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道术

作品:《从护村小妖到一界之主

    他低头想了片刻,一时没有头绪,忽然恼火道:“小八,又被你打岔,道术的事还没讲完,怎么又拐到鬼冥宗上,他再厉害也不敢进城惹我碧虚宗,继续说道术,你不要再多嘴打断我了。”

    余晋低眉顺眼连声答应,让胖子继续讲下去。

    “其他宗门的道术哥哥也不了解,这便为你说说我们碧虚宗的道法。

    所谓道法,是包含两项事物,一为道,一为法,此种法也习惯称术。

    道者,路也,即修行之路,进一步说也是修行者所坚持的理念。

    生老病死,盛衰兴亡,春发夏长,秋收冬藏,俱都是自然规律,世间生灵修道皆追求长生不死,永盛不衰,此举乃逆天而行,故修行之路必然困难重重,举步维艰。

    修行路上除自身功法修炼晋升的艰难,还有修者之间的争斗,为灵药、为法宝、为洞府、为功法......,为争那修行路上的一线生机,相互之间争斗不休,这便需要“法”。

    是故,法者,道之依仗也,护道之术也。”

    这话甚是中肯,余晋边听边点头,林庆云看他听的专心致志,便满意的继续讲解。

    “去年我便和你讲过,我碧虚宗水法传承之斗战胜祖师,因斗战胜祖师是上古水猿得道,最是擅长水法与肉身修炼,我宗老祖传承其水法神通,大荒宗老祖传承其肉身修炼神通,人族这两宗便瞧在斗战胜祖师的份上,便对妖类另眼相看。”

    余晋点头称对。

    去年林庆云引诱他出山时便和他说了这些情况,所以今年才下定决心跟他来白石城。

    林庆云悠然道:“传说此界生成时,是虚空中的混沌之人化生五行精气,以五行精气显化万物。

    万物既显,五行精气相互淬磨而生先天灵气。

    先天灵气脱生于五行精气,便自然能与五行精气融洽无间。

    门中典籍记载老祖的总结,道术的本质是以自身凝练的法力勾连周身五行精气,精气扰动、变化外显即为道术。

    我宗老祖认为“水善利万物而有静”,“上善若水,可至柔也可至刚”,最与自身大道相合,故传承斗战胜祖师的一身水法,更将祖师道法本领发扬光大。

    是以碧虚宗上下皆精于水系法术,不光外门弟子所学《生水经》为水系法术,内门真传《大河行脉图》《星河正法》也俱是水系法术。”

    他说了这长长的一段话,不禁有些口干,当下将倒了一杯茶水灌到口中,喘了口气又说了些五行精气的特点,尔后对余晋道:“我寻思妖族的妖气运用与人族的法力运用应该相似,你若想修习道术,不若以我宗为模板,修习水法,白石城在雪漫河边,水系精气充沛,修习水法也方便。”

    这胖子平时行事跳脱,嬉皮笑脸没个正形,最后的建议倒是正和余晋心意相合。

    他在房中静心将林庆云的言语思索数天,感觉对妖气的运用有了些头绪,便通知林庆云一声,他晚间要出外演法,至于演法的地点,当然是春季常去的那个河湾,那里远离白石城,水气浓郁,人迹罕至,随他如何折腾也不会惊扰别人。

    林庆云只懒洋洋的回复说知道了,让他平时出城时小心些,不要碰到蛊仙教的人。

    白石城西去近万里,两界山中有一道横向的长峡,几乎横断两界山,深有数千丈,在上空望去犹如大地裂开一道口子,故名天裂谷。

    天裂谷南侧的青木山有一宗门名叫蛊仙教,门下俱都豢养毒虫,平时与人对敌则驱使毒蛊,而其毒蛊加速强化进阶的法子便是将已形成妖丹的妖类,投入蛊坑,让毒蛊食尽其血肉,吸取妖身精华,便有可能进化变强。

    余晋在这白石城由林庆云庇护,蛊仙教自然不敢对他如何,但若他出了城,被蛊仙教碰到,只怕会掠入山中,当了蛊虫的食粮。

    他在打定主意出城之时却听林庆云提及蛊仙教,不由气急败坏的啐了一口,喝道:“胖子,你都不会说个好话么,什么蛊仙教,怎么不说我捡到一件法器,得到一部化形功法?

    你这话真是晦气!”

