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水到渠成

作品:《我在西游做神仙

    最新网址:www.xs.fo</p>“这位火灵令君下手可真狠呐。”

    灌灵州,银台山神府,看着金灵州神府发来的手勑,严谢之不由感叹了一声。

    六灵将听到这话不明所以,只听捉鬼将军问道:“神君,发生了什么事?”

    严谢之抬起头来,目光却是朝着巡山将军凌汲子看了一眼,随后淡然一笑,将那手勑递给了旁边的伐坛将军,“你们自己传阅吧。”

    伐坛将军领命一声,然后迅速打开手勑仔细看来,紧接着便是一声惊呼。

    听到伐坛将军的惊呼声,破庙将军、捉妖将军、捉鬼将军、搜杀将军、巡山将军都围了过来,目光匆匆朝那手勑看去。

    很快含章殿内发出了此起彼伏的惊呼声,尤其是巡山将军凌汲子最为震惊。

    “桓绪洞主他们.在金灵州被火灵令君诛杀了?”搜杀将军满脸不可置信地道。

    严谢之淡淡地道:“过几日桓绪的尸体就会被金灵州神府送过来。”

    听到这话,众人不由面面相觑,眼中尽是震惊之色。

    凌汲子站在那里,目光心念正在飞速转动,他不敢确定这事是真是假,但既然金灵州神府有正式的手勑发来,想来不会是假的。

    桓绪、桓坦、桓玉以及桓氏一族的核心成员尽皆身死,还有元樵洞一千五百多名精锐门徒被杀,可以说元樵洞的实力也是一落千丈。

    如今元樵洞只剩下桓绪的夫人和他那尚处于幼年的小儿子,除此之外再无能主持大局的人物了。

    就连元樵洞的门徒,现在也只剩下那些道行在三百年以下的妖精,没有个一百年很难恢复元气。

    所以,凌汲子现在要考虑的,就是自己的退路了。

    就在凌汲子心思飞转之际,严谢之的声音却响了起来,“巡山将军。”

    凌汲子猛地回过神来,见严谢之在呼唤自己,赶紧上前拜道:“属下在。”

    严谢之道:“着你亲自去灌灵州边境迎接金灵州神府护送桓绪尸首的令使。”

    凌汲子闻言微微一怔,随后躬身应道:“属下遵命。”

    随后凌汲子便拜辞严谢之,退出含章殿,前往灌灵州边境去了。

    而凌汲子一走,严谢之便笑着说道:“诸位,现在知道我为何要派桓绪去支援金灵州神府了吧?”

    五位灵将满脸都是敬佩之色,纷纷朝严谢之道:“神君妙算,属下佩服之至。”

    严谢之摇了摇头,说道:“并非是神机妙算,只不过通晓人性罢了,桓绪到了金灵州必然要大开杀戒,而火灵令君既然身在金灵州,见到桓绪这般行径,也定然不会容忍他。”

    说到这里,严谢之问道:“搜杀将军,小银峰那件事有眉目了吗?”

    搜杀将军立刻禀道:“回神君,属下已经查明,在小银峰杀死桓宓的人,正是巡山将军凌汲子。”

    听到这话,严谢之脸色不变,但伐坛、破庙、捉妖、捉鬼五位灵将却脸色大变。

    其后捉妖将军禀道:“神君,巡山将军如此胆大妄为,背后必然与桓绪多有勾结,何不收而杀之?”

    严谢之摆了摆手,说道:“水至清则无鱼,巡山将军虽然勾结桓绪杀了桓宓,但他能力还是有的,只要他肯迷途知返,我可以继续用他。”

    听到这话,在场的几位灵将都暗自松了口气,说实话以前谁没和元樵洞有过勾连?只是他们没有像凌汲子那样过份罢了。

    严谢之这话也安了他们的心,纷纷朝严谢之拜道:“神君英明。”

