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大幕开局

作品:《我父刘玄德

    最新网址:www.xs.fo</p>虽然曹操最后没有捅出那一刀,但他袁绍又不是傻子,自然芥蒂于怀。

    现在曹操如此示好,可见田丰之言颇有道理。

    想到这里,袁绍眉头微微一皱。

    田丰性情刚直,骄横自矜,素来连他这个主公都不假辞色,甚至说训就训,自己一直以来虽然多有包容,但心里的气却是没少积累。现在曹刘的变故又让他给说中了,若是让他知道,恐怕其日后只会更加骄狂,目中无人了吧。

    袁绍捏着曹操的书信,背着手在书房中转了几圈后,终于做出决定:“去将荀从事、许从事、郭从事、两位辛从事请来。”

    袁绍打算瞒着河北派,先把河南派的人找来给自己出出主意。

    此时正值过年,所有人都休沐在家,很快便赶了过来。

    等到众人到齐之后,袁绍也不啰嗦,直接将曹操的书信传给众人观看。

    正如袁绍所想的那样,在座的河南士子们先是面露惊喜,可很快,喜色就凝固在了他们的脸上,显然是意识到了这份惊喜背后的糟糕。几乎所有河南派的士人第一反应就是——此事决不能让河北派知晓。

    荀谌和许攸最先反应过来,看见袁绍叫来的诸人皆是河南派士人,冀州两大谋士田丰、沮授竟无一人到场,嘴角不由微微勾起。

    其他人的反应要慢上不少,可在座无一人是蠢人,就连郭图最后也醒觉了过来。

    “哎……”

    郭图突然大声叹息起来,引得袁绍侧目相视:“公则,缘何做叹?”

    郭图挺起身体,朝着袁绍拱手道:“此乃喜事,只是图想到一事,忍不住犯愁起来。”

    袁绍脸上露出轻松的笑意,不解的问道:“君有何事犯愁?如今众贤在堂,正可请教一二。”

    一听袁绍这话,郭图当即开口道:“主公,臣下所思非为私人,而是为您。”

    袁绍面露好奇之色,当即问道:“不知公则以为我有何愁?”

    郭图不答反说道:“大将军前日里送来礼物,臣下曾听得一传闻,言说别驾在家中曾私语主公幸纳其言,否则如今必然后悔莫及也。”

    袁绍脸色当即一沉,沉默许久之后,才挤出一个笑容道:“田元皓智略过人,有神机妙算之能,能得他辅佐,我还有何忧愁?公则竟以谣言进言,是何居心?只是念在汝忠心的份上,这次就不做惩处了,若是再有下次,定罚不饶!。”

    郭图心中大喜,脸上却做出畏惧的模样,连连告罪。

    袁绍则起身振衣,一甩袖袍转去后堂,先前想要与众人商议备战之事却是就此不了了之了。

    原本袁绍找河南士人们来,是想要做备战打算的。可一旦备战,必然要与河北派做沟通,届时曹操的书信自然是不能隐瞒的。

    郭图这番进言虽无凭无据,却深合田丰日常的形象,让袁绍心中极为震怒。若是这时候再把曹操的书信告知田丰,还不知道对方要怎么奚落自己这个主公呢。

    再加上曹操不过刚刚开始低头,曹刘之间虽有裂痕,却看不见交兵的迹象。

    袁绍本就犹豫要不要打断休养生息的节奏,转而开始准备军备,如此一来,他也就暂时歇了兴兵南下的心思,准备继续观望一阵再说。

    **

    时光匆匆,三个月的时间一闪而过。

    随着天气转暖,大地回春,蜀中两方势力正蓄力加紧,准备着双方都已经清楚不可避免的大战。

    曹仁的军队在粮道恢复之后就重新启程,前往雒城与曹昂汇合。不过曹仁仍然在涪城、梓潼一线留下了万人驻守,以中郎将李整为主将,阎圃为辅,统一指挥自白水关至涪城一线所有联军,保护一线大军后路不受左幕军威胁。

