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豪格要造反了!
作品:《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最新网址:www.xs.fo</p>另外,这也足以说明一件事情!
那就是今日这件事情就是多尔衮和大玉儿一起密谋的!
果然!
所谓的传言是真的,这两个家伙恐怕早就背着皇太极搞到一起了!
而皇太极真正想要传位的皇子压根就不是福临,而是豪格!
就连济尔哈朗现在都偏向多尔衮了。
这倒不是因为多尔衮和他打过招呼,就济尔哈朗那大嘴巴,多尔衮压根就不敢跟他说太多,生怕一不小心就走露了风声。
济尔哈朗之所以愿意支持福临继位,是因为大玉儿手里的圣旨可是明确说了,福临继位之后,他可以和其他几位亲王共同辅政。
这对于济尔哈朗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他心中清楚,如果豪格继位的话,他肯定得不到这样的待遇。
毕竟成年皇子一旦登上皇位,必然会大权独揽,到时候他这个亲王恐怕就只能成为一个有名无实的空架子了。
而福临年幼,需要有人辅佐,他就有机会在朝廷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掌握更多的权力。
所以在权衡利弊之后,济尔哈朗已然知道该支持谁当皇帝了!
此时此刻,寝宫的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斑驳地洒在地上,却无法驱散弥漫在空气中的紧张与不安。
在场的人虽都沉默不语,但多尔衮还是清晰地察觉到,大多数人其实已经站在了他这一边,打算支持福临继位了。
多尔衮心中暗自得意,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他知道这是必然发生的事情,因为让年幼的福临继位,无疑是最符合所有人利益的决定。
首先,就像济尔哈朗心中所顾虑的那样,若让一个成年皇子继位,那在场这些手握重权的王爷们,权力必然会受到极大程度的削弱。
因为成年皇子继位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必然是收拢所有权力,尤其是那至关重要的兵权。
到那时,他们这些掌控着实权的王爷就如同被剪去翅膀的雄鹰,再也无法自由飞翔,只能逐渐沦为权力边缘的旁观者。
而且这种事情可是有前车之鉴的,当年皇太极继位的时候,就是这么对待他的那些皇叔们的!
其次,还得归功于多尔衮早在之前就已经和这里的一些人通过气,隐晦的提了一下今天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这些人都是聪明人,他们清楚一旦多尔衮的计划失败,多尔衮完全有可能把他们都供出去,然后再反咬他们一口,说今天这件事情是他们一起策划的。
你说到时候豪格能放过他们吗?
到时候他们必然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甚至不得好死!
因此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和前程,他们如今只能站在多尔衮这一边了!
除此之外,多尔衮还做好了其他周全的打算。
早在之前,他就已经秘密调遣了一批精锐军队进京。
这支军队如同一条隐藏在黑暗中的巨龙,悄无声息地包围了整个盛京。
就连皇宫内的侍卫,也已经全部被多尔衮掌握了。
毫不夸张的说,眼下整个皇宫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也就是说,如果豪格今天不承认福临的皇帝身份,那么豪格今天是绝对出不了这皇宫大门的。
不过当然,多尔衮现在也并没有打算对豪格做些什么过分的事情,他只是想逼迫豪格承认福临的身份罢了。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心生疑惑,那就是为什么多尔衮不直接杀了豪格呢?
这样的话,不就一了百了,所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了吗?
如果你真这么想的话,那么只能说你太天真了。
简单来说,不是多尔衮不想杀豪格,而是他不能简单地就这样杀了豪格。
因为直接动手的政治代价太高,风险太大,大到他无法承受。
要知道,建奴的核心力量是八旗,而这八旗并非铁板一块,深究下来的话简直犹如一盘散沙,各自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和势力范围。
如果多尔衮杀了豪格,那就等于向两黄旗和正蓝旗宣战。
想象一下,多尔衮公然杀害先帝长子、两黄旗和正蓝旗的代表人物豪格,这无异于在这上三旗的心头插上一把锋利的匕首。
这会立刻引发八旗内部的内战,到那时,清朝可能因此分崩离析,化为一片废墟。
多尔衮作为一个精明的政治家,他深知必须维持表面上的团结,避免公开决裂,否则,他辛苦建立起来的权力大厦将会瞬间崩塌。
其次,豪格作为福临的同父异母长兄,是皇室近支,血浓于水。
如果多尔衮毫无确凿罪名就杀害皇帝的兄长,这不仅是对皇帝权威的公然挑战,也会让福临和大玉儿感到极大的恐惧和威胁。
他们或许会想,今天多尔衮能杀豪格,明天会不会就轮到福临这个皇帝了呢?
这无疑会过早地激化多尔衮与皇帝之间的矛盾,使得原本就微妙的权力平衡被打破,不利于他权力的稳固。
然后就是缺乏正当的借口和罪名。
在政治上,想要诛杀一位功勋卓著、地位崇高的亲王,需要绝对令人信服的理由。
豪格虽然与多尔衮有私怨,但在战场上,豪格也算是屡立大功了,在军中有着极高的威望。
在宗室和朝中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力,许多人对他也是敬重有加。
这就导致即便多尔衮可以轻易的杀掉豪格他也不敢这么做,因为这会让所有宗室和王公大臣人人自危,离心离德!
毕竟今天多尔衮能因为一点私怨就杀豪格这个先皇长子,那么明天会不会就轮到自己了呢?
这样一来,多尔衮就会失去人心,彻底成为孤家寡人。
当然,多尔衮也可以用豪格伪造遗诏的罪名来杀他,但是这种事情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真要是用这个借口的话,保不齐那些原本想要维持平衡、支持福临继位的宗室和臣子也会直接跳出来反对。
到那时,多尔衮就会立刻陷入众叛亲离的境地,那不就弄巧成拙了吗?