    八日后,巡山将军凌汲子带着桓绪的尸首回到了银台山神府,随后严谢之将火灵真仙的手勑公布出去,一时间整个灌灵州妖界都造成了巨大的震撼。

    尤其是得到消息的元樵洞,更是顷刻间人心离散,桓绪夫人和幼子也惶惶不可终日。

    但很快严谢之便下令,追问了桓绪等人的罪责,但却明告四方,不会追究桓绪夫人及其幼子的罪过。

    于是元樵洞及其门徒很快就被安抚了下来,而凌汲子也主动找到了严谢之请罪,坦言自己听桓绪之命,杀了桓宓的事情。

    严谢之饶恕了凌汲子,并继续任命他为巡山将军。

    也从此刻开始,凌汲子再无二心,开始死忠严谢之。

    并且在严谢之的主持下,桓绪的幼子桓禄继承了元樵洞洞主之位,并拜严谢之为义父,成为了灌灵州妖界的首领。

    只因各大洞主家族的道法经过这么多年演化,早已铭刻传承在了血脉之中。

    所以桓绪身死之后,他的嫡亲血脉桓禄便解除了血脉封印,桓家的《方野地灵经》道法及秘要全部在桓禄血脉中觉醒。

    故而桓禄是继承洞主的最佳人选,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灌灵州妖界的新一任首领。

    至于拜严谢之为义父,纯粹是严谢之为了更好的掌控元樵洞故意这么做的。

    对此桓禄的母亲‘别夫人’也没有任何意见,或者说不敢有任何意见。

    火灵真仙斩杀了桓家所有的核心成员,桓家的核心血脉只剩下了一个桓禄,为了避免以后被斩草除根,拜严谢之这个灌灵州神君为义父,是很有必要的。

    随着桓绪一死,严谢之也彻底将元樵洞掌握在了手里,而现在的灌灵州,已经没有人可以抗衡他这个神君了。

    一切都如水到渠成一般顺利,接下来,就是他严谢之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就在火灵真仙于四大部洲都设立天斗阁之后,时间飞逝,又是半年过去了。

    西牛贺洲大雪纷飞,万里山川一片白茫茫。

    在天地间一片萧索冷寂之中,一行五人正在雪地里艰难跋涉。

    为首的是一个行者,生着一副毛脸雷公嘴的模样,身后跟着一个英俊高大的男子,但额头上却生着一对怪异的角。

    在后面便是一位慈眉善目,温和俊朗的年轻和尚,身穿袈裟骑在一匹紫龙马上,身后跟着两个挑担的弟子。

    “悟空,我们从大唐出发到此,有多少年了?”唐僧骑在马上,朝孙悟空问道。

    孙悟空回过头来笑道:“师父向来仔细,怎么今日连年头都忘了?”

    唐僧说道:“为师心中记着,只是怕有偏差,跟你对上一对。”

    孙悟空掐指一算,说道:“师父,今日乃是冬至,算起来,我们离开大唐出发取经,已经有十三年了。”

    唐僧叹了口气,一脸感慨地道:“十三年了啊,灵山依旧遥遥无期。”

    孙悟空笑道:“师父何出此言?只要诚心向佛,世间处处都是灵山。”

    猪八戒道:“你话说的倒好听,可就是不顶饱,今年冬至日下了这么大的雪,要是能有一碗热饺子吃,比你说十句好话强得多。”

    孙悟空道:“呆子,这大雪纷飞的天,四处荒野孤寂,你叫我去哪里给你找热饺子吃?”

    沙僧说道:“三师兄就知道说胡话,这西牛贺洲不是大唐,他们可没有吃饺子的习惯。”

    猪八戒说道:“那有口热饭也好啊。”

    小白龙无奈地道:“八戒,你怎么就知道吃?”

    猪八戒道:“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取经归取经,难道还不叫人想饭吃吗?”

    “八戒!”唐僧叫了一声,说道:“你要是饿了,就把行囊里的素饼拿出来吃吧。”

    猪八戒道:“师父,那素饼干硬,实在难以下咽。”

    唐僧道:“可就着雪吃。”

    猪八戒哼哼两声,嘴里牢骚更大了,“师父,自从跟了你来取经,老猪我这日子过得,还没有当初在猪圈里吃得好!”

    唐僧闻言眉头一挑,说道:“八戒,为师这里是苦了些,但至少不杀年猪。”

    正说着,最前面的孙悟空却手搭凉棚朝远处眺望,忽然眼睛一亮,指着山背后说道:“师父,山后似有炊烟升起,那里或许有村落。”

    听到这话,唐僧精神一振,虽说他不怕艰难困苦,但能有一口热水喝,一口热饭吃也是很让人向往的。

    于是师徒五人不再斗嘴,加快脚步翻山赶路,顶风冒雪朝着那炊烟腾起的方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