    林庆云见自己无心一句话把余晋吓的失色,不禁得意大笑,笑罢又正色道:“若你真碰到蛊仙教的门人,就说你是碧虚宗门中灵兽,大有可能人家会放你一马,我碧虚宗的名头还算管用。

    余晋气哼哼的别了林庆云,寻了一处城墙低矮处纵跃出城,沿河岸西去直向那处河湾。

    白石城砌筑城墙防御野外猛兽,低处也有丈许高,余晋成妖后纵跃这样高的城墙不过是小菜一碟,但今日却与春日出入时又有不同,如今跨越城墙时已经起落无声。

    这便是妖气运用的一点心得。

    他数日前听林庆云提及道术的本质,人族以法力、妖族以妖气影响外界,后来数日便已想到,若将自己体内妖气聚于四足,能否做到奔跑无声?

    若能做到,却是阴人的好手段。

    他在房中试了几次,因空间狭小,不得尽兴,虽有一点头绪,却无法尽兴施展,今日纵跃出城时试了一试,果然已经消除四足起落之声。

    但奔行过程又试验数次,却发现奔行无声的愿望还是实现不了,四足聚集的妖气他只能保持一刻钟左右,还需凝神控制,时间一长或一旦分神,那妖气便会散去。

    也许等到化形成功,全身经脉俱通,那时妖气控制的精细程度和持续时间必然能实现这个想法,可惜化形后便能御空飞行,落地无声的效果对他也就没那么大了。

    还有,不知道这法子能否用在别的地方。

    他在河湾岸边踱来踱去,眼前明月高悬,月华似水,耳边江涛拍岸,水声汹涌,间或传来远山兽吼,或长嘶或短促,或雄壮或凄凉。

    余晋无暇分心,只全神思索自身妖气可运用之处,无意间一摆头,正好看到水面上波光粼粼,银光闪烁,心中一动,跳出一个念头来。

    他将妖气聚于四足,慢慢踏入水中。

    四足踏入的同时,河水也漫上了,在水面上一息也不能停留,这与他心中设想不符。

    他略思片刻,凝神控制那四足妖气,让其慢慢变扁变大,一直扩展到身外三尺,再向外妖气就会消散无法控制,他小心控制妖气不让其散乱,又一次踏入水中。

    平静的水面荡漾数息,水波四溢,他四足一沉,但随即就稳稳停在水面上,河水刚刚没过四足。

    成了,能站到水面上了,他心中大喜。

    没想到心中一乱,那团妖气登时散了,他哗啦一声落进水中,不过岸边河水只到他腰腹,他不以为意的跳上岸,抖抖身子,甩掉身上的水珠。

    再一次重复这个过程,妖气聚于四足,控制妖气将它扩大伸展直到身外三尺,而后伸足入水,再一次站在水面上。

    然后,他小心的控制妖气迈步前行。

    这等于要分神控制四足妖气,一心四用,心力不足,心念稍一动,脚下妖气登时溃散,身体也落入水中。

    他沉思数息,重又改变方式,将四足下妖气视为一体,再一次迈入水中,小步缓行,身体前行的同时,这团妖气“浮舟”也前移,江水在脚下荡漾,一步又一步,他稳稳的在江面上踏步向前。

    江风拂过身躯,水浪忽然翻上,打湿了他的前足,他扭头一看,不知不觉间,他离开河湾岸边已经里许,刚刚专心凝神控制妖气,未曾留意周遭环境,没想到这数刻间都已越过河水平缓的江湾,接近江浪频频的大河。

    一阵喜悦之情从心底撞上来,他不由的开怀舒畅大笑,兴奋的回到岸上跑了几个来回,直踏的泥土乱飞,草木断折。

    折腾了片刻,心中喜意终于散尽,心情归于平静,他再次体验了一次,一路顺畅,安然返回。

    第三次的时候被一条突然跳出的大鱼吓了一跳,一惊之下妖气顿散,再次落入水中。

    行走之时不能分神,他边游边想,这个缺点暂时无法避免,只能以后多次使用这个技能,使这妖气控制越来越熟练,心随意动,否则在水面上有任意的外来攻击,自己分神抵挡或闪避就会落入水中。

    接下来数天,他变换行动方式,试着加快脚步、跳跃冲刺、骤然停止……,到了七月中旬,他已经可以在风浪中横渡雪漫河一个来回,快慢由心,刚柔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