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刘清明的背景浮出水面

作品:《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

    最新网址:www.xs.fo</p>汪明远的话,打破了长久以来两人之间的默契。

    但何群并不认为,是自己首先打破了这份默契。

    他的脸色很不好看。

    书记掌控常委会,怎么可能容得下他人嚣张。

    “汪明远同志!你这是什么意思?”何群的怒意就写在脸上,“把我们清南市内部的问题,捅到林城市纪委去?你是觉得我们清南市的纪委是摆设,还是觉得我们这套班子,连自己内部的问题都处理不了?”

    他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充满了压迫感。

    “你这是在激化矛盾!是不顾组织的形象!你想让整个林城,甚至整个省里,都来看我们清南市的笑话吗?为了一个乡长,你要让我们整个清南市的领导班子,在上级那里失分,我很怀疑你的动机呀?”

    这一番话,既是质问,也是扣帽子。

    统战部长立刻跟上,义愤填膺地说道:“何书记说得对!汪市长,你这么做太不顾全大局了!这会严重影响我们清南市的形象和班子的团结!”

    汪明远没有被这股气势压倒。

    他迎着何群的怒火,语调平静却字字清晰。

    “何书记,我不同意你的说法。这不是家丑,这是关系到我们党组织程序正义,关系到一个干部清白的大事。”

    “正因为举报信的内容性质恶劣,牵扯重大,所以才更需要一个绝对公正、不受任何本地人情关系干扰的调查环境。由上级纪委介入,成立联合调查组,既是对刘清明同志负责,也是对我们所有常委负责。”

    汪明远顿了顿,话锋变得更加锐利。

    “这怎么能叫丢脸?查清楚问题,还干部清白,这叫实事求是。反倒是捂着、盖着,害怕上级来调查,那才真的会让人怀疑,我们是不是心里有鬼,是不是在保护什么人。”

    “你!”何群被噎得说不出话来。

    汪明远这番话,直接把他的动机剖析得一干二净。

    你不是说顾全大局吗?

    那我就把问题上升到组织原则和程序正义的高度。

    你越是阻拦,就越是证明你害怕调查。

    会议室里,气氛凝固到了冰点。

    几个何群的亲信还想开口帮腔,却被汪明远那番话堵得找不到合适的理由。

    而另外几个一直保持中立的常委,则更是眼观鼻、鼻观心,彻底当起了泥塑菩萨。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这种时候,谁开口谁就是炮灰。

    整个僵局的中心,刘清明,从始至终没有再多说一个字。

    他只是平静地站在那里。

    他越是沉默,就越像一面镜子,照得何群一方的声色俱厉,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对峙中,公安局长齐千帆口袋里的手机,再次发出了轻微的震动。

    不是电话,是信息。

    齐千帆原本也和其他中立派一样,垂着头,不想卷入纷争。

    但这条信息,让他微不可察地挑了一下眉毛。

    他看了一眼信息内容,随即又看了一眼手机屏幕上方不断刷新的后台数据。片刻之后,他做出了决定。

    他举起了手。

    这个动作,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何书记,汪市长,”齐千帆的声音打破了会议室的争吵,“抱歉打断一下。市局网监的同志,刚刚发现了一个紧急情况,我认为有必要立刻向各位常委汇报。”

    紧急情况?

    在这个节骨眼上,任何“紧急情况”都可能成为压垮天平的最后一根稻草。

    何群不耐烦地问道:“齐局长,有什么事不能等会议结束再说?”

    “恐怕等不了,”齐千帆的语调很沉稳,“就在我们开会的这段时间,网络上关于云岭乡教编事件的热帖下面,出现了一个新的帖子。而且,它的热度正在以一种极不正常的速度,急速攀升。”

    网络舆情!

    何群的心里咯噔一下,一股强烈的不祥预感涌上心头。

    他知道,自己看不见的战场上,对方又出招了。

    “什么帖子?”何群追问。

    “我希望耽误一点时间,让人搬台可以上网的电脑进来。”

    何群冷静下来,现在双方有些剑拔弩张,趁此机会缓和一下气氛也好。

    他点点头,让秘书赶紧去办。

    会议暂时中断,众人纷纷交头接耳。

    何群看了一眼汪明远,对方神色凝重。

    似乎想到了什么,匆匆起身离开了会议室。

    他看着汪明远的背影欲言又止,这件事发展到现在。

    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干部问题。

    而是将两个班子之间的矛盾,摆到了台面。

    一直以为,汪明远初来乍到,不会过于急切地争夺权力。

    对方也是这么做的。

    何群本打算,让他先掌握一部分政府部门,比如份量很重的财政局。

    但如果让林城市纪委介入,事情就无法控制在小范围之内了。

    这是何群不愿意看到的,也是他大发雷霆的原因。

    但汪明远的态度,让他有些不把握。

    难道,这位市长已经按捺不住。

    想要借这个机会,与自己分庭抗礼了吗?

