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小叶,要不要一起进城当海员?

作品:《大明:顶级带货,朱元璋乐疯了

    最新网址:www.xs.fo</p>“小叶,要不要一起进城当海员?”

    “听说出海半年就能拿到十两银子,跑船一年回来就能修房娶媳妇!”

    叶凡摇了摇头,又拍了拍身旁水牛的屁股道:“石头叔,我就不去了。”

    “马上要开始育秧了,我还要把水田再翻翻。”

    现在,周围村子几乎都空了。

    凡是能有劳动力的,都拖家带口的跑城里找活计去了。

    就连小孩都带着去城里读书去了!

    上学堂读书啊,啧啧!

    泥腿子都能读得起书,这世道真的是变了。

    叶凡也想跟着进城去闯闯,奈何家中有精神不太正常的母亲,腿瘸了的父亲。

    他一走,家中父母连个服侍的人都没有了。

    所以,他只得老老实实打理着家里的几亩田地。

    起初,那些进城的,只是家中男的进城,后来就是夫妻,兄弟姐妹等一起进城谋生。

    城里一个月能拿几百文的工钱,而守在家里的几亩田地,一年能赚几个钱?

    很多人都想放弃种地,全家老少都跑城里去找活干。

    不过官府不允许百姓丢荒!

    好好的田地不种粮,一旦被官府发现,不仅要罚款,还要关进大牢!

    大家想一家子都进城,又不能丢荒,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地租给别人。

    一些比较急的,甚至免费让人种,连租金都不要了。

    叶凡就捡了村子里的十多亩田地来种。

    一个人种近二十亩的田地,放在以前,根本就不可能!

    幸好现在官府不仅免费为村子里提供耕牛,最新的农耕工具。

    只要你舍得花钱,还有什么烧油的旋耕机、播种机可以租来使用。

    听说那旋耕机一天就能耕地十亩左右的土地!

    叶凡没钱去租这些机器,只得去里长那里画押盖章,领了一头水牛回来。

    望着石头叔一行人远去的背影,叶凡扶着犁耙心中五味杂陈,他也想出去闯闯,奈何条件不允许。

    赶着老牛,下了田,叶凡先用锄头把田埂捶打了一遍,以免田埂漏水,随后才牵着老牛犁田。

    日上三竿,很快就到了晌午。

    “儿,过来吃饭了!”母亲站在田埂上招手,虽然神智时好时坏,但还记得给儿子送饭。

    叶凡应了一声,牵着水牛往田埂走。

    母亲今天看起来精神不错,还特意煎了个鸡蛋。

    “娘,你怎么把鸡蛋煎了?”叶凡接过饭碗便看到盖在面上的煎鸡蛋:“不是说好,过段时间,等鸡蛋多点,我就拿到镇上去卖吗?”

    叶凡的娘拍了他脑袋一下:“卖什么卖?”

    “现在咱们家又不缺吃的,不差那几个钱。”

    “况且,家里田地就靠你一人打理,不吃好点,身体怎么受得了。”

    其实,只要叶凡的母亲不发病,是个正常人,说话有条有理,还能干不少活路。

    叶凡笑了笑,也没跟母亲争辩。

    从去年捡了村里十来亩田地,家里的粮食就多了起来。

    官府还给百姓发家畜。

    叶凡家里,领到两只鸡,三只鸭,还有一头小猪。

    鸡跟鸭没要钱,小猪算作一百五十文,这钱,等他们把猪卖掉后再交于里正。

    如果小猪没养大就死了,钱也不用给官府了。

    小猪在父母精心照料下,到年底长得圆滚滚的,上秤有二百一十多斤。

    除去要交的一百五十文,叶凡家净赚了三两多银子!

    这么多钱,比他们家几亩田地赚得都多!

    所以,今年叶凡家好过了好多。

    “儿,吃慢点,别噎着了。”叶凡的娘忽然压低声音:“儿啊,娘听说镇上在招女工,纺纱一个月能挣一百多文呢!要不娘也去试试?”

    叶凡闻言,连忙摇头:“娘,您就在家好好歇着。咱家现在不缺那点钱。”

    “从咱们村到镇上都要走一个多时辰,你身子骨弱,万一出点啥事,赚的还没有花的多。”

    见自己儿子不同意,叶凡的娘,便没再提。

    她在家中跟叶凡的爹商量,叶凡的爹也不同意她去。

    叶凡几下就把大碗里面的饭菜扒完,还在跟他娘聊着日常时,忽然瞥见村口来了几个官差,还推着辆奇怪的东西。

    “叶家小子!”里长远远地招呼,“快过来,官府来推广新稻种了!”

    叶凡忙跑过去,只见官差推着的机器像个大箱子,上面还有根铁管子。

    “这是啥?”叶凡好奇地问。

    一个年轻的农官笑道:“这叫播种机。把稻种放进去,一人推着走,就能同时完成播种、覆土、压实三道工序,比手工快十倍!”

    这就是播种机?

    叶凡看得稀奇。

    为了表示自己没有说假话,那农官当场演示了一遍。

    果然,机器走过的地方,稻种整整齐齐埋进土里,深浅一致,间距均匀。

    叶凡看得啧啧称奇,点头道:“这玩意儿神了!比咱们手撒的强多了!”

    旁边的农官拿出几包稻种:“这是新培育的'洪武一号'稻种,亩产能达到五石以上!官府免费发放,不过要先登基。”

    亩产五石?!

    去年她就听过,朝廷有什么新粮种,亩产高的吓人。

    只是,只有京城附近的村子得到这些粮种耕种。

    没想到今年,这粮种推广到他们村子来了。

    登记时,农官特意多问了一句:“小兄弟认字吗?这里有些种植要领,最好能看懂。”

    叶凡不好意思地摇头:“小人没上过学,不识字。”

    农官笑道:“无妨。官府在村里办了夜校,晚上教识字算数,还教新式农技。你要不要来?”

    农官说的村子,是里正所在的村子,离他们村,还有几里地的距离。

    叶凡有些心动了,不过还是犹豫道:“晚上得照顾爹娘...”

    “带着一起来呗!”农官很热情:“夜校就在祠堂,老人家可以去玩耍聊天,偶尔还有郎中过来义诊。”

    当天晚上他就带着父母去了里正。

    果然如农官所说,祠堂里热热闹闹。

    一许多像叶凡这样的人,在跟着一个老先生学识字算数,隔壁不远的院坝中围坐着许多老人。

    最让人惊喜的是,还有人专门教妇孺绣花!

    看着这场景,叶凡忽然觉得,也许不用去城里,在村里也能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