    三月初,曹仁领剩余的两万大军抵达雒城,与曹昂成功会师。

    此时曹昂麾下共有一万六千余人(留在白马塞的四千人被曹仁一并带来,此时成功归建),曹仁两万人,张卫部五千余人,黄权所部七千余人,共计四万八千余人,皆是野战精锐。

    成都城中的东州兵以及蜀军经过一个冬日的休整,也渐渐恢复了元气,不但士气有所回升,不少伤员也成功康复,重新入伍。

    东州兵的兵力回升到了一万七千余人,而蜀军也恢复到了一万三千余人,另外还有一千多伤员还需时间休养。

    至于剩下的那一千多伤员,自然是没能挺过这个冬日,即便有成都城中的军医救治,也没能挽回他们的性命。

    如此一来,联军能够野战的总兵力将近八万人,后备还有一万人可以随时抽调,涪城至成都乃是官道,又是平原丘陵地带,极易行军。只要曹昂有令,虽然不能朝发夕至,但四天之内就能赶到雒城,六七天便能抵达成都城下。

    相比之下,刘封军若是去掉自赵韪那边收编的兵力,左幕军嫡系仅仅只有三万余人。

    其中陆逊所部能够野战的兵力仅为两万人,爨怏所部守城尚可,野战却不够保险,而且本身还不够融入到左幕军中,贸然参与阵战,是有一定风险的。

    刘封亲领三千亲军,再加上傅彤、习珍的四千人,合计七千。

    甘宁、黄盖的一万两千水军,虽然大部分都能上岸参战,但水军毕竟是技术兵种,损失了之后想要补充,可是要比陆军麻烦许多的。

    因此如非必要,甘宁、黄盖两部水军,能够登岸参战的大概只有六千到八千人。

    如此一来,最乐观的情况下,阵战兵力为三万五千人,不足曹军半数,若是再加上成都刘璋军的话,那就更只有对方的三分之一兵力了。

    这也是曹昂、曹仁为首联军敢于野战的底气。

    不过曹昂、曹仁虽然不惧决战,可他们内心却依旧不想打。

    左幕军有多强,曹昂、曹仁还能不清楚?

    当年西行迎奉天子的时候,没有左幕军镇场子,曹军一家可根本没法做到。后来横扫颍阴,席卷豫州,鲸吞荆襄,胁降交趾,哪一桩哪一件不是惊世大功。

    没有实力,光靠运气可干不成这些事情。

    况且他们的目的只是为曹操开疆拓土,可不是为了消灭左幕军。

    如今广汉、汉中两郡已经在曹操手中,蜀郡之中大部分的县邑也都在曹军的辐射之下,只是碍于刘璋而没有拿下罢了。

    从客观上来说,曹军其实已经吃到了他们预想之中最好的基本盘了。

    接下来要做的与其说是消灭左幕军,或者是赶走左幕军,还不如说是劝退左幕军。只要左幕军愿意撤退,曹操乃至整个曹氏都十分愿意承认刘封对益州其他郡国的归属权的。

    曹操、曹昂、曹仁这些人又不是傻子,和刘封在蜀中根本没有战斗的必要。

    真打起来了,即便赢了,曹军也必然死伤惨重,元气大伤。

    届时袁绍南下趁虚而入,蜀中刘璋再趁机作乱,那他们这波入蜀不但前功尽弃,还要损兵折将,那可真是血亏了。

    故此,曹昂虽然兵力大优,却一直没有仗势欺人,反而像是弱势一方似的,以低姿态恳请刘封议和。

    之所以会采取这个姿态,也是曹昂、司马懿、杨修三人多次商议之后做出的决断。

    司马懿认为刘封外宽内深,性似温厚,实为冷厉,观其于扬州所行诸事便可知其行事风格。

    因此,司马懿极力反对以势压人,认为若是曹军真想恃强凌弱,恐怕刘封哪怕势弱,也绝不会姑息退让。

    曹昂深以为然,才有了这般退让。

    曹昂的有心退让似乎感动到了刘封,使得其并没有像之前年节时分送鹿示心那般积极求战,双方兵力越聚越多,却并没有第一时间爆发战斗。

    曹昂心中暗喜,想要再接再厉,争取能够早日与刘封达成和睦。

    虽然曹军军粮大部依赖于汉中张鲁和蜀中刘璋,可若是能够和刘封罢兵言和,那刘璋和张鲁的家当可不就是曹家的了吗?

