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三章 宋濂竟也成了皇帝的走狗?懵逼了

作品:《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最新网址:www.xs.fo</p>“诸位学子,诸位贤达,老夫宋濂!”

    宋濂望着众人开了口,尽量的提高声音。

    汇集在此处的各种读书人何止两千?

    在宋濂起身开口之后,瞬间寂静无声。

    从而能使得宋言的声音,远远的传出去。

    宋濂在儒门当中的地位,声望,从此可略见一斑。

    而宋濂也没有托大,不管他的名声有多大,在场这些,基本上可以说是认识他的,就算是那些不认识的,也从别人的口中知道了他是谁。

    但此时开口,依然在第一时间里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这是一种尊重。

    在场众人闻听宋濂此言,纷纷对宋濂躬身行礼,以示恭敬。

    宋濂亦是对他们躬身行礼。

    做完这些后,场面才再度恢复安静。

    无数人翘首以盼,望着宋濂,期待着宋先生能在接下来,说出他们所想要知道的事儿。

    、我知道诸位贤达汇集于此所谓何故。

    是工业大学做奇技淫巧之事,有辱斯文。

    不造读书习字所用之纸张,反而专门制造一些无法书写,专供人如厕用的东西!”

    宋濂开口后,众人心头愈发的期待起来。

    景濂先生果然不让人失望,没有婆妈,直接便点出了重点。

    “对于这事儿,我也同样很激愤,觉得不应当如此,也不能如此!”

    更多的人用力点头,景濂先生说的太对了,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就是不能如此!

    “所以,我今日前去面见陛下,专门就此事向陛下陈说。”

    闻听宋濂所言,更多的人心里面暗暗升起了希望。

    还得是景濂先生!想众人之所想,急众人之所急。

    这么多人汇集一起鼓噪声势,所起到的作用,也没有那么多。

    至今都没什么官府的人出来,就这事儿表态。

    景濂先生出面,直接就上达天庭,面见皇帝了。

    看来,这件事情肯定是有了一个好的结果。

    景濂先生学究天人,地位极高,当代大儒,又有这么多人听他的号令。

    又是太子的老师,名声地位等这些皆非常人所能比。

    而景濂先生在见了皇帝之后,第一时间里就前来与自己等人相见,那肯定是有了一个特别好的结果。

    不然,绝对不会如此。

    越想,众人心头就愈发的期待起来。

    只盼着景濂先生赶快往下说。

    “我见了陛下之后,向陛下陈说厉害,陛下说我很肤浅,没有看到事情的本质。”

    听到宋濂这话,众多读书人一下子就炸锅了。

    皇帝实在是太过分了!

    他这都说的是些什么话?当真是不知悔改!太过分了!

    景濂先生这等大儒,亲自前去相见,与他言说,他竟是这种态度,说出这样的歪理学!

    成何体统?不像话!真真不像话!

    接下来就看景濂先生,如何义正词严指出皇帝错误,并让皇帝幡然醒悟!

    “闻听陛下所言,我自是不服,向陛下据理力争。

    让陛下明白他之所言所想,没有道理,要让陛下迷途知返。”

    众人点头,就说嘛,事情肯定会是如此。

    景濂先生当面,皇帝也敢如此胡说八道,景濂先生又岂能饶他?

    有些人已经是暗自下了决心,决定将这些好好的记在心里。

    接下来事情定下后,就将之记录下来,传扬天下。

    让众人都知皇帝之昏庸,知道景濂先生在这次的事情里,立下了多大的功劳,为景濂先生歌功颂德。

    同时,也可以让后面的那些当政者引以为戒。

    别再如此胡作非为。

    不仅将如今皇帝的路给堵死,同时也要将后来皇帝的路给堵死了。

    有当今开国皇帝的例子在,那么,大明后面的那些皇帝也别想在这等事情上,翻起什么浪花,胡作非为!

    “可是,经过一番的据理力争之后,我忽然间意识到,是我肤浅了,是我认识不到位,误会了陛下。

    没有明白陛下的良苦用心。

    是我错了!

    不仅是我,我们众多人都错了!”

    嗯?!

    啥东西?!”

    听到宋濂所说出来的这话,在场众人无不齐齐一惊,露出难以置信之色。

    一时间都有一些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听错了。

    他们听到了啥?景濂先生说的啥?这些是景濂先生应该说的?

    不是……按照正正常的情况来讲,不是应该景濂先生一番义正词严的训斥之后,皇帝幡然醒悟,改过自新深刻的认识到他的错误,再三保证不敢再犯,并取缔工业大学,取消卫生纸,下令严惩一些人才对吗?

    怎么现在……竟是成了这等模样?

    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些人一下子被整不会了。

    像是突然之间,被人攥住了脖子一样,要多懵就有多懵。

    “宋……宋先生,您……您是不是说反了?”

