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有事就找长辈聊聊,终是不会出错的

作品:《一人之下,乱世唐门

    “师父!这几天没瞧着怀义啊,”张之维等人带着疑惑。“您打发他下山了?”

    “滚!”看着一众懵懂的门徒,天师有些气不打一处来。

    “咋回事?你们谁知道?”看着拂袖而去的天师,张之维扭头看着一众同样不明所以的师兄弟。

    “你们谁知道?”

    “不到啊。”回应他的,是同样疑惑的声音。

    “天师啊,还郁闷呐?”唐重看着坐在椅子上仍旧怒气不减的天师,有些好笑。

    掏出观园,唐重对着天师晃了晃,上面一个红点不断闪烁着。

    “我们唐门的玩意,能够在一定范围之内显示被标记者的位置。”唐重向天师解释着。

    “按照这个位置来看,怀义道长跑到山下后一直没有离去,就在山脚的那个镇子里。”他收起了观园。

    “以他的头脑,就算还没完全想清楚这一切到底怎么回事,也肯定是察觉到了不对劲的地方。”唐重的声音有些无奈。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还不如您老人家直接把他叫回来。”他看着仍旧郁闷的天师,声音里带着笑意。

    “去见见吗?现在这样,也不是个事啊不是?”

    “不急。”天师沉吟了一会,摇了摇头。

    “此番的目的,还是要看看我这蠢徒的真实面目。”天师眉宇间的郁闷之色消失不现。

    “不用再惊动他了,待到他自己来见我,才能够看出来,否则的话,便又只是他的一层伪装而已了。”

    “如您所愿。”听着天师的吩咐,唐重点了点头。

    “天师,”唐重又突然出声,“晚辈有一事不解。”

    “哦?”天师看着这个自从进了经阁后便再没向自己请教的晚辈。

    “敢问前辈,何为五蕴?”

    “这是佛教的用语,”天师看着唐重,“五蕴,分别为色,受,想,行,识。”

    “除却色蕴事属于具体物质性的事物以外,其余四蕴都属于内景之中,由灵台之上的种种念头幻化而成。”

    “你能够问我这个,说明你确实听从我的建议,去看佛经了对吧?”唐重听到天师的问话,点点头。

    “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唐重背诵着心经上的辞语。

    “依晚辈的见解,与道门不同的是,佛教确实在静功上更有建树。”他抬头看了眼天师,确认天师并无不悦之色,继续说着。

    “但是佛教好像过于追求<空>这一境界,晚辈虽说不认可,但也理解。”

    “只是四大皆空之后,便应当物极必反,有新事物由心生。”唐重娓娓道来,语气里带着迷惑。

    “可晚辈翻了下佛门的典籍,却发现这一方面的经文几近于无。”他说出了自己的疑惑。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物我皆空又有什么意义?”

    “你还是没懂啊,”天师笑了笑,看着带着几分不解的唐重。

    “佛门求的从来都不是什么四大皆空。”天师想了想,接着对唐重说着。

    “就像道门大体上寻求羽化,佛教追求的,是涅槃。”

    天师带着笑意,“涅槃,在普世的意义上便是重生,而在佛教的教义里,大致便是我道教的静极思动了。在已经空无可空的境界之上再进一步,便是无中生有。”

    “通过不断地涅槃达到永恒,这就是佛教所追求的能够具象化的事物。”

    “到了这个境界,也就不需要再寻求教义了。毕竟如果能够完成由零到一的跨越,那么接下来的路,自然一马平川。”

    “你现在的状况么...”天师看着沉思着的唐重。

    “我的建议,是让你下山转一转。”

    “羽化飞升也好,涅槃永恒也罢。”天师如是对着唐重说着。

    “这些究其本质,是我们修行所要追求的。”

    “那么问题来了,你修行,是为了什么?”天师看着面带迷茫的唐重,语气和蔼而又犀利。

    “想清楚这个,你才有可能真正直面你的内心。”

    ......

    “呦!张道爷!难得您下山啊!”

    面对龙虎山下镇子里百姓的调侃,天师也是温和地笑着。

    几百上千年的相处,当地的居民早已与外人眼中威严莫测的天师府熟悉,平日里也不少见山上的道士下山采购物资,只不过像天师这种级别的亲自下山,就不太多见了。

    “嗯?”感受到一股不太寻常的气息,天师转过头来,看见林怀义站在离他不远处,身上道袍的补丁也清晰可见。

    “师父!”林怀义真诚地喊着,谨慎地把控着两人之间的距离。

    “孽畜,还敢现身?”天师的声音听不出喜怒,这让林怀义仍旧有些揣揣。

    “您总不至于在这大庭广众之下对我动手的。”林怀义斟酌着,语气里却是斩钉截铁。

    “哼,”天师看着有些耍无赖意味的林怀义,有些气极反笑。

    “我放你离去,还不远走高飞,又回来做什么?”

    回忆着自己这两天的想出来的结论,林怀义犹豫了一下,还是看着天师,话语诚恳。

    “师父,当时您突然要废了弟子,弟子慌乱中冒犯了您。这几日弟子也想清楚了,您说的对。”林怀义话语一转,语气越发恳切。

    “我这条命,这身本事,全是您给的,如今你要收回去,没毛病。”

    “但您得告诉我真正的原因!”林怀义骤然抬头,直视着这位给了自己第二次人生的老人。

    “我欺师确实不对!但您不是暴虐的人!”

    “您要废我,必然是有着其他的原因!”

    看着林怀义,天师轻叹了声,淡淡地问着。

    “换个清静的地方说话,敢么?”

    僻静处,树木横生,唯有林中二人在场,林怀义看着天师,心中仍旧有几分忐忑。

    “怀义啊...”天师说着,“既然你回来找我,那就是还相信为师呗?”

    “嗯!”林怀义重重点头,等待着天师的下文。

    “我要收回你的手段确实有别的原因,但那要在我收回手段之后在告诉你。”天师意味深长地问着:

    “即使这样,你也愿意吗?”

    听到这话,林怀义有些发楞。

    “我给你两个选择,”天师看着发怔的林怀义,笑了笑。

    “一,我收回你的手段,但担保你性命无碍,调养过后行动与常人无异;”天师的声音慢条斯理,“二,你就此远走高飞,天师府绝不为难,你我师徒情分就此为止。”

    听着这话,林怀义面如死灰,他看着这个自己敬仰的,而又愧疚着的老人,话语中带着哭腔。

    “师父!”他的声音有些哽咽,“弟子十年修行不易啊!”

    “在你心里,我正一门人只有这些伤人的手段才算修行么?”天师的话语仍旧从容不迫,却又步步紧逼。

    粗重地呼吸声里,林怀义带着哽咽,缓缓跪在天师面前。

    “看你的样子,是要选前者了?”天师的话语仍旧冰冷,只是隐隐地带着笑意。

    “师父!”林怀义高声说着,“我现在还能叫您一声师父!您废我之后我还真不敢保证自己还能甘心拜在您门下!”他的话语带着惊慌,也带着破罐子破摔的激昂和决绝。

    “但现在!您给我的这身手段都拿去吧!”

    天师看着眼前带着哭腔的,在自己山上藏了十年的弟子,眼里带着笑意。

    “好!难得!”他笑着,手上雷法电光闪动,发出滋滋的声响。

    咔!

    一声脆响回荡在山林里,经久不息。

    紧接着砰的一声闷响,林怀义晕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