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比太祖的大刀阔斧管用?

作品:《视频通古代,从强军战歌开始

    最新网址:www.xs.fo</p>【应该说,张居正的想法是好的。】

    “怎么说?”朱元璋瞪着天幕。

    大唐。

    太宗文皇帝李世民也很好奇,这想法不是挺好的吗?

    只要执行下去,那个大明朝不说起死回生吧,至少情况也不至于恶化下去。

    难道说明朝的门阀士族像推翻杨广一样,起来造反,逐鹿天下了?

    而明朝中后期的皇帝们则一点都不奇怪。

    他们可太熟悉那些官僚的手段了。

    最简单的两个——半之,倍之,就够他们头疼的。

    半之,就是对上面的命令减半执行,或者选择性执行对自己有利的政策。

    倍之,就是将本意为简化流程的命令,变得复杂化,或者夸大政策执行难度,阻碍政策执行。

    【但下边执行歪了。】

    历朝历代的皇帝和百姓们看着天幕,默默无言。

    至少在对付官僚这一时刻,封建社会最顶层和最底层的人是站在同一阵营的。

    【弹幕:王安石:这个我熟】

    北宋。

    变法失败的王安石看着天幕上的弹幕,泪流满面,一时间竟不知该说些什么。

    而成功扳倒王安石新党的司马光脸色难看。

    他好不容易才把王安石的新法废除,天幕上怎么就有开始隐隐有称颂王安石的意思了?

    【弹幕:王安石的青苗法也是这么想的,但奈何下面的官员不当人】

    司马光看着这条弹幕,只感觉两眼一黑,然后就失去意识昏了过去。

    而在另一个时空,才刚刚开始新法改革的王安石看了看自己身边的弟子门徒,还有手下官员,思索起来。

    他为了推行新法,招揽了大量有才干的人才,但对于他们的道德并不看中。

    现在看来,还是得进行一番筛查的。

    不过变法才开始,就要内部分裂,这简直就是出师不利啊。

    【这次彻查田亩的数据为——七百零一万三千九百七十六公顷。】

    【比明孝宗时期的数据多了三百万。】

    “这才对劲嘛。”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

    但太子朱标却脸色有些凝重,“父皇,儿臣以为,这并非是什么好事。”

    “标儿你说。”朱元璋点了点头,压下心中对那些虫豸官员的愤怒,看向这个自己最满意的儿子。

    “张居正这次清丈土地,比后世的孝宗时期多了三百万顷,但这些土地定然不是从官员与宗室手中查出来的。”

    “那就只能是从小民身上榨油水。”朱元璋也是瞬间反应过来,脸色再次变得更加难看。

    这还真应了天幕上之前说的,“日益枯竭的牛马税基,和迅速膨胀的贪官污吏之间的矛盾”。

    至于皇室宗亲……已经被他选择性忽略了。

    【弹幕:倍之半之上下其手】

    【而从万历六年在福建试点,到万历八年出这个结果,撑死三年。】

    【要知道,当年朱元璋清丈田亩都用了十二年,现在你张居正三年就给办完了。】

    【那是不是说,此时明朝的效率要远高于太祖时期?你张居正的KP淘汰制,比太祖的大刀阔斧管用呢?】

    【弹幕:太典了】

    【弹幕:杨广:】

    【弹幕:张居正=四个朱元璋(大雾)】

    【弹幕:怎么可能嘛】

    【弹幕:《大刀阔斧》】

    【弹幕:好一个一语双关】

    “是啊,这怎么可能嘛。”历朝历代,稍微有些见识的人都忍不住扼腕叹息。

    “张居正这变法,已经注定要失败了。”

    “连真实数据都无法得出,对基层没有丝毫了解,怎么可能成功?”

    大汉。

    汉高祖刘邦将杯中美酒一饮而尽,哈哈大笑起来。

    他向来对看别人吃瘪十分热衷。

    他简直能想象出,后世那个明朝太祖皇帝知道这件事之后的表情。

    定然十分精彩!

    【弹幕:这些官僚简直就是在欺负张居正没有基层工作经历】

    “?”

    “没在基层干过?”

    “不是,那这张居正是怎么当上内阁首辅的?”

    “宰相必发于州郡,猛将必起于卒伍,后世的明朝的人难道不知道这个道理吗?”

    明朝之前的读书人和官员乃至皇帝都忍不住惊讶。

    他们怎能不惊讶呢?

    一个执掌全国,制定国朝未来走向的人文官领袖,竟然没在县城任职过。

    “难道说,这种制度也是被人设计出来的?毕竟宰相如果是从州郡被拔擢上来的,很容易就会掌握极大权柄。”

    大明。

    张居正闭上眼睛,数次深呼吸,才终于将内心的情绪平复下来。

    改革才刚刚开始,绝对不能把自己给气死了。

    可一想到这,张居正就又忍不住愤怒起来。

    忍一时……忍不了一点!

    看来考成法还是有问题的,不,那不是考成法的问题,是那些虫豸的问题!

    和这些虫豸在一起,怎么可能搞好国家?

    【答案肯定不是的。】

    【由于考成法对官僚存在鞭笞和淘汰,急功近利之下,必然会出现一些瞒报。】

    【弹幕:又不是全部从头查一遍……】

    夏雨雪看到这条弹幕,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确实不是从头查一遍,张居正还不如从头查一遍呢。

    之前查了那么多次什么结果难道不是明摆的吗?

    【毕竟干得好没赏,干不好还挨罚,那可不是得糊弄吗?】

    “对呀,干不好还得挨罚,可不就是要糊弄吗?”明朝的官员们齐齐在内心呐喊。

    历朝历代的百姓们看着这句话,内心中觉得有问题,但却又说不出来问题在哪。

    对此,朱元璋高屋建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句话中的逻辑漏洞。

    “为人臣子,忠君体国,恪守本分,把事情干好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要是他们连这点事都干不好,那咱干嘛还要让这些狗东西当咱大明朝的官?”

    理是这么个理,但对于官僚们来说,这大明朝又不是他们的,他们为什么要那么费心竭力地为老朱家的江山卖力?

    反正不管换了谁来当皇帝,都得需要他们来代天牧民。

    【弹幕:官僚们抱团取暖】

    大唐。

    亲眼见证,亲身经历了安史之乱的杜甫看着天幕上,那些官员们的所作所为,悲愤地涕泪横流。

    “苍生如此艰难,竟然还有这些人在那里把天下搞得乌烟瘴气!”

    官员们是抱团取暖了,可百姓呢?

    难道就活该冻死在道路两旁,临死前还得闻着朱门里飘散出来的,腐臭酒肉之味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