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大秦的丝绸之路!

作品:《秦时:我扶苏只想作死

    “合作。”

    “多个敌人不如多个朋友。”

    “据我所知,你们那盛产葡萄、胡桃(核桃)、石榴、胡麻(芝麻)、胡豆(蚕豆)、胡瓜(黄瓜)、大蒜、胡萝卜,各种毛织品、毛皮、良马、骆驼、狮子、驼鸟等物。”

    “我大秦愿用丝绸,青铜器等物跟你们那通商!”

    扶苏正色道。

    “先生以前去过我们那里?”

    克里昂瞳孔瞪大,难掩惊讶的问道。

    扶苏若没去过西域,怎知西域盛产葡萄,石榴等物?

    “没有。”

    “但我没吃过猪肉,还能没见过猪跑?”

    扶苏摇了摇头,笑着解释道。

    克里昂闻言有些费解,没听懂扶苏是什么意思,但他还是点了点头。

    “好!”

    略作沉吟后,克里昂欣然应允。

    “那我现在可以走了?”

    克里昂声调奇怪的问。

    他虽在北古城生活了好几年,但还是不太习惯这边的话!

    “可以。”

    扶苏颔首,让护卫们给克里昂让出了一条路。

    “先生。”

    “你就不怕我带着兄弟们回去后,不回来了?”

    克里昂刚走没几步,突然停下,扭头看向扶苏,满目疑惑的追问。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我相信你是个言而有信之人。”

    “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防人之心不可无。”

    “这样吧,你先带一半兄弟回去!”

    扶苏边想边说道。

    “啊?”

    “我只能带一半人回去?”

    克里昂眉头紧皱。

    他此刻悔的肠子都青了,早知如此,他就不跟扶苏废话了!

    带一半人回去算怎么回事?

    “你若是不愿回去可以不回去。”

    “长公子宅心仁厚,不会亏待你的!”

    胡姬扭着纤腰走向扶苏,冷艳一笑道。

    她手里拿着几封信,是几个月前赵高写给她的。

    “不不不。”

    “我还是要回去的。”

    “先生,咱们一年后见。”

    克里昂连连摆手,告辞道。

    话毕,他头也不回的快步离开了。

    然后找到蒙恬,把扶苏答应的事告诉了蒙恬,接着挑了一半伤势不重的兄弟,返回了西域。

    “公子。”

    “乱世用重典。”

    “你这般宅心仁厚,就不怕人善被人欺?”

    克里昂走远后,一直没说话的诺敏突然冷声问道。

    先是她,然后是克里昂!

    按理说,她和克里昂都该死,可扶苏非但谁都没杀,还化敌为友,跟她们达成了合作!

    “你觉得现在是乱世?”

    “我是对事不对人。”

    “你忘了我是如何处置的上郡那几十个叛国贼了?”

    扶苏笑着反问。

    话毕,他接过胡姬递来的信,定睛看向了信中内容。

    信上确实是赵高字迹,他以前在咸阳见过赵高写的字。

    但这几封信只能证明赵高和胡姬有联系,并不能说明赵高叛国!

    因为信上既没说要杀他或蒙恬,也没出卖大秦!

    “公子。”

    “有了这几封信,再加上妾身。”

    “能治赵高那厮的罪了吧?”

    胡姬身体前倾,媚意似水的问道。

    她不甘心给扶苏当工具!

    她想更进一步,成为扶苏的妾!

    “不能。”

    “这几封信虽然有用,但用处不大。”

    “我需要的是他通敌叛国的证据!”

    扶苏摇了摇头。

    然后让诺敏把信收了起来。

    “这还不能证明赵高那厮通敌叛国?”

    胡姬黛眉紧蹙。

    “不能。”

    “字迹可以伪造,更何况你现在是我的人?”

    “等赵高下封信,或者等赵高派人来北古城吧!”

    扶苏再次摇头。

    然后让诺敏在门外守着,带着胡姬去了卧房。

    “公子。”

    “太阳还没下山,去卧房作甚?”

    胡姬美目里满是不解。

    她腿才刚好!

    “我要亲自检验一下,看你马术练的如何了!”

    扶苏笑着回答道。

    “好!”

    “妾身今日定不让公子失望!”

    胡姬闻言一愣,旋即不怒反喜,挺起了胸脯。

    她就不信每次都会败给扶苏!

    很快,卧房里就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求饶声。

    守在大门口的诺敏闻声顿觉烦躁,用手捂住了耳朵。

    扶苏看起来文文弱弱,跟个正人君子一样,怎么这么喜欢行苟且之事?

    晚上行周公之礼也就算了,怎么白天也行?

    而且你行就行,干嘛让本姑娘守门?

    想到这里,诺敏气的胸脯起起伏伏,颇为可观。

    半柱香后,诺敏见叫声依旧,径直走向不远处,用水洗了把脸。

    胡姬也真是不知廉耻,就不能忍着不出声?

    其实胡姬声音并不是很大,只是诺敏听觉敏锐,又对此事特别在意,所以才听得这么清楚!

    ……

    半个月后。

    咸阳,章台宫书房。

    嬴政收到了扶苏要停修长城的信。

    看完信后,他把守在门外的赵高喊了进来,把信给了赵高。

    “你对此事怎么看?”

    嬴政推开堆积如山的奏折,声音淡漠的问道。

    他脸上古井无波,让人猜不透此刻究竟是喜是怒。

    “陛下!”

    “臣以为此事万万不可!”

    “长公子所言虽有些道理,但明显弊大于利!”

    大致浏览一遍信中内容后,赵高答道。

    “哦?”

    “怎么个弊大于利?”

    嬴政剑眉微皱。

    “陛下您饱读圣贤书,肯定知道匈奴逐水草而居。”

    “匈奴大都是骑兵,来去如风,想灭匈奴谈何容易?”

    “非是我大秦精锐打不过匈奴骑兵,而是匈奴骑兵以速度见长,打赢简单,灭了很难!”

    “就算能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生产出长公子说的那个马术三宝,灭匈奴亦非一朝一夕之事!”

    赵高先恭维一句,旋即分析道。

    “而且修长城不只能抵御匈奴。”

    “还能借此杀一些整日妄议朝政,诋毁陛下您的六国贱民!”

    “因此,臣以为长城不能停!”

    赵高沉声补充道。

    征调民夫修长城之事虽不是他负责的,但他能从中捞钱!

    他不同意停修长城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万一停修长城后,扶苏跟蒙恬真凭马术三宝灭了匈奴,那非但太子之位是扶苏的,而且扶苏还会获得兵权!

    扶苏一旦获得兵权,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他虽是罗网之主,但罗网就小几万人,根本不是帝国正规军的对手!

    嬴政闻言不语,轻抚着剑眉陷入了沉思。

    沉思片刻后,他让赵高把左丞相李斯和通武侯王贲喊了过来。

    兼听则明!

    他想听听李斯和王贲对此是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