    何群的确有些忌惮对方的背景。

    中央的空降干部,多少都是有些关系的。

    但对于远在清江省的一个县级市。

    关系越深,越有大炮打蚊子的无力感。

    他才不信,有什么天大的关系,会直接关照到一个县里来。

    那也太掉价了。

    因此,他并不十分在意。

    常委会就是书记的禁地,容不得失控,否则他的威信何在?

    他的秘书很快返来,后面带着两名工作人员,他们抱着显示器、机箱、键鼠和其他配件。

    就在会议室的一角安装起来。

    刘清明已经退到了边上坐在椅子上,好奇地看着他们摆弄。

    厚重的CR显示器,沉重的机箱,都是这个时代最前沿的科技。

    几个人足足搞了20分钟才把网络搞定。

    等到熟悉的网络界面出现在屏幕上,秘书让两名工作人员出去。

    “书记,好了。”

    何群点点头,对齐千帆说:“齐副市长,你可以继续了。”齐千帆接过鼠标,点出那个帖子,对着屏幕,一字一顿地念出了帖子的标题。

    “《猫腻还是破格?二十三岁乡长的非典型成长史》。”

    这个标题一出,会议室里好几个人都变了脸色。

    它没有直接反驳,而是用了一个问句,一个极具引导性的标题,瞬间就将之前“贪腐乡长”的形象,扭转到了一个充满争议和话题性的方向。

    何群的脸色不愉:“帖子里写了什么?”

    齐千帆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将电脑屏幕转向了纪委书记王光明,又转向了何群。

    “帖子很长,详细罗列了刘清明同志从警校毕业到今天的所有履历。但我认为,各位领导只需要看一张图就够了。”

    齐千帆顿了顿,说出了一句让整个会议室瞬间失声的话。

    “帖子里附带的第一张图片,就是刘清明同志身穿警服,胸前挂着二等功奖章的证件照。”

    二等功!

    对于一个和平年代的警察来说,这是何等的分量!

    这足以碾碎任何关于“背景”的猜测,足以证明其个人能力和突出贡献。

    这张照片,被他放大到屏幕上,众人纷纷围过来。

    其实这个消息,何群是知道的,组织部长陈东也知道。

    但其他常委,并不一定知情。

    何群看了一眼坐在边上的刘清明。

    他还没来得及消化这个信息,齐千帆的下一句话,又是石破天惊。

    “而且,何书记,”齐千帆抬起头,视线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经过我们技术部门的紧急追踪,这个新帖子的发帖P,来源地……是省城。”

    省城!

    何群脸色微变,刘清明来自省委办,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

    可在这个节骨眼上,来自省城的网络支援。

    那就不简单了。

    这年头可没有水军的概念。

    能拿到这么详细的资料,本身就说明了问题。

    会不会,刘清明的背后,还有更高层次的力量在关注着清南市的这场常委会!

    “对不起,上了个厕所,开始了吗?”

    汪明远匆匆进来,把门关上。

    看到屏幕上刘清明的警察照。

    汪明远微微一笑,他转向了脸色煞白的纪委书记王光明。

    “王书记,”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看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比起一封藏头露尾、连杨二身份都搞不清楚的匿名举报信,这个图文并茂、有理有据的帖子,是不是更值得我们纪委的同志们,去关注一下,去调查一下呢?”

    王光明被汪明远问得满脸通红。

    他的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嘴唇翕动了几下,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纪委办案,讲究的是快、准、狠。

    接到举报,尤其是这种涉及干部作风和经济问题的举报,第一时间采取措施控制当事人,防止串供或销毁证据,这是标准流程。

    可流程是死的,人是活的。

    谁能想到,一个偏远乡镇的年轻乡长,履历背后竟然藏着二等功和省城P这种惊天动地的东西?

    核实举报人身份?

