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六章 黄子澄懵逼:皇帝为什么要杀我?
作品:《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最新网址:www.xs.fo</p>对于黄子澄,朱元璋可谓是印象深刻。
毕竟这也是自己洪武年间时,出头的人。
而且,当时自己还觉得黄子澄,齐泰这些人还算可以。
再加上对于朱允炆的教育也需要上心,总归是要有些有学问的人在身边的。
所以,对于这些人对朱允炆的接触,并没有多做什么。
可结果,从自己在后世所看到的,建文年间诸多历史上来看,在这件事情上,自己错的很离谱。
真真是高看了这些人。
黄子澄,齐泰等人,干出来的事那是真不当人,蠢到没边了。
后世将他们给合称为建文三傻,不是没有道理。
那是真的傻。
把自己大明霍霍的不像样子了。
重新返回大明,他并没有刻意的去怎么找他们。
毕竟这个时间点儿,他们也还没有当官。
他们若是没有闹什么幺蛾子,朱元璋倒也不会刻意的去寻他们。
结果之前空印案时,方孝儒跳出来干出那等事情,被自己给咔嚓了。
黄子澄这家伙,竟在这次的事情里出现了,也掺和到了这等事情里,冒了头。
既如此,那就别活了!
敢在这事情上冒头,自己要是不给他个痛快,真就是太便宜他了。
也对不起,他上辈子所干出来的那些事儿。
他非要往这事情里掺和,那便成全他,免得再膈应人。
看到黄子澄之后,倒是给朱元璋提了醒。
黄子澄都出现了,那么齐泰呢?会不会出现?
若齐泰也参与到了这件事情里,那自己就将他一并给送走,省得麻烦了。
齐泰原本并不叫齐泰,他的名字叫做齐德。
他这个名字,还是自己给他改的。
之所以给他改名,是因为这家伙做官九年,没有犯过错。
所以自己就给他赐名为泰。
觉得这家伙,是一个是很不错的官员。
可后面的事情证明,在这件事情上,自己还真是瞎了眼。
齐泰家伙同样也是不成。
这家伙在自己活着的时候,事情做的很不错。
可在自己去世之后,马上就原形毕露,和黄子澄他们这些人一起,干出来的事儿别提有多过分。
看着是真让人火大!
朱允炆确实是个蠢货,这点儿毋庸置疑。
但是,这些人也同样不是什么好东西。
回来之后,他没有对这些人,刻意做些什么已经很不错了。
可若是不知死活,参与到这些事情,那他也并不介意稍稍给他们上些强度,将之给一并送走。
以除后患!
他目光在这名单上面,仔细搜寻。
一番搜寻之后,并没有找到齐德的名字。
这让朱元璋多少有些遗憾。
当然,也仅仅只是有些遗憾罢了,并不算安太多。
毕竟对于现在的他而言,齐泰也好,齐德也罢,都只是微不足道的人而已。
在他已经提前知道了不少事情的情况下,不会再起到什么作用。
便是这次的事情齐泰没冒头,那接下来,自己也同样不会给他参与政事的机会……
……
“黄兄,这……咱们该不会……会受到很严重的惩罚吧?会不会……也丢掉性命?”
大牢之内,黄子澄的那名好友,望着黄子澄出声询问。
声音里带着浓浓的担忧和恐惧。
他现在是真的后悔了,后悔自己为什么没能坚决一点,那般的好面子。
见到事情不好之后没有离去,而是跟着黄子澄,参与到了这等事情里。
如若不然,哪里会有现在这种灾难?
“放心,肯定没事,最起码咱们这些人不会被杀头,命是能留住。
咱们又没有生事,更不曾做出过激的举动。
只是在人群当中看了看热闹,仅此而已。”
黄子澄声音显得坚定。
话说,和之前相比,他信心其实已经没有那样的强烈了。
毕竟这一次,皇帝这边的举动是真吓到了他。
是他所完全没有预料到的。
竟如此不讲理,直接就杀人。
堂堂读书人,在那些兵痞面前,丝毫尊严都没有。
说杀就杀了,如此残暴行径,简直骇人听闻!
不过,有被惊到的同时,对于自己二人的命运,倒也没有陷入到彻底的绝望之中。
毕竟,这次参与到这件事情里的人这么多,他们还真算不上主谋。
就算是皇帝残暴,那也不可能一股脑的,把他们这么多的读书人、其中有不少还是有名望的读书人都给杀了。
当然,虽然没有那般的绝望,但和之前相比,也没有那样的乐观了,认为他们可以被无罪释放。
很有可能会被朱元璋做些什么。
但和那些被砍了脑袋的相比,便是遭受一些处罚,也并非不能接受,还是可以的。
所以说这人,很多都是如此,总是有着侥幸心理,总觉得自己特殊,和别人不一样。
等到刀子砍下来的时候,事情真轮到自己头上了,才会发现其实自己也没什么好特殊的。
听了黄子澄的话后,这人那悬着的心,多少放下来了一些。
觉得黄子澄在这件事情上,说的还是挺对的。
这次的事,确实闹得不小,可参与的人多,而他们也真的在这个过程里,没做什么过激的行为。
仅仅只是站在人群当中,喊了那么几嗓子,跟着骂了几句,进行声援,仅此而已。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皇帝那边肯定不会真的拿自己等人怎么样。
就算是皇帝,他也得讲道理,不能无法无天,胡乱作为。
否则,肯定不能长久。
如此想着,那提起的心情随之放下了不少。
肯定是这样!一定是这样!必然是这样!
