。

    而粮城缺少的恰恰是时间,因为城外的难民已经有些忍耐不住了,他们想用银钱购买粮草,但这是粮城人所不能答应的。

    现在粮城控制难民的手段,便是控制他们的粮草防止他们闹事。一旦难民有充足的粮草。那就事情如何发展,便不是由粮城的人们能决定的。

    跟随绝林老和尚出去的孩儿兵回来之后给了林夕一个惊喜。他们把从战场上分得的银子统一交给了林夕,只有15个人没交。

    而那十个15个人却被绝林老和尚调到预备家丁的队伍当中去了。还有一个叫做林狗剩的小孩,他的银子为父母索要去了,没有交给林夕。他便哭啼啼的找林夕来告状。林夕安慰了他以后,把交上来的银子留下了一半,把另一半平均分给了所有的小孩,包括没有上战场的。

    而且把剩下那一半银子是如何花的,每天花多少?花到何处去了都写成一张告示贴在讣告栏中。

    林夕的这一手就是后勤制度公开,开始银子都是由林夕拿的所以公开不公开无所谓。而现在这些银子却是缴获来的,所以便张贴出来,每天买米花多少钱!买菜花多少钱!买遇伤治伤的草药花多少钱?!还包括先生的束脩。

    林夕还发现这些上过战场的孩子和没上过战场的孩子已经有了明显的区别。

    林夕经过偷偷询问才知道,绝林老和尚为了锻炼这些孩子胆量,让他们作为刽子手处决了那些俘虏。

    林夕把这些孩儿兵按岁数分成了几个班,开始传授他们绩效新书上的内容和一些后世的火枪兵使用的条例。

    通过这次在英岛上的战斗,林夕已经完全明白了火枪军在面对密集阵列的冷兵器步兵的优势。

    而且这次缴获回来的海盗战船上发现了几种由西洋人那里买来的海军舰炮都作为教具摆在真武庙中。

    林夕仔细的观察后,他把步兵炮选择的是大明戚家军常用的虎蹲炮。这个虎蹲炮也是戚继光发明的,林夕发现它是一种臼炮。也就是现代说的迫击炮。

    林夕把这种虎蹲炮进行了改进,给他装上了一个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九二步兵炮的那样的一个炮架。两轮是硬木制成的,还用一整块硬木做了一个炮架,把虎蹲炮的口径缩小架设在炮架上。这门炮完成之后,林夕看着总有一种缩小版的拿破仑炮的感觉。

    林夕拉着这门炮,在粮城外进行了几次震慑性释放演习。目的是为了震慑那些难民,让他们看看粮城是有炮的。

    通过几次发射,林夕发现这种火炮使用十分不方便。

    首先,它是前装式的。由于炮的口径较小,所以发射的弹丸也小,炮的威力十分有限。但是这种炮就跟林夕定制短火枪一样,只是把它作为训练工具,并不打算把它当做实战的武器。所以制作了六门之后,就没有再制造。

    绝林老和尚也看着林夕试验了这门炮的威力。他看完之后直摇头说:“这个火炮的威力还没有那个九头鸟抬枪的威力大。而且也没有九头鸟打得远,打得准。唯一可称道的就是炮架制作的很结实。使得炮能够轻松的被几个人拖着走。而且这种炮打散弹的威力很大。可以说,一炮下去,百米范围之内几乎不可能有活物。但是它的威力也就只限于百米之内再远就有炸膛的可能了。”

    乱世之中,人如蝼蚁,命如草芥,这就是这个时代大部分人最为朴素和基本的思想。

    林夕的上一世很多人都认为明末之时就已经开始全面落后于欧洲了,但实际上这种观念无疑是站不稳跟脚的,说欧洲的先进,明末的落后,但是却是对于同时期的欧洲军队的表现闭口不谈。

    欧洲的某些火器在多年的战争确实在领先一些,但是却远没有到形成代差的地部。

    明朝也并没有固步自封,工部的工匠很容易便仿制了那些火器,并开始运用于军武之中。很多人以为的明末,明清双方拿着刀剑长枪,拿着少量的火绳枪,最多加上一点佛朗机炮和火炮相互交战。

    实际上的明末,明清双方大规模的列装火器,使用火炮。

    松锦大战,明清双方共列兵24万,其火力烈度远胜于同时期的欧洲陆军。到入关前夕之时,清军中拥有的红衣大炮数量已经迫近了百门,至于威力稍小一些的大将军炮之类的火炮自然也不在少数。