而且这遗诏虽然说伪造得很像,但要是仔细分辨一下的话,还是很容易察觉出不对劲的地方。
那字迹的笔锋、墨色的浓淡,都与皇太极平时的书写习惯有着细微的差别。
正是考虑到这些复杂而又关键的原因,多尔衮是不会直接对豪格下死手的,最起码现在不会。
而在原本的历史上,多尔衮也确实没有这么做,而是采取了其他的方法来对付豪格!
从顺治元年开始,多尔衮开始不断找豪格的麻烦。
他多次将其贬爵、罚银、削去权位,慢慢地分割者豪格的势力。
直到顺治五年的时候,多尔衮终于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借口。
那时豪格刚从四川大胜归来,准备迎接他的辉煌,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一场阴谋正等待着他。
多尔衮以其部下冒功、起用罪人之弟等微小罪名,将其下狱,并且在多尔衮的操控下,诸王大臣会议议定豪格死罪。
然后多尔衮假意表现出宽大,并且否决了处死的提议,改为幽禁。
这既除掉了豪格,又让自己收买了一波人心。
最终,年仅四十岁的豪格在幽禁中很快死去,史载‘幽毙’,也就是被幽禁致死。
同样的,哪怕是豪格真的当了皇帝,他也不会第一时间杀死多尔衮,而是会采用类似的方法来处置多尔衮。
看吧,他们虽然说是建奴,但其实玩弄政治的手法一点也不比汉人差。
总而言之,政治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充满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单纯的杀戮,只是最不起眼的招数罢了!
言归正传,此时此刻,豪格也终于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那就是眼下似乎在场所有人都在暗中支持多尔衮,打算让福临继位!
这些人虽然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但他又不是傻子,居然察觉到这微妙的变化。
一时间,豪格只觉得心中惊恐无比,可他偏偏又无能为力。
因为他手里的遗诏现在已经被认定是假的了,而大玉儿手里的遗诏才是真的。
这一刻,豪格的脑袋里一片混乱,各种念头交织在一起,连呼吸都变得急促了起来!
但他依旧不打算认输,因为他手里现在已经掌握了三旗兵马,几乎占据了八旗三分之一的军事力量。
只要他能离开皇宫、离开沈阳城,他就可以带领他的军队打回来,然后夺回原本属于他的皇位!
一想到这里,豪格的心中又燃起了一丝希望。
下一秒,豪格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然后冲着身边的人大声道:
“放开本王,本王不会再动手了!”
他的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回荡,显得格外响亮。
几个之前控制住豪格的宗室听到这话,互相望了一眼,最终他们还是默默松开了手。
重获自由之后,豪格果然没有动手,只是稍微活动了一下身子。
紧接着,他再次用恶狠狠的目光看向多尔衮,咬着牙一字一顿地说道:
“多尔衮,别以为这件事情就这么完了,本王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说完这话,豪格就大步向外走去。
他心中盘算着,只要出了这皇宫,他就能调动他的军队,重新夺回原本属于他的皇位!
可没等他走出几步,一群侍卫突然猛地冲了进来。
他们身着甲胄,手持长刀,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冷漠和决绝,直接拦住了豪格的去路!
下一秒,身后多尔衮那低沉而又威严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
“豪格,你以为本王不知道你心里在想些什么吗?你无非是想要尽快出城然后调动军队,之后起兵谋反,本王说的对吗?”
多尔衮说这话的时候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嘲讽和不屑,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眼看着自己的计划一下子被多尔衮戳穿,豪格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没有一丝血色。
但紧接着,豪格只觉得更加愤怒,额头上青筋暴起,双手不自觉地握紧成拳,恨不得再次冲上去杀了多尔衮!
因为计划被拆穿之后,多尔衮肯定不会就这么放他离开!
与此同时,旁边的济尔哈朗这时也反应了过来。
他心中暗叫不好,深知此刻局势一触即发,若不妥善处理,必将引发一场血雨腥风。
随后他赶忙再次看向豪格,语速急促地劝道:
“豪格,你要冷静啊!现在都什么时候了,怎么能做这种自相残杀的事情呢?”
“陛下眼下还在床上躺着呢,他一生为大清殚精竭虑,如今还未入土为安,你们怎能在他灵前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难道是要让他死不瞑目吗?”
他顿了顿,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
“再说了,如今大清内忧外患,局势岌岌可危,陛下刚刚去世,朝堂上下人心惶惶,明军那边又虎视眈眈,如同饿狼一般盯着我们。”
“眼下你要是想发动内战的话,那么大清可就真的要亡国了!”
“到时候,你我都将成为大清的罪人,遗臭万年啊!”
周围的一些宗室和大臣们这会也反应了过来,他们一个个神色惊恐,纷纷来到豪格面前围成一圈,七嘴八舌地劝道:
“肃亲王,你不要冲动啊,这种事情可不能发生啊,你要是真这么干了,咱们大清可就真的要亡国了!”
“到时候你怎么对得起列祖列宗啊!”
“肃亲王,老臣知道你心里难受,毕竟发生这种事情换做是谁心里都不好受,可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啊,毕竟这可是陛下的遗诏啊!”
“陛下一生英明神武,他的决定必然有其深意,你难道真的要让陛下死不瞑目,在九泉之下也不得安宁吗?”
说这话的时候,这些人还故意挤出了那么一两滴眼泪,显得更加的真情实意。
不过当然,这些老油条们其实已经看出来了这件事情背后的真相。
无非就是大玉儿联合多尔衮篡改了皇太极的遗诏,抢夺了原本属于豪格的皇位。
只是事已至此,为了大局,也为了大清的未来,他只能违背良心,昧着良心说出这番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