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4晚上

作品:《好耶!我也要在这写日记

    现在是晚上11点30分,我要争分夺秒码字了。

    之前几篇都是假“复盘”,全是遇到什么事就记一小段,现在这篇是真的复盘了。

    按我的速度,在12点前发布应该是做不到了,那么索性就不去管它,想写多少写多少。

    -----------------

    中午时候和小伍莫名其妙地聊到了人生观和历史观。

    小伍认为人生观和历史观是一致的,我问他何以见得。

    他说道:“人秉持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历史,和怎样看待自己的过去是一样的。”

    我秒回:“我对历史没有态度,听从权威,对自己过去则是充满了后悔。”

    小伍不愧辩论队出身,也是瞬间就抓到了“靶点”,道:“那你应该找一个心灵导师,然后听从他的权威。”

    其实我只是在抬杠,真实情况并非如我所答。

    对于历史,我现在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想法。看过的一些、电视,给我一种感觉:历史就像是任人打扮的姑娘。

    最近看的一部历史有一句话特别妙,我也忘了具体语句,大概是说:“五千年历史的好处在于,无论什么样的事,都能在历史中找到对应的,用以解释现今。”

    我不知道怎么评价这些观点,但觉得这并不是唯物史观。或许,我也并不知道什么叫“唯物史观”。

    说到自己的过去,我虽然确实偶尔会有一些后悔,但那更多是在“畅想”,实则我早已明白,很多时候自身的选择,都是和当时的环境、自己的认知有关。

    做决策的时候,真正能超脱当下、眼光长远的,都是英才之辈,我应该不在此列。

    -----------------

    朋友约我下周末出去看演唱会,顺便游玩一番。

    虽然我最近花了不少时间码字,但真要让我花上几天出去“浪”,以我的性格肯定是“于心不安”,以至于届时根本不能好好玩耍。再者,现在也不是心里“安”与否的问题,是真的时间紧迫!

    时间就算是海绵里的水,我也挤不出两三天之多啊。

    我只好婉言谢绝朋友好意,并表示下次再约。

    朋友知道我的尴尬处境,理解了我的选择。

    -----------------

    小伍告诉我,去年的今天,是他从手术室被推出来的日子,他想以此写一篇惊悚文。

    我并不觉得他有能力写此类文体,想来他最多也就吓吓自己,要让读者感同身受,非具大笔力者不能为之。

    我随口应付了几句,转而说起未来自己计划写一写科幻文,届时将用“伍辰”作为男主。这是小伍为自己想出来的“艺名”。

    科幻其实也不是容易写的。虽然读了那么多年理科,但我的思维很难超脱出前人的工作结果,被死死地限制在课本之内。

    我想象的科幻,应当是基于一些大胆假设,进而去讨论此等假设下,人类会如何生活,这里既可以写全社会的大尺度现象,也可以是某个社区街道的故事,假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反而不是那么重要。

    既是如此科幻,必然要求作者对生活的细节有清晰的认识,否则写出来也没人相信是真的能发生的,那样的科幻非我所喜。

    其实我自己并没有经常看科幻作品,甚至于连鼎鼎有名大刘的几部作品,我都没能尽览。之所以有上面的对科幻的“想法”,我想,应该是来自近期看的一些自媒体博主的观点罢。

    在这样的思考下,我更加感觉到了大刘作品的厉害之处。

    -----------------

    连续几天看着主页的起点币金额觉得奇怪,但一直没去深思。今天又确认了一下,才发现我上一次充值竟然点错成了“充500”,而本来只是50元的消费。

    这就是免密支付的坑爹之处了……

    “以后一年可能都不用充钱了。”我这么安慰自己。

    -----------------

    每周四下午是开组会的日子,这周我不想再用“我最近在写文章”来结束我的“工作进展”,便把已经写好的部分拿出来展示。

    我向大家介绍了自己写了的部分是什么思路,并且把此前拟写并不断调整后的论文框架展示了出来,也说出了自己目前的窘境:卡在引言部分推进很慢。

    师姐给出了建议:先把正文部分,自己熟悉的部分写好,过程中就能明晰自己文章引言部分要写什么了。

    其实这个建议我从不少人那里听过,我好像就是头铁不听劝一般,一头扎进了“引言”的深坑了……但我真不是想先写好引言,我只是想先大体拼出一个引言的逻辑,具体再慢慢调整。