    强烈的震惊之后,有人忍不住望着宋濂开了口,都显得有些结巴了。

    想要就这个事儿来提醒一下宋濂。

    宋濂面对着无数用异样眼光,看着他的人摇了摇头。

    “没有说错,我之所言都是真的。

    我也很清醒,断然不会在这等事情上瞎说。

    我是真的被陛下所言给说服了。”

    宋濂知道这些人,想要从自己这里听到些什么。

    也知道那一道道望向自己的目光里,都蕴含着什么样的情绪。

    可他还是选择继续坚持这个说法不动摇。

    哗的一声,炸开了锅!

    安静的地方,一下子议论纷纷。

    在场的这么多人,再也保持不了淡然。

    不过这种情况,在持续了一阵儿之后,最终再次变得安静起来。

    很多人心中忐忑,带着无比的惊愕与迫切的疑惑不解望着宋濂。

    想要从宋濂这里得到一个答案,知道宋濂为什么这么说。

    到了此时,他们都还觉得宋先生绝对不可能会背叛他们,去当皇帝的走狗。

    绝对是有什么原因,也肯定会有转折!

    等到众人安静下来后,宋濂暗自深吸一口气,再度开了口。

    “这等事情上我错了,我们都错了,陛下是对的。

    我们读书人心里面,不应当只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要真的为天下万民做考虑。

    至于说让陛下严令,禁止那些人使用布帛,让他们都用厕筹,不得养婢女当厕筹来用,根本不现实。

    这等禁令纵然是下了,也是一纸空文,不会有任何的结果。

    那些人该用还是用,想要让他们放弃这个错误的做法,办法只有一个。

    那就是以更加好用,便宜的东西来作为代替品,再配上相关的禁令才能做到。

    而造纸这事,看起来似乎是在为这些达官贵人享受之所用,实际上并非如此。

    造纸有方方面面的要求,各道工序都需要人。

    百姓们可以在这个过程里前去做工,赚取钱财,可以用所赚取的钱财,来购买布,买粮食来改善生活。

    这比指望人良心发现,去对他们进行施舍,要可靠的太多,也现实的太多,有尊严的太多!

    这叫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而我辈读书人所用纸张,也确实比之前数量更多,且价格上面也有下降。

    这说明陛下并没有略掉我们,对文教之事心里面一直挂念着。

    我辈读书人,以天下为己任,岂能想着,让所有的材料都造成供我们读书识字作用的纸,只考虑自己,而不考虑百姓?

    不考虑那些被糟蹋掉的布匹,以及那根本不被人当人看的,当厕筹来用的婢女?

    陛下不只是我们读书人的陛下,而是整个天下人的陛下。

    要为我等考虑,同时也要为天下万民考虑!

    我辈读书人更应明白陛良苦用心,却不能被人利用,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误会了陛下的善政。

    如此,那才是最大的罪过!

    真的如此,那我们还配叫做读书人吗?”

    宋濂提高声音,继续说出这些在很多人听起来,极其大逆不道的言语。

    此言说出,顿时令许多人又惊又怒。

    彻底被宋濂所说的话给惊到了。

    这居然是景濂先生会说出来的话?

    景濂先生怎能说出这等言语来?

    不像话!

    真真不像话!

    这可是被他们抱有大期望,觉得面见皇帝之后,绝对能让皇帝认识到错误的景濂先生!

    被他们视作了希望之所在!

    结果就这?

    不仅没有说服皇帝,反而还被皇帝给说服了。

    怎会如此?怎能如此?

    这……这事情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景濂先生他到底是如何想的,才能说出此等言语?

    一时之间,在场众人尽数懵逼茫然,全都呆滞了。

    被宋濂所说出来的话给惊呆了!

    “景濂先生,您……是不是受到了什么胁迫?

    您要是受到胁迫了,您就说出来。

    咱们有这么多人在,定然能给景濂先生你讨回一个公道!”

    有人忍不住望着宋濂开口询问,带着满心的急迫。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不少也都随之开口询问。

    这个时候,他们大部分人都是相似的想法。

    那就是宋先生一定是受到了威胁,而且,还是特别特别严重的威胁。

    不然的话,依照景濂先生的品格,秉性,绝对不会说出这等话。

    在这件事情上,会是这样的态度!

    宋濂摇头:“没有,我能受到什么威胁?

    陛下也绝对不屑于使用,这等下三滥的手段!

    我之所言,皆是出于本心!

    陛下所言就是有道理。

    在这件事情上,的确是我们错了。”

    这话话说出后,令更多的人为之呆滞。

    不是……景濂先生,他竟然来真的?不是在开玩笑?也不是被胁迫?

    “对于工业大学,我们许多人,包括我在内,都有着太深太深的误解了!

    我知道,这一次很多人会拿着卫生纸来说事。

    实际上,并不单单是卫生纸的问题。

    对于这事儿,我只能说你们想错了!

    绝大部分人都想错了!”

    听到宋濂这话,无数人神色为之骤变!

    别提有多么的精彩!

    这是能说的?

    这等事,那都是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彼此心照不宣也就是了。

    这个时候,怎么能当众宣诸于口?

    而且,还是在这等情况之下,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由宋濂这么一个大儒说出来。

    这岂不是要把他们,什么东西都给扒光了?

