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小当家的麻婆豆腐对战田展的川味鱼脍

作品:《穿越食戟的我,能前往动漫美食番

    那个,打扰到你们了吗?”小当家有些不好意思的问道。

    “没有,小鬼你这麻婆豆腐做的不错啊。”顺信走进来说道。

    “还好啦,你们要尝尝看嘛。”小当家挠了挠头说道。

    正好,现在已经下午五点多了,正是吃晚饭的时间。“咱们先把料理端给提督大人评鉴,剩下的就把小当家的麻婆豆腐当做晚餐吧。”顺信对其他人说道。

    “好啊主厨,我们都等不及了。”一堆人起哄到。

    顺信招呼刘阿玲过来,把麻婆豆腐提前装给李提督,剩下的他们就吃了。

    【别以为古代的厨子把自己的官当很高,内务府的厨子一样让皇帝吃冷的,除了康雍乾以外,都是如此。红楼里第三代大厨房的刘嫂子一样看人下碟。】

    “好了,小当家。麻婆豆腐一定要趁热吃才好,你去送给李提督。”

    刘阿玲则是带着小当家一起去见李提督,她怕小当家说错话。

    然后小当家转身将大盘子拿起,大大的盘子与小当家的小个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刘阿玲见到小当家这样子,上去帮小当家接过,放到了评鉴的用餐桌上。

    其实小当家是想拒绝的,大盘子的重量还可以,对于一般的小孩当然会觉得重,但对于来小当家来说这可比每天练习甩锅轻松多了。

    李提督到来到了餐桌旁,坐下。

    他在都在等厨师掀开盖子的那一刻,刘阿玲将盖子掀开一股强大的热气冲天,按正常来说热气应该是没有颜色的但是这道热气却能看出鲜艳的红色,如辣椒一般的红色,接着便是辣椒辣味和香味。

    “小当家,你的这道菜色香辣三味合格。”李提督对小当家说到。

    刚开始入口的是辣,辣椒的辛辣味裹着芳香直冲脑门,再然后是核桃、芝麻的香,还有核桃的脆牛肉的酥,最后则是豆腐的甘甜。辣香脆酥甜,在嘴里跳动形成了完美的交响乐。

    “这牛肉怎么会这么酥,还有核桃经过炖煮后应该不会这么脆啊。”李提督开始自问自答。

    “牛肉酥应该是因为他在下锅前把牛肉过了一遍油。”李提督自己回答道。他心中有奇特的种怪异感。他感受到这道麻婆豆腐带给他不和谐的感受,但他说不上来那是什么。

    “提督大人,核桃脆则是因为我选择了琥珀核桃。因为琥珀核桃表面有一层糖浆所以锁住了核桃的脆,当然因为糖遇热就化所以对火候的掌控十分重要,还有融化的糖浆进到汤汁里还可以起到提鲜的作用。”小当家接着李提督的话说道。

    李提督没有接下小当家的话,沉默了一会开口对小当家说道“小当家你做这道料理的时候没有放豆瓣酱吧。”

    李提督的话激起了一阵巨浪,没有放豆瓣酱怎么可能,豆瓣酱可是麻婆豆腐的灵魂。

    “提督大人,您说的是真的吗?”刘阿玲也惊讶的问道。

    作为从小经历厨师熏陶的她当然知道麻婆豆腐少不了豆瓣酱的辅助。

    如果他真的没有用豆瓣酱就做出了这道菜,那么只有鬼才可以形容小当家。

    那么,菊下楼的颓势,说不定在小当家成年后就可以一扫而空,也对得起母亲了。

    原来那种不和谐是因为豆瓣酱,经过李提督的点出的话,在后厨吃小当家料理的顺信也发现了。同时发出了一阵感叹他真的只有十二岁吗?

    “我先将油烧热然后把朝天椒、子弹椒、槽辣椒、花椒、核桃、芝麻炒香炒出辣椒油,把它当做豆瓣酱。这就是小当家特制‘特制麻婆豆腐’”

    小当家抱拳回答道。

    小当家答完李提督的话之后,目光看向了田展。

    田展则看向刘阿玲:“师妹,麻烦拿一条一尺鲤鱼来,我做【川味】炙烤旋切鱼脍。要新鲜的!”

    川味?鱼脍?

    这两个东西是怎么杂糅在一起的?

    田展的考虑很简单,这次的对决就是看一看实力,也就是刀工、火候,调味。

    而自己的想法很符合,鱼脍体现刀工,川味体现调味,炙烤体现火候。

    很快,阿玲拿了一条鱼来。

    田展用手感知了:“不错,很新鲜。”

    刘阿玲则轻蔑的质疑声:“师兄,您要知道,虽然我没学到什么厨艺,但是食材这方面的种植养殖我可是学到位了。”

    “这些鱼类,可是在我母亲生前亲手投放的鱼苗,这里的水都是我盯着水工一担一担的挑过来,几乎可以说是采用了流动的活水进行养殖。”

    正思量着先前踏入宅邸后方,视线穿过了长廊与桥畔这片仅有大半亩的小型池塘之后,田展不禁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原来竟是师母亲自饲养的鱼类啊!看来这下子完全没有任何问题了!”

    《诗经小雅》中,“饮御诸友,炮鳖脍鲤”,其中的“脍鲤”就是鲤鱼制作的生鱼片。

    ”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和齑》中载:“脍鱼肉,里(鲤)长一尺者,第一好”。

    杜甫则认为“鲂鱼肥美知第一”(《观打鱼歌》),北宋刘攽也称赞“鲂鱼如玉鲙第一”。

    清王士雄则认为“青鱼最胜”。

    据田展的朴实经验,《齐民要术》的说法要更贴切一些,毕竟杜甫这个诗人,懂得都懂,一辈子颠沛流离,哪里吃过好东西?换来李白说,田展才信,毕竟人家是真吃过好东西的。

    刀法是鲙食制作的精髓所在,其手法多样,分类甚细;书中还出现了专业性的烹饪术语。

    不仅如此,唐代还出现了专业化的制脍厨刀。《酉阳杂俎》中记载唐玄宗赏赐安禄山的物品中就有“鱼并鲙手刀子“。

    田展用毛巾包住鱼头,用刀背两下刮去鱼鳞。

    用刀尖剜去鱼鳃,这时还是活鱼,这是北海道的杀鱼方法。

    接着用刀尖点开脊背,放血。

    准备工作完毕。

    接着田展从塑料盒中用毛巾拿出冰刀。

    想要吃到健康的生鱼片,必须将其在零下20-30度低温下冷冻24小时,有的鱼类甚至要冷冻7天,才能有效的杀灭寄生虫,如果没有冷冻条件就将鱼片高温加热杀灭寄生虫。

    冰刀就是这个作用。

    田展要站成弓步,左手指尖轻轻压住鱼肉,右手刀口前倾,走刀飞速而用力均匀。

    鲙,薄如蝉翼,轻可乘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