他们的这种忐忑与不安,并没有持续太长的时间。
因为朱元璋在这件事情上,处理的非常干脆,那是特事特办。
到了第三天的时候,相关的处置就已经做好,并开始施行了。
该杀头的杀头,该流放的流放。
杀的人少,流放的人多。
当然,这个杀的人少,仅仅只是相当于流放的人而言的。
实际上可一点都不少。
单单只是这些被抓起来的人里,就足足有一百多人被判了死刑。
总人数差不多占据了总人数的十分之一。
除此之外,还有那些在躲在背地里进行指使,使坏的人,也同样没有被朱元璋放过。
同样被杀。
而且,处罚的力度要比这些人还要大,家人也一并流放……
“怎么会有我?怎么会有我!
不可能有我!我罪不至死!!”
大牢之内,黄子澄整个人都崩溃了,不断的在这里叫嚷。
情绪分外的激动。
此时所公布出来的结果,让他完全没有办法接受。
无论如何自己都罪不该死才对,可偏偏他就是被判了死刑!
一并斩首!
“为什么我们两个人做的事情一模一样,他可以活,而我就要死?!”
他指着身边好友大声质问,要多难受就有多么的难受。
不想接受这样的命运,想要再度挣扎一番。
“要杀我,需得把他给杀了,那才公平合理!”
原本克服心中恐惧,想要开口为黄子澄求一下情,说说话的这人,听到黄子澄此言,顿时就瞪大了眼睛,如遭雷击。
特别的难以置信,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自己听到了什么?
这是自己敬爱的黄兄,能说出来的话?
自己对他一向敬佩,此时真的遇到事情了,他竟是如此这般作为!
要把自己也要给拉上一起死?
他还是个人吗他!
自己沦落到此等地步,全都是因为他。
结果现在,他竟说出这等言语来!
“朝廷英明!陛下盛圣明!
如此判决很对,这黄子澄本身就不是一个好人!
私下里也经常辱骂君上,小人此番会参与到这种事情里,都是他鼓动的,一力拉着小人。
他是罪有应得!”
这人也不忍了,对着前来捉黄子澄出去行刑的衙役大声说道。
二人当面上演了一出塑料兄弟情。
也无怪乎他会是这样的反应,实在是黄子澄太过于不当人了!
简直不做一点人事儿!
所作所为,令人发指。
是个人就不能容忍。
看着他两人在这里撕咬,衙役都有些乐了。
果然,很多时候,嘴上说的如何如何好。
可真到了关键时刻,涉及到性命了,那才是见真章的时候。
相似的事情,他们见过一些,倒并不觉得太奇怪。
这些读书人也都是人,也没见的比别的人高尚到哪里去。
甚至于,和不少人比起来,反而更加的不行。
还不如寻常人讲义气。
仗义每多屠狗辈,无情尽是读书人。
这话,可并不是说说而已。
解决黄子澄大声叫嚷,口中喊着不服的事儿很简单。
其中一名衙役,拎着水火棍,对他身上狠狠来了两棍。
有骨骼断裂的声音响起,黄子澄顿时就不在这件事情上吵闹了。
这方法,可谓是立竿见影。
而接下来,大明这边又出现了一场奇观。
大量的人被压着,一排排的砍头,杀了个人头滚滚。
虽然比不上空印案时,砍头的规模。
但是,同样也不少……
……
不知这次的事情之后,还会不会再有人在工业大学的事情上唧唧歪歪。
武英殿内,朱元璋如是想着。
……
宋濂得知消息之后,暗自长叹了一口气。
这些人只能说被砍的不冤,都干出来了这等事情来!
居然敢冲击工业大学,还放火,还砸了皇帝亲子书写的国立工业大学的牌匾!
真真是胆大包天,死不足惜!
这等事儿都敢干,那他们不死谁死?