    很多人,这下子彻底的坐不住了。

    “宋先生,慎言!”

    “宋先生,切勿胡说!”

    “宋先生怎能如此诋毁我等读书人!”

    不少人纷纷开口,提高音量,要让安宋濂谨言慎行,不要再胡说。

    由此可见,便是宋濂这等大儒,在这事情上说出这些话来,也同样是为人所不容。

    一样有人对他呵斥。

    短短的时间里,就从小甜甜变成了牛夫人。

    道统之争,利益之争,向来如此。

    牵扯到了具体的利益,尤其是利益巨大时,即便是宋濂当面那也一样不行。

    同样要被呵斥,不可能让其在这里胡说八道。

    “我没有说胡说八道,也不会胡说八道!我所言皆是为真。

    身为读书人,宋某在这事情上也略微有些名声,多少要受一些人尊敬。

    论起对儒家的了解,我还是要比寻常人知道的多上一些。

    今日汇聚一次的众多人,个个义愤填膺,可真的论起来,又有多少人是真的在为民请命?

    又有真就是为了卫生纸而来的?

    在我面前,有些事儿便可直截了当一些。”

    宋濂的话也变得犀利,不再客气。

    此言一出,令的很多人纷纷色变。

    有人着急的,想要上去堵住宋濂的嘴。

    但也有人心中愧疚,低下的头。

    前来的这些人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不要脸。

    也并不是所有的人,在宋濂这个大儒当面说出这话时,能做到面色不改,无动于衷。

    “无非就是有很多人,觉得陛下偏向于工业大学,偏向于这些奇技淫巧,心里面看不惯,觉得不服气。

    这才是最为根本的原因!”

    宋濂言辞犀利,直往最根本的地方去说。

    “可是,平心而论,陛下真的就亏待了儒学?真就这般排斥儒学吗?

    没有!

    不要听那些言论纷纷扰扰,且看陛下所作所为。

    国子学依旧在办,且不断的进行招生扩建。

    国子学的教习,以及那众多的学子,每年陛下要给他们贴补多少的钱财?

    陛下在兴建工业大学的同时,也同样在营造新的国子学!

    皇宫潮湿阴暗闷热,地基下沉。

    有些地方都裂口子了。

    可是面对这么一个情况,陛下却从没有想着去动用人力物力,用大量钱财去修缮。

    所为何故?

    就是因为用钱的地方太多。

    陛下自己的屋子不修缮,却兴建这么多学府,又推进纸张降价。

    这些是不重视文教吗?

    是轻视文教吗?

    我也知你们许多人心中所想,无非就是怕工业大学之类的学校逐渐坐大,会影响儒家之地位。

    继而影响诸多人的相关利益,冲击儒家。

    在这里,我今日便都分说清楚。

    会不会对儒家进行一定的冲击?我觉得会,但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工业大学等这些,所注重的是匠人,是技术。

    而非是如同我们儒家这等学问。

    儒家不会被取代!

    陛下更不会放弃儒家。

    儒家很重要,陛下亲口与我所说。

    但是儒家却不能因循守旧,不能只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思进取。

    想要靠扼杀其余的诸多学问,因循守旧,一成不变,固步自封,这是不对的。

    也是绝对应该发生的。

    我儒家为什么能经久不衰,为人所接受?

    靠的不是固步自封,靠的不是排挤打压其余学问。

    而是因为儒家能适应社会发展,能够给无数迷茫之人,带去理想,能指明道路。

    于国,于家,于人,都有所裨益。

    所以儒家才会经久不衰。

    如果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只想着打压别人,那是不成的。

    终究是会被抛弃!

    所以面对这种情况,儒家应当有所反思,有所进取,更能适应情况之变化,更能符合当今大明所需要!

    工业大学,也并非是诸多人多想多说那般,是奇技淫巧,于国无用。

    这些东西,真就与国无用吗?

    各种东西,包括我们书写用的纸张,用的笔,用的墨,哪一个不是匠人制作出来?

    哪一个不是研究出来的?

    怎么能称为奇技淫巧呢?

    这些都是奇技淫巧的话,那我们这些使用这些东西的人呢?

    人不能一边鄙夷这些东西,一边又使用。

    这在我看来是不合理的,是虚伪的!

    陛下设立工业大学,就是因为看到了儒家只重视文教,而不看其他。

    一直以来都是用一条腿走路。

    所以,就要将另外一条腿也给补上!

    诸位贤达,今日我有一些话想要说与诸君听。

    不管你们认同也好,不认同也罢,我都要说。

    你们不能把我的嘴给捂上。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

    人不能抛弃衣食住行等等方面,去空谈理想,空谈道德。

    这是不现实的。

    让百姓生活过好,让国家富强,仅仅只靠读书,提高思想道德也是不行的。

    要有实实在在的东西,实实在在的做事儿,才能实现真的兴盛!

    百姓富足了,才会有更多的人有余力,让子侄来读书,才能让更多的人来学习和弘扬圣人之道!

    这才是发展儒学最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