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资敌叛国

作品:《援明传

    隆隆炮声终于停歇,大地依然被硝烟笼罩着。

    被炸翻的黑土压不住燃烧的火舌。

    将整个战场照的透亮。

    到处都是残肢断臂。

    一声声凄烈的惨嗷在午夜里,比夜枭的叫声还要刺耳。

    有很多来不及逃跑的士兵。

    更多是被炸懵了的,躲在某个角落里瑟瑟发抖。

    江阴城北门的吊桥缓缓的放下。

    当先一人白衫青裙,身形飒然,面色更是俊逸不凡。

    手提一把七尺长的亮银长枪,在月色中泛着悠悠的冷光。

    骏马无声无息的越过吊桥,不疾不徐的往清军的营寨靠去。

    紧随其后的两骑竟是两名不满十五的童子。

    各持一把铁钩镰,身形也是矫健异常。

    刚刚的炮火只覆盖了一半的清军营寨。还有一半是完好无损的。

    已经靠近到不足一百步,阎应元长枪高举。

    后面步行随后的勇士纷纷往他身边聚拢。

    他们有的拿着板斧,有的拿着短刃,还有的拿着扁担。

    枪尖徐徐向前,直指敌方营寨。

    “湫”的一夹马腹,阎典史当先突入。

    后面两个童子钩镰翻飞,护住两翼,竟无一合之敌。

    勇士们杀声四起,让本就在惊惧中的清兵更加的雪上加霜。

    一时间哪里升的起抵抗的心思,纷纷作鸟兽散。

    本来就是些明军士卒,只是后来跟随了刘良佐降了清。

    这几日攻城,被派上冲墙的每个都是如丧考妣,而若侥幸不死者皆都抱头大哭。

    若真是百战之师,堂堂儿郎又怎会降清。

    今夜受此一吓,更加没有再战之心。

    个个都是惊弓之鸟。

    阎应元冲进清营,如入无人之境,竟轻轻松松杀了个对穿。

    兵败如山倒可不是闹着玩的,逃跑的人会一波挟裹着一波。

    前面的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跑。

    踩死的,摔死的,掉进沟里淹死的不计其数。

    难怪江南的老百姓骂他们‘驱杀鬼’。

    (意思就是跑的太猛刹不住车,赶着一头撞死的鬼。)

    喧闹了半夜,战果颇丰。

    阎公很满意,表示很开心。

    ----------

    江阴城往东五十里,有一座小青山。

    说是山,其实海拔只有二十五米。

    跟个土包子没有多大的区别。

    山上面有一座庵寺。名曰:十方庵。

    虽说是庵,却不见一个尼姑,倒全都是些大和尚。

    如今这些大和尚全部跪倒在庵中大殿门口。

    后面的几个年岁小些的和尚吓得瑟瑟发抖,轻声抽泣。

    前面的住持也是低垂着发亮的光头,兀自不敢出声。

    大殿中央端坐的一个魁梧大汉,满脸横肉间戾气丛生。

    眼神阴沉可怖,满布血丝。

    后方四大天王的狰狞宝像,比之都逊色三分!

    将手中的海碗重重的砸在地上,‘砰’的一声,摔的粉碎。

    让跪在地上的大和尚们吓的全身一抖。

    一将官进入大殿,瞄了一眼跪了满地的秃驴,撇了撇嘴。

    跪倒在地禀告道。

    “禀伯爷,奴才已经聚拢了两万士卒,特来请示接下来怎么办。”

    刘良佐闻言嘴角一阵抽搐。

    昨日还有四万多,短短半夜,竟折损了大半。

    面色变的愈加阴沉。

    自从跟了李自成造反,先是降明,后来清兵来了,他也完全没有抵抗。

    为的就是保存实力,在这乱世之中有一方立足之地。

    如今降清不到一年,煌煌十万之师,竟只剩下了一半。

    这江阴再打下去怕是头上的帽子都保不住了。

    低声吩咐道。

    “将无锡常州太湖昆山所有的兵马全部召回来,就在这十方庵筑营。等贝勒爷来了再作定夺。”

    将官领命而去。

    刘良佐疲惫的挥挥手,将大和尚们驱散。

    十方庵往后山而去,这里的山势比之前山略显陡峭,杂草丛生,遍布荆棘。

    一片松树林一直延伸到山脚下。

    在树林的中央,杂草已经被清空,几百名劲装大汉裹着睡袋,正在呼呼大睡。

    四面不断有“夜不收”的身影闪现,匆匆将情报告诉为首之人,随后便消失在丛林之中。

    这正是昨夜在此炮击清营的作战小组。

    由汉家子弟兵六连一班,五班,八班组成的第一小队,代号‘狂风’!

