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恶化了
作品:《让你离婚返贫,结果你成首富》 最新网址:www.xs.fo</p>就在这极致的安静中,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响了起来。
阿利斯泰尔·芬奇教授站了起来,他推了推眼镜,用一种审慎而尖锐的语气说道:“林先生,我承认,这速度令人印象深刻。但是,这恰恰是我最担心的地方。它是一个‘黑箱’!”
“我们看不懂它的运算过程,无法理解它的决策逻辑。我们如何能将数百万人的生命,托付给一个我们完全无法理解、无法问责的机器?”
他提高了音量,面向所有的镜头。
“信任,是医疗的基石!而你的‘盘古’,恰恰摧毁了这种信任!如果,我是说如果,它在某个我们不知道的环节出现了一个微小的错误,导致了灾难性的后果,谁来负责?是你吗?还是这团发光的蛋白质?”
这个问题,直击要害。
它绕开了无懈可击的技术展示,直奔最能引发公众共鸣的伦理与信任危机。
一瞬间,直播间里刚刚被神迹镇住的弹幕,又开始出现了动摇和担忧。
芬奇教授的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微笑。
他相信,自己抓住了林天的死穴。
面对这堪称致命的诘问,林天脸上非但没有丝毫慌乱,反而露出了一抹玩味的笑容。
他看着芬奇教授,点了点头,似乎是在赞同他的观点。
“芬奇教授,您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一个无法被验证和修正的系统,的确是危险的。”
他转过身,面向那台巨大的“盘古”主脑。
“所以,为了验证它的可靠性……”
林天嘴角的弧度变得更加明显。
“就让我们,亲手让它犯一个‘错误’,看看会发生什么吧。”
此言一出,全场皆惊。
芬奇教授的笑容,僵在了脸上。
只见林天对身旁的白落衡下令:“从我们内部的‘红队’病毒库中,随机抽取一段最高级别的逻辑攻击代码,注入‘盘古’的底层运算核心。”
白落衡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在操作台上执行了指令。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死死地盯着那个巨大的生物主脑和屏幕上的数据。
当那段代表着恶意攻击的红色数据流,悍然注入“盘古”主脑那片宁静的蓝色星河时,芬奇教授和他的团队几乎是下意识地向前探出了身子,眼神中闪烁着期待与兴奋的光芒。
他们期待看到混乱,看到系统崩溃,看到数据乱码,看到林天那张平静的脸庞上出现惊慌失措的表情。
这将是他们戳破这个科技神话的最好证据。
全球数十亿观众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
那些刚刚为“神启一号”欢呼雀跃的普通人,此刻也开始紧张,芬奇教授的话,毕竟也说中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担忧。
然而,预想中的灾难,并没有发生。
就在那段红色代码侵入核心的零点零一秒内,庞大的“盘古”主脑,发生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变化。
原本如星河般均匀流动的神经脉络,瞬间亮起了成千上万个节点,它们像一个帝国的烽火台,在瞬间被同时点燃。
这些节点迅速构建起一道道防火墙,将被污染的核心区域闪电般地隔离。
与此同时,屏幕上的数据流以一种超乎想象的速度开始重组。
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被隔离的“主运算区”被标记为红色,而数万个“备份运算区”和“独立思考单元”则同时被激活。
它们如同一个庞大的专家团,在瞬间对被污染的数据进行了交叉比对、验证和纠错。
仅仅三秒钟。
“叮——”
又一声清脆的提示音。
屏幕上弹出了一个报告窗口,上面清晰地写着:
【警告:检测到底层逻辑遭受未知代码攻击。】
【措施:已隔离百分之零点零零一的核心运算单元。】
【结果:启动“蜂巢”纠错协议,一万七千六百四十二个独立思考单元已完成数据校验与修复,系统稳定性百分之百,运算结果无任何影响。】
【附注:攻击代码已被捕获、分析,并已生成对应免疫补丁。】
整个过程快如闪电,行云流水,与其说是“系统出错”,不如说更像是一次完美的、教科书级别的自我免疫过程。
林天转过身,目光平静地看着已经目瞪口呆的芬奇教授,缓缓开口:“芬奇教授,您说对了一半。‘盘古’的确不是人类,它不会疲惫,不会有情绪,但您说错了另一半。”
“它并非一个孤立的‘大脑’,它是一个‘文明’,一个拥有无数个体的、高度协同的智慧集群。”
“一个人类医生,可能会因为疲劳、情绪、或者知识盲区而犯错。但‘盘古’不会。”
“因为在它做出任何一个判断之前,已经有数万个‘它自己’,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算法,对这个判断进行了亿万次的推演和否决。它不是在追求正确,它是在……穷尽一切可能,去排除错误。”
这番话,狠狠地敲击在现场每一个人的心上。
那些顶尖的科学家们,看向“盘古”主脑的眼神,已经从震撼,变成了狂热的崇拜。
他们明白,这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了,这是一个全新的智慧生命形态。
而芬奇教授和他的团队,则脸色煞白,嘴唇翕动,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们引以为傲的、用以攻击林天的逻辑武器,被对方用一种近乎碾压的方式,拆解得支离破碎。
眼看着第一轮攻击完全失效,现场和网络上的舆论风向再次彻底倒向林天,芬奇教授的额头渗出了冷汗。
他知道,如果再不拿出杀手锏,今天他们这群人,将彻底沦为全球学术界的笑柄。
他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打出了自己准备的最后一张牌。
“精彩的表演,林先生。”芬奇教授强撑着镇定,鼓了鼓掌,“技术上的完美,并不能掩盖伦理上的冰冷。数据是冰冷的,但生命是温热的。您能修复数据的错误,但您能修复一个家庭因为您的技术而破碎的心吗?”
他转过身,对着身后的助理打了个手势。
很快,一个年轻的白人女孩,在两位工作人员的搀扶下,泪眼婆娑地走上了平台。
她看起来二十岁出头,面容憔悴,眼神里充满了悲伤与无助,我见犹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