    这个时代全世界的火器这个时候都在蓬蓬的炸膛。炸膛并非独属于明朝的专利,使得排队枪毙战术产生的燧发枪,一直到17世纪的末期,欧洲才开始大规模的列装,这个时期的欧洲还处于三十年战争之中,整个欧洲仍然是处于一片混乱,

    在明末这段时间,欧洲军队仍然充斥着大量的雇佣兵的三十年战争,之所以法国的陆军取代西班牙成为欧洲第一陆军是因为法国军队的吃空饷的比例比较低,而且后勤充足,但是在战后统计之时,他们却发现他们实际拥有的军队甚至不到纸面上的军队的一半,吃空饷的情况极为普遍,各项物资分配情况解释层次不齐。编制混乱不堪,衣着五花八门,甚至连统一的军服都没有,后勤保障体系更是一塌糊涂。

    法军士兵因为领不到军饷而像蝗虫一样,很多时候大肆劫掠。军纪败坏使他们毫无忠诚感可言。他们能够赢得战争,并非是因为他们更强,而是因为对手更烂。

    历史已经证明了拥有誓死勇气的军队在武器不存在代差的情况之下,能够决定战争胜利。

    在这个时期,无论是大明还是欧洲各国运用各种武器和战术几乎没有谁高谁低的区别。如果单论战术、人数和武器的话大明显然是有绝对优势。

    绝林老和尚又在林夕的孩儿兵中抽走了50人,组建了一支专门的火枪队。

    又把预备家丁中14岁以下的全部人都拨入了孩儿兵编组在一起练习火枪阵列。

    林夕把他的孩儿兵分成两部,一部分就是参加过实战现在还剩下175人,还有一部分就是那些没参战和绝林老和尚拨过来的那群孩子一起进行训练。

    实际上,从此时开始,林夕手下的部队就已经分成了两部分。

    那175人是当做军官培训的,而剩下的那些人是纯当做火枪兵来训练的。

    这175人单独组成一队。他们不但要负责底下那些岁数小的孩儿兵的平时的训练。

    他们每天还会抽出一个时辰的时间林夕对他们进行文化课的考核和绩效军书、军纪讲解。并时不时的被林夕组织起来,带着那六门炮到城外去进行队列和实战演习。这种繁忙的日子到林父林海平的到来而结束了。

    林父到来之后。首先带着家丁来到城外,把所有的人聚集在一起。

    林海平站在城头缓缓站起了身来,他的动作也引得了城下之中所有人的瞩目,人们紧密的站在一起,实际上所占的地方并不大。

    林海平缓步走到城跺的后方,那里新修了有三个用铁皮捆扎而成的简易扩音器,确保他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能传入众人的耳中。

    林海平缓缓开口,他的声音随着扩音器的扩大缓缓的在众人的耳畔的响起。

    “我林家出身于莱州卫,世代军户,你们可能不知道莱州在什么地方,但是这没关系。

    我的祖父在戚爷爷麾下当兵,与倭寇拼死血战最后官至千户。倭寇被消灭后被朝廷调来南海卫,从此,我们林家在此扎根繁衍至今。

    我的祖父并没有想到他能够获得如此的富贵。当时他当兵吃粮为的只是一条活路,我很清楚,你们也和我祖父一样,只不过是为了找一条活路罢了。”

    林海平的目光在一众的难民脸上游离。大部分难民的脸上有了表情上的变化,他们确实只为了一条活路,单单只是生存下去,他们便已经是竭尽了全力。他们本来可以活下去的,虽然过得辛苦,但是只要想办法要活下去,为家族延续香火,甚至还要报仇雪恨。

    林海平的这些话语,却把林家放在同为客家人的地位上,激起了底下难民的一种共鸣。

    这是林海平抽出一把短刀。在手心上划了一刀,同时沾着鲜血在额头上抹了一道。并把淋漓的伤口展示到城下的众人。

    “我林海平以祖宗的以列祖列宗英灵发誓,有我林家的一口吃的就不会饿着众乡亲。我林家一定会为众乡亲找出一条活路。如违此誓,天诛地灭。”

    随着林海平的这声誓言出口。城底下的那些难民便一片一片的跪倒在地口称。

    “林大人万福,林家福泽绵长,公侯万代。”

    这时代的大明人对列祖列宗是相当敬畏的,敢拿祖先的英灵发誓,那一定想办法做到,绝对不会欺骗底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