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眼珠子都红了!(求月票)

作品:《万界从港片开始

    最新网址:www.xs.fo</p>开玩笑,漂亮国的电影观众可能脑子不太灵光,但绝对不是傻子。

    一部以漂亮国人当做大反派,被华人猪脚各种暴打的动作电影,就算再好看票房成绩也不会太高。

    更别说,此时的漂亮国人,自信心即将爆棚!

    什么时候,在国外的影视作品中,一向扮演伟光正角色,给世界带去文明的漂亮国商人,竟是如此的面目可曾叫人不喜?

    若是换做小日子,漂亮国观众估计会拍手称快。

    只能说,徐老怪就是徐老怪,拍什么电影都由自己做主。当然要是票房不利,后果也得自己担着。

    事实也确实如此!

    这部加强版的《黄飞鸿之壮志凌云》,在港岛的票房是两千五百万出头。

    正常时空是两千九百多万,不过眼下有武锋存在,他手下的锋锐影视制作了不少各类型动作片。

    虽然没有拍摄《黄飞鸿》系列,可类似的电影并不少,比如清末民初那几位内家拳宗师的电影,已经拍摄了不少而且反响都还可以。

    这才导致《黄飞鸿》系列第一部的票房,比不得原本的票房数据。

    不过,此时港岛电影的影响力,也不是正常时空同时期能够相比的。

    有锋锐影视发行,像是东南亚和日韩两地,甚至内地上映都不是麻烦,更别说欧美那边了。

    其中收益的差距,怕是能够达到数千万港币!

    正常时空中,《黄飞鸿》第一部,只是在德国以及漂亮国小范围放映,票房成绩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眼下,还能加上漫画以及可能的动画片或者电视剧制作,更别说还有最赚钱的同名街机游戏改编了。

    要是运作得好,一部电影赚取超过五千万港币的利润,都不是什么难事。

    这也是一干港岛有实力的电影公司,并不缺乏资金的主要原因,实在太赚了。

    当然,这也是武锋没有卡脖子的原因。

    早早就将发行渠道对接外头的电影公司,让他们享受到了海外发行带来的巨大好处。

    不然,以港岛电影公司开辟海外市场,那时快时慢的进度,很难想象他们能否坚持下去。

    主要还是,电影公司必须源源不断的产出精品电影,这样才有底气冲击海外市场。

    可港岛这边,不管做什么事情,商人思维都占主导因素,极端重视短期利益。

    一部电影火了,不是想着发掘整个系列的潜力。

    第一时间的想法,是大量复制模仿,将这部大火电影掀起的观影潮流,尽最大可能榨干最后一丝好处。

    《僵尸先生》系列,就是最好明证!

    不仅外头的电影公司跟风,就是嘉禾公司自己也跟风,然后生生将一座金矿给毁了。

    也就是成仕龙的电影难以模仿,慢慢变成了嘉禾的绝对王牌,可惜成仕龙的产出越来越低。

    本来,洪鑫宝和手下的洪家班,以及七小福一干师弟师妹,倒是能够顶上空缺。

    可惜,洪鑫宝也遇到了创作瓶颈期,本身的人气迅速流失。

    要不是港岛街机游戏和卡带游戏迅猛崛起,给于了影视创作者另一个利润充沛的来钱渠道。

    怕是洪鑫宝,又将陷入正常时空出现的财政危机。

    若非兜里缺钱,洪鑫宝都六七十岁了,还用得着在影视圈继续摸爬滚打么?

    要知道,动作演员身上本就多暗伤。

    一旦身体出了问题,那可不是说着玩的。

    有了同名电影改编街机游戏和卡带游戏的不菲收入,洪鑫宝才能慢悠悠的考虑转型事宜。

    事实上,洪鑫宝和林正英一行,已经打算重新开启《僵尸先生》的拍摄。

    因为前不久,嘉禾公司与洪鑫宝的宝禾公司合作,联合推出的《僵尸先生》系列街机游戏和卡带游戏,一经推出市场便获得相当火爆的反馈。

    那是一个完整的茅山道法体系,起码对于游戏开发相当友好。

    嘉禾与宝禾公司一见形势大好,自然要在游戏推广方面加重砝码了。

    尤其是遏制湾湾那边的盗版,两家公司可是掏出了不少港币,请众多港岛一流社团帮忙做事的。

    同时,还临时组建了一支规模不小的法务团队,常年坐镇湾湾那边盯着。

    别的不说,只要不出现大规模的盗版,单单湾湾一地,起码可以吃下三万台以上的正版街机,

    那是什么概念?

    抛除各种费用,两家出品公司起码能够到手两亿港币收入,谁肯轻易放弃这样的收益?

    别说请社团帮忙平事,就是更过分的事情,两家公司都做得出来。

    还有东南亚,宇宙国和小日子那边的街机市场,又是一个以亿港币为单位的巨大财源。

    内地方面是不指望赚什么钱了,可那是正版街机最重要的生产基地,多少都要给地头蛇一些面子。

    可以说,这一波不提嘉禾,单单洪鑫宝和手下的洪家班,凡是参与制作了《僵尸先生》系列电影的存在,全都赚得眼珠子都红了。

    这还不算!

    有内地作者脑洞大开,竟然以《僵尸先生》的世界为核心,搞出了穿越戏码。

    这样的,自然不可能在《旺角新闻》上连载。

    在得到了嘉禾以及宝禾两家公司的书面首肯后,这部相当有意思的同人,被安排在《月刊》上发布,开头就将获得了版权方授权一事说得清楚明白。

    为了避免以后的麻烦,甚至还在附页,将整份合同都给复印了一份。

    咳咳,武锋当然知道同人,还是挺有潜力的。

    他吩咐《月刊》编辑部,和两家拥有版权的公司签订的,是全面的版权开放模式,而不是只针对一本同人,那也太小题大做了。

    当然了,版权开放只是针对《月刊》的投稿作者,武锋也没有给别人做嫁衣的大度。

    谁知道一经登报,立即引发了追更热潮。

    本身,也是火得一塌糊涂。

    嘉禾和宝禾两家公司,见此自然欣喜万分,花费了重金买下了的影视还有游戏改编权,他们此时真的是财大气粗。