    就在曹昂继续努力的时候,诸葛亮在江州却是准备发动了。

    此番北上,由诸葛亮总揽全局,而贺齐则出任前线指挥官,统领巴郡方向的全部军队。

    最先出发的并不是贺齐,而是原本跟在刘封身边前往广都的王平。

    在抵达广都之后,王平又被委以重任,重新返回了江州。

    只是去的时候王平身边只有六百余賨人青壮,可回来的时候,却激增至三千人,其中除了原来本部人马外,还有就是得到了陆逊拣选出来的賨人别部,以及賨王杜彟的支援。

    王平此时被刘封一举简拔为军司马,统领賨兵别部,最先出发北上。

    只是王平走的并非是涪水,而是一旁的西汉水。

    王平所部在苏飞所部数百艘船只运送下,沿着西汉水一路北上,在阆中以南,充国县境内登陆,然后在充国县内做最后一次补给之后,走山路前往剑阁。

    这条道路乃是山间小道,极其难行,唯有常年在大山之中生活的賨人奔走如凡。

    王平将走这条小道绕过梓潼,从西面抵达剑阁,并将其攻取。

    王平所部出发之后的第三天,贺齐也在江州出阵,率领两万大军北上,至广汉后转入梓潼水,目标赫然直指梓潼。

    这既是策应掩护王平的奇袭,同时也是对梓潼的正式攻势。而许褚所部依旧驻守广汉,以防涪城方向的联军反击。

    这时候,曹军在涪城一线的布置就起到了作用。

    曹军的斥候在贺齐大队船只离开广元,转入梓潼水时,就侦查到了左幕军的动向。

    得知左幕军大军进犯,涪城的中郎将李整很是震惊,一方面积极整顿军备,一方面赶紧向前线曹昂、曹仁处通传消息。

    李整所部此时一分为二,主力八千人跟随李整驻扎在涪城,剩下的两千人则在李整的堂弟李典的带领下驻扎在梓潼。而阎圃所统辖的南郑郡兵,却是被李整一分为二,分别配属给涪城和梓潼使用。至于教兵,早就已经转为了民夫,被调去了粮道上使用。

    李整虽然积极应对,却没有能力阻止贺齐的进军。

    别看涪城和梓潼互为犄角,可因为没有广汉作为支点,涪城和梓潼的联动防御体系是具有很大的破绽的。

    别的不说,如果涪城的李整部出主力前往梓潼支援,广汉的左幕军就有了奇袭涪城的可能。

    这也是为什么李整在涪城留了两千人,而只给了李典两千的原因之一。

    这恰恰是李整精通兵法,善于布置的体现。

    梓潼县城池中等,虽算不上大城,但却颇为坚固。

    因此,李整只需要在梓潼留下李典所带领的两千人为骨干,再配上数千南郑郡兵,就能保证左幕军短时间内是无法快攻下梓潼的。而在涪城的李整只需要留下两千人,配合南郑郡兵守城,也就不必担心广汉方向的威胁。

    如此一来,李整便能腾出六千以上的机动兵力,对梓潼城下的左幕军构成严重的威胁,使得对方无法全力攻城。

    毕竟涪城到梓潼仅仅只有五十里地,强行军只需一日即可抵达。左幕军也得担心自己攻城攻到一半,遭遇李整侧背攻击的危险。

    若是李整将兵力平分在涪城和梓潼,虽然看似增强了守城兵力,可这样一来,不论涪城和梓潼哪个城池受到了左幕军的攻击,李整都不会有能力出兵支援了。

    六千人的攻击是足以对两万大军造成致命威胁的,可三千人就不太够看了,甚至连自保之力都有所欠缺。

    毕竟不是每个领军将领都是韩白徐常这等级别的。

    曹昂、曹仁接到消息之后,也是极为震惊。

    他俩都有想过左幕军必然会有骚扰曹军后路的动作,而且包括司马懿、杨修以及麾下诸将一致判断,左幕军下手的点极大可能就在梓潼和涪城。

    其实这也不是他们有多聪明,只是但凡稍懂一些兵法都能看的出来。

    涪城、梓潼都是坚城,又坐落在曹军的粮道之上,本身还具有大型兵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