    开什么玩笑!一封匿名信,怎么核实?他们连那个所谓的“杨二”是男是女,是死是活都不知道。

    现在,汪明远把这个问题血淋淋地摆在了常委会上。

    你王光明,是按流程办事,还是鲁莽行事,甚至是……别有用心?

    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巨大的坑。

    何群出声解围:“王书记也是按规章制度办事,我们先不要纠结这个问题。电脑不是要来了吗?先把网上的帖子内容搞清楚再说。”

    齐千帆操控着鼠标,将帖子从头到尾,缓缓向下拉动。

    《猫腻还是破格?二十三岁乡长的非典型成长史》

    巨大的标题下,是刘清明那张挂着二等功奖章的警服证件照。

    英气逼人,功勋在胸。

    这张照片,无声地宣告着一切。

    帖子正文以一种极为冷静客观的口吻,用时间线的形式,清晰地罗列出刘清明的所有履历。

    “刘清明,男,二十三岁。毕业于清江省警官学院侦查系。”

    “同年,进入林城市公安局高新分局城关镇派出所,成为一名普通民警。”

    “在入职后的第一次110巡逻任务时,刘清明同志临危不乱,以果断地出击保护了当事人,赢得上级嘉奖。”

    “730特大贩毒案的侦破过程中,刘清明同志化装侦查、深入虎穴,以大无畏的勇气面对穷凶极恶的毒贩,拿到关键性的情报,一举破获了清江省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贩毒案,荣立个人二等功、集体一等功。”

    ……

    会议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被这段文字里蕴含的血与火所震撼。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履历了,这是一部英雄史诗。

    一个和平年代的二等功,分量有多重,在场的人都清楚。那是拿命换来的!

    之前还在为何群帮腔的统战部长,此刻张着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之前说的什么?“不顾全大局”?

    跟一个卧底毒巢、九死一生的功臣谈大局?

    他的脸颊火辣辣的,仿佛被人抽了无数个耳光。

    何群的神色越来越凝重,这些事情有些在档案上记载,有些并没有那么详细。

    他万万没有想到,这哪里是什么官场新秀,这分明就是一个从刀山火海里杀出来的猛人!

    然而,投影上的文字,还在继续向下滚动。

    更让他心脏加速的内容,出现了。

    “因‘715大案’中的卓越贡献,刘清明同志被破格提拔,调入省委办公厅综合一处工作。”

    “在省委办工作期间,刘清明同志保持了一名人民警察的警惕性和原则性,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发现时任省委某领导存在以权谋私、收受巨额贿赂的重大犯罪线索。”

    “面对足以决定自己政治前途甚至身家性命的抉择,刘清明同志没有退缩,更没有选择同流合污。他将自己搜集到的初步证据,通过秘密渠道,直接上报给了中纪委督查室。”

    “最终,铁证如山,该省领导应声落马,清江官场为之一清。”

    “而作为扳倒巨贪的‘有功之臣’,出于一种众所周知的体制内规则,为了‘保护’他也为了‘避嫌’,刘清明同志被‘提拔式下放’,空降到了我们清南市,这个全省最贫困的云岭乡,担任乡长。”

    轰!

    如果说二等功是震撼,那这段文字,就是一枚在会议室里引爆的政治核弹!

    在场的所有人,都感觉自己的脑子不够用了。

    扳倒一个省级领导?

    秘密渠道上报中纪委督查室?

    何群终于明白了。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刘清明一个二十三岁的年轻人,能坐上乡长的位置。

    他也终于明白,汪明远为什么会为了一个刘清明,不惜在常委会上跟自己彻底撕破脸。

    这根本不是什么派系斗争,也不是什么意气之争。

    汪明远是在保护一个政治符号!

    一个敢于挑战权威、维护组织纯洁性的英雄!

    那么问题来了,是谁,想用一封捕风捉影的匿名信,去对付这样一个人物?

    何群感觉一阵烦躁,这件事情越来越离奇了。

    事情已经不再局限于刘清明本身,而是挑起了清南市党政班子的内斗!

    帖子的结尾,带着凌厉的质问,

    在场每一个人的心里。

    “现在,请允许我问一句。”

    “这样一个有功之臣,一个不惜得罪省级领导也要维护正义的年轻人,如今,仅仅因为想要给贫困乡的孩子们争取几个教师编制名额,就被人扣上了贪污腐败、作风败坏的帽子。”

    “究竟是谁,在害怕他?”

