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秦昇:吃瘪不能言
作品:《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 最新网址:www.xs.fo</p>“此举有违大隋律例,绝对不可!”
秦昇也没有想到,当他提出要将张雄带走之时,身为大理寺卿的郑元珣并没有多说什么,但是他身后却有一名官员勇敢站了出来,力阻秦昇不可徇私枉法。
此话一出,满室皆惊。
在场的每一个大理寺官员和狱卒都用不可置信的目光看着眼前这个胆敢公然劝阻秦昇之人。
要知道,秦昇不是一个普通的权贵,而是大隋的齐王,是当今天子的夫君,是大隋王朝真正的掌控者,说是整个大隋最有权势的人也不为过。
可以说,得罪秦昇的后果,或许比得罪当今天子还要严重。
因此,他们实在是想不明白,怎么会有人这么想不开,当着这么多人让秦昇下不来台,这和找死又有什么分别。
一阵短暂的沉默过后,还是身为大理寺卿的郑元珣第一个回过神来,吓得连忙出言喝止那名官员道:
“戴胄,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敢对齐王无礼!”
听到“戴胄”这个名字,秦昇眉毛忍不住轻轻挑了挑。
又是一个贞观名臣!
他知道历史上的戴胄以“抗颜执法”闻名于世,有“济时宰相”的美誉。
而戴胄也没有辜负秦昇对他的认知,面对上官的斥责,依旧梗着脖子道:
“下官绝没有对齐王无礼的意思,只是齐王身为当今天子的夫君,大隋的尚书令,更应该以身作则,绝不能视大隋律例为无物。
否则此例一开,朝中权贵必将人人效仿,到那时大隋律例的威信将不复存在,大隋必将国将不国。”
听到“国将不国”四个字,郑元珣面色顿时一阵惨白。
他知道戴胄这个人犟,但是没想到他犟到如此地步。
他自己想找死也就算了,为何要连累大理寺这么多同僚呢!
他正要继续出言斥责戴胄,却被秦昇一个眼神制止住了。
秦昇看着眼前一脸决然的戴胄,故意面无表情冷声问道:
“如果我非要带张雄走不可呢?”
戴胄毫不畏惧迎视着秦昇的目光,语气毫不退让道:
“韩非子有云,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若是齐王不听劝告,执意要带头乱了法纪,大隋江山如何能长久?
因此,下官宁可辞官归隐山林,也不想眼睁睁看着大隋一步步走向毁灭……”
“戴胄,你简直放肆!”
此时身为上官的郑元珣再也听不下去,忍不住再次出言喝止住了戴胄。
因为他害怕戴胄再说下去,恐怕整个大理寺都要被他连累。
其他大理寺官员和狱卒更是一个个吓得深深低下了头,大气不敢出,随时准备迎接秦昇的雷霆震怒。
可出乎意料的是,秦昇并没有动怒,只是深深看了戴胄一眼,随后淡淡说了一句:
“你是对的!”
说罢,便吩咐狱卒将张雄带回了牢房,自己则转身离开了大理寺大牢。
秦昇一走,大牢内的一众大理寺官员和狱卒不由一个个面面相觑,显然是一时之间还没缓过来,不知道这件事是不是就这么过去了。
只是有些人的目光一扫到戴胄,身子便不自觉往后退了几步,似乎是想要离他远一些。
虽说现在齐王是没有将这个戴胄怎么样,可他毕竟让齐王当众下不了台,齐王怎么可能咽得下这口气,以齐王如今的权势和地位,想要对付一个小小的寺正跟捏死一只蚂蚁没什么区别。
自己还是离他远一些为好,以免他将来出了什么事连累到自己。
作为大理寺卿,郑元珣更是气不打一处,狠狠盯着戴胄,很是恨铁不成钢道:
“戴寺正呀戴寺正,你可真是一头不知变通犟驴呀!”
说罢,便摇头晃脑唉声叹气离开了大牢。
可面对上官的呵斥和同僚的指责,戴胄面色却依旧坚毅如铁。
正如他方才跟秦昇所说的那样,如果连堂堂齐王和尚书令都带头徇私枉法,那大隋的江山便长久不了。
与其眼睁睁看着大隋自取灭亡,他这个大理寺正还不如索性不做了!
……
“哈哈哈,想不到堂堂大隋齐王,尚书令和十二卫大将军,竟然会在一个六品大理寺正那里吃瘪,哈哈哈!”
紫微宫内,当女帝杨翎听秦昇说完大理寺大牢中发生的事,忍不住笑得花枝乱颤,语气中满是戏谑调侃之意。
对此,秦昇只能有些无奈耸了耸肩:
“碰上这么一头犟驴,我能有什么办法,偏偏为了掩人耳目,我还不能告诉他我的计划,只能另外想办法了。”
调笑归调笑,杨翎也知道在自己夫君的计划中,这个死囚张雄是很重要的一环,便主动提议道:
“不如朕直接下旨特赦了张雄吧,也算给这个铁面无私的戴寺正一个交待。”
秦昇轻轻摇了摇头:
“戴胄是个认死理的人,你若是只特赦张雄一个人,他还是会认定我们两人是在徇私枉法。
因此,既然要特赦,就得雨露均沾,除了犯下十恶之罪的囚犯,其余死囚一律改判流放,这样也与大隋律例不冲突,戴胄也没有理由再反对。
到时候我再找人半道将张雄救走,对外就说他半路得急病死了。”
“也只能如此!”
杨翎点了点头,随即忍不住掩嘴偷笑道:
“你堂堂尚书令,竟然拿一个小小的六品寺正没有一点办法,传出去也不怕让人笑话。
要是被史官记下来,到时候他名垂千古,你可就要遗臭万年了。”
“我哪里是拿他没有办法。”
秦昇有些无奈一笑:
“我想杀他,不过是动动嘴皮的事,可恪儿将来一旦有样学样,谁劝阻他他就杀谁,那还得了。
因此,我宁愿自己受点憋屈,也要给恪儿树立一个好榜样。”
“还是夫君你想得周到,如果我父皇当初能跟你这么想,恐怕大隋的江山也不会变成今日这样。”
杨翎却突然莫名叹了一口气,想起了自己的父皇。
在她的印象中,自己父皇根本听不进任何不同的意见,谁反对他他杀谁,最终导致忠臣们为了自保纷纷闭上了嘴,只剩下那些阿谀奉承的小人在朝中上蹿下跳,搞得朝廷乌烟瘴气,险些二世而亡。
相比之下,自己的夫君显然比他清醒得多。
有这么一个好父亲以身作则,是自己儿子的福气。
……
戴胄也没有想到,自己的辞呈都写好了,可秦昇对他的报复却迟迟没有来,朝廷封他为大理寺少卿的旨意却到了。
而且前来宣旨的宦官还直言不讳告诉他,是秦昇这个尚书令保举他为大理寺少卿的,还要自己转告说让他好好干,五年之后提拔他为大理寺卿。
听到秦昇如此以德报怨,一向耿直的戴胄瞬间酸了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