    事实已经证明,我这个思路不对,或者说,不适合我这样的小菜鸟。

    后面便是其他同学的汇报,我以往还会听一听,给一些自己的想法、提提问题,现在一心只想赶快毕业的我,根本不会在此环节发言。

    导师最后发表意见:我们几个毕业班的要抓紧。

    -----------------

    组会后,师姐给我发了仪器的最新数据,让我自己处理后,看看能否放到我的工作里,充实文章内容。

    这部分数据是我之前就和师姐讨论过,希望补充的,现在终于拿到数据,我自然是立刻着手处理分析。

    到晚上八点左右,我就已经把这些数据做好了初步的处理、计算、画图,随即便把图像结果发给了师姐。

    大晚上的打扰师姐,我虽然感到很不好意思,但毕业时间紧迫,也只能厚着脸皮多麻烦一下师姐。

    图像显示的结果其实还算清晰,和此前的工作符合得较好,师姐和我都觉得可以做进一步处理,真正加入到我的这篇论文里,对此我心里还是比较高兴的。

    好几次和别人谈到我现在工作有师姐耐心指点,他们都对我表示羡慕。我也一直觉得,何其有幸,能遇到这么好的师姐!

    -----------------

    看到一位老师发了一条朋友圈,他因为很多高铁停运被困在了某个地方,似乎是帝都,又似乎是魔都,没看清楚。

    现在北方都在下大雪,希望大家出行平安!

    -----------------

    工作间隙,我和同门去金拱门吃了晚饭。

    虽然是“疯狂星期四”,但我们都没有去KFC的想法,而促进我们去金拱门的重要原因则是我一位好友发来一张今天过期的券。

    本着不能浪费的想法,我便拉着同门一起去吃了这顿晚饭。

    两位大汉的饭量还是很大的,穷鬼套餐“1+1”*2根本不能填饱我们的肚子,我们便又各自加了一些喜欢的食物。

    这顿饭最终花费了我40元左右,朋友给的那张券不计入。

    难的放纵一次(一次一次又一次),吃得尽兴便好,减肥、省钱什么的,暂时先不去想它。

    我和那位赠券的好友说:“改天给你点份外卖,以示感谢。”

    -----------------

    新数据处理告一段落,我继续开始写论文。

    开始时,我还是不死心地看了几眼“引言”的草稿,最后还是决定“听劝”——从后面正文部分写起。

    先写自己的研究方法。

    写这一部分的时候,我就有了和此前完全不同的状态。

    写“引言”的时候,是东找一点资料、西查一些文献,结果就是打开的文献窗口越来越多,浏览器的标签页越来越密,最后整个人就晕晕乎乎地不知道哪儿是哪儿了。

    而写“方法”,我几乎就是完全凭自己的记忆、想法去写。毕竟做了这么久的工作,方法早已烂熟于心,只需要将它用文字写出来,并且作一定调整便可。

    晚上这论文写作体验,真可谓“带劲”!

    早知如此,我就应该从后面正文开始写啊!

    按照这个节奏,我有信心这周写好一份初稿。

    -----------------

    同门问我要不要一起回去的时候,我还沉浸在论文写作中。闻言,我停下码字,伸出手腕看了看表,11点了,也差不多该回去了。

    于是便一一关闭电脑显示屏、合上笔记本电脑盖子,关闭这一排办公室的灯,和同门一起回宿舍。我俩住在同一层楼。

    对了,办公室那位大佬又战到了最后。

    走到校门口附近,同门道:“肚子有点饿,我们去整点吃的。”

    这个时间点他这么说,我们都有默契,就是指去校门口的罗森买点吃的。

    虽然不是很饿,但我也和他一起去逛了逛。

    往常,我看到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即使不饿,也会想买点吃的,但今天我却一点购物欲望都没有。看来晚饭是真的吃的很饱。

    同门挑了一个小布丁蛋糕,便去结账了。

    -----------------

    回到宿舍,打开手机,看到本科舍友群有好几条未读消息,我翻到最前面便明白:小伍投的文章中了。

    上午他还和我说马上要出结果,很是担心这件事,现在尘埃落地,想来小伍晚上能睡得安稳了罢。

    他们学院的博士开题有一定难度,据小伍说,有此文章在手,他就有信心顺利通过开题了。

    “请客,请客!”我们几个在宿舍群里起哄。

    -----------------

    耳畔突然响起一阵雨滴击打窗户的声音,来势汹汹。我打开电脑搜索了天气,是“中雪”,用手机看则是“中雨”“雨夹雪”。

    戴上眼镜,打开窗户,光线昏暗,偶尔有一些“亮晶晶”坠落,但并未曾看到有“飘飘然”的物体,看来大概率还是下雨。

    -----------------

    窗外的声音渐消,我又看了一下电脑搜索天气和手机软件显示的。这次,它们达成了一致:

    大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