    “又是谁,想把他这样一个英雄,彻底踩死在泥潭里,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我们清南市的这片天,到底还是不是党的天下?!”

    最后一句质问,振聋发聩!

    就在这死寂之中,汪明远缓缓站起身。

    他没有去看何群,而是环视全场,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洪亮声音说道:

    “同志们!现在,情况已经非常清楚了!”

    “网络上的这个帖子,内容是真是假,我相信,以我们公安系统和组织部门的能力,可以轻易核实!”

    “一个卧底毒巢、九死一生的二等功臣!一个为了维护党的纪律,不惜得罪上级领导的正直干部!”

    “我们清南市的领导班子,不仅没有在他最需要支持的时候保护他,反而要在他为了贫困乡的教育事业奔走呼号的时候,仅仅凭着一封来历不明、荒谬可笑的匿名举报信,就要对他进行隔离审查?”

    他的声音越来越大,充满了磅礴的正义感。

    “这是在干什么?这是在让英雄流血又流泪!这是在寒了我们所有真心实意为人民办事的干部的心!”

    说完,他转过身,直面脸色已经变成灰白色的纪委书记王光明。

    “王光明同志,我再问你一遍!”

    汪明远的语调陡然拔高,如同利剑出鞘。

    “你们纪委,在收到这封举报信之后,到底有没有对举报人的身份和动机,进行最最基本的初步核实?!”

    “还是说,你们仅仅凭着信上那几句漏洞百出的谎言,就准备对一位为党和人民立下汗马功劳的二等功臣,采取强制措施?!”

    “你告诉我,你们的党性在哪里?原则又在哪里?!”

    王光明被他连珠炮的气势所压倒,一时有些语塞。

    “我……我们……”

    他“我们”了半天,却再也说不出一个字。

    承认没核实,是失职。

    承认核实了还这么做,是渎职,甚至是陷害!

    他怎么选,都是死路一条!

    汪明远不再理会已经精神崩溃的王光明,他把矛头,直接转向了僵坐在椅子上的何群。

    “何群同志!”

    他第一次在正式场合,称呼何群为“同志”,而不是“书记”。

    这个称呼上的微妙变化,让所有人都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我认为,现在我们常委会首要的任务,已经不是讨论如何调查刘清明同志了!”

    汪明远的声音斩钉截铁。

    “而是要立刻调查这封举报信本身!这是赤裸裸的诬告!是卑劣无耻的陷害!更是对我们党纪国法和组织原则的公然挑衅!这是一种严重的政治迫害!”

    他向前走了一步,居高临下地看着何群。

    “我提议,常委会立刻改变议题!马上成立由市纪委、市公安局、市委组织部联合组成的专案组,彻查这封诬告信的来源、传播途径、以及它背后的幕后黑手!”

    “我们必须把这颗隐藏在我们清南市干部队伍里的毒瘤,给揪出来!挖出来!晒在太阳底下!”

    “给刘清明同志一个交代!给我们清南市所有的干部一个交代!”

    何群却没有王光明那般虚弱,他摆摆手。

    “汪市长,你不要这么激动,坐下讨论?”

    汪明远的气势顿时被他打消了,只能依言坐下。

    何群温和地说道:“这件事你指责纪委的同志没有道理嘛,他们接到举报信,是一定要按制度处理的,叫来当事人询问,也是应有之义,哪里就谈得上打击报复了。”

    汪明远马上接道:“对不起,我出言过激,请王书记不要放在心里。”

    王光明讪讪道:“也是我们着急了一些,市长的批评很对。”

    何群说:“这样就对了嘛,我们对于刘清明同志是了解的,可不是每一个群众都了解呀,我们是有责任,给予刘清明同志一个组织结论的嘛,这也为了他的成长着想,汪市长,你说呢?”

    汪明远心里暗道了一声,老狐狸。

    “何书记,你的意思,还是要审查?”

    何群说:“把信上的事情说清楚,我看还是有必要的。”

    汪明远脸色沉下来,一把手动用自己的权利。

    要求举手投票的话。

    在常委会,是有绝对优势的,他阻止不了。

    刘清明突然站起来说:“我可以接受审查,但我希望纪委的同志不要上什么手段,搞屈打成招这一套。”

    汪明远马上接话:“我想这是正当的要求,我愿意亲自监督,以防出现意外,书记这样可以吗?”

    何群还没有想好要怎么办,汪明远的联络员突然举手。

    “报告书记、市长,突发情况,很紧急,请你们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