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与门第再无关系
作品:《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最新网址:www.xs.fo</p>大兴城内。
马展和杨林皆在府衙之中。
就在不久之前,各地的消息陆续传回,五姓七望的其他家族,最终都选择了臣服朝廷。
而在此期间,这些世家都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内斗。但最终的结果,自然是被镇压下去,并未出什么大问题。
在朝廷的压力之下,这些世家都表现得颇为配合。他们终究是认清了现实,知道自己不可能是朝廷的对手。
马展微微颔首,淡然道:
“世家传承多年,早就成了藏污纳垢之地,只是在此之前,这些世家大族不会去考虑这些问题。
对他们来说,只要能够保障家族的利益,其他都是小事。
可现如今,朝廷要针对世家,他们反而自相争斗起来,也算是情理之中的事。”
对此,杨林也是肯定的点了点头,说道:
“不错,但不管怎么样,如今这些世家大族皆是遭受重创,短时间内,必然无法恢复元气,我等也可以安心了。”
坦白说,杨林对世家还是颇为顾忌的,曾经的世家哪怕是朝廷,也不敢轻举妄动。
可现在,因为马展的缘故,杨林才发现,这些世家大族似乎并没有他想象中强大,不过是外强中干之辈。
说到底,想要掌握主动权,还是要有足够的实力。正因为马展够强,所向无敌,才能够做到这等程度。
因为马展的存在,足以让世家所有的计划和反抗都功亏一篑。他们看不到胜利的可能,才会选择屈服。
马展并未否认,削弱世家大族对大隋来说,确实是除去一大患。
虽然没能将世家斩草除根,但以他所采取的手段,没有个几十年,这些世家大族都别想要恢复元气。
并且从此之后,世家之人再也不可能像现在这般肆无忌惮,高高在上了,他们想要发展壮大,也只能在暗地里发展。
而在此期间,大隋自然不会停下发展的脚步,马展相信,就算有朝一日,世家再度兴盛,天下也没有他们容身之地。
因为数十年后的大隋,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等各项制度推广出去,并且深入人心,那就不是某一个势力能阻拦的了。
没有考虑太久,马展欣然道:
“对了父王,儿臣没记错的话,用不了多久,我大隋的首场科举便要开始了吧!”
虽然关于推行科举的消息,早就被公布出去,却尚未真正开始。
毕竟,一项全新制度的传播,是需要时间的。大隋土地辽阔,人口众多,可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做到。
除此之外,想要让更多人前来考试,选拔出真正的人才,当然要给天下人时间准备,才不至于太过匆忙。
但不管怎么等待,首次科举的时间,终究是越来越近了。
虽然这件事,马展并未插手太多,他只是提出计划,后面如何实施,都是由杨林负责。
可这并不代表,马展就不关心此事。实际上,他对科举很重视,科举制度的推行,关系到接下来很长时间大隋的发展。
因为一个国家的强盛,与人才息息相关,在当今时代,科举便是最合适的举措。
也许后面会发生改变,但总的来说,还是万变不离其宗。
所以,科举的建设是重中之重,当这一切形成正循环,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才涌现出来,为大隋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听得马展之言,杨林肯定的点了点头,眼中亦是浮现一抹期许之色,说道:
“不错,再有一个月,科举就要正式开始了,从我大隋各地选拔的读书人,都将前来关中赴考,也不知这其中,会有多少人才?”
曾经朝廷选官,是以世家大族为先,虽然不是所有人都是世家中人,但想要发掘寒门人才,实在是太费劲了。
但现在,完全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反正大家聚集到一起考试,能力如何,水平如何,比过自然就知道了。
杨林这一生,都奉献给了大隋,马展稍作感叹,便是说道:
“父王放心吧,相信此次科举,必然十分顺利,到时候我大隋必然人才济济,如日中天,国力也将更加强盛。”
马展虽然摆烂,但他还是有目标的,他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改变大隋,不仅仅是让大隋变得强盛,更要走出一条新路。
杨林自然不知道马展心中计划,他脸上满是笑容,颔首道:
“哈哈,本王也相信会有那一天。”
正在这时,杨林忽然想起一事,不禁犹豫问道:
“而今各大世家,都遭受重创,但先前科举之上,并未对世家加以限制,如果他们都来参与科举,那又该如何是好?”
马展自然明白杨林的担心,朝廷推行科举,某种程度上,不就是为了打破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
如果参加科举的世家之人太多,他们的条件本就比寒门读书人更好,如果最终的名额,都被世家之人占据,岂不是事与愿违?
可马展并没有这样的担心,他缓缓道:
“儿臣觉得,父亲无需顾虑此事,要是世家当真令人参加科举,对我们来说,一样是一件好事。
世家的人才,一样是人才,只要他们能够为朝廷效力,又有何不可?
真正的关键,是建立稳定且有效的科举选官制度,未来科举日渐成熟,寒门乃至于寻常百姓家,也会培养出可造之材。
那时候,世家之人也不再有绝对的优势,他们将和寻常读书人一般无二。有才之人能够崭露头角,和门第再无半点关系。”
毕竟,科举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选拔人才,要是因为忌惮世家,就将世家排除在科举之外,影响到的,不仅是世家的利益,更是朝廷自身。
听得马展侃侃而谈,杨林恍然大悟,他很快放下心来,赞同道:
“展儿你说的没错,本王确实是想太多了,那就拭目以待,看我大隋首次科举的效果吧!”
又与杨林商议一番,马展便告辞而去。反正该说的他都已经说了,接下来,就看科举的最终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