若是站在皇帝的那里想一想,对于皇帝会在这等事情上,作出此等决定,会是这样的态度,倒也并非不能理解。
有些时候,有些人真真就是不知道死字是怎么写的。
把事情做的是真过分。
沉默叹息一阵之后,宋濂摇了摇头,收住思绪,让自己不要在这事情上多想。
好言难全该死的鬼,这些人非要如此,不知死活。
那死了也就死了,死不足惜。
他现在所需要考虑的,是解释好腐草为萤。
将洪武字典,以及接下来的洪武大典,给编撰好。
并顺应大明的发展,做出一些符合大明现在的学问。
不能在这些事情上,和皇帝对着来了。
只看皇帝的种种作为,便明白和皇帝对着来,对自己个人以及对儒家都没什么好处。
需要做出一些变通。
若是能做出,符合大明需要的变通。
那自己在儒家的发展之中,亦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后人在提及自己时,也绝对不会如同现在的那些人那样,认为自己是儒家叛徒,对自己破口大骂。
甚至于在今后,能给自己加上一些尊称,也不是不可能……
如此想着,宋濂一时间,倒也干劲满满了……
……
“要禁止民间,以任何形式,来办报,以及类似报纸之类的东西。
一旦发现,定斩不饶!”
武英殿内,朱元璋和太子朱标两人相见,朱元璋望着朱标出声说道,给出了他在这件事情上的意见。
通过锦衣卫,他已经是打听到了一些消息。
知道有些人,在见识到了大明日报的好用之后,有心想要参考大明日报来办报。
对于这么一个事情,朱元璋那是直接就要把路给堵死。
不给这些人机会。
报纸这样的武器很犀利,还是掌握在朝廷的手里比较好。
他可太清楚,这些人一个二个都是一些什么德性了。
想要办报,其目的不言而喻。
绝对是冲着自己,冲着朝廷来了。
不说全部,最起码百分之九十往上,都是如此,不安什么好心。
那既然知道,朱元璋又怎么可能会置之不理,放任不管,任由这些人折腾?
必然要在第一时间,把这个路给堵死了。
这等武器还是握在自己手里的好。
后世时网络发达,借助着网络,许许多多的消息都传播的特别的快。
各种自媒体,更是如同雨后春笋一般涌现了出来。
这东西,自然是有利的一面,但同时弊端也同样不少。
说一句群魔乱舞,并不过分。
而这还是后世时,信息发达,技术也发达,可以通过互联网便能有效进行监管的情况下,尚且如此。
在如今的大明,行政效率,以及相应的监管手段,等等方面那和后世相比不知道要差了多少?
若是任由那些人办报,绝对是弊大于利。
将会有许多有心之人,借助办私人报纸,来行居心叵测的反贼之事。
会把水搅的特别浑,各种居心叵测的言论,那是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肯定要提前加以防范。
在刚有苗头时就先将之给按一下。
如今的大明,并不需要有那么多的声音,来反对自己所进行的诸多事情,诸多变革。
等到今后自己大明,发展的差不多了,取得一定的成效了。
那自己这里再慢慢的放松一些,引导规范一些报纸建立也不急。
就现阶段而言,还是让那些人闭嘴的好。
如今,自己那是一茬一茬的杀,可结果还有那么多的居心叵测之辈,不要命的干出这种事情来。
若是在报纸这件事情上,不加以控制,任由他们这些人随意去办。
那还不知道,会把自己,把标儿,以及将国家大政给黑成什么样子。
朱标对于自己家父皇的这个提议,那是举双手赞成。
觉得父皇的这个决定,很正确。
通过这一件件的事情,朱标如今对于读书人的面目,也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了解。
真不能怪父皇对于他们有意见,实在是他们自己不干人事儿。
这等事情上,父皇若不未雨绸缪,提前做出一些规定来,将之给规避了。
那么,肯定会有很多人通过报纸,来反对朝廷,反对父皇,抹黑大明,造谣生事。
在天子脚下,面对父皇所设立的国立工业大学都敢如此。
而且,父皇都让老师这个大儒出面,对他们进行劝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情况下。
那……到了那些天高皇帝远的地方,这些人又会干出什么事情来?
根本不用多想。
报纸这等好用的东西,的确还是要控制在朝廷手中,才最是有利。
不能让那些人得逞了。
“父皇,这事孩儿记下了。
在这世上一定要严抓,真有人敢顶风作案,让他得到应有的教训,该杀就杀,绝不容情!”
听到自己家标儿,这显得有些杀气腾腾的话,朱元璋笑了。
笑的很开怀。
如此才好嘛!
这才是自己家的标儿,才是一国储君该有的样子
今后这天下交到标儿的手里,自己也放心。
等到雄英再大一些,懂事了,也得把雄英多带在身边,对雄英加以培养。
让雄英长长见识,塑造雄英的三观。
只有继承人合格了,那在今后才不会人亡政息,一以贯之,不会搞出那么多的幺蛾子来……
……
坤宁宫里,马皇后在烙大饼。
她这是在给自己家重八准备晚饭。
这么多年过去了,重八还是好这一口。
而她也乐意也给自己家重八做饭。
马皇后不单单是在这里烙饼。
同时她还决定,等一下重八过来吃过饭后,要问一问重八,关于自己的事儿。
看看自己是一个什么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