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察举制?李斯震惊!

作品:《秦时:我扶苏只想作死

    “父皇。”

    “你怎么来了?”

    三步做两步来到嬴政身前,扶苏不解的问道。

    嬴政闻言不语,挥袖屏退了左右。

    他虽然穿的便服,但周身散发着强大威压,让人如临深渊。

    “扶苏。”

    “上郡虽地处边陲,但你应该知道,朕……”

    护卫们走远后,嬴政正色道。

    他话未说完,就被扶苏给打断了。

    “儿臣知道。”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扶苏颔首。

    话毕,他突然想起一件事,那就是选官制度。

    大秦是军功授爵制,如今政哥听了他的建议,停止了南征百越,那将士们还怎么升官加爵?

    两世为人的他深知,穿越到古代,随便一个小动作,就有可能引发蝴蝶效应,让历史进程发生变化!

    停止南征百越是能让将士们歇歇,但没新的选官制度,长此以往,大秦不就阶级固化了?

    念及此处,扶苏把手放到了他剑眉上。

    略作沉吟后,他顿生一计,于是立刻把‘察举制’写到了竹简上。

    虽然‘科举制’比‘察举制’更好,但现在的大秦没纸,大多数百姓都不识字,根本没办法推行‘科举制’。

    ‘察举制’是有很多缺点,但‘察举制’再差,也比‘世卿世禄制’强吧?

    “父皇。”

    “军功授爵制适合乱世。”

    “如今天下一统,是盛世,该有新的选官制度了。”

    “这个察举制是儿臣前几日想到的,虽然也有很多问题,但我想应该更适合现在的大秦!”

    扶苏介绍道。

    言罢,他把竹简递给了嬴政。

    嬴政闻听此言心里吃了一惊,然后接过竹简,定睛看向了竹简上的内容。

    察举的科目可分为常科(岁科)与特科两大类,岁科有孝廉、茂才(秀才)、察廉(廉吏)、光禄四行,特科又分为常见特科和一般特科,在上述科目中,以岁科为先,其中又以“孝廉”一科为最重要,特科中则以“贤良方正”为最重要。

    以“德”为主的有孝廉、孝廉方正、至孝、敦厚等科;以“文法”为主的有明法科;以“才能”为主的有尤异、治剧、勇猛知兵法、明阴阳灾异、有道等科,但所有的科目,都以“德行”为先。

    举孝廉以人口为单位,郡人口不满10万举孝廉一人;不满20万举一人,20万岁举一人;四十万举二人;上至百二十万六人。

    大致浏览一遍竹简上的内容,嬴政颇为惊讶。

    因为上面写的很详尽,不像是随口一说。

    “朕回去和李斯他们研究研究。”

    “你到上郡后注意安全!”

    看完竹简后,嬴政抬眸看向扶苏,沉声叮嘱道。

    “儿臣会的!”

    扶苏用力点了点头。

    然后返回车厢里,让车夫驾车前往了上郡。

    目送扶苏走远后,嬴政把竹简放到衣袖里,乘车返回了章台宫。

    ……

    当晚。

    咸阳,赵府。

    消息灵通的赵高得知了嬴政送扶苏离开之事。

    得知此事后,赵高气的肺都要炸了。

    不是把扶苏贬去上郡吗?

    为何嬴政还亲自送扶苏?

    明贬暗升?

    表面上流放扶苏,其实是让扶苏去军中历练一段时间,以堵将士们悠悠之口,然后过两年让扶苏回来继位?

    想到这里,赵高立刻挥袖屏退左右,伏在桌案上给匈奴的胡姬写了封信。

    他要借胡姬之手在上郡做掉扶苏!

    不管嬴政对扶苏是明贬暗升,还是明贬实贬,扶苏都得死!

    扶苏不死,胡亥怎么成为太子?

    胡亥不继位,他怎么权倾朝野?

    ……

    另一边。

    咸阳,章台宫。

    嬴政把几个时辰前扶苏给他的竹简给了李斯和蒙毅。

    “察举制?”

    “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

    李斯眉头微皱,边看边说道。

    看完竹简后,他若有所思着点了点头。

    这察举制虽有些复杂,但确实很适合现在的大秦!

    世卿世禄制早就行不通了,世卿世禄制若是行得通,大秦能凭借军功授爵横扫山东六国,一统天下?

    军功授爵虽然不错,但只适合乱世,如今天下一统,哪还有那么多仗要打?

    匈奴人逐水草而居,以骑兵为主,撵着匈奴骑兵打,显然弊大于利!

    百越烟瘴之地,如今皇陵尚未修成,阿房宫才刚刚开工,长城也在修建,哪有闲兵去打百越?

    “陛下。”

    “臣觉得这察举制可行。”

    “不知您是从哪得来的?”

    沉思片刻后,李斯先颔首表示赞同,旋即好奇的问道。

    ‘察举制’说着简单,但其实很复杂,因为每个郡,每个县的情况都不同!

    考察官员以‘孝’为主他赞同,但以谁为辅呢?

    儒家?法家?道家?墨家?还是农家,或者名家?

    “几个时辰前扶苏给朕的。”

    嬴政道。

    李斯和蒙毅闻听此言俱是一惊。

    “又是长公子?”

    “长公子不是被淳于越那群腐儒洗脑了,整日想着分封?”

    李斯心说。

    然后他把视线转移到了赵府。

    半个月前赵高和胡亥一起找过他,要他助一臂之力。

    他当时既未拒绝,亦未同意。

    现在看来,这太子之位非扶苏莫属!

    竹简上虽然只有百十个字,但可谓字字珠玑,他自愧不如!

    一念至此,李斯决定站队扶苏。

    就凭这卷竹简,他相信太子之位非扶苏莫属!

    “陛下!”

    “臣也觉得这察举制可行!”

    蒙毅紧随其后道。

    嬴政见状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把推行察举制之事交给了李斯。

    “诺!”

    “臣定不辱命!”

    李斯当即领命。

    然后双手捧着竹简离开了。

    ……

    半个多月后。

    北古城,狼族营寨。

    妖艳动人的胡姬收到了赵高的信。

    确认是赵高的信后,她立刻抬手屏退了左右。

    她明面是匈奴头曼单于的爱姬,但其实背地里一直和罗网有合作!

    她和十八世子胡亥一样有异色瞳,而且也是右眼金珀、左眼冰蓝。

    “扶苏?”

    “大秦长公子?”

    看完信后,衣着开放的胡姬冷艳一笑,然后把信给付之一炬了。

    接着她让人把诺敏喊了过来。

    诺敏是“月狼之裔”部族的一员,擅长驱使狼群和用毒。

    在胡姬看来,杀扶苏这种小事,不需要她亲自动手,让诺敏去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