    领头的名叫温良,也是原天雄军旗官,还是黄良忠的亲妹夫。

    没想到冤家路窄,他们刚刚炮击完,便遇到刘良佐带着几千人撤到了这里。

    因为不清楚对方意图,只能匆匆的撤到后山。

    好在沈不浪给力,早就在将江阴周围遍布了眼线,才不至于迎头撞上。

    快捷的通讯也使他们能更好掌握战场的动向。

    温良集合手中拿到的情报。

    陷入了思考。

    前山的清军已经开始筑营,他们这四百多人自然不能轻举妄动的。

    若是清军全力反扑,定然是顶不住。

    不过昨夜见识了清军的战斗力,他也不怎么放在心上。

    昨夜炮击过后江阴军民杀出城来,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战果。

    这江阴领头的是个人物啊。

    如此惊人的爆炸场面,居然能够做出如此冷静的判断。

    智近乎妖。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

    以一城军民抵抗装备人数都远胜于己的清军,守了八十多天,还斩首七万五千余的猛人。

    又怎能用凡人的目光看待。

    温良想来想去也不知道接下来怎么做,干脆请示下少帅吧。

    那也是个妖怪!

    ---------

    正午的阳光高照。

    一群嘻嘻哈哈的青年正各自收拾着自己的行李。

    眉眼中掩饰不住的喜悦之情。

    他们都是汉家子弟兵第二军新编第一旅的战士。

    今天高兴的事情是,张渚镇第一座新式军营终于完工。

    他们不用再住在雨布搭起的大棚子里了。

    而且据军长说。

    军营还安装了叫电灯的东西,说能把晚上照的跟白天一样。

    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厕所也干净亮堂,不用再蹲在草稞子里被叮了一屁股的包。

    第二军许军长自然是最高兴的,现在全军战士已经全部拿到了枪,每天的打靶任务也安排的满满的。

    只需再操练几日,便有了立功的机会。

    以后的将官会越来越多,谁能抢得先机谁就能青云直上。

    以少帅的志向,绝不可能只取一城一地。

    前途无限啊。

    其实他跟老督爷不但是同乡,还有个共同点。

    也是文官从武,所以关于这里面的门道自然比别人想的通透。

    新军已经开始了第二轮招募,若是再不拉出去抢些功劳,等到少帅兵多将广之时便来不及了。

    想着心事不由自主的来到少帅的指挥部。

    看见卢传廷手里拿着一张情报怔怔的出神。

    一边参谋组的老将官们也是一脸的阴霾。

    原来是满清贝勒‘博洛’率二十万大军已经到达惠山。

    与秦阳带领的六个班组成的战斗小组迎头碰上。

    因为他的作战任务是占领惠山,秦阳不敢撤退。

    双方发生激战。

    足足打了一个昼夜,子弹打光了用石头砸。

    石头砸光后,便撤到了一处山洞之中。

    清军攻山时因为伤亡过重,博洛已经下令放火烧山。

    秦阳一组人也失去了联系。

    二十万清军正整装待发朝着江阴而来。

    因为沈不浪的重心放在江阴,无锡一线只有一些运输补给的老卒。

    只好命活动在塘桥一线的黄毅带着剩下的四个班前去援救。

    这个事情给了卢传廷一个深刻的教训,不经过军事培养的主官是不能打好仗的。

    若是现在守住惠山的是个懂得‘游击战’精髓的将领。

    自然不会发生这种事。

    随便在外围摸几个回合,也定然比这样死守能达到更大的战果。

    重重的将情报拍在桌子上。

    大声喝道。

    “愚蠢!以六十人对阵二十万,这不是打战,这是送死!”

    “马元良,罗振,杨八斤,汪青虎,尤敏。”

    “立刻组建军官教导班,以后所有连一级以上的军官必须参加培训。”

    “一定要把战争模式讲透。”

    “把新式武器如何发挥最大的战争价值讲透。”

    “把运动战,游击战,攻防战,堑壕战讲透。”

    “不能及格的就不准带兵。明白没有?”

    被点到名字的五人齐声领命而去。

    这是参谋部学习最好的老将,而且把卢传廷传授的战略战术吃的最透的五个人。

    见卢传廷心绪稍平,许久溟才敢凑上来。

    笑嘻嘻的行礼说道。

    “少帅,鞑子增兵20万,是不是该把第二军拉出去练练了?”

    卢传廷不是没想过把第二军放出去,只是今时不同往日。

    以前虽到处知道卢家少帅在张渚招兵,可谁把他当颗葱。

    如今汉家子弟兵在江阴战场已经初露锋芒,

    很难不被人注意到,如今新兵老兵青黄不接。

    应天有‘孔有德部’即将南下,无锡有博洛率二十万清军浩浩荡荡而来。

    万一被人偷了家可怎么办。

    好在张渚镇四面环水,只需严格管控船只。

    然后在河道交叉口,河面窄的地方。

    挖掘壕沟,架上机枪大炮。

    防守还是能做到的。

    张渚镇现在可是已经汇聚了近五万人口了。

    而且开垦了一万多亩的良田。

    这可是这一个多月来连续不断的劳作才有的成果!

    怎么才能想一个两全之策呢?

    思索良久,终是想不到破局的办法。

    这时候袁长青来访。

    “报告少帅,黄军长已经拿下常州,申请派工作组接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